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有个习惯,喜欢趴在阳台上,在习习晚风的爱抚下看星星。这星,总能勾起许多的回忆,是出于怀念,怀念那些逝去的人和事,而回忆中又带着许多的启迪。
那年夏天,是我第一次回老家。老家在陌生的乡间,因此有种特别的期待。初来乍到,显得有点羞涩,但很快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我不大记得那些姑婆婶婶,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我那年逾九十的老外公。
老外公的视力在风霜的消磨中严重衰退,认不清人。知道我们来了,高兴地连连说道:“好,好。”为此,老外公还亲自下厨,尽管他连糖和盐都分不清,但依旧能做得一手好菜。看到我的馋猫样,老外公更是合不拢嘴,不停地捋着狗狗的毛,那狗也悠然自得。
老外公也喜欢看星星,乡间的田野甚是旷阔。不但视野好,更有一丝稻草的恬淡香气。吃完晚饭,按照惯例,我搀扶着老外公到田边高地上作饭后的休息。乡下的星空终究是和城里的不一样,夜幕如同黑宝石,点点的繁星相互簇拥着一弯镰刀状的月牙,高高地挂在天边。我一边细细地数着星星,一边问老外公:“老外公,为什么你眼睛不好还要天天看星星?”
“因为星星亮啊。正因为它的亮,我才能看得清楚,那就是星星。”老外公仰望着星空意味深长的说道,“漆黑的夜空吞噬了一切,但它湮没不了星星的光芒。星星在黑暗中才得以脱颖而出,展示它自身的价值。”
我没有答话,却在心中咀嚼着老外公的话语,凝望着星空,似突然得到了一份宝贵的财富,猛然悟得:这深邃不见边的夜空,不正是我们生活中那形形色色的困难,而我们,惟有像星星一样,在逆境中前行,才能凸显我们的光辉吗?
事事皆是福祸难料。在我回来的不久,老外公便与世长辞了,我连见他的最后一次机会都错过了。听三姨说,老外公病卧在床时,曾说死后愿做一颗星,在天上永远看着我们,祝福我们。我黯然了许久,许久。
老外公一生清贫,做了一辈子的乡下人,虽没有留下什么,在我看来,却留下一笔无限宝贵的财富。或许,在夜空中,正有老外公的眼睛,就算浮云也遮挡不了四射的光辉。
似星星般闪亮,我追赶它的足迹。
浩瀚星空,那颗星最亮。
[点评]看多了古人古事、名人名事之后,本文的小作者以其独特的选材,仿佛夏夜迎面吹来的一股清新的风!文章把视觉伸展到乡村,以抒情的笔调抒写一位平常人的人生,比喻生动形象,立意深刻! (指导教师:侯婷婷)
20.追赶梭罗的脚步
莲花中学初三(10)班 黄颖楠
在路易安那我看见了一棵活着的橡树生长着,它孤独地站立着,有些青苔从树枝上垂下。那里没有它的同类,只有它独自生长,长出了许多茂盛黝碧的,快乐叶子。
——引子
梭罗,他的一生或许像棵树一般,有着伞一样的树冠,不断地向四周抽枝长叶,不寻常的独立,不寻常的睿智。瓦尔登湖畔,梭罗度过了它最晦涩清寒却又最光彩夺目的两年时间。
濒临瓦尔登湖畔,梭罗胼手胝足地独立建房,生活,思考。宁静的瓦尔登湖承载着梭罗不与世俗的独立。他在湖畔边印证了时间,空间永恒与流逝的关联。这样的睿智与淡定的足际,我远望着,身子不由地向前倾,我知道,我想追赶他的脚步。
濒临一湖静水,梭罗透过层层迷雾看锈迹斑斑的小船,淡淡涟漪在青苔褐石边停泊,碎光在风中潋滟。他就坐在门前思考着一天,那是诗意地蜇居。于是,他所蕴酿的书籍,在夜深人静的寂寞心中往往字字珠玑,令人有所悟。“若和我躲在阁楼一角,像蜘蛛一样,只要我还能思想,世界还是一样”。当我读到他的文字时,心已上路,我看见了梭罗留下的印迹,我正追赶着他的步伐。
从那天起,我开始如梭罗一般学着思考,学着阅读,学着独立。时光对于我而言,是流逝与记忆的归宿。我开始了学会了安静,学会了在安静中捕捉自然的每一个细节,学会用记忆来充实自已的人生。尽管我知道,梭罗离我依旧那么遥远,但我明白,追赶他的脚步的信念愈发的强烈与坚定。
一直说,梭罗像棵树,静观风起云涌,日升月落。睿智是他的年轮,独立是它繁盛的枝叶。坠枝落叶,游鱼细石是它的伙伴。因此他独立而不孤独,静心而不寂寞。而我,只是一只临瓦尔登湖里的游鱼,带着渐逝地孤独和寂寞寻树而来。
我追赶着梭罗的脚步,路上总会有苦涩,但是,却看见梭罗沁入时空的灵魂氤氲成气体,缓缓地扶过脸颊,我知道,步伐可以加快,因为梭罗在终点对我微笑……
[点评]细腻的情思,承载着小作者纯澈的心灵;行云流水的文字,诉说着小作者情感最初的碰触。草地,树木,森林,在梭罗那里,我们的灵魂获得了一种成熟的恬静,不断追赶的脚步,在小作者那里,我们的心弦再一次被轻轻触动。(指导老师:赵芹)
21.追赶太阳
莲花中学初三(6)班 罗婷婷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