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民国教育以共和为宗旨 B.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善
C.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效显著 D.教材塑造民国民主精神
30.“晋地至不能立足或不如意时,陕省或甘省皆可任阎先生(山西军阀阎锡山)治也。……果迎敌剿共,则余必明白讨阎……邪正决不能混淆,夏夷岂能两可!如阎通敌剿共,无论其出诸如何形式,余必毫无犹豫的率领共党以讨阎。”这段对阎锡山的明确警告电文
A. 可以看出蒋介石想以抗日为名清除地方军阀
B. 反映北伐战争时蒋介石对地方军阀的拉拢威胁
C. 可以看出此时蒋介石民族主义立场
D. 反映出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关系
31.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和《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中强调:“中国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其言论
A.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B.指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
C.指导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工作 D.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
32.有学者认为:计划经济与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适合“臣民上义”的生存和发展。国民生活的每一细节都被绑捆在权力体制之中。这从侧面说明
A.经济体制改革与公民意识培养并举
B.改革开放急需打破权力体制的束缚
C.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民生活是自由的
D.计划经济体制必然会伴随专制集权
33. 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在阿吉纽塞群岛打败了斯巴达的将军们,因没有运回阵亡者而遭受陪审法庭严厉的审判,十将军中有六位被投票判处死刑,色诺芬认为:杀死六位将军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由此得到的启示是
A.民主必然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B.陪审法庭是雅典的司法机关
C.民主裁决不等于公正的司法 D.雅典体制优越于斯巴达体制
34.“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突出强调了
A.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B.人性解放
C.思想自由 D.对封建专制的批判
35.2016年11月9日,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获得了276张选举人票,超过270张选举人票的获胜标准,锁定美国总统宝座。下图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 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B. 政党竞争与民主原则
C. 联邦主权与地方分权思想 D. 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第 Ⅱ 卷
注意事项:
1.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36.(22分)
瑞士拉沃葡萄园,是在陡峭的石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高大厚重的石墙,然后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用于种植葡萄。当地果农说,石墙是晚上的太阳,它使得霜冻光顾的概率大大减少。2007年拉沃葡萄园因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种植环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很多人认为拉沃地区将在长时期内得到很大的发展和完善的保护。但实际上,入选“世遗”后,葡萄园将被禁止作任何变动,许多当地人对此颇有“微词”,甚至对太多游客到葡萄园造访影响了收获葡萄工作而抱怨不已。
(1)和一般的(泥土)梯田相比,该处的葡萄梯田全由石头砌成,且石墙一般较高;试分析原因。(8分)
▲
(2)根据图文材料,简析这种厚重石墙建成的梯田对葡萄种植的作用。(8分)
▲
(3)对于葡萄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很多人都认为是一件好事,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反而可能有害。请任选一种观点说明其理由。(6分)
▲
37. (24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无定河,黄河一级支流,位于陕西省北部,因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是陕西输出粗沙最多的河流。无定河得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水文特征变化不定。大致以地貌区为界,其南部支流长而多、北部支流短而少。为了促进流域的综合开发,无定河干流修建了一些大型水库;同时,为了保证这些大型水库的长期运行,南部支流上兴建了许多小型水库。
(1)试对无定河“南部支流长而多、北部支流短而少”这一现象作出解释。(6分)
▲
(2)从无定河得名的角度简析无定河的水文特点。(6分)
▲
(3)分析无定河上述水文特征对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8分)
▲
(4)指出支流水库的主要功能并说明其运行方式(蓄水、排水的时间)。
(4分)
▲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实施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地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三权分置”是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分解为承包权和经营权,从而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
材料一
1982年 中国共产党共产党第一个关于农村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提出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
1986年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 》将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分开。
2002年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2011年 十一届全国人大开展对《农村土地承包法》运行情况的执法检查。
2016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要求各地深化农村土地改革,依法推行“三权分置”。
材料二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求: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落实“三权分置”要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根本地位,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要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不论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要依法维护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生产所需的各项权利,使土地资源得到更有效合理的利用,经营主体有权使用流转土地自主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并获得相应收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在推进农村土地改革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2分)
▲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深化农村土地改革落实“三权分置”的理由。(14分)
▲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 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材料一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一个系统工程。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对新区与周边区域的统一规划管控,避免城市规模过度扩张,促进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各有关方面要按照职能分工,密切合作,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共同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下,雄安新区的“雄起”,将使得区域内河北一极有了一个全新的强支撑点、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窗口。
(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雄安新区规划的合理性。(12分)
▲
材料二 纳入雄安新区规划的安新县作为白洋淀革命老区,始终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文化中探索前进。目前,安新县文化墙围绕革命历史、民俗风情、文明礼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多个主题设计,以46个水区村为重点,在全县广泛规划建设文化,叫响“文化安新•魅力”品牌,进一步彰显文化在县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搭建社区、农村文化舞台,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安新县还充分利用文化墙“说历史、讲故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义敬诚孝”中华传统文化“像道德模范学习”安新好人榜……一幅幅充满正能量的图画绘到墙上,已然安新。
(2)依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安新县是如何规划建设安新文化的。(10分)
▲
(3)如今,“到雄安去!”已成投资者最热的口号,请你为雄安新区的科学发展写两句宣传标语。(4分)
▲
40.(25分) 大国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称得上是欧洲的世纪,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许多“欧洲中心论者”乐观地认为,20世纪,还会是欧洲的世纪。
——(据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等)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演变
时 间 演 变
1870—1914年 19世纪下半叶,国际贸易和投资以英镑为中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15—1944年 1914年,“一战”爆发,各国终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1944—1973年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汇率制度。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分别谈谈你对霍布斯鲍姆的“欧洲世纪”论断和欧洲中心论者的“欧洲世纪”预言的看法。(12分)
▲
材料二
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688个工业生产性项目,涉及轻工、纺织、机械、化工、冶金、电子、建材、能源等多个行业。
中国充分发挥技术成熟和人力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建设了一批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442个经济基础设施项目。
至2009年底,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687个各类公共设施项目。
——《中国的外交援助》白皮书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对外援助的特点(8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对外援助的作用。(5分)
▲
4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人们的观念上,显现出取代自由主义的两股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即社会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社会主义思潮中,马克思主义显示了伟大的活力。……同时有些思想家、种族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却把“生存斗争”的一套规律用到了人类历史之上,这些情况使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了一种时髦。
——整理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社会思潮与人类发展”的角度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观点,并对该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
42.(10分) 【旅游地理】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其各处山峰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汉阳峰海拔达1474米;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庐山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5A级旅游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1)依据图文材料,简述庐山旅游业发展的资源条件。(6分)
▲
(2)从天气的角度简析夏季到庐山旅游应该注意的事项(4分)
▲
43.(10分) 【环境保护】
据相关统计,我国每年都会有大约31亿件旧衣服,这些衣物大多都是化纤材料构成;它们中的绝大部分被直接扔弃、填埋或被焚烧,严重影响生活环境。大量闲置衣物的产生和贫困地区衣服的短缺形成巨大的反差。废旧衣物的浪费也是社会财富浪费的一种形式,因此合理利用这一潜在的巨大资源是节约型社会,低碳生活的必然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简述我国目前对旧衣物的处理方式会产生的不利影响并对旧衣物的合理利用提出建议。
▲
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商业繁荣是罗马帝国兴盛的基石。奥古斯都统治时期,商人得到了帝国政府的承认、保护和部分特权,如降低关税和简化税种,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他派远征军深入阿拉伯半岛南部,为商人占取重要港口,外贸商队均有官方的武装部队保护。商人自由往来各地,而且在政府主导下为城市修建了城墙。
汉武帝时期开通了丝绸之路,长安城专设机构供外来商人使用和居住。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他推行新的经济政策,对国内商人课以重税,使“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商人被定为贱民,不得进入仕途。此后,商业发展的空间已极小。
(1)据材料一,概括奥古斯都统治时期与汉武帝时期商业发展的异同点。(6分)
▲
材料二 1924年孙中山谈到人口增殖问题时指出:“中国人口总是不加多,外国人口总是日日加多……他们便用多数来征服少数,一定要并吞中国。”1949年毛泽东指出:“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我国各项事业刚刚起步,人力是现实生产力,人多力量大。”从1949年至1980年,中国净增人口4.3亿。 邓小平强调人口过多给经济、社会带来负效应。1982年,中央将计划生育定为国策,提倡“一对失妇只生一个孩子”。2015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6. 6%,远超国际标准,故此中央政府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3)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人口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些政策提出的依据。(9分)
▲
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在“一战”发生前的1870年至1913年间,恰恰是一波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期。这波全球化的动力是英国,其在对外商业扩张的同时,也使一大批“新兴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在那一时代崛起,而英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日益受到削弱。当下的世界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在英国已越来越无力领导世界的情况下,它还一味维持在海外的大量利益,其正当性已经越来越显薄弱;另一个是“新兴国家”们普遍奉行的乃是国家主义,在全球秩序逐渐陷入瓦解的情况下,世界却缺乏新的领导者来维护基本秩序。
——摘编自《“一战”发生机理时刻警醒当今世界》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际层次上看,欧洲中心地位不复存在;从国家层面上看,欧洲主要大国综合国力受到极大削弱,以致丧失了昔日主宰国际事务的能力和地位,而美国却在战争中得到巨大的发展,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超级强国。苏联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巨大,但是经受住了考验,成为欧亚大陆强国……美国逐渐登上世界霸主的宝座,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同时,在雅尔塔体系中关于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被勾画清晰。
——摘编自苏格《论国际格局的变迁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8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及其原因。(7分)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