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4分)
利用废旧锌铁皮制备磁性Fe3O4胶体粒子及副产物ZnO的一种制备流程图如下:
已知:Ksp[Zn(OH)2]= 1.2×10—17;Zn(OH)2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4]2+.
(1)溶液A中加稀H2SO4生成Zn(OH)2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常温下,Zn(OH)2饱和溶液中c(Zn2+)=3×10—6mol/L,若溶液A中加入稀H2SO4过量,会溶解产生的Zn(OH)2,Zn(OH)2开始溶解的pH为 ▲ ,为防止Zn(OH)2溶解,可将稀H2SO4改为 ▲ 。(lg2=0.3)
(3)“部分氧化”阶段,NaClO3被还原为Cl—,还原剂与氧化剂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4)①由溶液B制得Fe3O4胶体粒子的过程中通入N2的原因是 ▲ 。
②Fe3O4胶体粒子的直径的范围是 ▲ 。
③确定滤液B中含有Fe2+的试剂是 ▲ 。
(5)试解释在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锌的原因
▲ 。
29.(10分)
下图为甲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不同浓度CO2条件下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能否依据图形判断两种植物在d点时的叶绿体吸收的二氧化碳速率的大小? ▲ 。
理由是 ▲
(2)将甲乙两种植物同时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依次给予黑暗和充足的光照处理,测得容器中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二。在OA时间段内,曲线的斜率可以表示 ▲ ,在AB时间段内,暗反应的速度变化趋势为 ▲ 。在该条件下 ▲ 植物存活时间更长。
30.(10分)
炎性甲亢是由于甲状腺炎性反应导致的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升高导致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状腺细胞有富集碘的能力,判断该过程为主动运输的理由是 ▲ 。
(2)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病人的体温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比一般人要 ▲ 。
(3)病毒性炎性甲亢患者体内的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方式有 ▲ 。炎症反应会导致甲状腺细胞膜通透性 ▲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炎性甲亢病人血浆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比正常人 ▲ 。
31. (9分)
某湿地公园一浅水湖泊中生活着浮游藻类、沉水植物、螺(捕食藻类)和鲤鱼(主要捕食螺)等生物。在保留或去除鲤鱼的条件下,分别测定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干重),见下图。据此分析回答:
(1)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分别生长在湖泊表层和下层,这是群落 ▲ 结构的体现,藻类大量繁殖会降低湖泊下层光照强度,藻类与沉水植物的种间关系是 ▲ 。
(2)图中曲线 ▲ (填字母)代表去除鲤鱼后,沉水植物生物量的变化,原因是 ▲ 。
32.(10分)
某XY型性别决定的野生型植物不抗除草剂(4-Bu),现有甲乙两组研究者,分别选取多株野生型植物进行不同的处理,均得到抗4-Bu植株。
(1)甲组用射线处理,然后让其随机传粉,在后代中筛选出抗4-Bu的品系I,将品系I中的雌、雄植株各一株(F1)杂交后,发现F2中约有1/4的个体不具有抗4-Bu的特性,抗4-Bu的个体中雌株、雄株约各占一半。该组研究者认为抗4-Bu性状属于显性性状,原因是 ▲ 。控制抗4-Bu性状的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推论是:如果该显性突变发生在雌、雄株的X染色体上,则F2中抗4-Bu的个体中雌株:雄株的比例为 ▲ ,而不是l:1;如果该显性突变分别发生在雌株的X、雄株的Y染色体上,则F2中抗4-Bu的个体中雌株:雄株的比例为 ▲ ,而不是1:1;如果该显性突变只发生在 ▲ 上,则该品系不会出现雌性抗4-Bu的个体,所以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乙组用化学药剂处理,得到抗4-Bu的品系Ⅱ植株,用抗4-Bu的品系Ⅱ植株杂交,后代抗性植株和不抗植株之比始终为2:1,对该实验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 。
(二)选考题(共45分)
注:物理、化学、生物均只选择一个题作答。
33.(15分)[物理——选修3-3] 略
34.(15分)[物理——选修3-4]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就是质点运动的轨迹
B.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就是横波
C.均匀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电场
D.光的偏振现象证实了光波是横波
E.光在真空中运动的速度在任何惯性系中测得的数值都是相同的
(2)(10分)如图所示,折射率半径为的透明球体固定在水平
地面上,为球心,其底部点有一点光源,过透明球体的顶点Q有一足够大的水平光屏.真空中光速为.求:
(1)光从点到Q点的传播时间
(2)若不考虑光在透明球体中的反射影响,光屏上光照面积的大小.
▲
35.(15分)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已知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B元素3p能级半充满;C是所在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D是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最多的元素;E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11列。
试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写出基态D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 ,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 (用元素符号表示)。
(2)D可形成化合物[D(H2O)6](NO3)3 。
①[D(H2O)6](NO3)3中配位体的VSEPR模型名称是 ▲ 。该化合物中阴离子的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 。
②1 个 [D(H2O)6]3+ 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 ▲ 个。
(3)已知B、C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有两种。这两种化合物中 ▲ (填化学式)为非极性分子,另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
(4)E+离子能与SCN-离子形成ESCN沉淀。SCN-离子对应的酸有硫氰酸(H―S―C≡N)和异硫氰酸(H―N=C=S),这两种酸沸点更高的是 ▲ (填名称),原因是 ▲ 。
(5)由A、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组成的晶体中,阴、阳离子都具有球型对称结构,它们都可以看做刚性圆球,并彼此“相切”。如下图所示为A、C形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图以及晶胞的截面图,晶胞中距离一个A+最近的A+有
▲ 个,若晶体密度为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则A+的半径为 ▲ cm(用含NA与ρ的式子表达)。
36.(15分)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用石油化工产品1,3-丁二烯合成化工中间产品D ()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物质D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 ▲ ,一定条件下,1 molD最多与
▲ molH2发生加成反反应。
(2)写出②⑥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 、 ▲ 。
(3)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A 的系统命名是 ▲ 。
(5)写出与物质D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以下条件的有机物结构简式
▲ 。
① 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 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5组峰
(6)请设计合理方案用合成。 (其他原料自选,用反应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
37.(15分)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柠檬精油是植物芳香油中的一种,获取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芳香油具有很强的 ▲ ,其组成主要包括 ▲ 及其衍生物。
(2)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 ▲ 等。新鲜的柠檬皮中含有大量的 ▲ 和水分,如果直接压榨,出油率较低。
(3)A物质是 ▲ ,B过程一般加入相当于柠檬果皮质量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其目的是 ▲ ,C过程为 ▲ 。
(4)提取柠檬精油不采取水中蒸馏法的原因是 ▲ 。
38. (15分) 【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我国一科研团队将小麦液泡膜Na+/K+逆向转运蛋白基因(TaNHX2基因)转移到水稻细胞内,获得了转基因耐盐水稻新品种。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为保证目的基因在水稻细胞中能够表达,运载体上应含有特定的 ▲
A. 复制原点 B. 启动子 C. 标记基因
(2)水稻的转化过程为:将水稻幼胚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经过 ▲ 过程,培养出愈伤组织,然后用 ▲ 法,将目的基因和相关功能片段整合到愈伤组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最后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水稻植株。
(3)为验证外源基因整合到水稻基因组后是否转录,可从转基因植株的细胞中提取所有mRNA并反转录成 ▲ ,再以反转录产物为模板,利用TaNHX2基因特异引物,通过 ▲ 方法进行基因扩增。若以根细胞为材料扩增结果为阳性(有产物生成),以叶细胞为材料扩增结果为阴性(无产物生成),则说明 ▲ 。
(4)将生长至4叶期的转基因幼苗转入高浓度的 NaCl溶液中培养,进行耐盐试验,用非转基因幼苗作为对照。培养30天后观察现象,若 ▲ 则说明转基因植株获得了耐盐特性。
遂宁市高中2017届三诊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I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6 CACBDA 7—13 ADCDBBD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B D A D C AD AC B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做答;第33题—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2.(5分)
(1)变大 (1分); (2)0.25 (2分); (3)不变 (2分)
23.(10分)
(1); (2) (3) ; (每空2分)
24.(12分)
(1)射球A、B被弹簧弹开后速度分别为,
B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设最高点的速度为,由牛顿第二定律
………… ①
B被弹簧弹开后运动至最高点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 ②
A、B被弹簧弹开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
………… ③
A离开桌面边缘后做平抛运动
………… ④
………… ⑤
联立式得,球A落地时距桌面边缘的水平位移
………… ⑥
(2)球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由能量守恒定律
………… ⑦
代入数据得 ………… ⑧
评分标准:④⑤⑥⑧式各1分,①②③⑦式各2分,其他正确解法也给分
25.(20分)
(1)导体棒AG到达MN之前,AG棒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CD棒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大小相等,设加速度为,细轻导线拉力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AG棒 ………… ①
对CD棒 ………… ②
AG棒到达MN时做匀速运动,设速度为,由平衡条件
对AG棒 ………… ③
对CD棒 ………… ④
由运动学公式 ………… ⑤
联立式得 ………… ⑥
(2)导体棒AG滑过PQ后继续作匀速运动,对棒AG由平衡条件
………… ⑦
1s内通过导体棒横截面的电量 ………… ⑧
联立④⑦⑧得 ………… ⑨
导体棒AG滑过PQ后,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 ⑩
正方形区域MNQP 磁通量发生改变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