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浙江高考 >> 文章正文
 
浙江2009年高考技术考试要不要报考?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浙江教育在线 2008-10-17 22:22:17

浙江教育在线9月24日讯(记者 汪群芳 见习记者 王琴)今年4月份,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公布。“方案”中明确:2009年高考分类设置考试科目,其中第三类基本对应现有的第四批高职、高专院校选拔考试要求,报考这一批次院校的考生,在继续考语、数、外几门课的基础上,增加技术考试,侧重测试技能型能力。

  即将到来的10月18日,技术考试将拉开帷幕。据了解,参加技术考试的大多是普通中学高三的中等或中下的学生,当然也不乏一些中等偏上的学生。他们中间有些人对自己的学业成绩水准拿捏不定,对是否要报考技术考试很困惑。

  成绩中偏上,技术考试是为“双保险”?

  高考是一个人生重要的转折点,谁都不愿错失任何一次考试机会,也不愿放弃任何上大学的可能。记者最近在各普通中学高三年级中调查发现,一些中等生尤其是中等偏上的学生对于是否报考技术考试很迷茫,虽然有些人已报名参加了技术考试,但要不要考还是十分困惑。还有些学生干脆三类高考全都报考,既读选修模块,又读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我年级排名150名左右,像我们这样成绩不尴不尬的学生,新高考的压力还是增大了。”杭十中高三(5)班的学生谢君说,“十月份的第一次技术考试报名参加了,而且应该还会报考第二次。技术考试考的都是理论知识,像背历史一样,对文科生来说也许会好一点。我学理科,所以有些压力。不过考两次总比考一次好,我想第二次考试成绩应该会好一点。”

  而另一位高三学生小胡则没有报名技术考试,他认为,技术考试是针对报考四批院校的学生的,他相信自己能上三本线。“就当是对自己的又一次挑战吧,不然高中三年就白读了,如果这样,还不如当初去念职高。”

  只是像小胡这样自信的高三学生并非主流。据调查,一些中等生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只要增加选修模块考试就行了,成绩一般或不稳定的,还是选修模块和技术考试“通吃”。因为自己最后能考多少要最后才能见分晓,“多场考试”是为了保险些。

  成绩究竟属于哪一档,一时难区分

  在全科会考基础上的分类测试、分批选拔是我省新课改高考方案的一个特点。这样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有利于学生量力而考,减轻相当部分学生的学习和考试压力。

  而杭州某中学高三年级段主任朱老师却觉得,新高考出发点虽好,但实际操作可能并非那么简单。“新高考提前将学生分成了三类人。对成绩好的学生来说,除‘3+X’外,还要增加60分的选修模块考试,一个模块两本教材,6个模块就相当于学生要多读12本书,但新高考对他们的影响也许还不是太大,最受其影响的该是成绩中等或中下的学生。因为对这部分学生来说,成绩好与不好很难明确区分开,犹豫之下,有些学生报考了自选模块,有些报考了技术考试,还有的是两手打算,两头都报考。另外,对成绩差的学生来说,新高考也让他们负担加重。因为不论是学生自己还是家长,总希望能最后拼一拼,争取考上本科线,为此他们要继续读文综或理综课程。但另一方面,学生又担心自己万一考不上本科线,那么进四批院校也好,毕竟也是上大学,所以他们又要报考技术考试。”

  一些高三老师认为,在高三阶段,学校一时很难区分学生的成绩水平究竟在哪一档次。因为高三一年中存在很多变数,有些学生的成绩还不稳定,老师不敢说,家长也不了解,学生自己更是不清楚该选择哪一类高考。所以他们就用‘脚踏两条船’的方法以策万全,但这种考法,很累!相比专攻一科考试而言,学生的注意力也较容易分散。

  建议:让学校和学生一起来衡量学业水平

  针对学生对自己学业水平界限模糊的现象,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认为,学生的学业水平如何,学校里的老师应该是最为清楚的。当自己拿不定主意时,可去咨询下学校老师的意见。此外,学生也要充分衡量自身的学业水平,对自身的学习状况要有一个定位,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高考方案。当然,对于学习成绩上本科院校有点悬的考生来说,最好报名参加技术考试。

  该负责人认为,新高考提供多次考试机会,实行平时考试,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肯定是一个趋势。它有利于缓解“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可以降低一次考试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减少因一次失误而无法反映考生真实学业水平的现象,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考试心理压力。而新高考的推出之前虽然经过充分的调研,但它毕竟只是代表了多数人的意见,它在实施过程中使部分老师和学生产生一些困惑也属正常现象。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新疆民办高校名单
    ·宁夏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甘肃民办高校名单
    ·陕西民办高校名单
    ·云南民办高校名单
    ·贵州民办普通名单
    ·四川民办高校名单
    ·重庆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海南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广西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广东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湖南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湖北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河南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山东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江西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安徽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浙江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江苏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上海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黑龙江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吉林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辽宁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山西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河北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天津民办高校名单
    ·福建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2008年福建大学录取新生质量排行榜
    ·2008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福建高校综合指标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师资力量排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录取新生质量排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2008年度福建省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名单
    ·2008年度福建省级精品课程本科院校名单
    ·2008-2009学年度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