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7武汉武昌区高三元月调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3773考试网 2017-1-14 10:01:08

武汉市武昌区2017届高三语文元月调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I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中,人文科学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积淀的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意义分析和价值的解读方法来验证人类的情感、观念、精神和理念;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综合文化研究的各种方法,考究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及其诸多表现,探索和发现人类社会及其诸领域的发展规律。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尺,更是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催化剂,以其独到的价值理性的导向功能和工具理性的实效功能,探索指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提炼升华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理念,探索着人类自身的发展方向。

    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人类历史的发展,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近代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工具理性、技术理性至上的观念也相应而生并逐渐膨胀,直至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传统人文精神,稀释了价值理性的本真意义,从而遮蔽了人类的双眼,使人类社会步入了物质越丰富、精神越匮乏的悖论和怪圈。这种现象提醒我们要重视对新型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的塑造。

    客观而言,大学既是知识的宝库,又是精神的殿堂,它具有追求真理和传承善德的双重使命。大学不仅应成为国家强大的智力资源宝库,而且应成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精神灯塔。追求知识、崇尚科学,无疑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但“知识”与“科学”难以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崇高性,无法解决其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只有得到大学之“道”的规范和引领,“知识”和“科学”才能成为人类的福祉。同时,人文情怀是科学精神的不竭动力,唯有接受人文精神的引导,科学精神才能冲破功利主义的藩篱,摆脱唯我主义的束缚。自古以来,那些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所具有的顽强的求真精神、崇高的献身精神、不懈的探索精神和无穷的创造精神,正是源于他们博大的生命情怀、无私的人生态度、高洁的人生志趣和崇高的人生理想。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我国的教育方针,这就意味着大学造就的是德、智、体、美、心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的人,而不是残缺不全、工具化、碎片化的人。大学教育塑造的人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宽阔的胸襟、远大的目光、丰富的知识、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体魄,应该具有强劲的创新创造能力,更应该拥有正确运用这种能力的德性。爱因斯坦曾说:“学者必须德才兼备,与美善为邻。徒有专业知识,只不过像一头训练有素的狗。”爱因斯坦告诫我们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厚重的人文底蕴、广博的人文情怀和深刻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一个有益于人类的人。

    现代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秉承着人类文明的重要传统。基于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我国实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论在内涵发展还是在外延拓展方面,都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支撑,更离不开人文情怀的滋润。

                       (摘编自王晋、王岩《现代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文社会科学既能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程度,更能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提炼升华人类文明的发展理念,探索人类自身的发展方向。

  B.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两个不同的科学门类,前者着眼于人类的精神世界,后者着眼于人类社会,两者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上有所不同。

  C.人类文明的演进和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科学与人文,但近代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传统人文精神很大程度上被消解。

  D.科学精神要摆脱唯我主义的束缚,冲破功利主义的藩篱,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引导,自古以来的思想家、科学家的品质都是由人文精神所决定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当今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可精神越来越匮乏,这一现象是人类文明演进、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B.从教育入手,塑造新型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是解决“物质越丰富、精神越匮乏”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

  C.大学既“授业”又“传道”,“业”指“科学知识”,“道”指“人文精神”。有了“道”的规范和引领,“业”才能给人类带来福祉。

  D.大学教育应当着力于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心各方面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这样才能培育出高尚、纯粹、拥有大智慧、有益于人类的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人类来说,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很重要,它们对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起着催化剂作用,亦有探索人类发展方向的作用。 

  B.大学作为知识宝库和精神殿堂,应当承担追求真理和传承善德的双重使命,既应重视科学精神,又应重视人文精神。

  C.如果大学只重视知识和科学的教育而忽略人文精神的教育,那么培养出来的人,就有可能是一个只有专业知识、没有道德观念的人。

  D.我国想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就应当摒弃工具理性、技术理性至上的观念,奉行价值理性优先的理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任继愈先生漫谈录

张国风

    任继愈先生去世快七年了,我早该写一点文字来纪念我所敬重的先生。第一次去冯钟芸先生家,恰好任先生在家。面对一位大哲学家,我心中忐忑,非常拘谨。渐渐地,见得多了,就放松了许多。再往后,比较熟悉了,就觉得非常亲切,聊起来如沐春风。

    我曾经对王弼的《老子指略》很感兴趣。当然是不自量力,花了一个月时间,把《老子指略》翻译成了现代汉语。请任先生给我看一下。任先生看了以后,对我说:“翻译古代哲学家的著作,要弄清他使用的主要的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光用古汉语的方法是不够的。古人抽象思维的水平,无法与今人相比,他们所用的概念,不能达到今人所达到的高度抽象的水准。”我听了以后,非常惭愧。回去以后,又重读了任先生的《老子新译》,初步明白了任先生的方法,譬如“道”这个概念,任先生把《道德经》里出现“道”字的句子都找了出来,结合上下文,分析它的含义,看老子所谓的“道”有几种含义。

    任先生家里有一副对联:“为学须入地狱,浩歌冲破云天。”我明白这副对联的意思。

    硕士生阶段,我跟冯钟芸先生学的是诗歌。1985年,因为林庚先生当年不想招生,我只好改学小说,报考了吴组缃先生的博士生。当时我已近不惑之年,无法等第二年再考。冯先生送了我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金瓶梅词话》,任先生送了我一句话:“你虽然改为攻读小说了,平时还是要读读唐诗宋词,去俗。”我想是这个道理。虽然以后主攻的方向变为小说了,但还是要经常读读唐诗宋词,保持诗歌高远飘逸的境界。

    我的博士论文是《〈儒林外史〉及其时代》,分析吴敬梓对科举、对八股的批判。任先生提议我写一篇八股文,找找感觉。可是因为懒,我没有写,对八股的认识,确实是不深的。任先生说:“八股文,也是一种智力测验。”我体会到了任先生的意思,对八股和科举也不能一味地否定。

    追星,一个收集制作名师授课录像的公司,仰慕任先生的名声,希望采访任先生,请我去动员。任先生婉言谢绝了,说他的时间很紧:“我一年比一年衰弱,就好像银行的存款,你们的存折上还有100元,我的存折上只有5元了。我的任务很重,还有一些项目没完成。我要集中精力,把这些项目做完。”
2001年,由任先生推荐,我在国图文津街老馆讲了一次《红楼梦》。主持人是蔡萍老师。讲完以后,蔡老师告诉我:“任馆长来听讲座了。”我一惊,问蔡老师:“任先生现在在哪儿?”蔡老师说:“走了。”我说:“你怎么没告诉我呢?”蔡老师向我解释说:“任先生不让告诉,怕你紧张吧。任先生经常来听讲座。”

    任先生生命的最后时光,住在北京医院。我去看任先生,任先生的女儿任远在。任先生说:“医院不愿意病人长住,占着床位。”我说:“医院考虑的是收益……先秦的法家,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只有利害关系。”任先生说:“只讲利益,就不能长久。”任远告诉我:“你和他谈别的,他就困。你和他谈学问,他就来精神。”

    我的回忆如此琐碎,不能成为一篇文章,只是一种记录,希望这些琐碎的记录,能够挽留住渐行渐远的回忆。

                                        (选自2016年11月《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任继愈,中国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曾任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

    ②有一次,一所新成立的学校请任继愈题写校名,他在了解了学校的教学宗旨后欣然提笔。不久秘书科就收到该校送来的一笔现金,行政处长知道任先生会拒收,到他家里扔下钱就跑。没几天,这所学校的校长就收到了“母亲水窖”的捐献证书。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把王弼的《老子指略》翻译成现代汉语给任先生看,任先生没有明确指出翻译存在的问题,只是委婉地告诉作者,可以看看他的《老子新译》。

  B.任先生提议作者写一篇八股文,但是因为作者懒,再加上对八股文认识不深,最终没有写。任先生认为写八股文也是一种智力测试,不能一味否定。

C.因为文章是漫谈录,所以文章选材偏重于生活中为学之小事,展现了任继愈为人和为学的风范,表达了作者对一代大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D.本文在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形式。结尾做到了呼应开头,既使文章结构严谨,又明确地交代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

5.任继愈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6.任继愈先生家中的对联“为学须入地狱,浩歌冲破云天”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老 闷

 班琳丽

    老闷是个义士。名声传得很远,香远益清,像莲。

    老闷跟老蔫对门。两家的女人好比两家的鸡鸭串门,出大门,进对门,方便得很。男人们又都不爱说话,她们便同病相怜似的,觉着投缘,也就好得跟亲姐妹一样。聚在一块儿免不了牢骚,叨唠最多的,当然是她们的爷们儿,说摊上这样的活哑巴,比树叶还稠的日子就像咸饭不咸,淡饭不淡,没滋味透了。

    其实老闷跟老蔫不同,老蔫没话,因为他蔫;老闷没话,则是因为他有话不说。老闷像个舞者,好的是肢体语言,乐意将话附着在行动上表达。

    那次他的二小子虎子偷了李寡妇家一兜酸杏,被李寡妇骂骂咧咧找上门来,好一番数落。等李寡妇颠着小脚走后,老闷将儿子扔进粪堆的青杏疙瘩一个个捡了回来,拿手捧了往儿子面前一放,手指着“赃物”,眼瞪着儿子。他儿子就乖乖地一个一个拿了往肚里吞,小脸跟眼睛挤一块了,挤出好多的泪珠儿,和着酸口水,流了一肚皮。

    老闷不说,或者说他那肢体语言已告诉儿子:小子,“青疙瘩”吞多了,你脑瓜里跟种庄稼似的,自会长出道理。

    还有一次,邻庄上一个愣头青拎着砍刀来庄上骂街,庄上的人没伸头的。恰好老闷从城里送货回来,赶上了,他东西朝地上一丢,紧前两步,铁塔似的在小青年面前站成“八”字,瞪圆眼睛,指指自己的左脸。那愣小子被老闷的眼神激怒了,举起砍刀照着老闷脸上砍去。再看老闷,还是铁塔一样站着,那小子却木头桩子似的,横地上了。老闷的颧骨跟凸额头上因此贯穿着一条长长的刀疤。

    老闷是个生意人,常跟老闷合作的有个陈老板,这人做事巧诈、世故。他欺老闷是乡里巴人,眼力短,路子窄,就经常在老闷的货物上采取地毯式寻“刺”,借机压价。老闷的交易有一条底线,在他的成本与同等货物市场价格的中间画着。生意嘛,讲究双赢。我不多赚,绝不亏本;你不多占,绝不吃亏。

    一天下午,陈老板将货物验了四个多钟头,价格一压再压。老闷烦了,他突地站起身来,一挥手,示意跟车的几个人装车走人。陈老板慌了,拉他到背静处,说他老母亲要换眼角膜,手术费十几万,他一时手紧,才出此下策,实在没别的办法。

    老闷的神情缓了,但坚定地举出四个指头,那是这一车货的触底价。陈老板把四万现金交到老闷手上,挥手谢客。没想到老闷一把抓住陈老板挥过来的手,将刚刚过到自己名下的四捆“老人头”啪的一声拍到上面,转身走出门去。陈老板诧异了许久。他过后懂老闷了,刚才叫交易,现在叫帮忙。本质不同,心情不同。事后不久,陈老板就提着重礼登老闷的门了,执意要拜老闷为大哥,并许诺老闷的货物一律免检。

    老闷做事,“义”字当头。大人不蒙,小孩不骗,权富不攀,贫贱不欺。义士!
村主任“闻香到”死后,村里再没人敢接任,怕呗,他家里还有“五只虎”呢。最后村民推举老闷,一是老闷有领大伙儿致富的能力和资本,二是老闷不怕“五虎”,是“五虎”怯他。“好!”老闷说,此后便上台了,扎扎实实领乡亲们致富。老闷给各家张罗生意,就像给儿子张罗婚事。他老婆嘴一撇:“傻种,没听说狼多肉少的理儿,不怕人家争份儿?”他眼一瞪,脸上是佯吓:娘们儿家,懂球?老闷古道热肠的行为,许是表达这样一段话:狼多肉少,也可能是另一种情况,狼多了,地界大了,猎物也多,天宽地阔。

    后来,有记者想把老闷推成美丽乡村建设路上的领军人物。老闷给来送信的乡通讯员只一个连挥两下的手势。那通讯员闹了个红脸,对着老闷的后影一连说:“你看你老闷,你看你这个老闷!”

    有人说老闷那手势的意思是:别来这一套。

    还有人说,老闷的意思是:跟着学就是。

    老闷就是这样一个让人费琢磨的人,可琢磨透了,也许就像有人说的,老闷是个火炉,可以供你烧饭,也可以让你取暖。   

                                          (选自《小小说》2016年11月刊,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A.小说开头写老闷跟老蔫两家的女人聚在一块儿像亲姐妹一样,叨唠自己的丈夫,真实地流露出了她们对自己丈夫的厌恶之情。

  B.老闷教训偷李寡妇家酸杏的二小子虎子,将扔到粪堆里的酸杏捡回来,让儿子一个一个吞下,这种教训儿子的行为表现了其残暴的一面。

  C.老闷面对前来滋事的愣头青,不躲不避,用为人的气势灭其邪性,这件事表现了老闷的正义感,照应文章开头的“老闷是个义士”。

  D.村主任去世之后,没人敢接任,老闷得村民推举担当重任,给各家张罗生意,就像张罗自家生意一般用心,全然没有私心杂念。

  E.小说语言自然流畅,长句短句错落有致,既多用口语,又有一种诗性的表达,如“老闷是个义士。名声传得很远,香远益清,像莲”。

8.在刻画老闷这一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结尾写道:“老闷是个火炉,可以供你烧饭,也可以让你取暖。”这句话有何作用?“老闷”这一人物有何现实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继勋字绍先,仪状颀伟,太宗见而异之,召问其家世,以琼子对。擢寄班祗候,累迁内殿崇班。

咸平初,王均据益州。招安使雷有终以兵五百授继勋,守东郭二门,会贼攻弥牟砦,继勋引兵转斗至嘉州,败之。会日暮,有终欲少休,继勋曰:“贼窘矣,急击之,无失也。”率十数骑鏖战,身被数创,血濡甲,贼退保子城,不敢出。

迁洛苑使、并代州钤辖。契丹聚兵五万屯草城川,继勋登高望之,谓军使贾宗曰:“彼众而阵不整将不才也我兵虽少可以奇取胜先伏兵山下敌见我弱必急攻我我诱之南走尔起乘之当大溃。”转战至寒光岭,伏发,契丹果败,相蹂躏死者万余人,获马、牛、橐驼甚众。

时屯兵河外,馈运不属,继勋扼兔毛川,援送军食,师乃济。徙知环州,又徙瀛州。时岁饥,募富人出粟以给贫者。明年大稔,郡人上治状请留。

迁内藏库使,以宫苑使奉使契丹。还,知定州,徙鄜延路钤辖,坐市马亏价失官。已而复为西上阁门使。

仁宗即位,改东上阁门使,直授陇州团练使、知雄州。其冬,契丹猎燕蓟,候卒报有兵入抄,边州皆警。继勋曰:“契丹岁赖汉金缯,何敢损盟好邪?”居自若。已,乃知渤海人叛契丹,行剽两界也。边州以定。入宿卫,出为天雄军都总管,愿复护边,既而留不遣。

以老病乞骸骨。召见便殿,许一子扶掖,俾勿拜。授建雄军节度使、知滑州。河水暴溢,啮堤岸,继勋虽老,躬自督役,露坐河上,暮夜犹不辍,水乃杀怒,滑人德之。卒,年七十八,辍视朝一日,赠太尉。继勋性谦,有机略,善抚御士卒,临战辄胜。在蜀有威名,号“神将”。

                                     (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八》,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彼众而阵/不整/将不才也/我兵虽少/可以奇取/胜先伏兵山下/敌见我弱/必急攻我/我诱之南走/尔起/乘之当大溃

  B.彼众而阵不整/将不才也/我兵虽少/可以奇取/胜先伏兵山下/敌见我弱/必急攻我/我诱之南/走尔起乘之/当大溃

  C.彼众而阵不整/将不才也/我兵虽少/可以奇取胜/先伏兵山下/敌见我弱/必急攻我/我诱之南走/尔起乘之/当大溃

  D.彼众而阵不整/将不才也/我兵虽少/可以奇取胜/先伏兵山下/敌见我弱/必急攻我/我诱之南/走尔起乘之/当大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指铠甲,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备。先秦时,主要用皮革制造;战国后期,出现了用铁制造而成的铠甲。

  B.钤辖,宋代的武官名,官高资深的称作都钤辖、都钤辖使和副都钤辖,官低资浅的一般称为钤辖和副钤辖等。

  C.候卒,守卫巡逻的士卒,在军中一般担任夜间巡查、监督敌军等任务,亦指侍候长官的士兵。类似的如“候骑”等。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家安度晚年。它和致仕、致政、释褐等词语意思一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高继勋为名将之后,受皇上赏识。他是名将高琼的儿子,身材魁梧伟岸,宋太宗见了他,认为他与众不同,于是得以提拔。

B.高继勋有军事才能,勇敢而善战。如他率领五百兵士击败王均叛匪,在主将提出休息时坚持主张把握机会追击,最终消灭叛军。

  C.高继勋做事很冷静,善分析形势。面对北方边境的警报,边境州县都警戒起来,他做出客观分析,不为所动,稳定了边疆形势。

  D.高继勋年老仍任职,亲自督劳役。他担任滑州知州时遭遇水灾,他不顾年老日夜坚守堤上,大水退去,当地百姓对他十分感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屯兵河外,馈运不属。继勋扼兔毛川,援送军食,师乃济。

  (2)继勋曰:“契丹岁赖汉金缯,何敢损盟好邪?”居自若。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行香子

赵  鼎

草色芊绵,雨点阑斑。糁飞花、还是春残。天涯万里,海上三年。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   

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谩凝眸、老泪凄然。山禽飞去,榕叶生寒。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

【注】1138年,面对金国的进攻,南宋大臣多主张割地求和;赵鼎坚决反对,遭到秦桧忌恨。秦桧做宰相后,将他一贬再贬,最后流放到吉阳军(今海南三亚)。赵鼎最终绝食而死。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草色芊绵。雨点阑斑”描写了草木繁密茂盛、小雨淅沥的景色,作者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

  B.“天涯万里,海上三年”概括了作者被贬谪到海南的三年生活,万里之遥,三年之久,语甚沉痛。

  C.“举头见日,不见长安”中的“长安”实际上是指南宋的都城临安,这是作者的一种委婉的说法。

  D.“谩凝眸”是说枉自定睛远望,不能慰己老怀,所以紧跟着的就是“老泪凄然”, 表现了被贬谪的愁绪。

  E.“山禽飞去,榕叶生寒”描写了作者凭栏远眺所见的景色,山鸟飞去,榕叶生在寒冷的环境之中。

1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        ”两句,表达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思。

  (2)《诗经·氓》中“____,        ”两句,写了男子用车来接女主人公,女主人公带上财物嫁给他。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提出了秦国应当爱惜六国的人才的观点,他认为,秦国如果做到了这点,就能“(则)递三世,    ”,无人能使其灭亡。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在广场一侧又一次见到了瓦依提,老远地她就看到了我,向我招手,笑容可掬地走到我面前,问寒问暖,像位老大姐。

  ②苹果、谷歌等科技公司推出的可穿戴设备,为生活提供了多种可能,如戴上一副眼镜,就可以从现实世界进入惟妙惟肖的虚拟世界。

  ③在国人还不敢抱太大希望的时候,中国女排给了国人很大惊喜,每场战役中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各方面都展现出了强队本色。

  ④从中国书法史看,“书以人名”似乎成为了一条重要规律。但不容置喙的是,真正的艺术作品的生命精神才是它的根本所在。

  ⑤在《竹竿舞》《壮族婚礼》节目互动环节中,很多观众蠢蠢欲动,希望亲自体验中国传统民俗,现场沉浸在一片欢歌笑语中。

  ⑥人才选择去环境好、待遇高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无可非议,这促使我们做好留住人才的体制改革,营造吸引人才的良好氛围。

  A .①②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我们要有长远眼光,避免短期恶性竞争,不应一味追逐热点,而是要沉下心来做好每件产品,立足国内市场,兼具国际视野。

  B.统计数据显示,乡村文化消费人均值增长水平高于城镇,城乡比(城镇与乡村人均值的倍数差)较上年缩小将近一倍。

  C.政府要进一步解除体制机制的束缚,加快改革创新激励政策,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为劳动者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D .以人民的福利和幸福感作为重要发展目标,意味着要以治病作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作为中心,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全站专题
    · 英语四六级查分  ·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招生考试网  · 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  · 招考资讯网  · 浙江省教育考试网  · 湖北招生信息网  · 重庆招考信息网  · 广东考试服务网  · 上海教育考试院  ·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网  · 云南招生考试院  ·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  · 中考志愿填报  · 中考分数线  · 中考录取查询  · 中考查分网  · 中考作文网  · 中考试题答案网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成绩查询2017  · 高考试题及答案  ·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 西藏教育考试院  · 青海招考信息网  · 云南省招考频道  ·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 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  · 新疆招生网  ·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 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  ·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  · 湖北教育考试网  ·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信息网  · 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  · 山西招生考试网  ·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 北京教育考试院  · 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院  · 海南省考试局  ·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  · 宁夏教育考试院  · 浙江教育考试院  · 上海招考热线  ·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成绩查询、录取查询、网上报名系统  ·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  · 空军招飞  · 自主招生保送生小语种  · 中国大学排行榜  · 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作文  ·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平行志愿  · 高水平运动员体育特长生招生  · 高考报名  · 艺术特长生  · 空乘招生民航招飞  · 高考志愿填报  · 军校招生网_国防生招生_军校名单  · 单独招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