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08-2009学年(上)九年级质量检测
各校优秀作文汇编(二)
1.追赶幸福
厦门市音乐学校初三(1)班 寿颖盈
“起床啊,瘦子!”听到“小胖”的“河东狮吼”,我连忙抓起衣服往身上一套,蹑手蹑脚地飘到了楼下。
“吵死了,我还在睡呢。”我揉了揉眼睛。“都七点多了,还早?”“快走快走!”小岛的宁静瞬间被几个孩子划破。
这是六月的小岛。这是六岁的我们。
六月的小岛,早晨被薄雾笼罩着,好像在另一个世界。雨后凹凸不平的石板街,显得格外粘稠,把刚刚掉落的花瓣,留在心房。
不知不觉,我们的目的地—XX花园就来到了眼前,小胖挥着汗,喘着气“终于到了。”
花园的清晨没有人迹,清净极了,只有偶尔的几声鸟鸣。不知来过这里几次了,自己都数不清,可总能用它的鬼斧神工满足孩子们“喜新厌旧”的性格。
这里瞬间成了几个小孩子的“地盘”但是,我们不会吵醒这儿的花,这儿的树,这儿的桥和鸽子。
我们来到石桥上,大海拍打着石壁,闭上眼睛,张开双臂,可以感觉到微风亲吻着我的面颊,些微潮湿的空气还夹杂着花香,耳畔回响起大海的狂想曲。此刻,虽不会响起大海狂想曲。此刻,虽然不会想到“幸福”这两个字眼,但它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追赶。
故人说:“幸福的步道很短,我们可不可以赖着不走。”
娇小的莹轻轻地将“兔子花”捧在手心中,我们嬉笑着,我想,大自然一定喜欢孩子吧。
不远处,潺潺的溪水冲荡着桥底,也有另我们看到就尖叫的蜘蛛,它正忙着自己的“手工活”,鸟儿飞来,站在桥头,好奇的看着我们转了一圈,又飞走了。
在此刻,时间已经没有资格说话,它是什么?它的意义又何在?
追赶幸福的我们,却不理会时间,是,我们多开心。
刹那间,阳光透过薄雾,射向我们。
谁说我们永远追赶不到幸福?此刻,我们早已将幸福握在手心。
[点评]全文充盈着欢乐活泼的气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孩子们跑跳着采撷着幸福的花朵,六月里全是孩童们的欢笑。自然、纯真、自由、欢畅是全文的基调,在这里,孩子们拒绝思考时间、意义等深刻的命题,此刻他们迫不及待地追赶着幸福,一路蹦蹦跳跳。在这天地间只留有恬静的小岛与孩子们欢乐的尖叫。(指导老师:欧阳瑞珍、林小兰)
2.追赶鲁迅的足迹
华侨中学 马振家
从厦大西校门进,散散地走了不出几步,鲁迅的雕像就俨然在眼前了。
这位文学大师仍然是一副安然的神情,直挺挺地站着,但眉宇间的两道金光却犀利无比地投向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提示着我们,这位表面安定的伟人的内心是炽红高亢的。
当年的鲁迅,是因为在北方的局势太过动荡,人身太过危险才来到厦门躲避的。
这可以说是厦门人的幸运。
厦门大学为此还修了一座纪念馆,让后人可以透过它还原鲁迅一个个足迹。我信步走进纪念馆,内中的一切仍极力保存着鲁迅当年的痕迹。一些文件自是不用说,连一些日常用品也一并保存着,足以看见人们对鲁迅的膜拜。
或者说是鲁迅精神。自他于仙台弃医从文以来,鲁迅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口诛笔伐,抨击反动势力,为当时身心羸弱的国民,提供了一笔又一笔的精神财富。他用他困惑的目光,阅古今,看中外,苦苦找寻国家衰弱的病根,在迷茫的现实中“上下而求索”,追寻新的生活,这就是鲁迅的精神,许多人追赶学习的精神。
这也就不难理解鲁迅在厦门的优待,无战火之扰,无衣食之忧,鲁迅在厦门,还整理完成了《朝花夕拾》。这是厦门的幸运。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