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地理
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三诊模拟
地理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内。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二十四节气”(如图1)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读图完成1-2题。
1.2017年4月20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
A.雨水 B.惊蛰 C.谷雨 D.清明
2.“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指导作用( )
A. 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逐渐减弱 B.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逐渐加强
C.仅适用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D.最适用于珠江流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图2示意“1981-2010年西藏平均霜冻日数和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单位:天)”。读图回答3-4题。
3.与西藏霜冻日数空间分布相关程度最大的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地势
4.西藏霜冻日数变化趋势的影响是( )
A.雪线下降 B.积温增加 C.冻害加重 D.牧业衰落
苏州留园三宝之一的“鱼化石”是来自云南大理苍山的大理石。图3为留园“鱼化石”景观图,图 4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为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图5为世界地质公园中国成员分布示意图。“地质公园既为观光旅游、文化娱乐的场所,又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读图回答5-6题。
5.若图4中A表示沉积物,则“鱼化石”属于( )
A.丁 B.丙 C.乙 D.戊
6.我国西部地区世界地质公园分布稀少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稀少、市场匮乏 B.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C.资源种类与东部雷同 D.地质遗迹景观数量少
种桑养蚕、织锦刺绣,丝绸生产技术曾被中国长期垄断。由于其编制技术是一种复杂的工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泽备受人们的关注,被誉为“东方绚丽的朝霞”,曾是价值昂贵的服饰用料,是西方各国长期从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之一。但随着殖民主义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到来,近代西方各国输入量迅速减少。完成7-9题。
7.桑树广泛分布于辽河、黄河中下游、江淮和珠江各流域。桑树属于( )
A.针叶林 B.阔叶林 C.雨林 D.常绿林
8.近代西方各国从中国输入丝绸数量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技术的引进 B.新产地的出现 C.服饰用料多元化 D.贸易保护盛行
9.中国传统刺绣是指在丝绸上用针线手工绣制装饰图案,但目前多由电脑控制的机器进行批量生产。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劳动力成本上升 B.机械自动化的普遍运用
C.手工技艺缺乏传承 D.生产质量标准化的推行
读“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产业转移线路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对我国产业转移线路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外产业转移,最初多集中在珠三角区域
B.珠三角与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相互之间也有产业转移
C.20世纪90年代海外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
D.20世纪90年代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
11.对产业转移及其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源型产业 ②中西部主要具有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的优势 ③会加快迁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④迁出区会出现经济衰退,失业率升高 ⑤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我们一般见到的蛇曲景观大都是在草原或湿地上,但在青海省称多县称文镇的热喔拉山上,能看到通天河的多个连续拐弯(如下图)。河流穿行在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通天河的这种连续拐弯、特殊的蛇曲景观,被称为“嵌入式蛇曲”。据科学考察表明,青藏高原在抬升到现在高度之前,曾经是低海拔、起伏和缓的地方。
材料二
藏雪莲生长在海拔4800—5800米的高山流石滩上(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这里空气稀薄,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雪莲种子在0℃发芽,3-5℃生长,幼苗能经受零下21℃的严寒。藏雪莲生长速度缓慢,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籽,需要5年时间,但实际生长天数只有八个月。雪莲花不易采摘,数量有限。雪莲药用价值极大,被人们奉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青海金诃藏药公司采用称多县海拔5000米雪峰上的优质雪莲,先经过古法自然的传统工艺晾晒、萃取、分离,并引进美国现代化的工业制药技术将药粉再制成胶囊、片剂、滴丸、口服液等,产品远销国内外。据生态学者调查,近些年来野生藏雪莲数量锐减,有灭绝的威胁。
(1)根据材料一分析通天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6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青海药企利用藏雪莲生产藏药的区位优势。(8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野生藏雪莲面临灭绝威胁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保护措施。(10分)
37. (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珍珠是一种有机宝石,产在蚌类等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珠粒。珍珠贝生活的水域水质清洁,透明度不低于2米,水温在15~30度之间,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
材料二 甲国因盛产天然海水珍珠而久负盛名。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采珠业曾经是该国的支柱产业;之后,采珠业迅速衰退。2007年该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珍珠会议,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重振该国的珍珠产业。
材料三 甲国从60年代开始凭借油气资源的出口,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石油使我们一夜之间从骑骆驼变为开凯迪拉克……我们还能退回到骆驼时代吗?忘记石油吧,我们可做的事情非常多。”
(1)根据图文材料提供信息,分析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甲国海域盛产天然海水珍珠的有利条件。(8分)
(2)对重振该国的珍珠产业提出你的建议。(8分)
(3)任选下列一项,探究甲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6分,两项都答,按第一项计分)
a.“忘记石油吧”——说明原因。
b.“我们可做的事情非常多”——提出建议。
请从下面所给的42、43两道地理题中选定一道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选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计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计分。
42.【旅游地理】(10分)
民俗文化村是指在旅游点兴建的把某一时期或某一区域的民俗文化,依照一定的方式和风格加以集中反映的人造旅游景观。深圳“中华民俗文化村”荟萃中国各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内含 22 个民族的 25 个村寨,通过民族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定期举办大型民间节庆活动,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出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 昆明“云南民族村” 的民族村寨采用复原陈列的手法展示云南省内的民族风情。将云南25个民族的文化风情、建筑艺术、音乐舞蹈、宗教信仰、生活环境均如实地展示出来,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缩影。以上两个民俗文化村都是开发比较成功的案例。但从长期经营的情况来看,深圳“中华民俗文化村”接待的游客数量比“云南民族村”更多。
简析:与“云南民族村”比较,深圳“中华民俗文化村”接待游客数量更多的原因。
43.【环境保护】(10分)
材料一:央视新闻2016年4月17日报道,江苏常州市某学校,641名学生因水污染而染病,该校也被视为“毒地”。由于污染严重,事件轰动全国,被严肃问责人员达10人。经环保部调查发现,该校建立在化工区,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学校北边的几家化工厂,学校里的地下水、土壤等都检测出氯苯、四氯化碳、多环芳烃以及汞、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部分污染物的浓度超标达数万倍。
材料二:下图为学生家长们在该校门前手举“救救孩子们”的牌子并拉起“远离毒地”的横幅。
(1)分析该校水污染严重的人为原因。(6分)
(2)请根据该化工区的水污染现状,提出水污染防治的合理措施。(4分)
地理参考答案
1.C 2.A
3.D 读图,根据图中的西藏霜冻日数空间分布趋势,海拔越高,霜冻日数越大,所以相关程度最大的因素是地形地势,D对。纬度、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的影响较小,A、B、C错。
4.B 根据图中等值线,西藏霜冻日数变化趋势呈减少趋势,霜冻日数减少,将导致积温增加,B对。西藏霜冻日数减少,说明气温升高,雪线上升,A错。冻害减轻,C错。积温增加,牧草长势好,有利于牧业发展,D错。
5.C 由题意,“鱼化石”是大理石,属于变质岩。A为沉积物,则戊可确定为沉积岩。甲乙丙丁戊为三大类岩石和岩浆,说明题目中岩浆岩细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图中丙经过相同作用形成甲乙,可判断丙为岩浆,甲乙为两类岩浆岩(侵入岩和喷出岩)。丁则为变质岩。答案为C。此题易错在把“鱼化石”当成真化石而判断为沉积岩。
6.B 消费能力和交通通达度是影响旅游资源价值高低的重要因素,根据“地质公园既为观光旅游、文化娱乐的场所”不难得出西部地质公园较东部地区稀少的真正原因是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7.B 桑树广泛生长在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阔叶林树种
8.C 丝绸生产过程复杂,传统技术含量高,文化底蕴深厚,故A、B错;西方殖民贸易和工业革命使来自世界各地的棉花、羊毛、麻类等原料大量进入西方纺织领域,织品价廉物美,与价格高昂的丝绸比较,竞争力明显。
9.A 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机器替代人力,成本低。
10.A 直接根据图示内容分析即可,海外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最早多集中于珠三角地区,A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的产业逐渐向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转移,而不是相互转移,B错误;90年代海外产业多向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转移,C错误;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向西部转移出现在21世纪,D项错误。
11.D 组合选择题可结合排除法分析,产业转移对迁出地而言,利于改善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升级,并利于改善环境质量,④错误。
36.(24分)
(1)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地形平坦,通天河以侧蚀为主,形成蛇曲(2分);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挤压(伴随板块运动),青藏高原地壳抬升(2分);河流落差增大,发生下切侵蚀(2分),形成“嵌入式”河曲。
(2)藏雪莲生长于海拔5000米雪峰,无污染,原料优质;(2分)距离原料产地较近;(2分)生产提炼过程传统独特,药效损失少(或答出制药历史悠久、经验丰富);(2分)引进国际先进制药技术,技术水平高(2分);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广阔(2分)。(无简要分析适当扣分,直接答诸如“市场广阔”、“技术先进”等四字区位的不得分)
(3)自然生境恶劣,种子发芽率低,繁殖困难(2分);生长缓慢,产量少(2分);药用价值大,过度采挖(2分)
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2分);人工培育,扩大产量(2分)。
37.(22分)
(1)地处副热带沿海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区),海水温度适宜(3分);海岸线漫长,沿海大陆架(滩涂)广阔低缓(3分);污染少,海水水质好(2分);劳动力充足(2分)。(其他答案合理即可,共8分)
(2)加强与临海国家的合作,防止海水污染(2分);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政策扶持度(2分);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珍珠养殖技术(2分);积极开拓市场(2分)。
(3)a.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长期开发将面临枯竭问题(2分)产业结构单一,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2分,或: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石油工业的发展易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2分)
b.致力于产业结构多元化(或:延长石油工业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2分);发展科技教育(2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材料可知,水温在15~30度之间,育珠蚌生长和发育正常,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读图可以看到,该国纬度低,地处副热带沿海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区),海水温度适宜珠蚌生长。该国海岸线漫长,沿海大陆架(滩涂)广阔低缓,有利于采珠业发展。
(2)要重振珍珠产业,就要解决海水污染问题,加强与临海国家的合作,防止海水污染。 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政策扶持度,提高采珠业的收入水平。 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珍珠养殖技术。积极开拓市场,确保居民能稳产、增收等。
(3)此题考查区域资源的利用及发展方向,“忘记石油吧”是因为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长期开发将面临枯竭问题,单纯以石油产业为主造成产业结构单一,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同时石油工业的发展易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我们可做的事情非常多”主要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所做的措施,例如产业结构多元化;大力发展新兴工业二和第三产业;延长石油工业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发展科技教育;加强基础实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等。
42.(10分)
深圳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处对外开放前沿,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国内外客源市场巨大;年轻的移民城市,居民文化程度较高,出游率较高;选题更广,它从全国56个民族民俗文化中选取最精粹、对游客最具有吸引力的内容集中进行展示;展示的形式和内容更丰富多样,互动性更强;深圳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较为贫乏,游客流向更为集中;远离原生态民族文化区,人造景观相对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任答5点,每点2分)
43.(10分)
(1)原因:该校在附近化工企业众多,工业较集中(2分);企业环保意识薄弱,任意排污(2分);相关环保部门对污染产业的排污监管和处罚不严格。(2分)
(2)启动工业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启动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2分);开展化工企业关停整改工作,对未办理环评、未验收的印染企业实施了强制关停。(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