我有太多太多的感激,为了我,她倔强的活下去;为了我她日以继夜地工作,为了我她总把苦果往自己心里咽下去。在我心中她永远是一位无人可比的母亲!
我怀着寸草心,不禁对曾经的自己对母亲的放肆行为感到自责,不禁从母亲那孜孜不倦的人生旅程中领悟到深深的涵义,不禁对那一个淡淡的微笑由心底而发出一种浓浓的爱意。
怀着寸草心,深深地凝望着母亲,母亲那小巧的脸上何时又增添了几分皱纹,那曾经黑乌乌的头发上何时又新增了白头发。那曾经细嫩的手何时又变得如此粗糙干裂。
我昂起头,凝望着母亲,犹如寸草凝望着那阳光。那给予她生命的希望,活下去的理由,给予她幸福微笑的阳光,并且深深地说了一声:“母亲,我爱您!”怀着浓浓的感激之情,用我的寸草心来报答着对我恩重如山的阳光。
因为爱是相互的,那寸草已披上坚厚的外衣,也明白了这世间最为伟大的是母爱。母亲,用自己的心,去爱护、关怀孩子,像一位美丽的天使!
[点评]母爱如水,涓涓不断。细心的女儿读懂了。她用朴实的语言,生动的细节描写,写出了对母亲的浓浓的感激之情。文中没有高昂的论调,没有热烈的赞美,但那份真挚的情,却让人感慨不已。爱是一个动词,爱需要表达,愿天下的儿女们都像懂事的小作者学习,行动起来吧,为母亲捶捶背,掖掖围巾,让母亲们幸福地微笑。 (指导老师:柯月霞)
10.寸草心
厦门五中 洪昱旻
海边的那个村子,是我的家乡,是我生命最初的摇篮;不是母亲,却似母亲。 ——题记
月半弯,公园的池塘边,我忽然听见几声蛙鸣。如此熟悉,如此亲切。抬头望着月亮,喃喃道:这是家乡的蛙声吗?
月光下,孩提时的我在天井下玩耍。外婆坐在石阶上,剥花生。苍老而且满是皱纹的手,灵巧地剥去花生的壳,把果仁放在竹篮中。
“外婆,妈妈在哪?”
“她在城市里工作,过几个月她会回来看你的。”
“我好想她。”
“那你就把这当作妈妈吧。”外婆说完,笑了笑。
“啊,好啊。妈妈……”幼稚的我趴在地上,亲吻了青石板。
三岁时,妈妈把我带走了。外婆给我盛了一壶井水。妈妈说井水太脏,小孩喝了不好。我却执意拿走,说井水很甜。妈妈只好无奈地笑一笑。
前几年,我又回到了家乡过夜。
还是晴朗的夜空,我又坐在井边的青石板上。梧桐树影映在我身上,不停的晃动。耳畔响起了蛙鸣,是那么清脆。美妙的声音传到了村子的各个角落,渗透到了我的梦中。
离开时看着那个略显破旧的院子,不禁有些伤感,曾经的我把这当作“母亲”, 这里,给了我美丽的童年,美丽的幻想。如今“母亲”已老,孩儿却无能为力。就像是小草一般,接受了春日的恩泽却无法报答。
还记得甜甜的井水,味道鲜美的牡蛎,都是孩提时的最爱。可井已枯竭,牡蛎已不鲜美,只能听着蛙鸣,依在“母亲”的身上入睡。
已经许久没回家乡了。没有再去看一看那个日益苍老的“母亲”。如今清脆的蛙鸣又在耳畔响起,不免心生怀念。
母亲,您也在听蛙声吗?
孩子跟您一起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