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各省高考 - 湖北高职单招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7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文化综合考试大纲

来源: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7-3-5 19:13:16

2017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单独招生考试文化综合考试大纲(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制定)
一、考试性质
2017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单独招生考试,是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毕业生的选拔性考试。因此文化综合考试应当具有一定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依据
文化综合考试大纲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个部分。
(一)语文考试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和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下册)》(张妍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2013 年版),并结合我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特点制定。
(二)数学考试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李广全、李尚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年版),并结合我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特点制定。
(三)英语考试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英语(基础模块上册)》(诸凌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年版),并结合我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特点制定。
三、考试方法
文化综合考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个部分,为理论考试。总分 210 分,其中语文、数学各 90分,英语 3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四、考试内容与评分办法
 以形成的中职毕业生从业能力为立足点,实现考试内容与中职毕业生从业技能的需要相互兼容,在识记、理解、运用、综合运用各个层面,充分融合文化综合知识,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知识融入到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语 文
一、考试能力要求
语文考试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的最基本的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的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二、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1.汉字
 识记并会正确读、写3500个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字形。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2.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实词、虚词)。
3.句子
(1)辨析、判断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2)变换句式。
包括:主动句与被动句(包括“把”字句)、肯定句与否定句,常式句与变式句,长句与短句以及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之间的变换。
(3)根据语言环境仿句
4.正确使用顿号、逗号、句号、分号、问号、感叹号、引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括号等标点符号。
5.鉴别常见的比喻、排比、反问、设问、借代、夸张、反复、比拟、对偶等修辞手法以及正确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以及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
6.扩写语句,压缩或概括语段
(二)文学常识
1.识记课文内中、外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识记课文外中、外影响巨大的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
2.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基本特点。
3.了解课文中人物、情节、环境特点和作品的主要艺术手法。
(三)古代诗文阅读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尤其能辨析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及古今词义的区别。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之、其、而、则、乃、以、于、为、安、耳、夫、盖、何、焉、矣、哉、乎、也、所) 。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包括动宾和介宾前置)、定语后置、词类活用。
4.联系文章语境,理解并翻译浅易的文言文句子。
5.筛选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6.赏析浅易的古典诗词。包括词义解释、语言品味、意象和意境的分析、作品思想内容和情感的把握、表达技巧和诗歌风格的鉴赏等。
(四)现代文阅读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3.概括、评析文章的基本观点或文章主旨。
4.简要分析作品中人物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5.分析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
(1)把握文章的语言特点(如朴实、幽默、富有文采等);
(2)辨析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3)辨析文中语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及综合运用;
(4)掌握文章的文体特点(理清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与方法;把握议论文三要素的逻辑关系及常见的论证方法;能分析叙事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的手段—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情节的安排—顺叙、倒叙、插叙以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写对刻画人物、加深主题、渲染气氛所起的作用;能找出结构散文的主要线索。
(五)写作
能写一般性的记叙文、说明文及常见的应用文。
1.记叙文考试要求(不少于400 字)。
(1)能恰当地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
(2)叙事应有条理,有详略;抒情、议理应寄于人、事、物上,避免空。
(3)语言力求生动,能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学习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2.说明文考试要求(不少于300字)。
(1)能准确介绍说明对象的性质、特点、成因、用途等;
(2)说明顺序合理,要符合说明对象的自身特点;
(3)恰当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
(4)说明的主次、详略得当,中心意思表达突出;3.应用文考试要求。
3.议论文考试要求(不少于300字)
(1)能做到观点合理、集中、突出、鲜明;
(2)能做到材料典型,材料与观点保持一致;
(3)通恰当运用举例、引用、对比、比喻等常见的论证方法。
(4)议论的主次、详略得当,中心意思表达突出;
4.应用文考试要求。能够根据学习、生活、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运用。
(1)格式规范;
(2)称谓及其用语正确、得体;
(3)文章目的、要求明确;
(4)内容符合事理;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文字书写正确,字迹工整。
注:应用文写作范围
掌握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等常用应用文的写法。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考试用时约 50 分钟。
2.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综合题和写作题。满分 90 分,试卷结构如下表:
题型 题量 小题分 分值 考试内容
单项选择题 7 3 21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
 3 3 9 文言文阅读
综合题 7 / 30 1.文言文句子翻译;2.语言表达应用;
3.古代诗歌鉴赏;4.现代文阅读。
写作题 1 30 30 书面表达
合计 18 / 90 

第二部分 数 学
一、考试能力要求
主要测试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考生的数学基本运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1.基本运算能力
会根据运算法则、公式进行准确的代数运算,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2.推理论证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来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的初步的推理能力。
3.数学应用能力
能综合应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集合
(1)理解集合,元素,空集,常用数集,交集,并集的概念;
(2)掌握集合与元素的关系,集合与集合的关系,集合的列举和描述这两种表示法,子集、真子集和集合相等这些集合间的关系,集合的交和并运算。
2.不等式
(1)理解区间的概念;
(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分式不等式的求解。
3.函数
(1)理解函数的概念;
(2)掌握函数的解析表示法,函数概念中两要素的运用,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运用函数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三角函数
(1)理解任意角,任意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概念;
(2)掌握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正弦、余弦和正切),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范围内的角。
5.直线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直线的点斜式和一般式方程的概念;
(2)掌握过两已知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中点公式、两相交直线交点的求解,两直线平行和垂直条件的运用。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题方式:闭卷、笔试,满分90分,考试用时约40分钟,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2.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试卷结构如下:
题型 题量 小题分 分值
单项选择题 6 6 36
填空题 5 6 30
解答题 2 12 24
合计 13 / 90

第三部分  英语
一、选择题 
本题内容包括时态、语态、词汇和交际用语等。
(一)名词
名词的种类和意义、数、所有格。
(二)代词
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指示代词、不定代词、疑问代词。
(三)数词
基数词、序数词、特殊数词(如:日期表达法等)。
(四)介词和介词短语
(五)连词
(六)形容词和副词
1.作定语、表语和宾语补足语的形容词用法;
2.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程度、连接和关系等副词用法;
3.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
4.含形容词、副词比较级或最高级形式的基本句型和特殊句型。
(七)冠词
(八)动词
 1.动词和动词短语、系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等;
 2.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
(九)被动语态
1.被动语态的不同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
2.带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can, may, must)。
(十)交际用语
话题包括:邀请与回复、投诉与投诉处理、感谢与道歉、问候与道别、祝愿与祝贺、求助与提供帮助、赞同与反对、接受与拒绝、表扬与鼓励、询问与提供信息、情感表达。
二、阅读理解
能力要求:能理解以下话题范围内常见题材的阅读材料,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猜测词义;能根据文章信息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能理解一般文章的篇章结构;能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话题:个人与家庭、学校生活、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健康、居住环境、出行、科学技术、工作、节日与习俗及简单的应用文,如工作备忘录、请柬、通知、海报、日程表、简介、广告及表格等。
三、英语写作
能写简单的应用文,如投诉信、通知、信函、电子邮件、个人履历、申请、活动安排、简介等。能根据提示或关键词描述事物、表达看法;能简要描述熟悉的事件和经历。
四、试卷结构、答题要求和评分方法
(一)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包括选择题、阅读题和写作题。满分30 分,试卷结构如下表:
题 型 题  量 小题分 分 值      考试内容
选择题 5 2 10 语法、词汇及习惯用语及对话
阅读题 5 2 10 阅读文章一篇
写  作 5 2 10 完成写作内容
(二)答题要求
试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考生应考时,考生不得携带电子词典及与英语相关的任何书籍和资料。请携带2B铅笔、橡皮、黑色签字笔。
(三)评分方法
客观题:答对得分,错误0分。写作题:词和词形都对得全分,词对但词形写错得本题的一半分数。

 

 

 

 

 

 

 

 

 

附件: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单独招生
文化综合考试样卷

语文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三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未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任(rèn)弼时    发人深省(shěng)   停滞(zhì)
B.狙(jǖ)击       孤注一掷(zhì)     游说(shuì) 
C.奇葩(bā)       纤(qiān)夫        停泊(bó)
【答案】B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于小张来说,通往大枣庄的这条路太熟悉了。
B.夜深了,整栋教学楼一片漆黑,只有高三(2)班的教室还亮着灯。
C.在新的一年里, 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腾飞于无垠的天际, 创造出令世界惊异的奇迹来。
【答案】C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5 题。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 “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注] ①御:驾车,此处指驾车的人。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而归                   既而:过了一会,不久
B.其妻请去                 去:前往
C.然子之意                 意:心意,神情
【答案】B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与“身相齐国”的“相”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劝学》)
B.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促织》)
C.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答案】C
5.下列对这篇文言短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意在说明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谦虚谨慎,切不可骄傲自满。
B.车夫志得意满,不仅因为主人有卿相的身份,更主要的是他比晏子高。
C.车夫的妻子是一个善于发现丈夫错误并能督促丈夫改正的贤妻。
【答案】B
二、综合题
6.请把文言文“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翻译成现代汉语。(原句参看3-5题的文言文阅读材料《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节选)
答:                                                            。
【参考答案】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车夫把实情告诉了晏子。
7.将下面三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 (不能增删内容,个别字词可调整)
①音乐是由旋律和节奏组成的
②旋律能表达一定感情
③节奏能变换旋律的强弱
【参考答案】音乐是由能表达一定感情的旋律和能变换旋律强弱的节奏组成的。
8.将“海浪” “像” “堤岸”扩展成感情色彩完全相反的两个句子。
①                                                       
②                                                        
【参考答案】
①蔚蓝的天空下,大海有节奏地起伏着,海浪像小姑娘的手,温柔地抚摸着堤岸。
②天空雷鸣电闪,大海狂怒地喧嚣着,海浪像魔鬼张着的大口,不停地撕噬着堤岸。
9.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借梅花写出词人怎样的品格?
答:                                                      。
【参考答案】虽饱受摧残,但至死也不会改变高尚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
挑 山(小思)
到过泰山的朋友,回来自有说不完的话题,当然离不开中天门、南天门、十八盘、石刻、观日„„石头台阶陡直得怎样叫人双腿发软;谁要三步一喘,四步一停;谁只走到一半路程,便觉小小一个相机也变成可怕的负担。至于风景,各人挑自己心爱的来说,加上拍回来的照片,总算使我这个暂时无缘朝山者,略略认识了那“五岳之首”的面貌。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不是泰山风光,而是 ——无论他们从哪一个角度描述泰山,尽管所说所感各异,但都不约而同,绝不漏掉会带着歉疚神情说到一些人。 那些人, 他们叫作挑夫 —— 我对这名称不大满意, 觉得有点不 tuǒtiē ( ) ( ) ,但一时又不知道管他们叫什么,就先这样叫吧。挑夫每人凭一根扁担,几条绳索,把一担担沉甸甸的粮食及日用品,由山脚挑到山上去,为的是建筑新旅舍。①我看过一帧照片,几个大概二三十岁的男人,挑一根大柱,使劲儿向台阶上走。最近镜头的一个,身体不太健硕。满是补丁而退色的蓝衣,给汗水染得深一块浅一块的颜色,在照片中变得特别显眼。脸上肌肉绷得紧紧的,加上汗水的亮光,使人觉得他的脸刚上过漆,还没有干的样子。看他们的双腿的姿势,大概猜得到他们肩上的负荷有多重。不过,就是很有联想力的人,也不大容易明白,挑一担粮食上泰山,究竟是什么滋味。
最近,在《散文》月刊里,看到冯骥才写的一篇文章,才知道那些挑夫,在泰山,习惯叫作“挑山工” 。②他们挑着重担上山时,总在石头台阶上作折尺形路线走, “先从台阶的一端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台阶,就到了台阶的另一端;便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一端再转回来,一曲一折向上登,每次转身,扁担都要换一次肩。这样才能不使垂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碰在台阶的边缘上,也为了省力……挑山工登一次山,大约多于游人们路程的一倍。”看完那篇文章,那照片上像上了漆的脸庞、朋友歉疚的神情,全都在脑海泛起了。 “挑山工” ,是多么形象化的一个名词! “挑山” ,山在肩上,该是何等的艰辛?可是,那些古已有之的行业,直到今天,仍有许多人,一干几十年,默默地,让汗水滴湿每一级泰山台阶。再想想山城里拉木头车的人、长江岸上的纤夫,忽然觉得,中国百姓,似乎与肩头重担结下不解之缘。他们默默无语,他们长歌当哭,
但却并不抱怨,好一副挑山的气概!想到这点,我想我该明白朋友对挑山工的歉疚心情。(文章有改动)
10.根据文中的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tuǒtiē(    ) (    )
【答案】妥帖
11.文章开始为什么要写朋友们登山的感觉?结尾为什么要从挑山工写到中国百姓?
【参考答案】强调朋友们登山的艰难和辛苦,为下文写挑山工上山的艰辛作了铺垫。将挑山工的精神扩展到中国百姓,深化了文章主题。
12.简要分析文中画线的①和②两处在描写上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1)①处是静态画面,②处是动态画面。 (2)①处以肖像描写为主,②处以动作描写为主。 (3)①处突出个人形象,②处突出群体形象。
13.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始列举许多泰山地名,写出了泰山景点之多,交代了朝山者众多的原因。
B.“挑山”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泰山挑夫的艰辛以及肩挑重担的气概。
C.“他们长歌当哭,但却并不抱怨”写出了中国百姓面对生活艰难时的坚韧。
【答案】A
三、写作题
例一:请以班级的名义写一份“不乱吐乱扔,美化校园、净化校园”的倡议书。 (参考答案略)
例二:在你的学习用品中,任选一种用品(如书包、文具盒) ,写一篇说明文。字数不少于400 字。 (参考答案略)


数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三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未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6分,共36分)。
1、设全集为R,集合 ,则 ∁  (        )      
A.     B.       C. 
2、不等式 的解集为(          )
A.        B.       C.
3、函数 的定义域为(      )
A.     B.     C.
4、点P(-2,1)关于 轴的对称点坐标是(      )
A.(2,1)    B. (2,-1)       C. (-2,-1)
5、将 写成分数指数幂的形式为(         )
A.         B.           C. 
6、过点 且与直线 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A.       B.      C.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已知集合 ,集合 ,则  ,       。
2、已知函数 ,则 =     。
3.  =     。
4.     。(填“>”或“<”)
5、用Û、Ü、Þ填空:x>0_____x>3  
三、解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 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
(1)      (2)
2. 某服装厂生产某种风衣,售价 (元/件) 与日销售量 (件)之间的关系为 。日销售额=售价 日销售量。若产品都可以销售出去,问:
(1) 该厂的日产量 为多少件时,每天获得的销售额等于3000元?
(2) 当日产量 为多少件时,可获得最大销售额?最大销售额是多少元?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C 5.B 6.A 
二、填空题
1.  ,         2. 2   
3. 0    4. >
三、解答题
1.  (1)原不等式解得:
  , 综合得: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原不等式变为
 
原不等式的解为: 或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1)设日销售额为 元,则
由题意得: ,解得:
故该厂的日产量 为30件或50件时,每天获得的销售额等于3000元。
(2)日销售额
所以,当日产量 为40件时,可获得最大销售额3200元。


英语部分

一、从以下选项中,找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2分*5=10分)。
1. --- Who’s the boy _______red hair?
 A. in    B. with   C. on   D. of
2. This is my sister; ______ name is Linda.
A. My      B. His     C. Its     D. Her
3. One of my friends _______ from England.
A. come    B. are   C. is     D. be
4. My father often enjoys _____ to music after work.
 A. Listens   B. to listen   C. listened  D. listening
5.—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          
A. Thank you.      B. No, it isn’t    C. It’s not good.       D. No, no.
二、 阅读理解下列短文,选出最佳答案。(2分*5=10分)。
My name is Mary Green and I’m an English teacher. I am American. But I have many students here in China.
The girl in the red coat is Lin Hong. She is twelve. She is in Row One(第一排). Behind her is Lucy, a new student. She is English. Her father, Mr. Black is a teacher of English, too. The boy in the green sweater is Li Lei. He is on duty today. He is thirteen. His father is a policeman. 
6. Who is Mary Green?
A. She is an English woman.    B. She is Li Lei’s teacher.      
C. She is Lin Hong’s mother.   D. She is Mr. Black’s friend.
7. Where is Mary Green now?
A. She is in China.       B. She is in English.         
C. She is in America.     D. She is in her room. 
8. Which girl is Lin Hong?
A. The one in the red skirt.    B. The one in the white blouse.   
C. The one in the black trousers.   D. The one in the red coat.
9. What color is Li Lei’s sweater?
A. It’s blue.  B. It’s red.    C. It’s green.  D. It’s yellow.
10. Which one is right?
A. Lucy is Chinese.    
B. Li Lei’s father is a teacher of English        
C. Mary Green is an English teacher.
D. Mr. Black is a Chinese teacher.
三、李一凡给笔友Jim写一封email,告知对方自己的个人情况。请根据email的内容填写合适的英文单词。(2分*5=10分)。
Dear Jim,
  I live in Wuhan. It’s a big __11___ , but it’s not the biggest in China.
  I am studying in a vocational school. We are learning a ___12___ of subjects. I___13___ English best. But I can’t pronounce some words correctly.
  I like Physical Education. Swimming is my favorite. I join the Swimming Club on __14____. I meet many friends there.
  I’m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__15____ in China.
                                               Yours
                                                Li Yifan


参考答案
一、1.B 2.D 3.C 4.D 5.A
二、6.B 7.A 8.D 9.C 10.C
三、11.city 12.lot 13.like 14.campus 15.you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全站专题
    · 英语四六级查分  ·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招生考试网  · 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  · 招考资讯网  · 浙江省教育考试网  · 湖北招生信息网  · 重庆招考信息网  · 广东考试服务网  · 上海教育考试院  ·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网  · 云南招生考试院  ·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  · 中考志愿填报  · 中考分数线  · 中考录取查询  · 中考查分网  · 中考作文网  · 中考试题答案网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成绩查询2017  · 高考试题及答案  ·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 西藏教育考试院  · 青海招考信息网  · 云南省招考频道  ·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 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  · 新疆招生网  ·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 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  ·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  · 湖北教育考试网  ·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信息网  · 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  · 山西招生考试网  ·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 北京教育考试院  · 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院  · 海南省考试局  ·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  · 宁夏教育考试院  · 浙江教育考试院  · 上海招考热线  ·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成绩查询、录取查询、网上报名系统  ·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  · 空军招飞  · 自主招生保送生小语种  · 中国大学排行榜  · 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作文  ·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平行志愿  · 高水平运动员体育特长生招生  · 高考报名  · 艺术特长生  · 空乘招生民航招飞  · 高考志愿填报  · 军校招生网_国防生招生_军校名单  · 单独招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