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会考网 -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 广西高中学业水平 - 正文

2014年12月广西高中学业水平化学教学质量分析

来源:2exam.com 2015-12-5 21:22:43

2014年12月广西普通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
教学质量分析
化 学
(教师教学版)
广西招生考试院
二O一五年十二月

 

2014年12月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教学质量分析(化学,教师教学版)


前言
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自2012年秋季广西普通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施测、质量分析及相关评价工作均由广西招生考试院组织实施。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方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重,以考导学,以考促改”的指导思想,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及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要求,编制《学业水平考试考试大纲与说明》,合理组建命题团队,组织多次命题教师培训,严格监控考试与阅卷过程,确保获取有效数据信息,为质量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将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数据的质量分析报告分为三个版本:命题质量分析报告(为命题提供参考);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教育行政科研版;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教师教学版。目前,各个版本的模型建构已基本完成,具体体现于2014年12月物理 、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五个学科的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之中。现将三个版本面向其对应的服务对象发布,希望各级各类普通高中教育工作者能从质量分析报告中获得启迪并转化为改革实践的力量,携手共创广西普通高中教育的辉煌明天。
由于研究与编撰者的时间、精力和水平有限,错漏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实践者批评指正。
质量分析研究与编撰团队
2015年12月1日
阅读说明
各位领导、老师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概念和分类问题,请根据下列案例对此进行理解,以方便您的进一步阅读。
表 近两年学考各科成绩分布参数
考试
时间
科目
平均分
标准差
偏度值
峰度值
中位数
众数
上四分位数
下四分位数
201306
信息技术
71.14
12.84
-0.41
3.14
72
75
80
63
201312
物理
62.88
23.15
-0.12
1.85
63
99
84
43
201312
化学
72.66
17.78
-0.54
2.43
75
93
88
60
201312
生物
70.74
20.09
-0.49
2.32
74
95
88
56
201312
历史
83.17
12.06
-1.34
5.41
86
92
92
77
201312
地理
82.21
12.76
-1.26
5.12
85
90
92
76
201406
语文
69.57
10.73
-1.03
5.17
71
74
77
64
201406
数学
62.35
19.29
-0.31
2.23
64
57
78
48
201406
英语
69.09
22.54
-0.62
2.21
75
94
88.5
51.5
201406
政治
71.08
14.92
-0.53
2.94
72
73
83
61
201412
生物
70.99
17.77
-0.45
2.45
73
82
86
58
201412
化学
69.61
17.70
-0.54
2.55
72
91
84
58
201412
物理
65.78
20.05
-0.24
2.09
67
87
83
50
上表中,平均分是反映考生水平的集中趋势,它可以作为比较学生考试水平的参照点。物理、数学的平均分基本很难突破65分,要学好这两个科目,需要学生付出正确的态度,需要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调控练习与作业难度,使更多的学生不放弃本学科学习。
标准差则是反映学生成绩之间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大,说明学生能力差异越大,当然,以主观题为考查重点的科目,如果在评分上給分点差异不大,也会导致学生成绩相对集中,从而算出来的标准差数据较小。从数据看,标准差最小的为语文、政治、地理、历史,这既反映学生水平相关不大,各个层次考生均能得分的现象,也反映了
主观题(如作文题)评分无法拉开太大距离的现象。
偏度值和峰度值是考生分数分布曲线的分布状态参数,偏度值为负数,说明考试分数为负偏态分布,即多数考生成绩大于平均分,这种分布状态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的过关性考试特点;峰度值越小,则分布曲线越扁平,即各个分数段的考生数相对都比较多,例如,物理、生物、英语等科目;峰度值越大,则分数分布曲线越“陡峭”,说明考生分数主要集中在某个分数段,相应地,其标准差也相对较小,例如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
上四分位数、中位数、下四分位数分别代表在75%、50%、25%排位数(百分位数)处所对应的考试分数。例如,信息技术的上四分位数为80分,则表明该学科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的人数为总人数的25%;下四分位数为63,则说明有25%的考生的分数低于63分。上四分位数越高,考生总体水平越高,也说明这个科目的试题相对较容易,例如,历史的上四分位数为92,说明历史题目相对容易,也可能说明考生的历史水平较高。
众数则是得分人数最多的那个分数。例如,2015年数学学科的众数为57分,而2016年则为94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数学学业成绩的两极分化特征,数学学习存在“一通百通,不通则退”的学习特点,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教学,应首先力求人人过好“入门关”,这样学生才有进一步学习的信心,才有考试成绩的总体提升和进步。
综上所述,各学科分数分布均为负偏态分布,大部分学科的上四分位数大于80分。从学科特点及学生学习效果看,物理和数学是最
难的学科,考生分数分布趋向于两极分化;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的分数相对集中,区分度不大。
1
2014年12月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化 学
2014年12月,由广西招生考试院组织命题、考务、评卷和分数报告的国家教育考试——广西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已完成全部工作。现将基于试题结构解析、考试导向分析、考试数据分析等角度,全面诊断、推测当前化学教学的优势与不足,为提供我区化学教育质量提供信息数据和策略方法支持。
一、试卷结构评析
1. 题型结构
表1 题型结构
题型
题量
分值
选择题
共35小题
每小题2分,共70分
非选择题
填空与简答
共3小题
10分
实验与探究
1小题
10分
二选一选做题
共2小题,选做1题
10分
与2014年发布的《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与说明》(以下简称《考纲》)的要求完全一致。
2. 课程模块内容结构
(1) 课程模块题量及分值
表2 课程模块分值比例
考试模块
题量
分值(分)
《考纲》要求
必修1
25
48
约50分
必修2
23
42
约40分
选修1化学与生活
3
10
10分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3
10
10分
总计
54
110
110
各课程模块内容考查所占比例与考纲要求基本一致。
(2) 课程模块知识单元考查情况
表3 知识单元分值比例
知识模块
单元
总分
知识考点
题号
赋分
必修1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21
(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18、33
4
(2)生活中的常用材料
4
2
(3)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23
2
(4)酸、碱、盐的电离和离子反应
14、31
4
2
(5)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24
2
(6)氧化还原反应
15
2
(7)合金材料
5
2
(8)氯其重要化合物
19
2
(9)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39(3)
1
化学实验基础
16
(1)科学探究
39(2)
3
(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3、9、10
6
(3)实验安全
8
2
(4)实验设计和分析
39(4)、39(5)、39(6)
5
认识化学科学
11
(1)物质的分类
7、39(1)
3
(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27
2
(3)胶体
6
2
(4)化学变化的本质
2
2
(5)物质的量与摩尔
17
2
必修2
化学反应与能量
12
(2)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20、21
4
(3)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应用
34、36(2)
4
(5)化学反应速率
25
2
(6)化学反应的限度
30
2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20
(1)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22
2
(3)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
26
2
(4)高分子材料
11
2
(5)海水、金属矿物的综合利用
35
2
(6)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
12
2
(7)绿色化学
38
3
物质结构基础
10
(1)元素、核素
13
2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37(3)
1
(3)元素周期律
37(4)
1
(4)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7(2)
1
(5)元素周期表
37(1)
1
(6)化学键
32
2
(8)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16
2
3
选修1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环境保护
4
(1)水污染造成的危害
40A(2)
2
化学与健康
8
(1)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常见有机物
40A(1)
2
(10)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40A(3)
6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8
(4)卤代烃、醇、酚、醛、羧酸、 酯的组成、结构特点和相互转化
40B(1)、40B(3)
8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2
(5)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40B(2)
2
总计
110
110
试题内容涉及必修课程的所有章节以及选修课程模块的部分章节,体现了较好的覆盖面。当然,大部分试题的考查方式为“问题情境×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或“问题情境×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换言之,以能力和素养立意的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是以物质的存在判断、性质应用、结构功能、变化预测、转化创造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概念原理和程序性知识的综合水平。
(3) 课程模块得分情况
表4 课程模块得分率
课程模块
题号
赋分
考生层次
均分
得分率
必修1
2,3,4,5,6,7,8,9,10,14,15,17,18,19,23,24,27,31,33,39
48
第一层
41.66
86.79%
第二层
36.47
75.98%
第三层
30.46
63.47%
第四层
20.74
43.20%
全体
32.47
67.65%
必修2
1,11,12,13,16,20,21,22,25,26,28,29,30,32,34,35,38,36,37
42
第一层
39.72
94.57%
第二层
34.08
81.14%
第三层
28.37
67.54%
第四层
19.57
46.60%
全体
30.58
72.81%
选修1化学与生活
40A
10
第一层
5.80
57.95%
第二层
5.41
54.06%
第三层
4.44
44.44%
第四层
3.30
32.95%
全体
4.51
45.12%
选修5有机化学基
40B
10
第一层
6.61
66.13%
第二层
3.02
30.25%
4

第三层
1.11
11.09%
第四层
0.26
2.57%
全体
3.49
34.86%
考生在必修1模块得分率比必修2的低,可能原因是必修1模块知识繁杂,学习时间跨度大,系统复习时间相对较少,而必修2虽然涉及物质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化学、化学反应能量等化学原理知识,但认知水平和考查难度要求较低,学习时间跨度不长,易于系统复习和训练。考生在选修1模块得分率明显高于选修5模块,说明两个选修模块的试题难度等值问题仍需要在今后的命题工作中加以调控。
3. 能力结构
(1) 能力分类方法
依据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的分类标准,结合学业水平考试特征,构建以如下能力结构量表。
表5 能力结构分类表
高考能力分类方法
学考能力分类方法
能力分类
行为表现
二级分类
代码
一级分类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知识再现
nl0101
信息加工
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观察认知
nl0102
信息加工
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知识重组
nl0103
信息加工
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迁移应用
nl0201
问题解决
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过程表征
nl0202
问题解决
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实验基础
nl0301
实验探究
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问题探究
nl0302
实验探究
5
(2) 本次考试能力结构
表6 各能力要素分值比例
能力分类
能力目标
能力代码
题号
分值
合计
信息加工
观察认知
nl0102
2,4,5,7,11,13,15,16,20,21,24,29,37(1),37(2),37(3),37(4),39(1),40A(1),40A(2),40A(3),40B(1)
41
73
知识再现
nl0101
1,6,12,17,22,23,25,26,28,30,31,33
24
知识重组
nl0103
35,38,36(1),36(2)
8
问题解决
过程表征
nl0202
40B(3)
6
18
迁移应用
nl0201
14,18,19,32,34,40B(2)
12
实验探究
实验基础
nl0301
3,8,9,10,27,39(4),39(5)
13
19
问题探究
nl0302
39(2),39(3),39(6)
6
总计
110
110
(3) 能力结构特征
① 重点考查低阶思维能力,引导学校注重化学基本素养教育。
② 重视奠基于观察与实验的化学知识和经验考查,引导学校推行“观察-思考-提问-实验-建构知识(超越经验)-应用知识”的化学学习路径。
③ 注重化学能力结构的系统考查,引导学校将高阶思维训练与低阶思维运用相结合,避免走向聚焦于低阶思维的简单记忆和机械重复。
(4) 考生能力表现水平
表7 各能力表现水平(得分率)
能力分类
能力目标
总分
总分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全体
信息加工
知识再现
24
得分
23.08
20.26
17.41
11.54
18.14
得分占比
96.18%
84.41%
72.53%
48.07%
75.60%
观察认知
38
得分
32.80
29.46
24.68
17.15
25.88
得分占比
86.33%
77.52%
64.94%
45.14%
68.11%
知识重组
8
得分
7.30
6.38
5.24
3.43
5.61
得分占比
91.27%
79.70%
65.46%
42.91%
70.15%
问题解决
迁移应用
20
得分
16.17
10.94
7.17
4.55
10.49
得分占比
80.87%
54.71%
35.83%
22.75%
52.43%
实验探究
实验基础
10
得分
9.53
8.74
7.96
6.14
8.11
得分占比
95.29%
87.45%
79.60%
61.40%
81.14%
问题探究
10
得分
4.89
3.20
1.94
1.05
2.81
6
得分占比
48.95%
32.01%
19.39%
10.46%
28.11%
从总体上看,考生基于实验观察、生活观察、自然观察的认知水平相对于知识再现和知识重组而言,得分率比较低。实验基础得分率较高,但基于实验的问题探究水平很低,得分率仅为28.11%。
不同层次考生的能力表现水平基本呈线性递变趋势,未出现异常情况。即分数越高,能力越强,能力测量得分率越高。说明本次考试能够从总体上区分出不同能力层次的考生,具备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4.知识板块结构
(1)化学知识板块分布及得分率
表8 知识板块分布及得分率
知识分类
题号
赋分
考生层次
均分
得分率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必修1
4,5,18,19,23,24,33,39(123)
19
23
第一层
21.73
94.49%
必修2
12,35
4
第二层
19.32
83.99%
选修1
-
-
第三层
16.10
70.01%
选修5
-
-
第四层
10.66
46.37%
全体
17.02
74.01%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必修1
-
-
35
第一层
26.66
76.18%
必修2
1,11,16,22, 26,28,36
15
第二层
20.85
59.58%
选修1
40A
10
第三层
16.21
46.32%
选修5
40B
10
第四层
11.22
32.05%
全体
19.30
55.13%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必修1
6,7,14,15,31
10
30
第一层
28.37
94.55%
必修2
13,20,21,25,29,30,32,34,37
20
第二层
23.34
77.79%
选修1
-
-
第三层
18.30
61.01%
选修5
-
-
第四层
12.22
40.73%
全体
20.69
68.95%
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必修1
2,17
4
7
第一层
6.80
97.17%
必修2
38
3
第二层
6.44
92.05%
选修1
-
-
第三层
5.70
81.48%
选修5
-
-
第四层
3.59
51.24%
全体
5.65
80.65%
化学实验基础
必修1
3,8,9,10,27,39(456)
15
第一层
10.22
68.16%
7
必修2
-
-
第二层
9.03
60.19%
选修1
-
-
第三层
8.06
53.75%
选修5
-
-
第四层
6.17
41.13%
全体
8.40
56.00%
从知识分类的角度看,考生在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基础两个板块的知识得分率相对较低,原因是:有机化学知识涉及到化学必修2、选修1、选修5等模块内容,而选修5的难度相对较大,选修5得分率较低造成了总体上的低表现水平。而化学实验基础部分拉分的试题为第39题的4、5、6小题。从学生学习角度看,有机化学是长期以来的学习难点,而实验基础是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内容,学生亲历实验操作训练、实验问题探究的机会相对较少等原因,造成了实验基础得分率较低。
化学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的学习是整个化学知识体系建构的主干构架,第一层次的考生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掌握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层次的考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考查方法和考点分布,需要在今后命题过程中进行深入分析和科学设计。
(2) 认知水平结构
表9 认知水平分类及分值比例
认知水平
题号
分值
得分率
理解
14,32,34,37(2),39(3),40B(3)
14
0.487
了解
2,4,7,10,12,13,15,16,17,18,19,20,21,23,24,25,28,29,30,31,33,35,37(1),39(1),39(2),40A(1),40A(2),40A(3),40B(1),40B(2)
63
0.681
应用
9,37(3),37(4),39(4),39(5),39(6)
9
0.341
知道
1,3,5,6,8,11,22,26,27,38,36(1),36(2)
24
0.80
总计
110
考查所需要的认知水平多为“了解”,它是界于理解和知道(识记)之间的认知水平。了解层次的知识,需要理解性记忆,而不是强记。例如,第2题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川融化 B.木炭燃烧 C.干冰升华 D.海水晒盐
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室经历,并简单地运用“化学变化”的定义(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来判断正确答案。并不需要考生回答为什么是化学变化?如何发生化学变化?等问题。
5.试题情境结构
以能力立意的试题,命题的基本思路是:能力=情境×知识×设问×答题限定。例如,
能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或现象是
A.闻气味 B.测量浓度 C.观察颜色 D.丁达尔效应
从题干上看,是关于区分胶体和溶液的实验方法或通过实验产生的典型现象问题,而选项则是这些方法或现象的具体内容。该问题通常发生在实验室里,因此,属于实验情境。
8
在区分胶体与溶液的实验方法问题情境中,学生需要调用的知识是: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分散系特有的物理性质,而其他分散系则没有该效应。
该情境中的设问内容为实验方法,属于程序性知识。在同一情境中,设问可以千变万化,例如,该情境还可以这样问:通过丁达尔现象实验可以区分的一组分散系是?此时设问内容为“物质分类”,属于事实-概念性知识。
试题的答题限定是指对答题的基本要求,选择题多为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答案,而非选择题中也有答题限定,例如,要求用化学式、流程图或化学方程式来表述答案等等。
表10 情境素材分类及分值比例
情景素材
题号
分值
得分率
符号情境
13,16,28,39(1),40B(2)
9
0.503
理论情境
2,7,14,17,21,23,29,30,31,32,40B(1)
22
0.572
实验情境
3,6,8,9,10,24,25,27,33,39(2),39(3)
22
0.769
图表情境
5,34,37(1),37(2),37(3),37(4),39(4),39(5),39(6)
13
0.443
应用情境
1,4,11,12,15,18,19,20,22,26,35,38,36(1),36(2),40A(1),40A(2),40A(3),40B(3)
44
0.613
总计
110
学生在图表情境试题中的得分率最低,值得进一步研究分析。
6.试题难度结构
(1)各题实测难度
实测难度为0.8以上的,属于容易题,0.5-0.79为中等难度题,小于0.5的为较难题。
表11 实测难度
题号
赋分
实测得分
实测难度
难度类别
1
2
1.59
0.79
中等
2
2
1.80
0.90
容易
3
2
1.90
0.95
容易
4
2
1.85
0.92
容易
5
2
1.81
0.91
容易
6
2
1.88
0.94
容易
7
2
1.10
0.55
中等
8
2
1.76
0.88
容易
9
9
2
1.27
0.63
中等
10
2
1.84
0.92
容易
11
2
1.92
0.96
容易
12
2
1.79
0.89
容易
13
2
1.44
0.72
中等
14
2
1.17
0.59
中等
15
2
1.65
0.82
容易
16
2
1.71
0.86
容易
17
2
1.55
0.77
中等
18
2
1.47
0.73
中等
19
2
1.58
0.79
中等
20
2
1.34
0.67
中等
21
2
1.79
0.90
容易
22
2
0.90
0.45
较难
23
2
1.49
0.74
中等
24
2
1.68
0.84
容易
25
2
1.90
0.95
容易
26
2
1.72
0.86
容易
27
2
1.35
0.67
中等
28
2
1.41
0.70
中等
29
2
1.08
0.54
中等
30
2
1.40
0.70
中等
31
2
0.95
0.47
较难
32
2
1.33
0.67
中等
33
2
1.58
0.79
中等
34
2
1.45
0.72
中等
35
2
1.26
0.63
中等
36
3
2.06
0.69
中等
37
4
2.21
0.55
中等
38
3
2.30
0.77
中等
39(123)
5
2.52
0.50
中等
39(456)
5
0.29
0.06
较难
40A
10
4.51
0.45
较难
40B
10
3.49
0.35
较难
10
图1 实测难度分布图
(2) 难度结构比例
分析难度为质量分析者根据难度评估量表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估所得的难度值。实测难度则为根据考生实际得分计算出的难度。
表12 难度结构比例
难度分类
分析难度
实测难度
分值(选A)
分值(选B)
分值(选A)
分值(选B)
较难
9
9
19
19
容易
55
55
30
30
中等
36
36
51
51
总计
100
100
100
100
从上表可以看出,分析难度与实测难度差距效大,说明难度预估量表和分析者对考生的实际情况有待优化。实测难度与考试大纲要求的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7∶2∶1相差甚远,即实测为3∶5∶2。这导致了总体平均分没有达到命题目标,也反映了化学学科学习现状:教师认为容易掌握的知识,在学生那里去成了难题;不同类型的学校考生之间的差异非常大;本试题不能适用于所有能力水平的考生。
(3) 分析难度、设计难度与实测难度之间的差异
设计难度是命题者设计的试题难度,命题者总是依据设计难度来进行难度控制,实施
11
命题。在命题过程中,设计难度量命题双向细目总表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要使所命试题难度与设计难度一致,需要在命题过程中,不断使用命题量表,结合往年经验,对试题情境、知识、设计和答题限定进行调整,最终达成理想的试题难度结构。
通过分析难度、设计难度与实测难度的比较分析,可以了解难度预估差异比较大的试题类型,为今后的命题工作提供难度预估修正方案。
表13 分析难度、设计难度与实测难度比较
题号
实测难度
分析难度
设计难度
分析-实测
设计-实测
分析-设计
1
0.790
0.925
0.95
0.135
0.160
-0.025
2
0.900
0.975
0.95
0.075
0.050
0.025
3
0.950
0.975
0.95
0.025
0.000
0.025
4
0.920
0.975
0.9
0.055
-0.020
0.075
5
0.910
0.925
0.9
0.015
-0.010
0.025
6
0.940
0.975
0.9
0.035
-0.040
0.075
7
0.550
0.925
0.95
0.375
0.400
-0.025
8
0.880
0.845
0.9
-0.035
0.020
-0.055
9
0.630
0.645
0.85
0.015
0.220
-0.205
10
0.920
0.975
0.9
0.055
-0.020
0.075
11
0.960
0.925
0.9
-0.035
-0.060
0.025
12
0.890
0.845
0.9
-0.045
0.010
-0.055
13
0.720
0.845
0.85
0.125
0.130
-0.005
14
0.590
0.545
0.75
-0.045
0.160
-0.205
15
0.820
0.645
0.85
-0.175
0.030
-0.205
16
0.860
0.745
0.8
-0.115
-0.060
-0.055
17
0.770
0.845
0.85
0.075
0.080
-0.005
18
0.730
0.845
0.8
0.115
0.070
0.045
19
0.790
0.845
0.8
0.055
0.010
0.045
20
0.670
0.845
0.85
0.175
0.180
-0.005
21
0.900
0.645
0.9
-0.255
0.000
-0.255
22
0.450
0.925
0.85
0.475
0.400
0.075
23
0.740
0.645
0.8
-0.095
0.060
-0.155
24
0.840
0.745
0.8
-0.095
-0.040
-0.055
25
0.950
0.845
0.9
-0.105
-0.050
-0.055
26
0.860
0.925
0.8
0.065
-0.060
0.125
27
0.670
0.845
0.85
0.175
0.180
-0.005
28
0.700
0.745
0.8
0.045
0.100
-0.055
29
0.540
0.745
0.8
0.205
0.260
-0.055
30
0.700
0.645
0.8
-0.055
0.100
-0.155
12
31
0.470
0.745
0.75
0.275
0.280
-0.005
32
0.670
0.645
0.8
-0.025
0.130
-0.155
33
0.790
0.845
0.9
0.055
0.110
-0.055
34
0.720
0.645
0.7
-0.075
-0.020
-0.055
35
0.630
0.645
0.75
0.015
0.120
-0.105
36
0.69
0.778
0.55
0.088
-0.140
0.228
37
0.55
0.570
0.76
0.020
0.210
-0.190
38
0.77
0.645
0.6
-0.125
-0.170
0.045
39(123)
0.50
0.665
0.72
0.165
0.220
-0.055
39(456)
0.06
0.305
0.26
0.245
0.200
0.045
40A
0.45
0.605
0.72
0.155
0.270
-0.115
40B
0.35
0.545
0.72
0.195
0.370
-0.175
图2 分析难度、设计难度、实测难度比较图
试题编排总体上由易到难,难易相间,呈锯齿状,符合考试心理需求。
分析难度明显低估考生能力的试题有:15,16,21,25,38
设计难度明显低估考生能力的试题有:36,38
分析难度明显高估考生能力的试题有:1,7,13,18,20,22,27,29,31,39,40A,40B
设计难度明显高估考生能力的试题有:1,7,9,13,14,20,22,27,28,29,30,31,32,33,35.37,39,40A,40B
从以上特殊数据可以看出,分析难度明显高估考生能力的题目数量相对较少,低估考生能力的题目数量则较多。原因是命题者在命题时会产生如下偏向:一是为了“迎合”考试大纲平均分及难度比例要求,主观抬高试题难度,偏离客观性;二是在命题过程中,没
13
有花费足够的时间对试题难度进行反复核实和调控。
分析难度与实测难度的偏差,说明了命题教师还需要对广西考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在某些类型的试题难度预估上进行针对性调整,尽量减少预估难度的系统偏差。
对一些难度预测与实测偏差比较大的试题类别,可以参照往年数据来加以分析确认,确认之后,可以通过教师培训、学校教学反馈等途径,让教师加强相关的教学干预,并在今后的命题中再次考查。
7. 试题区分度
运用总分与试题得分相关系数来表征试题的区分度,区分度数值越大,说明试题能够区分出不同水平考生的功能越明显。
表14 区分度分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5
0.46
0.3
0.44
0.33
0.43
0.66
0.46
0.21
0.34
0.3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0.47
0.53
0.61
0.45
0.39
0.54
0.49
0.43
0.54
0.31
0.49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0.57
0.53
0.31
0.42
0.6
0.57
0.52
0.49
0.47
0.44
0.48 34 35 36 37 38 39(123) 39(456) 40A 40B
0.3
0.45
0.61
0.78
0.67
0.77
0.5
0.29
0.64
图3 区分度分布图
选择题中,区分度较小的为第9、40A、3、11、34、21、25、5、10、16等10道题,主要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化学常识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实验经验)、化学微观过程模型,考生应答水平之所以没有明显区别,原因是化学资优生与后进生的化学经验和实验室经历基本一致,化学总分低的考生,其化学常识和实验经验并不一定缺乏,化学总分高的考生,并不意味着具有更丰富的化学常识和实验室经验。而对于微观过程模型的建构,则是当前教学中容易忽视的环节,不同水平考生在这方面的反应情况相差不大。这种现象对教学的启示是:应更加注重学生对化学微观过程的表征训练;应更加注重从实验、从生活实践中
14
学化学。
8. 试题命制总体特征
(1) 注重以科学素养和能力立意,考查学生基本化学常识、化学实验经验、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宏观与微观表征、化学信息处理与问题解决能力。
(2) 突出以生活、生产、实验、科技为背景的知识调用情境设置,设问内容涉及物质分类、物质构成、物质组成、反应类型、反应速率、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特定情况中的化学变化表达式、化学计算等内容,体现学科核心知识的重点考查,以及边缘知识的抽样考查。
(3) 试题难度设计基本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的标准参照性测量特征,面向不同水平、类别的学校考生实施命题,所用情境素材公平公正,使每一位考生都有机会发挥自身的学识而获取分数。
二、考试数据总体分析
1. 分数分布
全区考试分数总体颁布为负偏态分布,但略显两极分化态势,即75-85分之间人数相对较少,86-95分之间的人数最多,平均分(69.67)众数的距离过大。说明试题难度梯度与考生水平实际水平之间的吻合度并不理想。从各市的数据分布看,出现高分端高峰值的为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北海市、玉林市、贵港市、百色市,而高分端峰值较低的为崇左市和防城港市。
图4 考试分数分布图
全区考试的众数为91分,距离平均分(69.6)和中位数(72)较远,基本反映了试题命题难度设计的7:2:1比例。
表15 5分一档表
5分档
全区
南宁市
柳州市
桂林市
梧州市
北海市
防城港市
钦州市
贵港市
玉林市
百色市
贺州市
河池市
来宾市
崇左市
15
0-5
6
0
0
1
1
0
0
0
0
2
1
0
0
1
0
6-10
34
2
0
3
0
3
0
0
5
11
0
1
2
4
3
11-15
170
16
2
5
6
14
2
0
28
39
13
7
8
18
12
16-20
679
73
6
16
23
57
16
18
121
127
38
26
39
64
55
21-25
1746
169
30
38
83
113
48
70
340
291
120
60
103
162
119
26-30
3540
323
91
100
127
241
88
132
691
499
265
155
256
304
268
31-35
5641
545
169
198
247
364
130
228
1107
768
430
243
403
466
343
36-40
8096
801
286
339
347
410
199
322
1517
1092
646
396
614
647
480
41-45
10680
1111
441
530
493
488
229
521
1951
1385
909
476
866
742
538
46-50
13589
1444
623
756
675
497
318
723
2318
1732
1159
665
1178
889
612
51-55
16914
2014
840
1074
939
670
333
861
2589
2088
1445
711
1586
1092
672
56-60
20419
2522
1086
1489
1248
708
433
1141
2885
2580
1738
835
1934
1136
684
61-65
23662
3264
1429
1978
1485
845
470
1337
3061
2992
1826
990
2074
1169
742
66-70
25830
3708
1638
2318
1840
924
475
1588
3043
3262
1923
976
2141
1232
762
71-75
26830
4054
1775
2492
1991
990
452
1840
2926
3435
1812
986
2176
1126
775
76-80
27148
4268
1858
2659
2045
955
455
1935
2874
3306
1788
993
2127
1134
751
81-85
27499
4442
2163
2479
2104
1028
467
1907
2973
3244
1698
1018
2091
1136
749
86-90
30430
5100
2729
2795
2044
1104
447
2063
3388
3969
1811
1001
2209
1130
640
91-95
29219
5185
3013
3134
1453
1063
301
1535
3275
4581
1683
650
2057
938
351
96-100
3539
773
467
452
135
102
22
159
306
581
172
42
233
81
14
100分
40
9
9
6
0
0
0
0
3
9
0
0
3
1
0
2. 基本统计量
全区平均分为69.6分,与预估得分(75±5)有一定距离。说明全区学生化学学业水平有待提高。全区只有40人获得满分,说明试题命制控制100分的思维技巧要求较高。平均分大于70分的城市为南宁、桂林、柳州、梧州、钦州等,均为传统城市和沿海新兴城市,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优势对学业水平成绩有一定 的影响。
表16 考试分数基本统计量
群体
有效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标准差
偏度值
峰度值
中位数
众数
上四分位数
下四分位数
分数
人数
分数
人数
全区
275671
100
40
1
1
69.61
17.70
-0.54
2.55
72
91
84
58
南宁市
39814
100
9
10
2
72.72
16.71
-0.71
2.91
75
91
87
62
柳州市
18646
100
9
12
1
74.96
15.94
-0.74
2.85
78
92
88
64
桂林市
22856
100
6
4
1
73.73
15.53
-0.65
2.92
76
92
87
64
梧州市
17286
99
2
4
1
71.12
15.95
-0.67
2.97
73
85
84
61
北海市
10576
98
3
6
1
67.48
19.19
-0.51
2.37
70
91
84
54
16
防城港
4885
97
2
12
1
65.95
17.78
-0.39
2.37
67
56
81
54
钦州市
16380
99
1
16
2
71.45
16.19
-0.65
2.80
74
88
85
61
贵港市
35398
100
3
6
2
66.13
18.83
-0.32
2.19
67
91
82
52
玉林市
35984
100
9
3
1
69.86
18.34
-0.57
2.57
72
93
86
57
百色市
19477
99
1
5
1
67.41
17.54
-0.36
2.37
68
92
82
55
贺州市
10231
98
3
10
1
66.77
17.43
-0.40
2.37
68
61
81
54
河池市
22097
100
3
6
1
68.80
17.13
-0.42
2.47
70
89
83
57
来宾市
13471
100
1
1
1
64.50
18.72
-0.29
2.24
66
68
80
51
崇左市
8570
98
1
6
1
62.44
18.69
-0.28
2.18
64
78
78
48
3 考生水平
根据考生得分四分位数将考生水平分为4个层次,第一层次:X≤58分;第二层次:58<X≤72;第三层次:72<X≤84;第四层次:84<X≤100。从总体趋势上看,参考人数越多,各层次人数的贡献率也越大。这也实际情况相符。说明考试的效度和信度较高。
表17 各层次考生占全区同层次考生人数比例
群体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第四层次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全区
74327
100.00%
65013
100.00%
67531
100.00%
68800
100.00%
南宁市
12881
17.33%
10142
15.60%
9373
13.88%
7418
10.78%
柳州市
7077
9.52%
4578
7.04%
4081
6.04%
2910
4.23%
桂林市
7339
9.87%
6178
9.50%
5745
8.51%
3594
5.22%
梧州市
4485
6.03%
4893
7.53%
4528
6.71%
3380
4.91%
北海市
2690
3.62%
2345
3.61%
2404
3.56%
3137
4.56%
防城港市
957
1.29%
1102
1.70%
1292
1.91%
1534
2.23%
钦州市
4564
6.14%
4497
6.92%
4050
6.00%
3269
4.75%
贵港市
8181
11.01%
6986
10.75%
8478
12.55%
11753
17.08%
玉林市
10503
14.13%
7971
12.26%
8512
12.60%
8998
13.08%
百色市
4346
5.85%
4243
6.53%
5159
7.64%
5729
8.33%
贺州市
2105
2.83%
2395
3.68%
2675
3.96%
3056
4.44%
河池市
5318
7.15%
5142
7.91%
5841
8.65%
5796
8.42%
来宾市
2581
3.47%
2725
4.19%
3301
4.89%
4864
7.07%
崇左市
1300
1.75%
1816
2.79%
2092
3.10%
3362
4.89%
比较各个城市考生中各个层次人数的比例,第一层次(优良级别考生)考生的人数比例由大到小依次是:柳州、南宁、桂林、玉林、钦州、梧州、北海、河池、贵港、百色、贺州、防城港、来宾、崇左。
表18 各层次考生人数占所在区域总人数比例
群体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第四层次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17
全区
74327
26.96%
65013
23.58%
67531
24.50%
68800
24.96%
南宁市
12881
32.35%
10142
25.47%
9373
23.54%
7418
18.63%
柳州市
7077
37.95%
4578
24.55%
4081
21.89%
2910
15.61%
桂林市
7339
32.11%
6178
27.03%
5745
25.14%
3594
15.72%
梧州市
4485
25.95%
4893
28.31%
4528
26.19%
3380
19.55%
北海市
2690
25.43%
2345
22.17%
2404
22.73%
3137
29.66%
防城港市
957
19.59%
1102
22.56%
1292
26.45%
1534
31.40%
钦州市
4564
27.86%
4497
27.45%
4050
24.73%
3269
19.96%
贵港市
8181
23.11%
6986
19.74%
8478
23.95%
11753
33.20%
玉林市
10503
29.19%
7971
22.15%
8512
23.65%
8998
25.01%
百色市
4346
22.31%
4243
21.78%
5159
26.49%
5729
29.41%
贺州市
2105
20.57%
2395
23.41%
2675
26.15%
3056
29.87%
河池市
5318
24.07%
5142
23.27%
5841
26.43%
5796
26.23%
来宾市
2581
19.16%
2725
20.23%
3301
24.50%
4864
36.11%
崇左市
1300
15.17%
1816
21.19%
2092
24.41%
3362
39.23%
图5 各市优良生比率
4. 考试信度
本次考试的alpha信度系数为0.78,折半信度(奇偶题)为0.94。alpha信度系数低于0.8,总体效果不理想,应对某些题目进行详细分析,特别是经过相关系数法计算的区分度较低的试题,应予以修订。折半信度较高,说明考生考试心理平稳,认真作答每一道题,也反映了试卷结构分布合理,试题表述无明显歧意。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5. 考试效度
考查内容主要为高中阶段化学课程核心知识、基本能力,知识覆盖面广,没有出现异
18
常的得分情况,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较好。
三、试题质量评析
注意:分析难度为质量分析教师进行的难度预估值;设计难度为命题教师设计的试题难度;实测难度为实际测量出来的难度。各考生层次划分方法请参照前述相关量表和数据。
1.天然气是我国许多城市已经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该燃料的主要成分是
A.CO B.H2 C.CH4 D.C2H2
【能力目标】信息加工/知识再现(nl0101)
【知识目标】必修2/化学与可持续发展(dyb203)/ 甲烷、乙烯、苯(kdb20341)-知道
【分析难度】
认知水平
信息强度
熟练程度
技巧层次
难度点数
难度指数
难度属性
1
2
1
1
5
0.96-0.9
容易
【难度比较】
实测难度
分析难度
设计难度
分析-实测
设计-实测
分析-设计
0.790
0.925
0.95
0.135
0.160
-0.025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3.11%
15.26%
79.31%
2.20%
0.11%
1.59
0.81
0.79
0.50
2
第一层
0.34%
2.25%
97.27%
0.13%
0.00%
1.95
0.33
0.97
0.10
2
第二层
0.49%
7.64%
91.46%
0.40%
0.01%
1.83
0.56
0.91
0.07
2
第三层
1.10%
17.11%
80.23%
1.50%
0.05%
1.60
0.80
0.80
0.13
2
第四层
10.56%
34.70%
47.52%
6.83%
0.40%
0.95
1.00
0.48
0.28
0
【解题思路】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正确选项】C
【答题分析】该题考查内容在初中阶段亦学习过,但答对率只有79.31%,即使是一、二层考生,也容易答错。答错的原因可能是:不注重化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未及时纠正学习中形成的错误观念;不熟练且易混淆物质名称及其化学式;受题干中“清洁燃料”的干扰,不假思索选B选项。
【学法启示】通过比较来学习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天然气-甲烷(CH4);水煤气-CO和H2;液化气-CO;氧炔焰燃料-乙炔(C2H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用品进行观察、查阅资料、功能探究等途径,获得最直接的经验,以此促进长时记忆的形成。
【教学评价】教学中对常见化学物质未细究,认为过于简单,不必投入时间。其实,平凡、平实的内容,其背后蕴藏着复杂的科学原理、工程原理、科学伦理等问题,由于老师没有深究习惯,促成了学生不记也不问,最后印象全无。
【教学建议】教授化学常识的方法是:提出有意义、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运用相关术语和符号来说、写、议、辨。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形成准确、有效记忆。同时,培养了学生探究生活化学的意识和兴趣。
19
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川融化 B.木炭燃烧 C.干冰升华 D.海水晒盐
【能力目标】信息加工/观察认知(nl0102)
【知识目标】必修1/认识化学科学(dyb101)/化学变化的本质(kdb10104)
【认知水平】了解
【分析难度】
认知水平
信息强度
熟练程度
技巧层次
难度点数
难度指数
难度属性
1
1
1
1
4
1~0.95
最容易
【难度比较】
实测难度
分析难度
设计难度
分析-实测
设计-实测
分析-设计
0.900
0.975
0.95
0.075
0.050
0.025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0.75%
90.00%
5.95%
3.24%
0.06%
1.80
0.60
0.90
0.46
2
第一层
0.08%
99.73%
0.13%
0.06%
0.00%
1.99
0.10
1.00
0.03
2
第二层
0.22%
98.62%
0.61%
0.54%
0.01%
1.97
0.23
0.99
0.06
2
第三层
0.51%
93.68%
3.18%
2.59%
0.04%
1.87
0.49
0.94
0.11
2
第四层
2.23%
67.74%
20.00%
9.85%
0.18%
1.35
0.93
0.68
0.36
2
【解题思路】
物质科学中将有新物质(通常为新的稳定的单质或化合物)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而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冰川融化是水分子的聚集状态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的分子,只发生了物理变化;木炭燃烧发生的反应为C + O2
CO2 或 2C + O2
2CO,C原子和氧气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了新的物质,即CO2和少量的CO,因而,这一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从微观的角度看,化学变化是原有物质消失的同时,生成了新物质的过程,这也是旧的化学键断裂,新的化学键形成的过程。根据这一原理,不难判断:干冰(CO2固体)升华、海水晒盐等变化过程均属于物理变化。
【正确选项】B
【答题分析】
该考点虽然类似于中考题中的常见试题,但作为高中生,我们需要从原子重组、形成新物质,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的微观视角来理解化学变化过程。从得分情况看,即使是第一层次(84分以上)的同学,也会出现误选现象。从误选概率看,C选项的误选率最高,说明很多同学并不知道干冰的主要成分为CO2,更不知道干冰容易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的性质(即升华)。
【学法启示】
我们对日常化学现象要多问“为什么”,在分析和寻求答案过程中形成准确、高效记忆。随着化学知识日益增多,应结合新的知识对已有化学概念进行重新思考、深入理解、融会贯通、加深记忆,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化学概念和准确运用化学概念。
【教学评价】
20
本题内容基本上是在考生没有经过复习的情况下答题,最能反映教学中促使学生形成长时记忆、经久不忘的学科素养教育状况,设计难度和分析难度为1~0.95,然而,实测难度却只有0.9,说明有10%的人,没有达到关于化学变化基本知识的化学素养学习目标,这个答对概率基本可以接受。该知识点的教学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建议】
应高度重视概念教学的理解性学习,主要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概念的关键词;让学生运用概念来分析多种事实,将概念性知识和事实性知识联系起来;强化学生对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分析,例如,升华、蒸发、萃取等过程的微观粒子存在与变化模型的建构。
3.图1所示的实验仪器名称是
A.烧杯 B.烧瓶
C.集气瓶 D.锥形瓶
图1
【能力目标】实验探究/实验基础(nl0301)
【知识目标】必修1/化学实验基础(dyb10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kdb10209)- 知道
【分析难度】 认知水平 信息强度 熟练程度 技巧层次 难度点数 难度指数 难度属性 1 1 1 1 4 1-0.95 最容易
【难度比较】 实测难度 分析难度 设计难度 分析-实测 设计-实测 分析-设计 0.950 0.975 0.95 0.025 0.000 0.025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0.27% 1.78% 2.89% 94.93% 0.13% 1.90 0.44 0.95 0.30 2 第一层 0.01% 0.38% 0.25% 99.32% 0.04% 1.99 0.16 0.99 0.05 2 第二层 0.02% 0.94% 0.68% 98.29% 0.07% 1.97 0.26 0.98 0.02 2 第三层 0.06% 1.50% 1.65% 96.68% 0.11% 1.93 0.36 0.97 0.04 2 第四层 0.98% 4.38% 9.05% 85.31% 0.28% 1.71 0.71 0.85 0.33 2
【解题思路】本题中考察的是仪器的特征特点,从锥形瓶的特点我们可以进行回忆、复述,从而选择、判别出选项D
【正确选项】D
【答题分析】考生一看到这样的题目,立刻想到了化学仪器的相关知识,从记忆中搜索出此图的相关特点,从而确定答案。
【学法启示】此题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对化学仪器有更深的了解,根据图片建立起初步
21
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印象,转化为理性认识的高度。
【教学评价】本题立意在于让学生更了解化学仪器的构造及特征,有利于学生在后续的实验中更好的使用。
【教学建议】本题目中的认知方向是最基础的化学仪器的鉴别,老师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循序渐进的增加题目设计的难度,也可让学生更理性的认知。
4. 光导纤维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通讯模式。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A.氧化镁 B.氧化铜 C.二氧化锰 D.二氧化硅
【能力目标】信息加工/观察认知(nl0102)
【知识目标】必修1/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dyb104)/硅及其重要化合物(kdb10422)
【认知水平】了解
【分析难度】
认知水平
信息强度
熟练程度
技巧层次
难度点数
难度指数
难度属性
1
1
1
1
4
1~0.95
最容易
【难度比较】
实测难度
分析难度
设计难度
分析-实测
设计-实测
分析-设计
0.920
0.975
0.9
0.055
-0.020
0.075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2.60%
3.38%
1.45%
92.44%
0.13%
1.85
0.53
0.92
0.44
2
第一层
0.06%
0.04%
0.20%
99.70%
0.01%
1.99
0.11
1.00
0.03
2
第二层
0.33%
0.32%
0.37%
98.94%
0.04%
1.98
0.20
0.99
0.03
2
第三层
1.07%
1.28%
0.66%
96.92%
0.07%
1.94
0.35
0.97
0.07
2
第四层
9.00%
11.94%
4.59%
74.04%
0.42%
1.48
0.88
0.74
0.45
2
【解题思路】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于1965年首先提出以石英基玻璃纤维作长程信息传递,将带来一场通讯业的革命,并提出当玻璃纤维损耗率下降到20分贝/公里时,光导纤维通讯(即现在所谓的光纤通讯)就会成功。引发了光导纤维的研发热潮,1970年康宁公司最先发明并制造出世界第一根可用于光通信的光纤,使光纤通信得以广泛应用。被视为光纤通信的里程碑之一,高锟也因此被国际公认为“光纤之父”,高锟也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导纤维是一种透明的玻璃纤维丝,直径只有1~100μm左右。它是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光由一端进入,在内芯和外套的界面上经多次全反射,从另一端射出。光导纤维为混合物,属于非晶体。通信用的激光一般在特殊的管道-------光导纤维里传播,起到传输信息的功能。目前,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二氧化锰是一种试剂,可作为干电池中的去极剂、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着色剂、消色剂等等。
氧化铜常用于制人造丝、陶瓷、釉及搪瓷、电池、石油脱硫剂、杀虫剂,也供制氢、
22
催化剂、绿色玻璃等用。
氧化镁主要用于高新精细氧化镁产品制造,主要用于高级润滑油、高级鞣革提碱级、食品级、医药、硅钢级、高级电磁级、高纯氧化镁等近十个品种组成。
【正确选项】D
【答题分析】
“二氧化硅”、“二氧化锰”有三个字相同,第一层次(84分以上)、二层次同学(72-83分)中,有少部分人(全区第一层次人数的0.2%约为150人)因平时不太注意分类记忆、比较记忆和通过探究来加深印象,所以在模糊不清的回忆中选错了。
第三层次(58-71分)、第四层次(58分以下)的同学中,有较多人对光纤的主要成分基本没有印象,仅凭猜测或感觉选答。
【学法启示】正确识别常见物质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化学学习者的基本素养之一。很多同学“记不起”、“记不清”的主要原因是“从来没有真正在意过”、“从来不曾探究过”。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见多识广法——从广泛阅读与交流中获得知识”、“一见如故法——通过经济接触、打交道而熟悉”、“三顾茅庐法——多次访取而自然记住”、“刨根问底法——遇到物质总是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实验探究法——就物质的成分进行猜想和实验验证”、“幸运52法——组织或参加百科知识竞赛”、“分类回收法——自己整理笔记,制作分类表或绘制知识地图”。
【教学评价】本题以化学基本素养立意,考查学生是否关注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否具备探究身边事物的行为和思维习惯。从答题情况看,中等偏下(72分以下)考生答错率比较高,说明教学中基本常识教学与高级思维(高考能力)训练缺乏有效对接,教学并未从最简单的常识入手,导致后进生跟进高端习题训练时,既无法跟得上,同时也丧失了巩固化学基本常识的机会。
【教学建议】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物质,例如,上到二氧化硅时,可以用旧的光纤来做实验,让学生做光实验(观察全反射)、溶解实验、性质实验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多问题和任务让学生查阅资料,如“光纤生产过程、生产成本如何?全世界每年需要的光纤为多少?无线通讯普及,人类对光纤的需求是否下降?等等。当然,也可以把这些问题转化为习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不需要太深奥的化学概念理论,但却获得一些终身受益和提升自身素养的知识。经历探究,使化学常识的记忆和提取变得容易,使化学学习自信心得以维系。相反,死记硬背的方式则容易导致厌学、记忆混乱和提取障碍等。
5.下列物品的成分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币 B.青铜器 C.不锈钢碗 D.金刚石
【能力目标】信息加工/观察认知(nl0102)
【知识目标】必修1/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dyb104)/ 合金材料(kdb10421)
【认知水平】知道
【分析难度】
认知水平
信息强度
熟练程度
技巧层次
难度点数
难度指数
难度属性
23
1
2
1
1
5
0.96-0.9
容易
【难度比较】
实测难度
分析难度
设计难度
分析-实测
设计-实测
分析-设计
0.910
0.925
0.9
0.015
-0.010
0.025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2.42%
4.90%
1.97%
90.57%
0.13%
1.81
0.58
0.91
0.33
2
第一层
0.24%
0.35%
0.13%
99.26%
0.03%
1.99
0.17
0.99
0.07
2
第二层
1.22%
2.04%
0.46%
96.21%
0.07%
1.92
0.38
0.96
0.06
2
第三层
2.75%
5.30%
1.39%
90.44%
0.12%
1.81
0.59
0.90
0.08
2
第四层
5.60%
12.13%
5.97%
76.00%
0.30%
1.52
0.85
0.76
0.20
2
【解题思路】要正确回答本题必须知道合金的概念。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属于混合物。硬币的材料有钢芯镀镍、钢芯镀铜、铝合金,属于合金;生铁中含有碳属于合金;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不锈钢是铁铬镍的混合物,属于合金;金刚石是碳的一种单质,是纯净物,不属于合金。
【正确选项】D
【答题分析】本题区分度为0.33,是一区分功能不强的试题,原因是一、二、三层的同学大部分都答对了。第四层次的同学只有76%的人答对,说明这部分同学化学学习态度不积极或基本放弃了化学学习。其实,我们每天都用到合金,上楼梯的扶手、铝合金窗格、吃饭用的金属匙子……,都是合金。可见,掌握关于合多的知识对我们识别和选择生活或生产中的材料非常有帮助。记住这一知识并不难,关键在于一旦丧失了未知的欲望和对化学探索的兴趣,即使是那些天天接触、天天用到的化学物质,我们都不知道他们是什么!
【学法启示】兴趣是最好老师!如果对化学没有兴趣,那就从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的角度来说服自己努力学习,当我们用责任驱动自己的学习时,我们会发现:化学并不那么难,也不那么抽象,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智力正常的人均可学好化学。慢慢地,我们的化学兴趣产生了,甚至兴趣转化为志向,未来的择业中我们还有可能选择化学专业呢。
【教学评价】试题以科学素养立意,考查学生关于合金日常观察与化学认知能力。学生答对率符合预测指标,说明教师在合金知识的教学实践中,目标达成良好。当然,从答题情况看,教师对后进生的学习责任教育、态度转变和兴趣激发方面仍存在不足。
【教学建议】探索责任、态度和兴趣的内涵与相互关联,开发适合于第四层次考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6. 能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或现象是
A.闻气味 B.测量浓度 C.观察颜色 D.丁达尔效应
【能力目标】信息加工/知识再现(nl0101)
【知识目标】必修1/物质及其变化(dyb103)/ 胶体(kdb10314)-知道
【分析难度】
24
认知水平 信息强度 熟练程度 技巧层次 难度点数 难度指数 难度属性 1 1 1 1 4 1-0.95 最容易
【难度比较】 实测难度 分析难度 设计难度 分析-实测 设计-实测 分析-设计 0.940 0.975 0.9 0.035 -0.040 0.075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0.87% 3.96% 1.03% 94.12% 0.03% 1.88 0.47 0.94 0.43 2 第一层 0.02% 0.04% 0.02% 99.92% 0.00% 2.00 0.06 1.00 0.02 2 第二层 0.07% 0.18% 0.08% 99.66% 0.01% 1.99 0.12 1.00 0.02 2 第三层 0.14% 1.05% 0.36% 98.44% 0.01% 1.97 0.25 0.98 0.06 2 第四层 3.24% 14.62% 3.65% 78.37% 0.11% 1.57 0.82 0.78 0.46 2
【解题思路】本题很容易,可以通过丁达尔现象的产生和可见光透过的物质粒子直径有关这个本质解答,胶体中粒子直径恰好在这个区间内,因此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而溶液浊液中粒子直径不满足,所以不具有丁达尔现象。也可以通过教材上实验现象总结的结论直接得出正确答案。
【正确选项】D
【答题分析】这道题对于各个层次的学生来说答对率都很高,因为这道题是对结论的直接考察,由于这个结论的得出教材上结合了实验,配置了插图,现象明显,学生对图片对简单操作性的实验比较敏感,所以学生对这个性质印象深刻,不难做对。
【学法启示】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展示实验性质的知识载体,如图片,资料卡,视频等。
【教学评价】通过答对率,可以说明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几乎都能掌握。但第四层依然有少部分学生不能正确作答,原因可能是这部分学生对化学了无兴趣,处于一种自我放弃的状态。
【教学建议】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借此,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的专注力。多次反复强调结论性的知识。另外,多关注后进生。
7.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判断,CuSO4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能力目标】信息加工/观察认知(nl0102)
【知识目标】必修1/物质及其变化(dyb103)/ 物质的分类 (kdb10313)
【认知水平】了解
【分析难度】 认知水平 信息强度 熟练程度 技巧层次 难度点数 难度指数 难度属性
25
2 1 1 1 5 0.96-0.9 容易
【难度比较】 实测难度 分析难度 设计难度 分析-实测 设计-实测 分析-设计 0.550 0.925 0.95 0.375 0.400 -0.025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27.49% 6.73% 54.95% 10.69% 0.14% 1.10 1.00 0.55 0.66 2 第一层 1.71% 0.23% 97.81% 0.24% 0.01% 1.96 0.29 0.98 0.14 2 第二层 20.32% 1.81% 72.68% 5.14% 0.06% 1.45 0.89 0.73 0.27 2 第三层 47.45% 6.74% 34.58% 11.08% 0.15% 0.69 0.95 0.35 0.19 0 第四层 42.53% 18.40% 11.88% 26.84% 0.35% 0.24 0.65 0.12 0.08 0
【解题思路】本题是对酸碱盐氧化物概念的考察。可以对硫酸铜进行直接分析,首先硫酸铜是一种化合物,对它的电离进行分析,它能电离出硫酸根离子(酸根离子)与铜离子(金属离子),符合盐的定义:能电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所以硫酸铜属于盐。也可以运用排除法,酸的定义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硫酸铜组成中不含氢离子,所以排除A酸;碱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离子。碱是由金属离子(或NH4+)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硫酸铜组成中不含氢氧根离子,所以排除B碱;氧化物通常是指其构成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一定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而硫酸铜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所以排除D氧化物
【正确选项】C
【答题分析】第一层学生答对率很高,源于本题是对基础知识——概念的理解、记忆及简单运用的考察,相对比较简单。而第二层学生答对率较高,源于对知识不能简单加以运用。第三四层分别有大约一半的学生错选A选项,源于对概念不能准确理解,往往仅凭主观臆测,不能仅根据名称及化学式表面简单判断,应深入到概念本质。
【学法启示】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对概念准确、深入理解,这是发展学习的基础。更近一个层次,学习了若干个相关相似概念后,不仅要理解,还要学会运用并能加以区分,这就要求学生在准确理解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加以练习强化、巩固总结。
【教学评价】本题是以硫酸铜为例,考察学生对酸碱盐氧化物概念的理解运用情况,能否在准确理解酸碱盐氧化物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概念来对物质进行分类。从答题情况看,第三四层学生答对率较低,主要受A选项干扰较多,这部分学生的认知思维停留于主观臆测,对概念不能深刻理解,在教学时没能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及时的诊断反馈,以至于把相关概念综合到一起时,这部分学生混淆了。
【教学建议】教学时要注重相关相似概念的比较教学,通过对比学习,使学生的理解
26
更为深刻;注意概念与例子习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对其进行及时诊断反馈。
8.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
B.金属钠着火,用大量的水浇灭
C.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D.皮肤不慎沾上浓硫酸,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能力目标】实验探究/实验基础(nl0301)
【知识目标】必修1/化学实验基础(dyb102)/ 实验安全(kdb10210)- 知道
【分析难度】 认知水平 信息强度 熟练程度 技巧层次 难度点数 难度指数 难度属性 1 1 2 2 6 0.89-0.8 稍容易
【难度比较】 实测难度 分析难度 设计难度 分析-实测 设计-实测 分析-设计 0.880 0.845 0.9 -0.035 0.020 -0.055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87.97% 0.98% 0.44% 10.54% 0.08% 1.76 0.65 0.88 0.46 2 第一层 99.71% 0.08% 0.01% 0.20% 0.01% 1.99 0.11 1.00 0.04 2 第二层 97.66% 0.19% 0.10% 2.02% 0.03% 1.95 0.30 0.98 0.08 2 第三层 90.16% 0.67% 0.19% 8.91% 0.06% 1.80 0.60 0.90 0.11 2 第四层 63.96% 2.99% 1.48% 31.35% 0.22% 1.28 0.96 0.64 0.30 2
【解题思路】 根据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中可以知道,金属钠遇到水会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不能用水来灭火,同理,硫酸和氢氧化钠也是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的,规范操作中规定要用盖子熄灭酒精灯,同样的在点燃可燃性气体时要检验纯度,以免爆炸。
【正确选项】A
【答题分析】能理解各个选项的相应知识点,加深了对化学反应以及规范操作的记忆,更深一层的方面是规范了学生实验室的操作,尤其是A选项,更好的保证了学生的安全。
【学法启示】通过题目设计的选项,充分体现了生活和化学实验操作密切相关,展示了化学价值,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隐患。
【教学评价】本题考察了学生选择、判断、搜索相关知识概念的能力,展示了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同时,学以致用——如何注意及避免化学事故。
27
【教学建议】关注生产、生活,遵循“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用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说明化学变化的现象、原理、过程,将概念性知识和事实性知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提高学习化学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学习化学的思维,增加了学习化学的方法和途径。
9.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可用图2装置分离的是
A.水和汽油 B.苯和四氯化碳
C.水和酒精 D.汽油和花生油
【能力目标】实验探究/实验基础(nl0301)
【知识目标】必修1/化学实验基础(dyb10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kdb10209)- 应用
【分析难度】
认知水平
信息强度
熟练程度
技巧层次
难度点数
难度指数
难度属性
2
2
2
2
8
0.69-0.6
中中
【难度比较】
实测难度
分析难度
设计难度
分析-实测
设计-实测
分析-设计
0.630
0.645
0.85
0.015
0.220
-0.205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63.33%
29.19%
2.36%
4.92%
0.21%
1.27
0.96
0.63
0.21
2
第一层
80.19%
17.98%
0.15%
1.62%
0.06%
1.60
0.80
0.80
0.31
2
第二层
58.85%
37.79%
0.58%
2.64%
0.14%
1.18
0.98
0.59
0.02
2
第三层
58.71%
34.50%
1.61%
5.00%
0.18%
1.17
0.98
0.59
-0.02
2
第四层
53.88%
27.95%
7.16%
10.55%
0.46%
1.08
1.00
0.54
0.20
2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分液漏斗的使用,只能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A选项水和汽油互不相溶,可以用分液漏斗来分离,将液体倒入分液漏斗震荡静止即可分层,水的密度比汽油大,分层后在分液漏斗下层。B.苯和四氯化碳,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两者都是非极性分子,两者互溶。C.水和酒精互溶,不可用分液漏斗。D. 花生油就是食用油,食用油溶于汽油,一般衣服上的油渍都可用汽油清洁干净。所以二者互溶,不可用分液漏斗分离。
【正确选项】A
【答题分析】四个层次中,选B选项的学生明显高于选C、D选项的学生。源于学生对于相似相溶原理理解不到位,导致学生无法正确地区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从而不能很好地判断两种液体是否互溶。 【学法启示】学习化学仪器的使用,分液漏斗分离液体,有两个条件,第一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反应,第二两种液体不互溶。液体是否互溶,需通过原理(相似相溶)来判
28
断,不能仅凭记忆。极性溶剂(如水)易溶解极性物质(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的极性物质如强酸等);非极性溶剂(如苯、汽油、四氯化碳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大多数有机物、Br2、I2等)。唯有理清实质,方可准确判断。
【教学评价】本题为中等难度试题,各层次学生的得分率正常,说明常态教学基本达标。四个层次的学生的正确率都显著高,众数都为2。说明教师们对相似相溶原理的教学比较重视,方法有效,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情况良好。
【教学建议】概念教学,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如何使教学贴近学生的需要,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如何设计活动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是概念教学设计的重点。学习相似相溶原理原理前,已经学分子极性的判断,所以这块知识的教学,应先回顾旧知,建构新的概念,从而突破新概念理解,即温故知新。
10.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漏斗 B.容量瓶
C.圆底烧瓶 D.酒精灯
【能力目标】实验探究/实验基础(nl0301)
【知识目标】必修1/化学实验基础(dyb10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kdb10209)- 了解
【分析难度】
认知水平
信息强度
熟练程度
技巧层次
难度点数
难度指数
难度属性
1
1
1
1
4
1-0.95
最容易
【难度比较】
实测难度
分析难度
设计难度
分析-实测
设计-实测
分析-设计
0.920
0.975
0.9
0.055
-0.020
0.075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2.43%
92.09%
3.55%
1.81%
0.12%
1.84
0.54
0.92
0.34
2
第一层
0.13%
99.34%
0.35%
0.16%
0.02%
1.99
0.16
0.99
0.05
2
第二层
0.56%
97.29%
1.51%
0.60%
0.03%
1.95
0.32
0.97
0.05
2
第三层
1.99%
93.10%
3.26%
1.55%
0.09%
1.86
0.51
0.93
0.08
2
第四层
7.12%
78.34%
9.23%
4.98%
0.34%
1.57
0.82
0.78
0.27
2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的配置。溶液配置一般有这样几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贴标签。在整个步骤中,除了烧杯和玻璃杯之外,最关键的玻璃仪器就是容量瓶。所以此题选B选项。
【正确选项】B
【答题分析】从整体来看,学生掌握的情况很好,正确率基本在百分之90以上,但是第四层的学生正确率较低,有少部分学生倾向于选C选项,即圆底烧瓶。这部分学生可能没有记住容量瓶的名字,把圆底烧瓶和容量瓶混淆,导致选择错误。
29
【学法启示】实验操作考查地是学生对仪器的认识和使用,学生不仅要知道实验的步骤,也要准确地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并且能够记住实验仪器的名称,这样才不会在实验操作类题目中出现错误。
【教学评价】本题为中等偏低难度试题,各层次学生的得分率正常,说明常态教学基本达标。四个层次的学生的正确率都显著高,众数都为2。说明教师们对溶液的配置步骤的教学比较重视,方法有效,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情况良好。
【教学建议】化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试题是高中较为重视的题目。建议教师上课时先对仪器进行详细的介绍再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清楚新学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在重点和难点部分要多次强调,尤其是易错点。
11.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中,不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A.聚乙烯薄膜 B.合成橡胶手套 C.医用酒精 D.聚酯纤维衣物
【能力目标】信息加工/观察认知(nl0102)
【知识目标】必修2/化学与可持续发展(kdb203)/ 高分子材料(kdb20343)
【认知水平】了解
【分析难度】 认知水平 信息强度 熟练程度 技巧层次 难度点数 难度指数 难度属性 1 1 2 1 5 0.96-0.9 容易
【难度比较】 实测难度 分析难度 设计难度 分析-实测 设计-实测 分析-设计 0.960 0.925 0.9 -0.035 -0.060 0.025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1.14% 1.43% 95.76% 1.63% 0.04% 1.92 0.40 0.96 0.30 2 第一层 0.06% 0.13% 99.71% 0.10% 0.00% 1.99 0.11 1.00 0.04 2 第二层 0.27% 0.49% 98.81% 0.42% 0.01% 1.98 0.22 0.99 0.03 2 第三层 0.65% 1.20% 97.24% 0.89% 0.02% 1.94 0.33 0.97 0.04 2 第四层 3.62% 3.97% 87.16% 5.14% 0.11% 1.74 0.67 0.87 0.34 2
【解题思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深入和广泛,通过中学化学必修部分,学习和认识了三大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而高分子材料又是通过塑料(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合成橡胶、
30
合成纤维来介绍和认识的,对照题目所给的选项,即可判断出医用酒精(含乙醇75%的水溶液)不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正确选项】C
【答题分析】B选项有“合成”两字,应是最先排除的选项,但在第一、二、三层次的应答数据来看却是误选率最高的,这可能是该题考察的是记忆性知识、很简单,基础好、能力强的考生易忽略题目要求的是“不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而最先误选,第四层次的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太注意或未养成将知识与生活、科技相互联系的学习习惯从而错选。
【学法启示】能列举一些常见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化学学习者的基本素养之一。关注生活、生产、科技与化学的联系,一方面可以将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另一方面也是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体现。
【教学评价】本题以化学科学素养立意,考查学生是否关注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类别,是否具备探究身边事物的行为和思维习惯。从答题情况看,第四层次的考生与前三层次考生有明显的差异,说明这部分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仅注重应急性的暂时记忆,不重视培养联想记忆能力。
【教学建议】教学中要注重将学科理论知识与身边认知的事物相互联系,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物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的目的。
12. 我国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形成酸雨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B.空气中PM2.5增多
C.乱砍滥伐,破坏森林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
【能力目标】信息加工/知识再现(nl0101)
【知识目标】必修2/化学与可持续发展(dyb203)/ 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kdb10314)-了解
【难度比较】
【分析难度】
认知水平
信息强度
熟练程度
技巧层次
难度点数
难度指数
难度属性
2
1
2
1
6
0.89-0.8
稍容易
【难度比较】
实测难度
分析难度
设计难度
分析-实测
设计-实测
分析-设计
0.890
0.845
0.9
-0.045
0.010
-0.055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89.37%
4.24%
1.67%
4.66%
0.07%
1.79
0.62
0.89
0.47
2
第一层
99.48%
0.06%
0.07%
0.38%
0.01%
1.99
0.14
0.99
0.05
2
第二层
98.29%
0.60%
0.30%
0.78%
0.02%
1.97
0.26
0.98
0.05
2
31
第三层
92.75%
3.88%
0.89%
2.42%
0.05%
1.86
0.52
0.93
0.10
2
第四层
66.69%
12.52%
5.44%
15.15%
0.19%
1.33
0.94
0.67
0.39
2
【解题思路】首先,了解形成酸雨的最主要物质是SO2、NO2,其次,分析SO2、NO2的来源,最后,通过甄别、筛选,得出答案为选项A。B选项:空气中PM2.5增多主要引起雾霾;C选项:乱砍滥伐,破坏森林可引起破坏生态平衡;D选项: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可引起温室效应。
【正确选项】A
【答题分析】了解、关注环境污染与保护,结合学科知识加以分析、判断,是化学科学素养的表现之一。通过关注社会热点的宣传报道及基本常识,基本上能认识四个选项中的内容对环境的具体危害。第四层次的考生在答对率上明显与前三层次的考生有较大差异,说明这部分考生,不仅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能力欠佳,还漠视身边事物和社会热点问题。
【学法启示】对身边的事物、社会的热点保持好奇,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具体事例、经验相互联系。既可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又感触到化学无处不在,从而保持持久的探究热情。
【教学评价】用化学的视角去评析生产、生活中的热点事件或发生过程,既巩固化学知识,又能解决问题。关注社会热点,学以致用,为学好化学提供一个参考。
【教学建议】挖掘生产、生活、社会所发生的热点事件,以学科的视角去分析、判断、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并提出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法,这是让学生对化学充满好奇及认识化学对人类发展、社会进步所承担的责任与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知欲。
13. 被誉为大自然的“钟表”,常用于测定动植物标本的年龄。 的质子数是
A.6 B.8 C.10 D.14
【能力目标】信息加工/观察认知(nl0102)
【知识目标】必修2/物质结构基础(dyb201)/ 元素、核素(kdb20126)
【认知水平】了解
【分析难度】 认知水平 信息强度 熟练程度 技巧层次 难度点数 难度指数 难度属性 2 1 2 1 6 0.89-0.8 稍容易
【难度比较】 实测难度 分析难度 设计难度 分析-实测 设计-实测 分析-设计 0.720 0.845 0.85 0.125 0.130 -0.005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72.11% 11.72% 2.46% 13.60% 0.11% 1.44 0.90 0.72 0.53 2 第一层 96.80% 2.56% 0.06% 0.57% 0.01% 1.94 0.35 0.97 0.10 2 第二层 85.93% 9.29% 0.48% 4.27% 0.04% 1.72 0.70 0.86 0.14 2
32
第三层 67.23% 13.67% 3.01% 16.01% 0.08% 1.34 0.94 0.67 0.14 2 第四层 37.15% 22.02% 6.39% 34.14% 0.31% 0.74 0.97 0.37 0.22 0
【解题思路】本题首先要辨认核素的表示符号,然后能说出符号中各数字的意义(质量数、质子数),再结合原子结构推断出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
【正确选项】A
【答题分析】第一、第二层次的考生误选B选项要比另两个选项的明显要多,可能是平时的练习多般要求是结合原子结构推断出中子数(重点考察质量数与中子数的关系,这是在高中新增的知识点),造成思维定式,而第三、第四层次的考生主要误选D,可能是对质子数和质量数这两个概念混淆不清。
【学法启示】认识原子结构的特点(即原子中所含的粒子种类及相互关系),并通过化学符号表征出来,这是学习物质结构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打下基础。
【教学评价】本题以能力立意,考查考生运用化学符号表征原子结构的能力,并能说出原子结构中各粒子间的相互关系。从答题情况看,第四层次的考生对化学用语、化学符号的书写、意义仍不能直接使用,即使是基础中等或较好的考生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学习仍不是通过联想记忆或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理解的来学习。
【教学建议】化学是从原子、分子的层面上来研究和了解物质,而原子结构又是物质结构的基础,认识原子结构中各粒子的种类、数目及意义,将为学生今后认识和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14.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H+、Cl-、OH- B.K+、Ca2+、Cl-、CO32-
C.K+、Na+、CO32-、H+ D.K+、Na+、Cl-、NO3-
【能力目标】问题解决/迁移应用(nl0201)
【知识目标】必修1/物质及其变化(dyb103)/ 酸、碱、盐的电离和离子反应(kdb10315)- 理解
【分析难度】 认知水平 信息强度 熟练程度 技巧层次 难度点数 难度指数 难度属性 3 2 2 2 9 0.59-0.5 中上
【难度比较】 实测难度 分析难度 设计难度 分析-实测 设计-实测 分析-设计 0.590 0.545 0.75 -0.045 0.160 -0.205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14.00% 10.39% 16.81% 58.52% 0.28% 1.17 0.99 0.59 0.61 2 第一层 1.68% 0.20% 0.93% 97.16% 0.02% 1.94 0.33 0.97 0.16 2
33
第二层 11.99% 3.11% 10.31% 74.45% 0.13% 1.49 0.87 0.74 0.22 2 第三层 20.05% 12.77% 26.45% 40.48% 0.25% 0.81 0.98 0.40 0.18 0 第四层 23.28% 25.92% 30.66% 19.43% 0.70% 0.39 0.79 0.19 0.10 0
【解题思路】离子间能否大量共存,中学必修内容中只需考虑离子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即离子间结合后是否会生成难溶物、气体或水)、主要是阴阳离子间的反应,而所学的阴离子的种类较少(主要有Cl-、CO32-、NO3-、SO42-、OH-),因此,解题时从阴离子的角度去分析判别较为容易,选项A中的H+与OH-反应生成H2O,选项B中的Ca2+与CO32-反应生成CaCO3沉淀,选项C中的H+与CO32-反应生成H2O和CO2,只有选项D中的各个离子相互间不反应面共存。
【正确选项】D
【答题分析】判别离子间能否大量共存。首先,了解离子反应的条件(离子间结合生成难溶物、难电离和易挥发的物质),其次,熟悉常见物质的溶解性。由于该题涉及知识较多,考生知识稍有缺漏就会误选,从答题情况来看,四个层次的考生差异化明显,区分度较大。
【学法启示】判别离子间能否大量共存,最主要的障碍点在常见酸﹑碱﹑盐的水溶性不能识记,以致对离子间能否反应造成误判。
【教学评价】判别离子间能否大量共存,学考﹑高考的常考题型。考察的离子为中学常见离子,但对于第三﹑第四层次的考生来说一直都是难题,一方面知识掌握不牢(物质的水溶性),另一方面,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差。以致失分惨重。
【教学建议】在要结合初中知识解决高中化学问题时,尽可能先强化初中的基础知识内容,在运用多个知识点来综合解决一个问题时,注意找出学生在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找出不足,补其缺漏,如本题类题型,先牢记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再逐一分析常见阴离子的共存情况,最后再综合多个离子的共存判别。
15.下列变化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火箭发射 B.铁锅生锈 C.燃放烟花 D.石油分馏
【能力目标】信息加工/观察认知(nl0102)
【知识目标】必修1/物质及其变化(dyb103)/ 氧化还原反应(kdb10316)
【认知水平】了解
【分析难度】 认知水平 信息强度 熟练程度 技巧层次 难度点数 难度指数 难度属性 2 3 1 2 8 0.69-0.6 中中
【难度比较】 实测难度 分析难度 设计难度 分析-实测 设计-实测 分析-设计 0.820 0.645 0.85 -0.175 0.030 -0.205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34
全体 7.24% 4.05% 6.17% 82.30% 0.23% 1.65 0.76 0.82 0.45 2 第一层 1.15% 0.24% 0.66% 97.88% 0.07% 1.96 0.29 0.98 0.10 2 第二层 3.99% 1.38% 3.01% 91.47% 0.14% 1.83 0.56 0.91 0.07 2 第三层 7.30% 3.23% 6.44% 82.81% 0.22% 1.66 0.75 0.83 0.08 2 第四层 16.84% 11.51% 14.86% 56.31% 0.47% 1.13 0.99 0.56 0.32 2
【解题思路】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是化合价升降。此方法,简单、直观。要判断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首先,明确反应类型(典型反应,如燃烧、化学爆炸、缓慢氧化等可直接判别而无需知道生成物);其次,分析反应过程中是否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选项A、B、C刚好是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分别是燃烧、缓慢氧化、燃烧),而选项D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正确选项】D
【答题分析】选项A、B、C所示的反应案例都是生活中常见、考生也很熟悉的化学变化。在初中,经常作为判别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实例。而选项D,虽石油化工时仅简单介绍,且不熟悉石油分馏的原理、工艺流程、目的等知识,但通过排除法,可推断答案为D。第四层次的考生对知识的掌握及答题的技巧方面都与前三层次有明显差异。
【学法启示】能根据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是否有变化,来判别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各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即作氧化剂、还原剂、被氧化、被还原等);或通过特征反应(如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和典型反应(如燃烧、缓慢氧化、化学爆炸等)来判别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评价】本题以能力立意,考查考生认知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及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判断这些变化的思维能力。对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联想能较好的复述或再现。
【教学建议】根据化合价升降、通过特征反应(如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和典型反应(如燃烧、缓慢氧化、化学爆炸等)来判别氧化还原反应。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融合化学基本概念的原理、判断方法和应用,加深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16. 某两种烃的球棍模型如图3所示,这两种烃互为
A.同素异形体 B.同分异构体
C.同系物 D.同一物质
图3
【能力目标】信息加工/观察认知(nl0102)
【知识目标】必修2/物质结构基础(dyb201)/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kdb20133)
【认知水平】了解
【分析难度】 认知水平 信息强度 熟练程度 技巧层次 难度点数 难度指数 难度属性 2 2 1 2 7 0.79-0.7 中下
【难度比较】
35
实测难度 分析难度 设计难度 分析-实测 设计-实测 分析-设计 0.860 0.745 0.8 -0.115 -0.060 -0.055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8.37% 85.54% 4.18% 1.85% 0.06% 1.71 0.70 0.86 0.39 2 第一层 0.42% 98.91% 0.46% 0.21% 0.01% 1.98 0.21 0.99 0.07 2 第二层 3.53% 93.92% 1.66% 0.87% 0.02% 1.88 0.48 0.94 0.09 2 第三层 10.32% 83.61% 4.22% 1.78% 0.07% 1.67 0.74 0.84 0.10 2 第四层 19.61% 65.09% 10.53% 4.63% 0.14% 1.30 0.95 0.65 0.19 2
【解题思路】通过图示的球棍模型转化为有机分子的结构式,再转化为结构简式、分子式,并对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概念进行回忆、复述,进而对照、比对,从而选择、判别出选项B。
【正确选项】B
【答题分析】考生一看到球棍模型图,首先想到的是有机物及各物质间的相互关系,而有机物间的关系只学习了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这两种关系,同素异形体不属于有机物范畴,这会让部分考生造成一定迷惑,影响他们的判断。选项D干扰性较小。
【学法启示】图形、图表—符号—文字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转化,是化学学科能力的基本要求。只有弄清这三者的转化关系,才能顺利地开展后续的学习。
【教学评价】本题以能力立意,首先,考查将图形转化为符号的能力;其次,考查了基本概念的复述、辨认的能力;最后,抽象的概念与化学图形相结合。本题对今后的教学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教学建议】读懂图形、图表,从图形、图表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结合题干要求,进行判断、加工、整合,这是学考及高考对能力的要求,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相关素材、资源,培养、训练这一方面的能力。
17.CO2的摩尔质量是
A.22 B.44 C.22g.mol-1 D.44 g.mol-1
【能力目标】信息加工/知识再现(nl0101)
【知识目标】必修1/认识化学科学(dyb101)/ 物质的量与摩尔(kdb10105)-了解
【分析难度】
认知水平
信息强度
熟练程度
技巧层次
难度点数
难度指数
难度属性
2
1
1
2
6
0.89-0.8
稍容易
【难度比较】
实测难度
分析难度
设计难度
分析-实测
设计-实测
分析-设计
0.770
0.845
0.85
0.075
0.080
-0.005
【应答数据】
36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1.85%
5.35%
15.34%
77.33%
0.11%
1.55
0.84
0.77
0.54
2
第一层
0.01%
2.13%
0.14%
97.71%
0.01%
1.95
0.30
0.98
0.10
2
第二层
0.20%
5.46%
2.54%
91.76%
0.04%
1.84
0.55
0.92
0.08
2
第三层
0.87%
6.28%
15.05%
77.66%
0.14%
1.55
0.83
0.78
0.15
2
第四层
6.37%
7.82%
44.15%
41.38%
0.27%
0.83
0.99
0.41
0.31
0
【解题思路】首先,明确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而选项A、B的单位不符合要求被排除;第二步,根据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查阅C、O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而推算出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最后,判别得到正确答案为选项D。
【正确选项】D
【答题分析】误选A、B选项的较少,说明考生对摩尔质量的单位要求掌握得较好,选项C对第三层次的考生造成了一定的干扰,而对第四层次的考生形成了很大的干扰,CO2的化学式还是属于且较为简单的,说明这两部分的考生对初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求算方法并未掌握好。
【学法启示】明确摩尔质量的作用,就容易识记摩尔质量的单位,懂得相对分子质量的求算方法,即可推算出摩尔质量。
【教学评价】本题通过具体的物质CO2来考察考生对摩尔质量这一概念的认识,通过选项的设置可检测出对这一概念掌握的程度及缺陷位置,为今后的教学要注意弥补初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求算提供参考。
【教学建议】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这一概念较为抽象,但通过认识摩尔质量的地位、作用(物质的量与质量是通过摩尔质量来进行换算),再结合具体事例认识到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来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掌握,这也是将抽象的概念、理论通过具体的物质的应用、表现来解释说明的教学方法。
18.可用作呼吸面具中供氧剂的物质是
A.Na2O B.Na2O2 C.Na2CO3 D.NaHCO3
【能力目标】信息加工/知识再现(nl0101)
【知识目标】必修1/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dyb104)/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kdb10417)- 了解
【分析难度】
认知水平
信息强度
熟练程度
技巧层次
难度点数
难度指数
难度属性
2
1
1
2
6
0.89-0.8
稍容易
【难度比较】
实测难度
分析难度
设计难度
分析-实测
设计-实测
分析-设计
0.730
0.845
0.8
0.115
0.070
0.045
【应答数据】
考生层
A
B
C
D
未选
平均
标准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37



全体
11.41%
73.39%
6.78%
8.24%
0.18%
1.47
0.88
0.73
0.49
2
第一层
1.38%
97.87%
0.33%
0.40%
0.02%
1.96
0.29
0.98
0.13
2
第二层
7.70%
86.37%
2.52%
3.33%
0.08%
1.73
0.69
0.86
0.13
2
第三层
16.36%
65.40%
6.89%
11.16%
0.18%
1.31
0.95
0.65
0.16
2
第四层
20.89%
42.51%
17.66%
18.50%
0.44%
0.85
0.99
0.43
0.11
0
【解题思路】可用作呼吸面具中供氧剂的物质首先是能产生提供O2的物质,其次是所发生的反应应是常温下即可进行且与之反应的物质多般是空气或人呼出的气体成分,对照各个选项,选项A中的Na2O在常温下可与H2O﹑CO2反应,但不能产生O2;选项C﹑D中的物质均不会与H2O﹑CO2反应。选项B中的Na2O2在常温下可分别与H2O﹑CO2反应,且都能产生O2
【正确选项】B
【答题分析】正确认识常见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并能列举其主要用途,这是考纲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而实际上也只有Na2O2和NaHCO3是高中新增的知识内容,对于Na2O2的用途最主要就是介绍做为供氧剂,应是考生较熟练的内容,但四个层次的考生再现这一部分的知识差异很大,区分度很好,说明学习的态度﹑学习习惯是影响考生成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学法启示】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应注意跟它的生产制备、用途相互联系,一方面可拓宽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将物质的性质、用途联系起来学习,感触学科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
【教学评价】本题以物质的用途为切入点,回忆、对比各物质的化学性质,对照限定条件逐步筛选,最终判断出符合题意的物质,这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且考察的物质种类多、范围广,这也从单一物质的性质、用途的考查拓展到符合某一用途或性质的多物质的考查,为培养学生的分析、对比、筛选信息的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
【教学建议】如何学好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不能仅靠简单的机械强化记忆来掌握,运用分类观,通过分析、对比,尽可能结合其用途、生产制备过程来学习掌握,让“从化学走向社会”落到实处。
19.自来水厂常用液氯作消毒剂。液氯加入水形成的溶液中,能氧化杀死水中细菌的是
A.HClO B.H2O C.Cl- D.H+
【能力目标】信息加工/知识再现(nl0101)
【知识目标】必修1/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dyb104)/ 氯其重要化合物(kdb10423)
【认知水平】了解
【分析难度】
认知水平
信息强度
熟练程度
技巧层次
难度点数
难度指数
难度属性
2
1
1
2
6
0.89-0.8
稍容易
【难度比较】
实测难度
分析难度
设计难度
分析-实测
设计-实测
分析-设计
0.790
0.845
0.8
0.055
0.010
0.045
38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79.04%
2.19%
16.13%
2.52%
0.12%
1.58
0.81
0.79
0.43
2
第一层
95.42%
0.04%
4.10%
0.42%
0.02%
1.91
0.42
0.95
0.12
2
第二层
89.65%
0.11%
9.52%
0.67%
0.05%
1.79
0.61
0.90
0.06
2
第三层
77.17%
0.51%
20.51%
1.70%
0.12%
1.54
0.84
0.77
0.13
2
第四层
53.15%
8.11%
31.08%
7.34%
0.31%
1.06
1.00
0.53
0.24
2
【解题思路】通过分析各个选项中的微粒是否具有强氧化性而筛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选项B中的H2O,任何水溶液都含有,不可能通过它来杀菌;同理,选项D中的H+,任何酸性溶液中也大量存在;选项C中的Cl-,化合价已处于最低价,不具有氧化性;而选项A中的HClO,Cl的价态表明其具有氧化能力,且HClO的性质,也主要学习了它的弱酸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正确选项】A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氯水(氯气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的各成分粒子的主要化学性质,从答题情况来看,对四个层次的考生都有较好的区分度,但从题干信息及元素的种类相似性来看,选项C有较大的干扰,尤其是不能确定氯水中是否含有HClO的第三、第四层次考生。
【学法启示】了解混合物中的成分,可通过反应原理、性质特征、用途等多途径去分析、推测并进行验证。氯水中的成分,可先通过氯气与水反应后的可能产物氯化氢、次氯酸及电离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观察颜色,酸性、强氧化性或见光分解等的性质验证一些主要粒子的存在,从而也为最初的假设提供证据。
【教学评价】本题通过氯气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考查氯水中重要粒子HClO的性质(强氧化性),符合新课改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学习的一般方法(性质决定用途)。
【教学建议】将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相互联系,让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是学好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内容重要途径,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生石灰溶于水 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镁在空气中燃烧 D.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
【能力目标】信息加工/观察认知(nl0102)
【知识目标】必修2/化学反应与能量(dyb202)/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kdb20235)
【认知水平】了解
【分析难度】
认知水平
信息强度
熟练程度
技巧层次
难度点数
难度指数
难度属性
2
1
1
2
6
0.89-0.8
稍容易
【难度比较】
实测难度
分析难度
设计难度
分析-实测
设计-实测
分析-设计
39
0.670
0.845
0.85
0.175
0.180
-0.005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9.64%
13.95%
9.43%
66.85%
0.13%
1.34
0.94
0.67
0.54
2
第一层
0.72%
1.22%
1.58%
96.46%
0.02%
1.93
0.37
0.96
0.16
2
第二层
4.45%
8.16%
7.41%
79.92%
0.05%
1.60
0.80
0.80
0.14
2
第三层
10.77%
19.84%
10.88%
58.33%
0.18%
1.17
0.99
0.58
0.14
2
第四层
23.07%
27.38%
18.41%
30.86%
0.28%
0.62
0.92
0.31
0.20
0
【解题思路】化学反应总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既可通过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来判断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也可通过一些常见的放热反应(如燃烧、中和反应、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生石灰与水化合等)和典型的吸热反应(如Ba(OH)2·8H2O与NH4Cl反应、CaCO3的高温分解等)来辨认,本题即是通过后一种方法得到正确选项D。
【正确选项】D
【答题分析】能说出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实例,是加深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重要途径,而第三、第四层次的考生不注重通过课堂的吸收、积累和关注生产、生活上的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特别是D选项又是只在课本中提到的反应,故会误选其他熟悉、常见的化学反应。
【学法启示】在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学习中,可更多的从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来体验、感触这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归类。在学习判别常见的吸热反应、放热反应过程中,培养形成从个别到一般的推导、归类方法,养成对身边的事物有探究的欲望。
【教学评价】本题以能力立意,考查判别、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这也是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具体体现,也为说明化学反应总伴随着能量变化、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提供有力证据。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