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017.4
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 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①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14.以下是周代世系 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2017潍坊二模文综答案汇总潍坊市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答案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 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16.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 第15题图
A.经济地位优越 B.政治地位低下
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17.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 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 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18.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19“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 的稻田和多 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
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各解 放区连成一片,全国 解放指日可待
20.“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21.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 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22.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C.两 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
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23.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且具有 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共目的是
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 展的需要
38.(26分)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
2017潍坊二模文综答案汇总潍坊市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答案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 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 资料
材料三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 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 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 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 谢》
(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10分)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7分)
(3)阅读材料三,按照“ 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 的影响。(9分)
39.(26分)39.(22分)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 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 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史论
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 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4分)
(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3)分析 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4分)
(4)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8分)
46.( 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2分)
(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8分)
47.(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图13为若拉·德·贝特莱的画作《革命的寓意》。画面顶部是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肖像,此外 还有许多历史象征和革命符号(注:图中文字为 引者标注)。此画完成于179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最激进的时期。
(1)法国大革命时期,哪些重要文献体现了画中所标注符号蕴含的革命精神?(4分)
(2)结合时代背景,判断画中的启蒙思想家是伏尔泰还是卢梭,并说明理由。(6分)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C A D C C C C A B A C A
38.(26分)
(1)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2分)
关系: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2分)
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1分)纺织业显著发展,(2分)市镇经济繁荣,(1分), 资本主义萌芽。(2分)
(2)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3分)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2分)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2分)
(3)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2分)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2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3分)中国经 济被卷入世界市场
39.(26分)
【答案】(1)国际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 国内条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
(2)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客观上推动了世 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3)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需要更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成为英国对外 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
(4)帕特里克_奧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
近代欧洲制度的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奴隶贸易等史实表明,欧洲 的“中心”地位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和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
46.【答案】(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改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47.【答案】(1)《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或《1793年宪法》。
(2)卢梭。1794年正值发过大革命中最激烈的亚格宾派专政时期,雅阁斌派实行的市革命恐怖主义。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适应了雅阁宾转正的现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