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招生简章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7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免试运动员招生简章

来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6-12-23 7:31:2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7年招收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招生办法
 
  为迎接北京冬奥会的召开,培养冬奥相关专业人才,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关于做好2017年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有关事宜的通知》(体科字〔2016〕179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二外)2017年计划继续招收优秀运动员(冬奥项目优先),于9月免试进入二外英语、商务英语、日语、阿拉伯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波兰语、捷克语、匈牙利语、朝鲜语(韩语)、翻译、俄语、旅游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酒店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贸易经济(国际文化贸易)、会展经济与管理、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法学、新闻学、国际政治、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学习,计划招生20人。
  
  一、报名条件
  
  (一)符合2017年高考报名条件,并取得生源所在地高考报名号。
  
  (二)办理正式招收手续、工资关系在体育系统运动队且工资实行运动员基础津贴和成绩津贴(职业运动员不受此条件限制)。
  
  (三)运动成绩优异,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曾获指定项目比赛(见附件3)全国前三名、亚洲前六名、世界前八名,武术套路传统项目运动员需同时获得运动健将等级称号;
  
  2、获得足球、篮球、排球、田径和武术项目运动健将称号;
  
  3、获得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四)冬奥会项目优先。
  
  (五)具有一定英语基础,并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我校将对报考英语相关专业的申请人加试英语。
  
  (六)身体健康,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所规定的标准。由于学校专业特点,凡有口吃、嘶哑或口腔有生理缺陷及耳鼻喉科疾病之一而妨碍发音的、有听力障碍者不予录取。
  
  (七)年龄一般不超过25周岁,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运动员可适当放宽至35周岁。
  
  二、申报材料
  
  (一)《2017年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习报名表》。
  
  (二)《普通高校2017年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审批表》(原件两份)。
  
  (三)高中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力证明(复印件一份)。
  
  (四)符合免试资格的比赛获奖证书(复印件一份)。
  
  (五)符合免试资格的运动员等级证书(复印件一份)。
  
  (六)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一份)。
  
  (七)体检表(县级以上医院)。
  
  三、办理程序
  
  (一)申请免试入学的运动员必须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部门组织的高考报名(具体按各省级招生考试部门要求执行)。
  
  (二)申请免试入学的运动员按本办法第二条要求整理准备好相关报名材料,于2017年2月14日前以EMS特快专递方式一并邮寄或送达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招生办公室。请在信封上注明“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申请材料”字样,申请材料概不退还。同时请将《报名表》和《审批表》电子版发送到二外招办邮箱ewzs@bisu.edu.cn。
  
  二外将对报考英语、商务英语、德语、翻译、旅游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酒店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贸易经济(国际文化贸易)、会展经济与管理、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法学、新闻学、国际政治、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的申请人进行英语测试。英语测试由二外招生办公室负责组织,拟于2月下旬在二外进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报考日语、阿拉伯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波兰语、捷克语、匈牙利语、朝鲜语(韩国语)专业的申请人不用进行英语测试。
  
  旅游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酒店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贸易经济(国际文化贸易)、会展经济与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专业因涉及高等数学等理科课程,请非理科学生慎重报考。
  
  申请人材料审核通过者(报考需英语测试专业的申请人还需通过英语测试),经二外招生网推荐名单公示无异议后,由二外在《2017年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盖章,并将相关报名材料以EMS特快专递方式邮寄给考生。
  
  (三)申请免试入学的运动员征得我校同意后,于2017年3月1日12:00前在“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网”网或“运动员教育”(网站APP)的“免试入学系统”进行报名,并根据系统要求提交相关资料,逾期不予以受理。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中央军委体育管理部门和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于2017年3月1-20日通过“免试入学系统”管理终端完成运动员资格审核,审核后打印纸质《审核汇总表》(系统提供打印)盖章后,于3月31日前报体育总局科教司,逾期不予以受理。
  
  (五)通过审核的推荐名单将由体育总局科教司于4月上旬在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网及网站APP上进行公示。
  
  (六)经教育部批准后,由相关省级招生管理部门和二外按规定办理录取手续。
  
  四、有关要求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中央军委体育管理部门、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高校要加强对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工作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对运动员资格和条件进行审核,积极开展推荐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校学习工作。
  
  (二)高校接收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必须认真填写《普通高校2017年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审批表》,并做好招生计划预留。
  
  (三)每位运动员只能获取一所高校《普通高校2017年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审批表》,若被两所以上高校同时批准录取,应在报名前选择一所高校,并主动告知放弃的高校招生部门,否则将取消入学资格。
  
  (四)运动员若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经查实,取消当年申报或录取资格,已入学者,取消其入学资格,并视情节轻重,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33号令)进行处理。
  
  (五)申报冰球、棒球、垒球和橄榄球项目免试入学的运动员将在2017年运动训练单招统一考试期间进行专业水平复核,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六)运动员被录取后,由二外按照全日制本科学生进行管理,户口和档案关系脱离原单位,毕业时按照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规定择业。
  
  五、联系方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招生办公室
  
  联系人:张燕   何平
  
  电话:(010)65778007(兼传真)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100024)
  
  六、本办法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本办法及附件可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招生网站(网址:zs.bisu.edu.cn)查询、下载。
  
  附件(略):
  
  附件1:2017年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习报名表
  
  附件2.普通高校2017年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审批表docx
  
  附件3.2017年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的竞赛项目及赛事表docx
  
  附件4.体育总局科教司关于做好2017年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有关事宜的通知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全站专题
    · 英语四六级查分  ·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招生考试网  · 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  · 招考资讯网  · 浙江省教育考试网  · 湖北招生信息网  · 重庆招考信息网  · 广东考试服务网  · 上海教育考试院  ·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网  · 云南招生考试院  ·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  · 中考志愿填报  · 中考分数线  · 中考录取查询  · 中考查分网  · 中考作文网  · 中考试题答案网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成绩查询2017  · 高考试题及答案  ·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 西藏教育考试院  · 青海招考信息网  · 云南省招考频道  ·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 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  · 新疆招生网  ·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 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  ·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  · 湖北教育考试网  ·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信息网  · 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  · 山西招生考试网  ·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 北京教育考试院  · 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院  · 海南省考试局  ·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  · 宁夏教育考试院  · 浙江教育考试院  · 上海招考热线  ·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成绩查询、录取查询、网上报名系统  ·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  · 空军招飞  · 自主招生保送生小语种  · 中国大学排行榜  · 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作文  ·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平行志愿  · 高水平运动员体育特长生招生  · 高考报名  · 艺术特长生  · 空乘招生民航招飞  · 高考志愿填报  · 军校招生网_国防生招生_军校名单  · 单独招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