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国安全和发展相统一的战略需求。实施军民融合
发展战略,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防建设在孵化高新技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
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为国防建设提供新的物质支持。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推
进军民深度融合,应该
①认识到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兼顾发展与安全的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④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3.读书是有益的,有人却因为“书”而框住手脚。右图漫画给我们的
哲学启示
①善于思考,敢于突破真理的适用范围
②只有事事亲自实践,才能获得真理性认识
③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④要有革命批判精神,敢于打破与实际不符的成规陈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钱穆认为春秋时期“当时霸政,有二大要义:一则为诸夏耕稼民族之城市联盟,以抵抗北
方游牧部落之侵略,因此得保持城市文化,使不致沦亡于游牧之蛮族。二则诸夏和平结
合以抵抗南方楚国之武力兼并,因此得保存封建文化,使不致即进为郡县的国家。”由此
可以推断出,春秋时期
A. 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导致分封制崩溃 B. 南方楚国已率先实行郡县制
C.“霸政”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宗法分封制 D. 南北边患造成周王室衰微
25.《通典•职官》记载:“(汉武帝)令诸王得推恩封子弟为列侯,于是齐分为七,赵分为六,
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又令诸侯十月献酎金,不如法者,国除,其县邑皆别属他郡。”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推恩子弟赢得了地方诸侯的支持
B. 酎金夺爵加强了专制皇权
C. 推恩子弟和酎金夺爵都是为了削弱王国的势力
D. 推恩子弟和酎金夺爵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26.明朝万历年间《嘉定县志》记载新汀县某一繁华景象:市中交易,未晓而集。每岁棉花
入市,牙行多聚。少年以羽为翼,携灯拦接,乡民莫知所适。抢攘之间,甚至亡失货物。
材料主要反映了该地
A. 棉花交易兴盛,商品经济发达 B. 棉花市场管理混乱,经常丢失货物
C. 棉纺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 棉花销售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7.清光绪末年至民国年间,宝山县境内工厂,邑人所创办者大多为棉织类,盖一因妇女素
谙纺织,改习极易;一因土布价落,设厂雇工兼足维持地方生活也。淞口以南接近沪埠,
水陆交通尤适宜于工厂,故十年之间,江湾南境客商投资建厂者,视为集中之地,而大
势所趋,复日移而北,自棉织以外,凡金、木、玻璃、卷烟以及化学制造之属略备。材
料反映
A.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 B. 当地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
C. 实业救国的思想广泛传播 D. 民族工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28.《郑超麟回忆录》中说:“今人不满意于辛亥革命,认为革得不彻底。事后,帝国主义和
封建主义还不是照样统治着中国?可是现在,七十多年以后,回顾看看,我们不能不说,
辛亥革命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以后彻底的革命,就是从那次不
彻底的革命发展下来的。形式上、称谓上的改变,孕育着后来实质上的改变”。作者强
调的是
A. 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B. 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
C. 辛亥革命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 D. 辛亥革命是一次彻底的革命
29.朱自清、闻一多等教授曾共同起草一份《宣言》:“辛亥迄今二十余年,始有今日之局。
此局一坏,恐世界大势断不容我再有统一之机会。此次之叛变,假抗日之美名,召亡国
之实祸,破坏统一,罪恶昭著。”此宣言所针对的事件使
A. 日本乘机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 B. 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遭受重大损失
C. 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临破裂危机
30.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史(1949—1965年)》一书中写到:“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
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土地改革对
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
是政治上的”。这种政治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得到农民的支持 B. 为抗美援朝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C. 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D. 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顺利进行
31.印尼《雅加达邮报》称,“一带一路”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肯定与支持。德国全球新闻网称,
“一带一路”项目贯穿欧亚大陆,将影响沿线44亿人口。而欧洲也愿意搭乘中国快车,这
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机遇。对“一带一路”这一战略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B.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C.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D.能够平衡各国的利益
32.下表是《十二铜表法》的目录,由此可见它的特点是
A.维护罗马居民的合法权益 B.体现了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谨性
C.体现了罗马法律的成熟和完善 D.重视诉讼程序、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33.教皇尼古拉五世时期(1447~1455年),佩脱罗翻译波利比乌斯(古罗马历史学家)的作品,
得到了五百金币奖励;盖利诺翻译斯特拉博(希腊历史、地理学家)的《地理》一书,得到
了一千五百佛罗林;费勒福翻译《荷马史诗》,尼古拉五世在银行里给他存入了一万佛罗
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尼古拉五世积极倡导文艺复兴运动 B.教皇企图借文艺复兴来维护统治
C.人文主义思想为欧洲社会普遍接受 D.这些作品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
34.20世纪30至40年代,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
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甚至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
代市场而做得更好”。这表明
A.学习苏联成为当时的世界潮流
B.苏联“五年计划”的建设成就得到了一定的肯定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苏联的敌视态度
D.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已被摒弃
35.“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
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
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一现象是
A.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 两极格局的瓦解
C.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 欧共体的成立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油茶树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油茶果榨出的油称为茶油,是一种纯天然高级食用油,产量低,价格高。油茶树生长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带,喜温暖,怕寒冷,要求年平均气温16~18℃,花期平均气温为12~13℃,喜光,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
贵州省天柱县种植油茶树历史悠久。“十三五”期间,天柱县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将油茶产业培植成特色主导产业。右图示意天柱县在贵州省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天柱县有利于油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2)调查发现,种植在丘陵向阳缓坡的油茶树挂果多、质量好。试解释原因。(8分)
(3)分析天柱县油茶龙头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4)目前,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产量。请为天柱县提高油茶产量提出建议。(4分)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荷兰国土总面积41864平方千米,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和“风车之国”。沿海有1800多千米长的海坝和岸堤,海岸线长1075千米。十三世纪以来共围垦约71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如今荷兰国土的18%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
艾瑟尔湖原名须德海,是北海的一部分,1927年开始,荷兰历时5年,修建阿夫鲁戴克拦海大堤后形成湖泊,抽走部分湖水,开垦超过1700平方千米新土地。右图示意荷兰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荷兰进行围海造地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2)分析荷兰围海造地对沿海海洋生物的影响。(6分)
(3)说明艾瑟尔湖形成后湖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8分)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的魔咒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制度能否有效推行,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处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垃圾分类设施标准不统一和设施不足,导致垃圾分类投放的约束力低下;垃圾分类尚未建立起良性循环的回收产业链,现有机制不能有效地激励民众对生活垃圾进行精准合理分类。有专家建议,垃圾分类处理应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设立国家支持循环经济垃圾处理、垃圾综合利用专项基金,通过政策引导、经济扶持、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绿色生态垃圾综合利用企业的发展。
材料二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Z省在破解垃圾困局方面成效显著。该省以农村为突破口,推行“农户一次分类+村保洁员二次分类”的模式,通过激励机制,并首创垃圾可追溯制度,实现了垃圾处理责任到人。该省推行城乡垃圾分类制度两年来,拨付财政资金4260万元,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总投入13.6亿元。为了突破资金瓶颈,该省不少地方尝试市场化运作,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农村环境整治。积极探索垃圾处理产业化,形成垃圾分类全产业链,实现资源化处理。在垃圾分类过程中,Z省特别注重将建章立制贯穿其中,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专家建议的合理性。(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在我国应如何推行、落实垃圾分类制度。(12分)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戏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承着中华文化基因,彰显着中华审美风范。但目前戏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普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习惯,也改变了戏曲的生存环境。随着艺术领域市场化的推进,加剧了文化艺术领域的生态失衡:娱乐性强、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更受欢迎,像流行歌曲、电视剧等,而对于一些需要一定欣赏基础的艺术形式,如民族戏曲等则受到冷落;年轻人热衷于追逐时尚与潮流,使得一些带有民族性和历史印迹的艺术被淡忘。针对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
戏是靠人演的,曲是靠人唱的,名家演好戏,大师唱好曲,已成为戏坛共识。昆曲的发展是“戏以人传”的最好佐证。六百年前,昆山人顾坚改进和完善了南曲声腔,绘就昆曲传奇的最初一笔。 四百年前,汤显祖完成不朽的传奇《牡丹亭》,昆曲由此进入鼎盛时期。八十多年前,40多个少年走进苏州昆曲传习所的大门,在昆曲最为衰弱的时候,他们用尽毕生心力守护着昆曲的一脉香火。五十年前,周传瑛等艺人演出新编《五十贯》,创造了新中国文艺史上“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
(1)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0分)
(2)昆曲的发展是“戏以人传”的最好佐证。据此有人认为:“在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中只能靠戏曲艺术家的努力”。请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评析该观点。(12分)
(3)戏曲应该是活在当代的艺术。请就如何让戏曲活起来,传下去提两条建议。(4分)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语言文字是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符号系统,是全部文化和文明中最基本、最稳定、最持久的构成部分……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北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
——《汉字发展史纲要》
材料二
高玉在《汉字简化思想:百年历程及其反省》中说:“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汉字汉语变革的根本原因不是语言自身,而是语言之外的社会文化变革的要求。……面对西方列强的攻势,中国一方面是抵御、自保,另一方面也开始反思,进而痛苦地向西方开放,向西方学习……清末汉字汉语改革就是在这种反思过程中发生的。”
钱玄同在《新青年》上说:“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汉语演变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起源和演变的主要
过程。(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初汉字(汉语)改革的原因。如何看待汉字
(汉语)的改革?(13分)
41.观察图片,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综合所有图片内容拟定一个主题,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对所拟主题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逻辑严密)
请考生在第42、43二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河北省的坝上高原是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海拔1200~1500米,拥有距离北京市最近的高原草原景观。每年6月到10月有大量北京人自驾车到坝上高原旅游。右图为坝上高原位置和范围示意图。
分析坝上高原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