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1 .B ( 3 分) ) 【解析】根据原文, , “ 移情比拟 ” 出现在 “ 日常的交际语言中,一般都是在特殊的情感状态下 ” 。
2 .B ( 3 分) 【解析】表述过于绝对,根据原文,人格化现象是普遍地存在于 “ 一定的可能世界中 ” 。
3 .A ( 3分) ) 【 解析 】 “ 泪眼问花 ” 是抒情主人公受到强烈的情感驱动 , 而 “ 花不语 ” 也是为了渲染 抒情主人公悲伤的情绪,这些均是移情的作用,因此,应该属于移情比拟。
4 .A ( 3 分) 【解析 】A 项强加因果关系,报考农林园艺职业学校是因为家里经济窘迫,付不起高昂的学费。
5 . ① 理想情怀的方面 : 为国为民的志向,悲天悯人的情怀 。
② 性格特点的方面: 倔强不服输的性格(执著不言弃的决心、面对困难不妥协的意志 、吃苦耐劳的秉性、破釜沉舟的勇气) 。
③ 学术品质的方面 : 独立思考的能力 ( 挑战权威的魄力 , 勇于创新的品质 , 潜心研究 的定力 )。
④ 客观因素的方面: 教授的慧眼识人,遇到人生的伯乐。
(4 分。答案从理想情怀、性格特点、学术品质、客观因素四个角度进行概括,一个角度1 分,两个角度 2 分,三个角度即可给 4 分。意近即可 )
6 . 这句话 是 对 周开达 伟大成就和高尚人格的高度评价和赞扬。(1 分)周开达心系苍生,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 , 凭着执著钻研的精神 , 终于闯进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禁区,获得了成功,其研究成果不仅解决了国内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还远播海外。(2
分 ) 功成名就的周开达教授依然保持着朴实厚道 , 脚踏实地 , 谦虚低调的本色 , 并且为国家培育出了许多农业科技人才,其高尚的人格值得华夏儿女称颂。 (2 分)
7 .BC ( 4 分) ) 【 解析 】A 项错 , 子 诚是 “ 徐阿婆故事 ” 的叙述者 , 而非整个故事的叙述者 ,
而文中 对徐阿婆 的出场是 正面描写。D 项错,这句话表现的是 “ 我 ” 对阿婆的挂念 、 担心 、 痛惜 , 而非惶恐不安 。E 项错 , 小说语言风格的这两点特征并不能带来让人潸然泪下的艺术效果。
8 . ① 正面描写 。 小说中多次 出现 徐阿婆 “ 挺直腰板 ” 的 外貌描写 , 还 有 “ 对我们 , 清名重要。若失清名,家便也没什么要紧了 ” 等语言 描写 , 表现 其正直、清白的形象特点。
② 侧面衬托。村人对阿婆 “ 还米还钱 ” 的不以为意、包保干部的 “ 贪污受贿” ” 、为人师
表的 “ 我 ” 对清名的逃避,以及 “ 我 ” 对阿婆的 “ 敬佩” ” “ 失语 ” 甚至将阿婆视为 “ 朝圣者” ” ,都从侧面衬托了她 看重清名的 高洁情操。
③ 景物烘托 。 小说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为塑造徐阿婆提供了一幅清丽的背景 , 衬托其像茶村一样美丽清雅的优秀品质。
(一点 2 分,答对两点即可给 4 分)
9. . ① 从人物塑造方面来看, , “ 清名 ” 是小说主人公徐阿婆的人生信念和真实写照 。 她的一生虽然坎坷不幸 , 却坦坦荡荡 、 清清白白 , 以保有 “ 清名 ” 为行为准则 , 也当得起 “ 清
名 ” 二字。 。 (2 分)
② 从故事情节设置来看, , “ 清名 ” 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内在线索 。 子诚的叙述 、 阿婆的一生、 、 “ 我 ” 的情感变化都围绕着 “ 清名 ” 展开。 。 (2 分)
③ 从作品主题揭示来看, , “ 清名 ” 是小说主旨所在 , 也体现了创作意图 。 这篇小说一方面弘扬了徐阿婆代表的恪守节操、保持清廉、虔诚执着的优秀品质,一方面批判了社会上贪官污吏追名逐利、蝇营狗苟的丑态,同时还含蓄的揭示了当今社会人们对 “ 清名 ” 不理解、不重视甚至逃避的现象,引人深思。 。 (2 分 )
10 .C ( 3 分)
11 .D ( 3 分) ) 【解析】 】 “ 疏 ” 没有言情性, , “ 表 ” 才兼具说理性和言情性,例如《陈情表》 》 。
12 .D ( 3 分) ) 【解析】首先,皇上有过议和的想法,并非一贯主战,而且,皇帝杀掉陈新甲的原因是讨厌他泄漏机密,并且暴露了主上的缺点。
13 . (1 ) 给 事中戴明说曾经弹劾陈新甲 , 皇帝认为他 ( 戴明说 ) 随便评论重臣 , 停发了他的官俸。(句意 3 分。关键词 “ 劾 ”“ 轻议 ”各 各 1 分)
(2 2 ) 过后不久, , ( 皇上 ) 颁发一道严厉的圣旨 , 严词斥责 陈 新甲 , 要他自我解释。 。 ( 句意 3 分。关键词 “ 已 ”“ 切责 ”各 各 1 分)
14 .C ( 4 分) 【解析】这首诗歌并非隐逸诗, “ 表达了诗人隐逸的愿望 ” , 诗中无此据 。
15 . 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独处 “ 郡 冷斋 ” 的孤寂之情 ,(1 分 ) 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 (1分 ) 以及满腹 情思无处寄的无奈之情 (1 分 ) 。首联 “ 郡斋冷 ” 既是写郡斋气候寒冷 ,更是写诗人心头之冷 , 可见诗人 的 寂寞 , (1 分 ) 也正是这种寂寞让他忆起 “ 山中客” ” ,渴望以一瓢美酒给风雨之夜的山中客带去一丝安慰 , 表达了对友人的忆念之情; ; (2 分 )尾联的 “ 落叶空山” ” “ 何处寻迹 ” 表现了诗人寻隐者不遇的 孤寂、无奈之情 (1 分) ) 。
16. . (1 )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2 )宁溘死以流亡兮/ / 余不忍为此态也
(3 )圣 人无常师
(6 分。一空 空 1 分,有错字、别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17 .C ( 3 分) 【解析】 “ 因噎废食 ” 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性不干 , 正确。 “ 枕戈待旦 ”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 正确。 “ 一言九鼎 ” 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
大 , 此处 不合语境。 “ 君子协定 ” 指双方不经过书面上共同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
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 。 与前文 “ 正式签署 ” 相矛盾 , 此处不合逻辑。 。 “ 临深履薄 ” 形容谨慎戒惧 , 此处望文生义 。 “ 拾人牙慧 ” 指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袭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 正确。
18 .B (3 分) 【解析】A 项语序不当,应为 “ 这是该杂志引发争论最多的一篇文章 ” 。C项 滥用介词 ,删掉 “ 关于 ” 。D 项 句式 杂糅,应改为 “ 这要由经济形势,特别是物价的数据所决定 ” 。
19 .B ( 3 分 )
20 . ①性 还要体现实效性 ; (或:还要体现及时性); ② 研究成果 的交流 渠道不够畅通; ③就不能 为 决策者提供参考。 ( 答出 一 句给 1 分,答出 两 句给 3 分,答出 三 句给 5 分 。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即可 )
21 . 【参考示例】
尊敬的刘先生:
您好!
由于我们的 疏忽 , 错将 您订购的两件茅台王子酒(酱门经典 型 )成了一件普通型
的 。 对 于这个失误 , 我们深表歉意 ! 我们将重新给您寄 两件茅台王子酒 ( 酱门经典 型) ) ,
烦请您将之前我们发错的酒寄回,地址是 ×× ,邮资由我们承担。欢迎再次惠顾。
此致
敬礼!
店主: ××
× 年 × 月 × 日
(6 分 。 书信格式 2 分 ; 书信内容 4 分 , 要交代写信原因 , 表达歉意 , 解决问题的办法 ,
表示诚意,欢迎再次惠顾等 内容;超过字数扣 1 分 )
22 .60 分。参见 2016 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立意参考】
1. 做自己的主角
2. 不以平凡普通为耻
3. 做最好的观众
4. 做好平凡的事就是不平凡
5. 不论身份和地位如何变化,都不能失去 “ 初心 ” 和 “ 本心 ”
6. 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都值得尊重和欣赏
7. . 快乐和幸福才是最大的成功和人生的终极追求
8. 教育需要智慧和艺术
参考译文】
陈新甲 , 长寿人 。 万历年间乡试中举 , 做了定州知州 。 崇祯元年( (1628) , 进入朝中当上刑部员外郎,又升为郎中,调任宁前兵备佥事。宁前是山海关外的重地,新甲在这里凭着自己的才干出了名 。 崇祯四年 , 大凌新城被包围 , 援军云集 , 出战 、 修城等事全靠他处理 。不久,新甲又升任副使,仍在宁远任职。
崇祯十一年(1638) ) 六月 , 宣大总督卢象升父亲去世了 , 嗣昌当时任兵部尚书 , 推荐说新甲可以接任。正好这时大清部队深入内地,朝廷诏令新甲过来接任,立即指挥部下的兵马协助御敌。不久,象升阵亡,孙传庭代领他的部队。新甲与传庭相互支持,但他们最终还
是没能出战。第二年春天,京郊解严,顺天巡按刘呈瑞弹劾新甲前前后后逗留不前、干扰作战的罪过 。 新甲一一列举自己的功绩 , 并且说呈瑞是挟私仇图报复 , 皇帝没有追查这些 。新甲开赴部队驻地后,上书讲了有关改编队伍、严加侦探、强化训练、整顿马政、演习火
器、查禁贪占等事务,朝廷批复说可以。他部下的士兵有一天夜里发生了哗变,新甲上书请罪 , 皇帝也不追究 。 给事中戴明说曾经弹劾新甲 , 皇帝认为他 ( 戴明说 ) 随便评论重臣 ,停发了明说的官俸。
十三年(1640) 正月,朝廷召新甲入朝接替 傅宗龙 担任兵部尚书。
早先,新甲认为南北交困,派遣使者与大清议和,并把这事告诉了大学士谢升。皇帝听说后召新甲过来质问,新甲叩头谢罪。谢升进言道: “ 那边如果肯议和,和也可以。 ”
皇帝默然不语,不久指示新甲秘密谋划这件事,朝廷官员们都不知道。皇帝在把议和一事交给新甲以后,和他手诏往返过几十次,都告诫他不要泄漏出去。有一天,新甲所派遣的职方郎马绍愉用秘密文函向新甲汇报,新甲看后放在茶几上。
他的家僮误认为是 “ 塘报 ” ,就交人抄传下来。于是朝廷上下一片哗然,给事中方士亮首先举报他,皇帝恼火极了,把奏疏压在宫中不发下。过后不久,颁发一道严厉的圣旨,严词斥责新甲,要他自我解释。新甲不但不引罪自责,反而还自吹功劳,皇帝更恼怒了。到
七月份。给事中马嘉植又弹劾他,新甲就被关进了监狱。
新甲从狱中上书请求宽恕,皇帝不答应。新甲知道难免一死了,就在宫廷内外遍行贿赂 , 给事中廖国遴 、 杨枝起等向刑部侍郎徐石麒营救新甲 , 石麒拒不答应 。 大学士周延儒 、陈演也在皇帝面前极力论救,并且说: “ 按照国法,敌兵不逼近都城,不应当杀掉兵部尚书(大司马)。 ” 皇帝说: “ 别的不说,使我的七位亲王遇害、受辱,不比敌兵打到城下更严重吗? ” 接着就在街头把新甲给斩了。
起初,皇帝起初很信任新甲,但后来特别讨厌他泄漏机密,并且暴露了主上的缺点,因此毫不迟疑地杀掉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