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面临着一道难以突破的边界:在自身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分工越细,体系越复杂,代理链越长,管理成本就越高,分工带来的利益也就越低。当管理成本高过分工所带来的收益的时候,分工发展的进程就会终止。”这反映了阻碍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分工过细 B.利益内耗 C.管理僵化 D.外部竞争
14.唐甄说:“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 、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嘉庆《嘉兴府志》卷4记载,平湖县的乍浦镇,“番舶凑集,居民成市”。两则材料都反映了
A.政府放开“海禁” B.我国丝织业生产出现专业化趋势
C.国内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兴盛 D.国内市镇已同国外市场建立联系
15.表格是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单位:百分率)。据此可以推知

A.19世纪30年代之前,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日本的工业化水平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C.英国工业优势地位的确立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D.康乾时代中国与欧洲的力量对比处于大体平衡状态
16.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国家实行奖励对外贸易的政策
B.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
C.推行自由贸易, 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17.一个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其生产力和经济发达水平息息相关。下图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一书,以下判断正确的是(注:中国指长江三角洲地区)

A.①西班牙②荷兰③英国 B.①荷兰②西班牙③英国
C.①英国②荷兰③西班牙 D.①英国②西班牙③荷兰
18.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这一观点从整体上认为哥伦布
A.发现新大陆开创了近代人类文明新时代
B.环球航行使人类历史具有了全球性规模
C.发现新大陆造成了东方从属西方的格局
D.为西班牙对拉美展开殖民掠夺奠定基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