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后经历,多名教师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的百人层次、千层次人才,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同时,学院聘任了大连理工大学程耿东院士和林皋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金学松教授、中南大学长江学者任伟新教授为学院力学、土木工程等学科的兼职特聘教授,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院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灾害分析理论及应用”、“疲劳断裂与可靠性分析”、“轨道交通工程的现代力学数值分析”、“道路与铁道工程材料”、“工程结构强度与振动”、“安全评价与安全信息工程”、“受限空间灾害防治及风险评价”、“桥梁及工程结构健康检测与加固”、“桥梁结构设计理论及施工技术”等多个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相应的研究队伍。近3年来,先后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或参加了大量国家、省部级等纵向科研课题和面向企业技术开发与服务的横向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
土木与安全工程学院以轨道交通为特色,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和学科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土木工程专业
A.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从事土木工程中建筑工程、交通土建、铁道工程的设计、工程施工、投资分析、工程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B.培养要求:本专业设有建筑工程、交通土建、铁道工程3个专业方向。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在强化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毕业后可以在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工程造价咨询等领域从事研究、技术、管理工作。
C.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基础工程、钢结构设计原理、测量学、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工程结构试验、房屋建筑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混凝土结构、桥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勘测设计、铁路轨道等。
安全工程专业
A.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部门从事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安全工程设计和安全管理(含监察)工作的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B.培养要求:要求学生熟悉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安全工程的特点、应用和发展;系统掌握安全工程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法规及相关标准,能对系统进行安全风险评价与决策;具有适应安全工程工作和未来发展所需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一门外国语。
C.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电工及电子技术、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安全系统工程学、安全管理学、安全人机工程学、特种设备安全工程、电气安全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风险评价、安全法学、铁路运输安全、建筑施工安全等。
土木工程+软件工程专业
A.培养目标:毕业生适宜在土木工程领域及其他部门从事软件开发研制工作;适宜建筑、道路桥梁工程设计、施工组织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软件工程及土木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面向现在和未来的国际软件市场(特别是日本软件市场)、引进转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完备的学科学位体系,按综合应用型学科建设要求,采用本科双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实现土木工程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的知识复合。
B.培养要求:本专业是按照本科双专业培养模式,采用大类招生,宽口教育思想设计教学计划。前两年主要学习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后三年主要为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训练。目前设置的专业方向分别为: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与测试和交通土建、建设工程等专业方向。
C.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基础工程、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建筑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学、桥梁工程、道路工程;计算机组织与结构、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JSP基础与应用、软件测试技术(软件开发与测试方向)、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软件项目管理方向)等。
管 理 学 院
管理学院成立于1985年前身为管理系,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管理学院已成为涵盖管理学、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的教学单位,下设六个专业教研室、一个研究所、四个实验室。目前拥有会计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学6个本科专业,一个企业管理硕士点,一个物流工程硕士领域。其中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学6个本科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工学)复合,以培养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65人,专职教师5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2人,9人具有博士学位,40人具有硕士学位,基本上形成了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近年来,管理学院承担各级科研项目70余项;出版专著10部、教材3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得各种科研奖励20余项。
工商管理类+软件工程专业
A.培养目标:培养满足国家软件产业发展及企事业单位管理实务需求的,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管理活动中使用IT知识进行相应技术开发、研究、服务和管理等工作,以及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或IT行业从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适宜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软件产业从事实务操作与管理、软件开发、维护与管理等工作,也可以攻读工商管理或软件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B.培养要求:采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知识复合和双外语应用能力,采用学科大类招生。实行宽口径、厚基础、专业自选的培养模式,为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提供较大的空间。前两年不分专业,学习同样的知识基础、学科基础和大类专业基础课程。三年级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个人发展及就业意愿,在工商管理类学科包含的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和物流管理四个专业中(即工商管理+软件工程、市场营销+软件工程、会计学+软件工程、物流管理+软件工程),选择学习某一个专业的课程,后三年完成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训练。
C.主要课程:
1.工商管理大类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会计、经济法、财务管理、运筹学、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原理、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生产与运作管理、财政学。
2.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计算机组织与结构、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JSP基础与应用、软件测试技术(软件开发与测试方向)、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软件项目管理方向)。
3.专业课程: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项目管理、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质量管理;
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市场研究、网络营销、服务营销、销售管理、广告学、零售学、营销策划;
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高级财务会计;
物流管理:物流学导论、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管理、采购与库存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包装与养护技术。
工商管理+软件工程专业
A.培养目标:培养满足国家软件产业发展及企业管理需求的,能够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使用IT知识进行相应技术开发、研究、服务和管理等工作,以及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或IT行业从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适宜在各类工商企业、政府部门和软件产业从事实务操作与管理、软件开发、维护与管理等工作,也可以攻读工商管理或软件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B.培养要求:本专业采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知识复合和双外语应用能力,采用大类招生,宽口教育思想设计教学计划。前两年主要学习大类基础理论知识,后三年主要为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训练。目前设置的专业方向分别为: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与测试。
市场营销+软件工程专业
A.培养目标:培养满足国家软件产业发展及市场营销需求的,能够在市场营销活动中使用IT知识进行相应技术开发、研究、服务和管理等工作,以及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或IT行业从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适宜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软件产业从事市场营销、软件开发、维护与管理等工作,也可以攻读市场营销或软件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B.培养要求:本专业采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知识复合和双外语应用能力,采用大类招生,宽口教育思想设计教学计划。前两年主要学习大类基础理论知识,后三年主要为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训练。目前设置的专业方向分别为:市场分析、营销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与测试。
会计学+软件工程专业
A.培养目标:培养满足国家软件产业发展及会计实务需求的,能够在会计实务中使用IT知识进行相应技术开发、研究、服务和管理等工作,以及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或IT行业从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适宜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或软件产业从事会计实务和软件开发与研制、维护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攻读会计学或软件工程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硕士研究生。
B.培养要求:本专业采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知识复合和双外语应用能力,采用大类招生,宽口教育思想设计教学计划。前两年主要学习大类基础理论知识,后三年主要为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训练。目前设置的专业方向分别为: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与测试。
物流管理+软件工程专业
A.培养目标:培养满足国家软件产业发展及物流产业需求的,能够在物流管理中使用IT知识进行相应技术开发、研究、服务和管理等工作,以及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或IT行业从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适宜在各类大中型企业和专业物流企业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特别是物流信息化建设)和在IT等相关行业从事软件开发与研制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及软件工程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硕士研究生。
B.培养要求:本专业采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知识复合和双外语应用能力,采用大类招生,宽口教育思想设计教学计划。前两年主要学习大类基础理论知识,后三年主要为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训练。目前设置的专业方向分别为: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化;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与测试。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专业
A.培养目标:培养满足国家软件产业发展及信息化建设需求的,能够在信息化建设实务中使用IT知识进行相应技术开发、研究、服务和管理等工作,以及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或IT行业从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适宜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软件产业从事信息化建设实务、软件开发、维护与管理工作,也可以攻读信息管理或软件工程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硕士研究生。
B.培养要求:本专业采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知识复合和双外语应用能力。前两年主要学习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后三年主要为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训练。目前设置的专业方向分别为:软件项目管理、网络工程与数据安全。
C.主要课程:市场营销学、管理学、会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统计学原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学、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计算机组织与结构、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JSP基础与应用、网络安全(网络工程与数据安全方向)、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软件项目管理方向)等。
经济学+软件工程专业专业
A.培养目标:培养满足国家软件产业发展及国民经济需求的,能够在经济管理活动中使用IT知识进行相应技术开发、研究、服务和管理等工作,以及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或IT行业从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适宜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理论研究、经济分析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和在IT等相关行业从事软件开发与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软件工程及经济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硕士研究生。
B.培养要求:本专业采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知识复合和双外语应用能力。前两年主要学习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后三年主要为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训练。目前设置的专业方向分别为:经济分析与预测、运输经济,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与测试。
C.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会计学、经济法、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经济博弈论、公共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原理、计量经济学、运输经济学;计算机组织与结构、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JSP基础与应用、软件测试技术(软件开发与测试方向)、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软件项目管理方向)等。
软 件 学 院
软件学院是2001年12月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示范性软件学院,同时成为国家外专局批准的第一个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大连)基地。
学院自创办以来,坚持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牢固树立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始终把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放在首位,努力构建办学特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诸方面,不断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目前,软件学院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软件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3个学士学位授予权。根据IT技术的应用领域和专业特点,学院设立了软件、网络、计算机基础、软件开发与测试、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计算机图形学、嵌入式系统、IBM技术和外语等9个教研室;建立了实验中心、网络中心和IBM技术中心等3个中心。学院现有从事教学、科研、实验、管理的教职工180多名,专任教师10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6人、副教授28人、博士7人;有半数以上的专任教师聘自于教学、科研、生产等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92%任课教师都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院的硬件设施建设在国内的同类院校中均居一流水平,为教学与培训工作的开展与培养高素质的IT人才,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条件。
软件学院置身于大连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西南端,坐落在大连旅顺经济开发区美丽的月亮湾畔,与世界和平公园隔路相邻,依山傍海,环境幽雅。她集“人文、科技、优美、壮观”于一体且有机融合,是完成学业、从事教学、科研和开发工作的不可多得的一片热土。
学院拥有国内同类院校中先进的网络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的设备和设施,有诸如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网络协议分析与IPV6实验室、电子实验室、电基础实验室、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用友ERP实验室、金蝶中间件实验室、IBM大型机实验室等一批具有国内一流配置的实验室和教学场所,并以知名的IT企业(如IBM、Oracle、ALPINE、HAIER、华为3com、用友、华信、海辉等)为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实用性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软件工程专业
A.培养目标:毕业生适宜在材料成形(包括铸造、焊接和模具)和控制工程领域及其他部门从事软件开发与研制工作;适宜在材料热加工以及IT等相关行业从事生产、经营、组织与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材料加工工程及软件工程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硕士研究生。
面向现在和未来的制造业发展要求和国际软件市场(特别是日本软件市场)发展现状,按综合应用型学科建设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符合专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学位体系,采用双专业本科教育复合培养模式,实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的知识复合。
B.培养要求:本专业是按照本科双专业培养模式,采用大类招生,宽口教育思想设计教学计划。前两年主要学习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后三年主要为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训练。目前设置的专业方向分别为:嵌入式系统、计算机图形学与数字艺术设计和模具、铸造等专业方向。
C.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基础、工程参量检测与控制;计算机组织与结构、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JSP基础与应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方向)、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与数字艺术设计方向)等。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软件工程专业
A.培养目标:毕业生适宜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产业、软件产业或其他部门从事产品、零部件设计、制造、控制、软件开发研制、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计算机学科以及与计算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根据软件行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B.培养要求:本专业是按照本科双专业培养模式,采用大类招生,宽口教育思想设计教学计划。前两年主要学习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后三年主要为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训练。目前设置的专业方向分别为:软件项目管理、嵌入式系统和现代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方向。
C.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现代工程图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与控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计算机组织与结构、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JSP基础与应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方向)、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软件项目管理方向)等。
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专业
A.培养目标:毕业生适宜在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领域及其他部门从事软件开发与研制工作;适宜在测控技术与仪器以及IT等相关行业从事生产、经营、组织与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软件工程及测控技术与仪器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硕士研究生。
面向现在和未来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产业发展要求和国际软件市场(特别是日本软件市场)发展现状,按综合应用型学科建设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符合专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学位体系,采用双专业本科教育复合培养模式,实现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的知识复合。
B.培养要求:本专业是按照本科双专业培养模式,采用大类招生,宽口教育思想设计教学计划。前两年主要学习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后三年主要为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训练。目前设置的专业方向分别为:软件开发与测试、嵌入式系统和自动检测与控制、仪器仪表应用、计算机测量与控制等专业方向。
C.主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精密机械设计基础、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原理与设计、信号分析与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工程光学;计算机组织与结构、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JSP基础与应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方向)、软件测试技术(软件开发与测试方向)等。
化学工程与工艺+软件工程专业
A.培养目标:毕业生适宜在化学工程领域及其他部门从事软件开发与研制工作;适宜在化工以及IT等相关行业从事生产、经营、组织与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软件工程及化学工程与工艺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硕士研究生。
面向现在和未来的化工产业发展要求和国际软件市场(特别是日本软件市场)发展现状,按综合应用型学科建设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符合专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学位体系,采用双专业本科教育复合培养模式,实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的知识复合。
B.培养要求:本专业是按照本科双专业培养模式,采用大类招生,宽口教育思想设计教学计划。前两年主要学习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后三年主要为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训练。目前设置的专业方向分别为:软件开发与测试、计算机图形学与数字艺术设计和精细化工、电化学工程等专业方向。
C.主要课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现代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化工传递、化工工艺与设备;计算机组织与结构、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JSP基础与应用、软件测试技术(软件开发与测试方向)、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与数字艺术设计方向)等。
交通工程+软件工程专业
A.培养目标:毕业生适宜在软件产业及交通领域或其他部门从事软件开发、研制、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学科以及交通工程专业等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面向现在和未来的国际软件市场(特别是日本软件市场)、交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完备的学科学位体系,按应用型学科建设要求,采用本科双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实现交通工程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的知识复合。
B.培养要求:本专业是按照本科双专业培养模式,采用大类招生,宽口教育思想设计教学计划。前两年主要学习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后三年主要为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训练。目前设置的专业方向分别为: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与测试和交通规划、交通控制等专业方向。
C.主要课程: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道路通行能力、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交通安全、测量学;计算机组织与结构、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JSP基础与应用、软件测试技术(软件开发与测试方向)、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软件项目管理方向)等。
土木工程+软件工程专业
A.培养目标:毕业生适宜在土木工程领域及其他部门从事软件开发研制工作;适宜建筑、道路桥梁工程设计、施工组织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软件工程及土木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面向现在和未来的国际软件市场(特别是日本软件市场)、引进转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完备的学科学位体系,按综合应用型学科建设要求,采用本科双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实现土木工程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的知识复合。
B.培养要求:本专业是按照本科双专业培养模式,采用大类招生,宽口教育思想设计教学计划。前两年主要学习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后三年主要为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训练。目前设置的专业方向分别为: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与测试和交通土建、建设工程等专业方向。
C.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基础工程、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