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2017年山东省高考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 物理
未 考 先 知
——2017年高考物理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
一、信息归集
1.命题要求的变化
(1)题型题量基本稳定
2017年全国新课标物理《考试说明》和2016年相比,在试题结构、赋分、题型示例、能力要求、时间、分值、难度等方面都基本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可谓一脉相承,体现了稳定性和承继性原则,也是基于加入新课标全国卷考试省份增加的维稳考虑。
(2)相对2016年考纲及考试说明发生变化的地方:
a.进一步细化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
b.优化考试内容。将原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选修3-3、3-4和3-5中的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3)对选修3-5考查方式变化的理解:
a.从内容上来说,去年高考使用全国卷,很多学校在备考时只选讲了选修3-3、3-4、3-5其中一个模块。现在将3-5纳入必修,这意味着今年高三学生比去年的将多学一个模块,即除了在3-3、3-4中二选一外,还必须学习3-5。这对复习时间有一定的冲击,但就考试公平性而言,因为大家都一样,所以问题也不大。
b.原子核部分需要注意概念理解记忆,原子核反应方程的书写。动量部分注意与必修部分的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这两个重难点知识的结合。
c.单一运动过程注意根据能量变化与动量变化列方程,多个反复运动过程要学会将运动过程分步骤拆解,对每一步过程分析清楚。注意速度是动量与动能的连接纽带,其中动量有方向。
2.高考考情报告
(1)注重对基本物理概念、基本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建模能力的考查。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和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3)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试题呈现形式丰富多彩,注重考查获取、加工物理信息的能力。
二、命题预测
2017年高考中,物理科的选修3-5改为必考,考查内容将出现在必考部分。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的题量和分值分布均不发生变化,选考部分由原来的3选1变为2选1,但从考生需要解答的题量上来说,没有发生变化。以下具体说一下我们对各种具体题型的看法。
1.选择题
选择题题量仍为8个,5单3多或4单4多,力学和电学各一半左右。根据近年来的试题特点来看,电学部分可能会稍多一点,但因为2016年增加了动量部分,估计力学所占比例应该可以与电学部分持平。近代物理部分出一道选择题的可能性较大。
例题1:2017届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物理卷(七)
6.有关近代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131的半衰期大约为8天,1g碘131经过64天后未衰变的大约为g
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的越不牢固,原子核越不稳定
C.铀235的裂变方程可能为
D.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再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一定不会大于吸收光子的频率
答案:AD
例题2:2017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二)
如图甲所示,一个“U”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在左右顶部分别连接两根相同的橡皮条,橡皮条均匀且弹性良好,其自由长度均为L,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可将弹丸发射出去。若橡皮条伸长时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可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弹性限度内),则弹丸被发射过程中所受的最大合力为(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