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名师点评2017福建高考全国卷1文综理综试题难度

来源:3773考试网 2017-6-9 8:05:48

 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Ⅰ卷)物理试题评析

陈艳娇

福州一中物理高级教师   

10年高三教学经验

  2017年全国Ⅰ卷理综物理部分的试题基本保持了往年的风格,难度设计张弛有度,体现考试说明中的“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试卷难度适中,有一定的区分度,对中学教学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也有利于人才的选拔。试卷及试题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试卷布局合理,结构稳定

  今年高考物理试卷的结构和各部分题型的占比基本与往年相同。总体来说物理部分仍保持110分不变,各部分的分值也仍保持一致:14-18题为单选题,分值为每题6分;19-21题为多选题,分值为每题6分;22-23题为实验题,分值分别为5分和10分,仍为一道力学实验一道电学实验;24-25题为计算题,分值分别为12分和20分;选做题为选修3-3,3-4模块任选一道,满分15分,与往年不同的是:选修3-4第一小题改为填空题题型呈现。

  2、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

  纵观物理试题,考点覆盖上仍尽可能做到最大化,涵盖了各个模块,各个章节的相关知识,但又不失重点。从模块分值来看,必做题部分经典力学和电磁学仍各占半壁江山。今年将选修模块3-5部分由原来的选考内容改为必考内容,分值约占15分。

  试题具体分析

 

  3、试题源于教材,又注重联系实际

  考题源于教材,要求考生对教材透彻理解才能得心应手,但试题又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紧密联系生活与科技。如以扫描显微镜为背景考电磁感应,以太空飞船着陆考查能量问题。

  4、试题注重双基,难度梯度合理

  试题注重了对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选择题大部分是考试说明中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考题,以及应用基本规律进行基本的运算(如题14、题15、题16、题17、题19);实验题考查基本实验数据处理(如题22类似纸带求速度和加速度),图像信息读取和电阻的概念(如题23从伏安特性曲线分析电阻的变化)。计算题24题考基本概念机械能及基本规律动能定理。选做题考(气体分子分布规律及波的叠加)。

  每个题型的难度又有一定的梯度,最后一题或最后一问均有较高的难度,以提高区分度,使能力较高的考生能脱颖而出,有利于人才选拔。如选择题18题以扫描显微镜为背景考电磁感应,需要学生阅读能力和处理信息能力;选择题20题通过图像提供信息,考查分析能力和利用图像解决问题能力。实验题23题第二小题要求会利用图像处理问题同时也有一定的数学运算。计算题25 第二小题问“为保证后来的电场强度比原来大,是给出相应的t1和v0应满足的条件”也需要考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及数学推导。选做题第二题几何光学题对数学的几何问题及数学推导也要求较高。

  5、注重物理方法,能力倾向明显

  高考理综的物理部分考查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强调学生物理方法和能力的考查。试题全面贯彻五种能力的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本卷最大的特点是对物理数据的运算和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如选择题21题利用几何方法分析力的动态平衡;实验利用图像求灯泡的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以及较复杂的数字运算(如选择17题求核能,实验22求速度和加速度,计算题24求机械能和克服阻力功)。

  综上分析,今年的物理试题的命题体现了以基础知识为依托,以能力考查为主旨的指导思想。

  试题表面上看似传统,但构思灵活、不俗套且有所创新。试卷对考生的能力要求高,达到选拔的目的同时启示我们: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同时要加强对物理数据的运算和处理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Ⅰ卷)化学试题评析

 黄勇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福州第七中学高三集备组长

福州市中学骨干教师

多次在全国、省、市教学大赛获一、二等奖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2017年全国一卷化学全卷设计合理,覆盖面广,基本秉承了近三年全国一卷的命题传统。试题强调必备知识的考查;渗透化学基本方法、基本思想的考查;强化“核心价值”的检测;严格遵循“在考查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着重对考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加强对考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查”的命题原则,考核内容紧扣教材,重视应用。所考查的知识点大部分为近年全国卷高频考点。

  二、试卷结构

  试卷结构除选考部分外仍沿用去年的形式,7至13题为化学单选题,26、27、28为主观必做题,35、36为主观选做题。主观必做题考查内容基本稳定,按照实验题、流程题、原理题的考查顺序进行设置。

  三、试题的具体特点

  1、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稳中有变

  选择题中第7题仍然考查化学与生活;第8题以《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为试题背景,考查实验知识;第9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第10题以制备金属W为背景考查制备除杂等实验知识;第11题以金属防腐为背景考查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第12题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第13题以酸碱中和滴定图像形式考查电解质溶液知识。除了去年第8题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题型没有出现,其余选择题考查形式与16年考题基本类似。

  三道大题的出题模式如同往年一样分别涉及实验化学、元素化学、反应原理三大板块,问题的设置方式大都与平时训练的题目相似,相信大部分学生应该比较熟悉。其中26题以凯氏定氨法为背景,考查装置的作用、目的、仪器的名称、结合性质考查信息方程式书写、试剂的目的、定量实验计算。27题依然借助工艺流程的形式,考查了物质转化关系、条件选择、图像分析、信息方程式书写、Ksp计算。28题从H2S出发考查酸性强弱的比较、热化学方程式、平衡转化率和平衡常数计算。三道大题综合性较强,但考查的基本都是近年常考的热点问题。

  选考题中,物质结构题以钾和碘为基础,考查了能层、电子云轮廓形状、金属晶体熔沸点比较方法、离子几何构型、杂化类型判断、晶胞计算。最后一问较去年更进一步,考查空间位置描述,较为抽象,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第一问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与物理知识相联系,有一定的难度。有机化学基础题,通过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合成路线,考查推断、反应类型、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反应方程式书写、简单合成等基本知识,考查方式与16年基本类似。

  2、突出能力立意,全面检测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次试题很好的考查了学生获取和分析信息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全面检测学生的核心素养。如:第8题以《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为试题背景,突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突出爱国主义、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1题电化学需要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装置图来提取信息。第13题需要从文字信息后图像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各大题试题情境设置陌生度较高,选取化工生产、化学科学发展前沿中的素材,以陌生的化学反应、实验装置图、陌生关系函数图、数据表格、化学反应流程等创设问题情境,信息量大、呈现方式多样、背景陌生甚至包含干扰信息,要求学生通过“现场独立自学”的方式,提炼出信息背后的知识与规律,在与已有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知识块并运用于情境中解决问题。

  根据上述特点,高三一轮复习应回归课本、注重基础、突出主干;概念复习应注重深度;实验复习关注原理及整体实验思路;加强运用数学工具处理化学数据的能力;尤其要重点训练从图表提取题需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Ⅰ卷)历史试题评析

肖献明  

历史教研组长    

  “稳中求变,变中求新”,试卷难度与去年相当

  2017年是福建省参加全国卷考试的第二年,就文综历史而言,今年历史试题依然沿袭了近年来国考卷的一贯风格,以素养(即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大核心)立意,力求以“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全面考查考生学科主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和人文情怀。整体而言,今年试题风格是“稳中有变,变中有新”,难度与去年相当。

  一、“稳”主要体现在:

  1.全卷材料文字简洁,不存在阅读障碍,即使是第26题所引用《旧唐书》、《新唐书》史料、和第47题引用《史记》史料,都比较直白,体现了阅读上的公平;

  2.试题不回避社会热点、焦点,突出对历史主干知识和核心素养的考查,如关注民生(第33题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贫富分化问题)、传统文化(如第47题人物评价考查先秦“贤人”季札)、周年纪念(如第41题涉及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经济体制改革(如第31题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等)、人文主义(如32题希腊人文主义)、当今世界格局(如第35题)等。

  3.试题设问表述科学,作答指向明确。

  二、“新”主要体现在:

  1.历史主观题题序有变化。今年由于政治学科主观题增加了一道题,故历史主观题题号变成了第41题、和选做题的第45题、第46题和第47题,估计这在今后的国考卷中将成为新常态。

  2.今年历史试题材料的呈现形式更加多样、鲜活,如全卷有4道(第25、26、33、42题)表格类、4道(第25、28、29、33题)计量史学类和1道漫画类的材料,这是历年罕见的。

  3.历史主观题各题难度值有波动。一直被视为高考历史“新亮点”也是最难题的“开放性试题”(12分值),往年题序为第41题,今年改为第42题,就其难度,相对而言今年有所降低,该题主要考查14—17世纪中外社会发展的比较联系,考生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多角度入手作答,但今年25分题的42题(考查近代中法民族主义问题),难度有所增加。故综合而言,个人认为今年历史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去年大致相当。

  4.今年“改革”题考查了“80年代中国工资改革的特点及意义”,一改往年基本考查古代史内容的格局,这对今后的高考备考也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总之,2017年国考历史卷无论从试题的难度、结构,还是命题的思维方面都实现了高考对人才选拔性和学科科学性的要求,同时也为今后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高考复习备考等提供了很好的导向。

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Ⅰ卷)政治试题评析

王瑱

福州高级中学高二政治集备组长

高二年段长

福州政治名师工作室成员

  1、题型设计、模块分值以稳为主,但稳中有变。

  总体来看,2017全国卷政治试题,符合考试大纲要求,坚持基础性和选拔性相结合,试卷选择题方面有较大的区分度,主观题设问四平八稳,不在设问上增加学生答题难度。

  试题基本沿袭了往年的出题传统,没有出现偏题怪题,难度与去年相当;从模块分值来看,经济生活占30分,政治生活占24分,文化生活占18分,生活与哲学占28分。与去年各模块分值分布大致相同,最后一道4分的建议题给了文化生活。

  主观题题型、设问变化不大,哲学继续与文化连题,但出乎意料地把经济和政治分为38、39题单独设问,没有向往年一样以连题形式考查,拓宽了命题的角度,更加灵活多变。

  2、试题知识覆盖面广,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

  选择试题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知识点覆盖面较广,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经济生活涉及互补品、需求弹性、所有制、GDP的概念、财政;政治生活涉及基层自治、政府职能、我国的政治优势、当代国际社会;文化生活涉及文化创新、文化素养、文化多样性、文化自信;生活与哲学涉及主要矛盾、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实践与认识、联系多样性、规律与主观能动性、创新等,四个模块分值比例合理并且保持稳定。

  主观性试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对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中夯实基本知识,比如38题要求分析材料中出现的问题,并用企业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39题政治生活部分要求分析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进行解释的原因和意义,这些都要求考生首先明确这部分内容有哪些基本知识,这是提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基础。

  3、大热点、新热点较少,时政材料比较平实。

  今年的试题并没有像大家预料地一样出现特别重大的时政热点、新热点,“一带一路”因为去年考过今年虽然还是热点但有所回避,好几个材料出现“十八大以来”,还出现了2015年12月的材料。同时可能因为回避各省质检考查的热点知识,在时政材料方面比较平实。

  4、主观题考查知识点比较基础。

  40题依托“中国诗词大会”考查,学生对材料比较熟悉,文化生活题的设问也很常见,“成功原因”可多角度作答,难度较小。生活与哲学考查的知识点,完全可以用排除法,排除前几年出过的考点猜出今年的考点。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全站专题
    · 英语四六级查分  ·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招生考试网  · 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  · 招考资讯网  · 浙江省教育考试网  · 湖北招生信息网  · 重庆招考信息网  · 广东考试服务网  · 上海教育考试院  ·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网  · 云南招生考试院  ·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  · 中考志愿填报  · 中考分数线  · 中考录取查询  · 中考查分网  · 中考作文网  · 中考试题答案网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成绩查询2017  · 高考试题及答案  ·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 西藏教育考试院  · 青海招考信息网  · 云南省招考频道  ·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 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  · 新疆招生网  ·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 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  ·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  · 湖北教育考试网  ·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信息网  · 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  · 山西招生考试网  ·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 北京教育考试院  · 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院  · 海南省考试局  ·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  · 宁夏教育考试院  · 浙江教育考试院  · 上海招考热线  ·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成绩查询、录取查询、网上报名系统  ·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  · 空军招飞  · 自主招生保送生小语种  · 中国大学排行榜  · 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作文  ·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平行志愿  · 高水平运动员体育特长生招生  · 高考报名  · 艺术特长生  · 空乘招生民航招飞  · 高考志愿填报  · 军校招生网_国防生招生_军校名单  · 单招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