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评卷·历史篇:《三国》电视剧现身试题中
合肥五十中 江申亮
历史试题凸显“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征。 “稳”体现在试题保持了总体稳定的结构、题型和分量,而“变”和“新”主要体现在试题呈现形式新颖和时代感鲜明。试题的难度较2009年有适度的提高。
试卷秉承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的一贯结构特征,题型较为稳定,分量适中,知识点分布合理。其中,在题型结构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作适当的调整。试题量在17到18题之间,变化不大,选择题还是10道,列举题较去年少了2题,分值少了6分。增加了辨析改错题,分值为8分(包括16题材料题中改错部分),材料分析题分值仍然是22分,分析探究题13分分值没变,试卷结构更趋合理。
知识点布局也更合理,具有较高覆盖率。虽然只有70分的分值,但整套试题考查的内容涉及众多学习主题,而每一个学习主题又覆盖众多的知识点。如选择题的第3题,考查主题是有关中央政府对新疆有效管辖的历史知识,试题独具匠心地在题干材料中呈现出从西汉到清初近2000年有关中央政府对新疆有效管辖的历史知识。这样在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考查的前提下,还兼顾了学科知识的全面考查,考查的试题难度适中。
此外,试卷在“稳中求变,变中求新”中实现了风格的突破。试题呈现的形式灵活开放,图文并茂。如材料题中的16题以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尝试和解的握手、面向新世纪的握手这三个主题的方式呈现每一则材料,活动与探究的图表让人耳目一新。上海世博会、热播中的《三国》出现在试题中,试题的情境性更强,时代感更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