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高中2012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物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全卷共11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报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Ⅱ卷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满分,选不全的得一半分数,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磁场周围欲产生电磁波,则该磁场应按下图中的何种规律变化
2.如图是在高山湖泊边拍摄的一张风景照片,湖水清澈见底,近处湖面水下的景物(石块、砂砾等)都看得很清楚,而远处则只看到对岸山峰和天空彩虹的倒影,水面下的景物则根本看不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远处山峰的倒影非常清晰,是因为山峰的光线在水面上发生了全反射
B.光线由水射入空气,光的波速变大,波长变小
C.远处水面下景物的光线射到水面处,入射角很大,可能发生了全反射,所以看不见
D.近处水面下景物的光线到水面处,入射角较小,反射光强而折射光弱,因此有较多的能量射出水面而进入人眼睛中
3.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Hz
B.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V
C.P向右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减小
D.P向右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加
4.“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绕地运行一段时间后,离开地球飞向月球。如图所示是绕地飞行的三条轨道,轨道1是近地圆形轨道,2和3是变轨后的椭圆轨道。A点是2轨道的近地点,B点是2轨道的远地点,卫星在轨道1的运行速率为7.7 k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在2轨道经过A点时的速率一定小于7.7 km/s
B.卫星在2轨道经过B点时的速率一定小于7.7 km/s
C.卫星在3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小于2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
D.卫星在3轨道所具有的最大速率小于2轨道所具有的最大速率
5.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曲线,质点a、b相距20cm,c、d相距40cm,此时质点a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质点c的速度方向向下,且再经过0.1s,质点c将第一次到达下方最大位移处,则
A.波的传播方向向右
B.波的传播速率为8m/s
C.此时质点b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方向与质点a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质点d与a的振幅不等
6.如图所示,空间存在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从绝缘斜面上的M点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带电小球,最后小球落在斜面上的N点。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初速度大小为v0、斜面倾角为θ,电场强度大小未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判断小球一定带正电荷
B.可以求出小球落到N点时速度的方向
C.可以分别求出小球到达N点过程中重力和静电力对小球所做的功
D.可以断定,当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时,小球与斜面间的距离最大
7.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着与圆台母线垂直向外的磁场,各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圆台母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的通电匀质金属环位于圆台底部,0~t时间内环中电流大小恒定为I,由静止向上运动经过时间t后撤去该恒定电流并保持圆环闭合,圆环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磁场的范围足够大。在圆环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环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在时间t内安培力对圆环做功为mgH
C.圆环先有扩张后有收缩的趋势
D.圆环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8分)
8.(17分)
Ⅰ.(8分)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刻度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1)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__________;
(2)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__________;
(3)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__________;
(4)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Ⅱ.(9分)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备有下列器材:
A.被测干电池一节 B.电流表1:量程0~0.6 A,内阻r=0.3Ω
C.电流表2:量程0~0.6 A,内阻约为0.1Ω D.电压表1:量程0~3 V,内阻未知
E.电压表2:量程0~15 V,内阻未知 F.滑动变阻器1:0~10Ω,2 A
G.滑动变阻器2:0~100Ω,1 A H.开关、导线若干
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影响,测量结果存在系统误差;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要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在上述器材中请选择适当的器材:____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2)实验电路图应选择下图中的__________(填“甲”或“乙”);
(3)根据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U-I图象,则在修正了实验系统误差后,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__Ω。
9.(15分)如图所示,一粗糙斜面AB与光滑圆弧轨道BCD相切,C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BC所对圆心角θ=37°。已知圆弧轨道半径为R=0.5m,斜面AB的长度为L=2.875m。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顶端A点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从B点进入圆弧轨道运动恰能通过最高点D。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经C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Fc;
(2)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0.(17分)如图所示,无限长金属导轨EF、PQ固定在倾角为θ=53°的光滑绝缘斜面上,轨道间距L=1 m,底部接入一阻值为R=0.4Ω的定值电阻,上端开口。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T。一质量为m=0.5kg的金属棒ab与导轨接触良好,ab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μ=0.2,ab连入导轨间的电阻r=0.1Ω,电路中其余电阻不计。现用一质量为M=2.86kg的物体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b相连。由静止释放M,当M下落高度h=2.0 m时,ab开始匀速运动(运动中ab始终垂直导轨,并接触良好)。不计空气阻力,sin53°=0.8,cos53°=0.6,取g=10m/s2。求:
(1)ab棒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vm;
(2)ab棒从开始运动到匀速运动的这段时间内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R和流过电阻R的总电荷量q。
11.(19分)如图a所示的平面坐标系xOy,在整个区域内充满了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坐标平面,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开始时刻,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内(如图),t=0时刻有一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坐标原点O沿x轴正向进入磁场,初速度为v0=2×103m/s。已知带电粒子的比荷为 ,其它有关数据见图中标示。试求:
(1) 时粒子所处位置的坐标(x1,y1);
(2)带电粒子进入磁场运动后第一次到达y轴时离出发点的距离h;
(3)带电粒子是否还可以返回原点?如果可以,求返回原点经历的时间t′。
资阳市高中2012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Ⅰ卷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D C D B C BD AD
第Ⅱ卷(共5题,共68分)
8.Ⅰ.(1) ;(2) ;(3) ;(4) 。(每空2分)
Ⅱ.(1)ABDFH(3分);(2)甲(2分);(3)1.5V,0.7Ω(每空2分)。
9.解:(1)由题意知小物体沿光滑轨道从C到D且恰能通过最高点,由牛顿运动定律和动能定理有:
……………………①
……………………②
……………………③
……………………④
联解①②③④并代入数据得:
……………………⑤
(2)对小物块从A经B到C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⑥
联解①②⑥并代入数据得:
……………………⑦
评分参考意见:本题满分15分,其中①②⑥式各3分,③④式各2分,⑤⑦式各1分;若有其他合理解法且答案正确,可同样给分。
10.解:
(1)由题意知,由静止释放M后,ab棒在绳拉力T、重力mg、安培力F和轨道支持力N及摩擦力f共同作用下做沿轨道向上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直至匀速运动,当达到最大速度时有: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联解①②③④⑤⑥并代入数据得:
……………………⑦
(2)由能量守恒定律知,系统的总能量守恒,即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系统增加的动能、焦耳热及摩擦而转化的内能之和,有:
…⑧
……………………⑨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⑩
……………………⑪
……………………⑫
……………………⑬
联解⑧⑨⑩⑪⑫⑬并代入数据得:
……………………⑭
……………………⑮
评分参考意见:本题满分17分,其中⑥⑧式各2分,①②③④⑤⑦⑨⑩⑪⑫⑬⑭⑮式各1分;若有其他合理解法且答案正确,可同样给分。
11.解:
(1)由题意知,粒子进入磁场后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设半径为R,周期为T,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
……………………①
……………………②
联解①②并代入数据得:
……………………③
比较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周期T和磁场变化周期可知,粒子在t1时间内运动了三分之一圆周,其圆心为O1,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120°,作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④
由图中几何关系有:
……………………⑤
……………………⑥
联解①⑤⑥并代入数据得:
。 ……………………⑦
(2)根据磁场的变化规律知,粒子在磁场的第一个周期后三分之一周期内做圆周运动的方向将发生变化,设其圆心为O2;第二个周期前三分之二周期内做圆周运动的圆心为O3……,作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⑧
由图中几何关系有:
……………………⑨
……………………⑩
……………………⑪
……………………⑫
联解①⑨⑩⑪⑫并代入数据得:
……………………⑬
(3)可以回到原点; ……………………⑭
由于粒子在磁场中做周期性运动,根据对称性和周期性,作出粒子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其中以O1、O3、O5、O7、O9、O11为圆心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每段轨迹对应时间为:
……………………⑮
以O2、O4、O6、O8、O10、O12为圆心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圆心角为60°,每段轨迹对应时间为:
……………………⑯
由图中几何关系,从原点出发到回到原点的总时间为:
……………………⑰
联解③⑮⑯⑰并代入数据得:
……………………⑱
评分参考意见:本题满分19分,其中①式2分,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⑯⑰⑱式各1分;若有其他合理解法且答案正确,可同样给分。
资阳市高中2012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
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K 39 Fe 56
Cu 64 I 127 Ba 137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检查自己的姓名、座位号、报名号是否填写在答题卡上,条形码是否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
2.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位置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时,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1.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难,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将煤液化或气化,获得清洁燃料
②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
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
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新能源,比如氢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下表中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类别组合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电解质 强电解质 高分子物质
A CO2 CuO 氨气 NH3•H2O 葡萄糖
B SO3 Na2O 稀硫酸 NaOH 果糖
C SO2 CaO 冰醋酸 KOH 纤维素
D N2O5 Na2O2 α-丙氨酸 Cu(OH)2 聚乙烯
3.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变暗 Na在空气中会生成Na2O2
B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稀H2SO4溶液颜色基本不变 Fe(NO3)2与H2SO4不反应
C 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D 将充满NO2的试管倒立在水中,试管内液面约上升至试管容积的2/3处;缓慢通入O2,轻轻晃动试管,至液体基本上充满试管 从原料的充分利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考虑,该实验对工业生产硝酸有重要启示
4.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46 g 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中含有N、O原子个数和为3NA
B.标准状况下,1 NA CH3Cl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C.N2(g)+3H2(g) 2NH3(g) ΔH=-a kJ/mol,现向一密闭容器中通入2 NA个氨气分子反应完全后,吸收a kJ热量
D.足量铜与1 L 18mol•L-1浓硫酸反应可以得到SO2的分子总数小于9 NA
5.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中和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H2SO4(aq)+ Ba(OH)2(aq) = BaSO4(s)+H2O(l) ΔH=-57.3 kJ/mol
B.向0.1 mol•L-1、pH=1的NaH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H++OH- = H2O
C.以金属银为阳极电解饱和硫酸铜溶液:2Cu2++2H2O = 2Cu+O2↑+4H+
D.NH4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使SO42-完全沉淀:
Al3++2SO42-+2Ba2++4OH-= AlO2-+2BaSO4↓+2H2O
6.常温下,取pH=2的两种二元酸H2A与H2B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测得pH变化与加水稀释倍数有如图所示变化,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H2A为二元强酸
B.pH=4的NaHA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c(Na+)>c(HA-)>c(A2-)>c(H2A)>c(OH-)
C.含NaHA、NaHB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c(Na+)=c(A2-)+c(HB-)+c(B2-)+c(H2B)
D.Na2B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B2-)>c(OH-)>c(H+)
7.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g)+H2O(g) CO2(g)+H2(g),有如下数据:
实验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CO H2O CO2 H2 CO2
1 650 2.0 1.0 0 0 0.8
2 800 2.0 2.0 0 0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实验1中,CO的转化率为80%
C.650℃时,化学平衡常数K=
D.实验1再加入1.0 mol H2O,重新达到平衡时,n(CO2)为1.6 mol
第Ⅱ卷(选择题 共58分)
8.(14分)A、B、C、D、E、F、G七种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B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且各能级中电子数相等,D的基态原子与B的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目相同,E的基态原子s能级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的电子数相等,F的基态原子的3d轨道电子数是4s电子数的4倍,G2+的3d轨道有9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 。
(2)B、C、D的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回答)
(3)下列关于B2A2分子和A2D2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都含有σ键和π键
b.B2A2分子的沸点明显低于A2D2分子
c.都是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互为等电子体,分子的空间构型都为直线形
e.中心原子都是sp杂化
(4)由B、E、F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具有超导性的晶体,晶胞如图所示.B位于E和F原子紧密堆积所形成的空隙当中。与一个F原子距离最近的F原子的数目为 ,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5)向GSO4(aq)中逐滴加入过量氨水,会发生先产生蓝色沉淀后沉淀消失,写出沉淀消失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6)某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F2O3+3H2O = Fe(OH)2+2F(OH)2(注:F2O3和F(OH)2为上面F元素对应的化合物),写出该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 。
9.(15分)I、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所需仪器如下图。
(1)装置A产生SO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
器接口,顺序为a→____→____→____
→____→f。
(2)验证产生的气体是SO2的方法及实验现象是____。
II、SO2气体为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可以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右图所示:
(1)装置A中的现象是_____。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2)若要从A中的FeCl3溶液中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中没有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a.酒精灯 b.烧瓶 c.漏斗 d.烧杯 e.玻璃棒
(3)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取A中的溶液,分成两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①: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上述方案中不合理的是_____。
(4)工业上通过煅烧黄铁矿产生SO2来进一步得到硫酸,已知煅烧1 g FeS2产生7.1 kJ热量,写出煅烧FeS2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10.(15分)已知: 。
醇酸树脂是一种成膜性良好的树脂,下面是一种醇酸树脂的合成线路:
(1)B中含碳官能团的结构式为_____,C的名称是_____。
(2)反应①的有机反应类型是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
a.1 mol E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能生成2 mol Ag
b.F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
c.检验CH3CH2CH2Br中的溴原子时,所加试剂的顺序依次是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
(4)写出E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 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芳香族化合物共有_____种。
a.能发生消去反应 b.能与过量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6)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1.(14分)钡盐生产中排出大量的钡泥[主要含BaCO3、BaSO3、Ba(FeO2)2等],某主要生产BaCO3的化工厂利用钡泥制取Ba(NO3)2晶体及其他副产物,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i Fe(OH)3和Fe(OH)2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和9.7。
ii Ba(NO3)2在热水中溶解度较大,在冷水中溶解度较小。
iii KSP(BaSO4)=1.1×10-10,KSP(BaCO3)=5.1×10-9。
(1)该厂生产的BaCO3因含有少量BaSO4而不纯,提纯的方法是:将产品加入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充分搅拌,过滤,洗涤。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提纯原理: 。
(2)上述流程酸溶时,Ba(FeO2)2与HNO3反应生成两种硝酸盐,化学方程式为: 。
(3)该厂结合本厂实际,选用的X为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废渣2为 (写出化学式)。
① BaCl2 ②Ba(NO3)2 ③BaCO3 ④ Ba(OH)2
(4)过滤3后的母液应循环到容器 中。(填“a”、“b”或“c”)
(5)称取w g晶体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的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质量为m g,则该Ba(NO3)2的纯度为 。
资阳市高中2012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化学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题号 1 2 3 4 5 6 7
选项 A C D C B B C
8.(14分)
(1)[Ar]3d84s2(2分);(2)C<O<N(2分);(3)b(2分);
(4)8(2分);MgNi3C(2分);
(5)Cu(OH)2+4NH3•H2O = [Cu(NH3)4]2++2OH-+4H2O
或者Cu(OH)2+4NH3= [Cu(NH3)4]2++2OH-(2分);
(6)Ni2O3+3H2O+2e-=2Ni(OH)2+2OH-(2分)
9.(15分)I、(1)d→e→c→b(2分);(2)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加热恢复原色(2分);
Ⅱ、(1)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浅绿色(2分);I2+SO2+2H2O = 2I-+SO42-+4H+(2分);
(2)b(2分);(3)①(2分);
(4)4FeS2(s)+11O2(g) = 2Fe2O3(s)+8SO2(g) ΔH=-3408 kJ/mol (3分)
10.(15分)(1) (2分);1,2,3-三溴丙烷(2分);
(2)消去反应(1分);(3)b(2分);
(4) (3分,其余答案合理也给分);
(5)6(2分);
(6) (3分);
11.(14分)(1)BaSO4(s)+CO32-(aq) BaCO3(s)+SO42-(aq)(不写(s)、(aq)不扣分)增大碳酸根离子的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从而除去BaSO4杂质(3分);
(2)Ba(FeO2)2+8HNO3 = Ba(NO3)2+2Fe(NO3)3+4H2O (2分);
(3)③(2分);Fe(OH)3(2分);
(4)c(2分);
(5) ×100%(3分)
资阳市高中2012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生物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全卷共9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报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抗原或衰老的细胞器
B.核膜可转化为内质网膜,也可以直接转化为细胞膜
C.蛋白质合成分泌旺盛的细胞内高尔基体的数量也多
D.膜蛋白具有识别信息、运输氧气和催化反应等功能
2.下列有关实验原理及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是为了控制无关变量
B.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时,在患病家系中调查并多调查几个家系以减少实验误差
C.鉴定还原糖时,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D.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3.层粘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结构成分,含有多个识别位点并对保持细胞间粘连及细胞分化
等都有作用,其结构示意图如图,该蛋白质共由m个氨基酸构成,
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蛋白质中含有肽键数为m-3,指导其合成的基因中至
少含有碱基数为6m
B.该蛋白质可能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具有重要作用
C.该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需要核糖体、内质网等结构参与
D.皮肤癌细胞中层粘连蛋白基因表达活跃
4.两棵同种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植物,分别置于透明的玻璃罩内,如图甲、乙所示,在相同自然条件下,测得一昼夜中植物氧气释放速率分别如图丙、丁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和cd段,曲线下降的原因相同
B.一昼夜中,装置乙中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比甲多
C.e点时,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基本停止
D.装置甲的植物叶绿体中,在14点时三碳化合物含量比10点时高
5.下图为糖尿病人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1或抗体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某患者体内有抗体2,则抗体2和胰岛素都属于该患者内环境的成分
B.若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则其患病最可能类似于图中抗体2所致。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属于自身免疫病。
C.图中的神经递质是以胞吐的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胰岛B细胞
D.抗体是浆细胞合成分泌的,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
6.某长度为1 000个碱基对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其中含腺嘌呤300个,该DNA分子复制时,1链首先被断开形成3′、5′端口,接着5′端与2链发生分离,随后DNA分子以2链为模板,通过滚动从1链的3′端开始延伸子链,同时还以分离出来的5′端单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子链,其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是从两个起点同时进行的,1链中的碱基数目多于2链
B.若该DNA连续复制3次,则第三次共需鸟嘌呤4 900个
C.复制过程中两条链分别作模板,边解旋边复制
D.该环状DNA通常存在于细菌、酵母菌等原核细胞中
7.右图是植物体内赤霉素(GA)、乙烯对生长素(IAA)的影响示意图,该图不能说明
A.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原理是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
B.植物体内赤霉素是通过生长素而促进植物生长的
C.植物体内赤霉素含量的改变,会影响生长素含量的变化
D.植物体内多种激素并存,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分)
8.(共9分)下图甲为人体部分细胞的生命历程示意图,图中①~⑩为不同的细胞,a~f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图乙是某人体的基因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e过程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 的结果;人体内存在基因Ⅰ(呼吸酶基因)、Ⅱ(胰岛素基因)、Ⅲ(眼晶状体蛋白基因),这三种基因中在甲图的①②③④⑤⑥⑦细胞中都存在的基因是 (填序号),都要表达的基因是 (填序号)。
(2)图乙所示的人体,其A、a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与B、b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在遗传时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该人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该人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染色体组 个。
9.(共14分)燕麦的颖色有黑颖、黄颖、白颖三种,其性状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如右图所示:
(1)现有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品系甲(黑颖)、乙(黑颖)、丙(黄颖),品系间的杂交结果如下表(F2为相应组别的F1自交所得):
杂交组合 F1 F2
第一组 甲×乙 黑颖 黑颖
第二组 乙×丙 黑颖 黑颖:黄颖=3:1
①品系甲的基因型为 , 第二组得到的F2黑颖个体间进行随机授粉,则所得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②某实验小组欲研究某株黑颖燕麦的基因型,他们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测交实验确定其基因型.
(2)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基因所在片段与B基因所在片段发生互换,该变异类型为
。
(3)燕麦的5号染色体上还有P基因和Q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右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
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则对应密码子变为 ,基因P转录时以 链为模板合成mRNA,基因P在燕麦某个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 个。
10.(共15分)下图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从反射弧结构的角度看,肾上腺髓质属于________。激素d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升高,且肝脏细胞膜上存在激素d的特异性受体,由此推断激素d能促进肝细胞内 。而人体内还存在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分泌该激素的细胞是 。
(2)下丘脑对激素c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由此推断当激素a的分泌量上升会使激素c的分泌量________。但健康人体内激素c浓度不会持续过高,其原因是激素c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激素a、b.
(3)研究发现,激素c能抑制T淋巴细胞合成和释放 ,从而使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阻。结合题目信息分析,在情绪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会有所 。
(4)人体的生长激素是由上图中________ (填器官)分泌的。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对“过量使用生长激素可降低胰岛B细胞的敏感度”进行验证。实验材料及用具:健康小鼠若干只、生长激素溶液、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血糖含量检测仪、注射器等。
①实验的自变量是 ,检测指标是 。
②实验前应给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饲喂等量且大量的 。
③为了进一步证实生长激素确实是通过降低胰岛B细胞的敏感度,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高血糖,在上述实验中还需对实验组小鼠注射 ,并检测其血糖含量变化。
11.(共10分)下图甲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科研人员为有效控制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某种害虫,引入了该害虫的天敌,并用一段时间的调查数据构建了图乙和图丙所示的模型(图乙中箭头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请据图回答:
(1)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来源有 。
(2)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
结构。
(3)检测表明,出水口中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含量都大大降低,在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
(4)图乙模型属于 (选填“物理”、“概念”或“数学”)模型,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 调节。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天敌K值的数据为 。
(5)图丙表示与图乙相关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则H和P曲线中代表害虫变化的是 。
资阳市高中2012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生物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漏选均不给分。)
1.C;2.A;3.D;4.B;5.D;6.C;7.A
二、识图与解答题(共48分。生物术语写错别字不给分。)
8.(共9分。除注明的外,其余每空1分)
(1)有丝分裂;基因突变;ⅠⅡⅢ;Ⅰ;
(2)不遵循(或否);AbD、abd或Abd、abD(2分);2(2分);
9. (共14分。每空2分)
(1)①AAbb;黑颖:黄颖=8:1;②不能 ;
(2)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易位);(3)AUC;b;4
10. (共15分。除注明的外,其余每空1分。)
(1)效应器的一部分(效应器);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胰岛B细胞;
(2)上升;
(3)淋巴因子;下降(或减弱);
(4)垂体;①生长激素(的含量)(2分);血糖含量(2分);②葡萄糖溶液(2分);
③适量(一定量的)的胰岛素(2分)
11.(共10分。除注明的外,其余每空1分。)
(1)光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答全才得分);
(2)垂直;
(3)生产者和分解者(答全才得分);
(4)数学;(负)反馈(2分);P2(2分);
(5)H(2分)
点击下载:四川省资阳市高中2012级(201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