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会考网 -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 广西高中学业水平 - 正文

2016届广西高中学生2015年学业水平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来源:广西招生考试院 2016-4-6 18:52:01

2015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教学质量分析(教学版) 思想政治 
 
 
 
 
广西招生考试院
 
二 O 一六年三月
 
 
前言
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中重
要组成部分。自 2012 年秋季广西普通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学业
水平考试命题、施测、质量分析及相关评价工作均由广西招生考试院组织
实施。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方面,始终坚持“以人
为本,育人为重,以考导学,以考促改”的指导思想,根据国家课程标准
及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要求,编制《学业水平考试考试大纲与说明》,合理
组建命题团队,组织多次命题教师培训,严格监控考试与阅卷过程,确保
获取有效数据信息,为质量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将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数据的质量分析报告分为三
个版本:命题质量分析报告(为命题提供参考);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科研版
(供教育行政及科研部门参考);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教学版(供一线教师教学
参考)。目前,各个版本的模型建构已基本完成,具体体现于物理 、化学、
生物、地理、历史、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等九个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
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之中。现将三个版本面向其对应的服务对象发布,希望
各级各类普通高中教育工作者能从质量分析报告中获得启迪并转化为改革
实践的力量,携手共创广西普通高中教育的辉煌明天。
由于研究与编撰者的时间、精力和水平有限,错漏在所难免,敬请各
位读者、实践者批评指正。
质量分析研究与编撰团队
2016 年 3 月 
 
 
阅读说明
各位领导、老师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概念和分类问题,请根据
下列案例对此进行理解,以方便您的进一步阅读。
表 近两年学考各科成绩分布参数
考试
时间
科目 平均分 标准差 偏度值
峰度

中位

众数
上四分
位数
下四分
位数
201306 信息技术 71.14 12.84 -0.41 3.14 72 75 80 63
201312 物理 62.88 23.15 -0.12 1.85 63 99 84 43
201312 化学 72.66 17.78 -0.54 2.43 75 93 88 60
201312 生物 70.74 20.09 -0.49 2.32 74 95 88 56
201312 历史 83.17 12.06 -1.34 5.41 86 92 92 77
201312 地理 82.21 12.76 -1.26 5.12 85 90 92 76
201406 语文 69.57 10.73 -1.03 5.17 71 74 77 64
201406 数学 62.35 19.29 -0.31 2.23 64 57 78 48
201406 英语 69.09 22.54 -0.62 2.21 75 94 88.5 51.5
201406 政治 71.08 14.92 -0.53 2.94 72 73 83 61
201412 生物 70.99 17.77 -0.45 2.45 73 82 86 58
201412 化学 69.61 17.70 -0.54 2.55 72 91 84 58
201412 物理 65.78 20.05 -0.24 2.09 67 87 83 50
上表中,平均分是反映考生水平的集中趋势,它可以作为比较学生考
试水平的参照点。
标准差则是反映学生成绩之间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大,说明学生能
力差异越大,当然,以主观题为考查重点的科目,如果在评分上給分点差
异不大,也会导致学生成绩相对集中,从而算出来的标准差数据较小。从
数据看,标准差最小的为语文、政治、地理、历史,这既反映学生水平相
关不大,各个层次考生均能得分的现象,也反映了主观题(如作文题)评分
无法拉开太大距离的现象。 
 
 
偏度值和峰度值是考生分数分布曲线的分布状态参数,偏度值为负数,
说明考试分数为负偏态分布,即多数考生成绩大于平均分,这种分布状态
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的过关性考试特点;峰度值越小,则分布曲线越扁平,
即各个分数段的考生数相对都比较多,例如,物理、生物、英语等科目;
峰度值越大,则分数分布曲线越“陡峭”,说明考生分数主要集中在某个分
数段,相应地,其标准差也相对较小,例如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
上四分位数、中位数、下四分位数分别代表在 75%、50%、25%排位数(百
分位数)处所对应的考试分数。例如,信息技术的上四分位数为 80 分,则
表明该学科考试成绩在 80 分以上的人数为总人数的 25%;下四分位数为 63,
则说明有 25%的考生的分数低于 63 分。上四分位数越高,考生总体水平越
高,也说明这个科目的试题相对较容易,例如,历史的上四分位数为 92,
说明历史题目相对容易,也可能说明考生的历史水平较高。
众数则是得分人数最多的那个分数。例如,2013 年物理学科的众数为
99 分,而 2014 年则为 87 分。
综上所述,各学科分数分布均为负偏态分布,大部分学科的上四分位
数大于 80 分。从学科特点及学生学习效果看,物理和数学是最难的学科,
考生分数分布容易趋向于两极分化;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的分
数相对集中,区分度不大。 
1
 
2015 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思想政治
一、导言
2015 年 6 月的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
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 号)的有关要求,由自治区教育厅按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组
织实施的教育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是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
的主要依据,也是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本次考试旨在促进我区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国家课
程方案,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引导全区思想政治教师把握课程标准,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
主动、健康发展,为我区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和高中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估,以及普通高中教学质
量监测提供依据。通过思想政治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主要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检测学生是
否达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确定的课程目标。
本次考试对象主要是广西区内普通高中 2016 届学生和 2015 届补考学生,考试范围为广西壮族
自治区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规定的思想政治学科必修学分要求的模块内容和年度间国内外重大
时事,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本质量分析报告分为导言、试卷结构分析、考试数据总体分析、试题分析、总结和建议等五个
部份,数据统计样本为全体考生。主要通过统计相关实测数据,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
方法,对本次考试质量进行客观地系统地评析,以期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试卷结构分析
1. 题型结构
表 1 题型结构
题型 题量 分值
选择题 共 35 题 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
非选择题
简答题 共 1 题 6 分
分析说明题 共 1 题 12 分
综合探究题 共 1 题 12 分
试卷题型分为两大类: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非选择题
分为简答、分析说明和综合探究各一题。题型结构与各题型所占的分值比例符合 2015 年发布的《广
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与说明》(以下简称《考纲》)的要求。
2. 知识结构
(1)课程模块及分值
表 2 课程模块及分值
考试模块 题量 分值(分) 《考纲》要求
必修 1 13 32 约 30 分
必修 2 10 24 约 25 分
必修 3 8 20 约 20 分 
2
 
必修 4 10 24 约 25 分
总计 41 100 共 100 分
从考查内容上,各课程模块内容在试卷中所占分值比例基本符合《考纲》要求,各模块的题型
和题量分布也基本合理,与样卷基本一致。
(2) 知识板块及考点分布
表 3 知识板块及考点分布


课题 节次(知识点)
认知
层次
题型 小题号




1: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懂得正确使用信用卡 了解 选择题 1 2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商品价格变动对生活的
影响
了解 选择题 2 2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树立正确消费观的要求 运用
材料分
析题
37(2) 6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我国国有经济的地位与
作用
了解 选择题 3 2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就业的重要意义 了解 选择题 4 2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了解 选择题 5 2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知道促进社会公平的措

理解 选择题 6 2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税收的基本特征 了解 选择题 7 2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

市场调节的作用 了解 选择题 8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
本特征
了解 选择题 9 2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
会的经济建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的要求
了解 选择题 10 2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
开放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
要求
运用
综合探
究题
38(2) 4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
开放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
要求
运用
综合探
究题
38(3) 2


2: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
的国家
知道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的本质
了解 选择题 11 2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知道我国的选举方式 了解 选择题 12 2 
3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明确我国公民行使民主
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
了解 选择题 13 2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

能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
府的基本职能
了解 选择题 14 2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

知道政府要科学决策、民
主决策、依法决策
了解 选择题 15 2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
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的组织与活动原则
了解 选择题 16 2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地位及其原因
理解
材料分
析题
37(1) 6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和宗教政策
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的基本内容
了解 选择题 17 2
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
知道主权国家的构成要

了解 选择题 18 2
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
同发展
知道中国在国际事务中
发挥的作用
了解 选择题 19 2


3: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明确文化在综合国力竞
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理解 选择题 20 2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
传播
知道尊重文化多样性要
坚持的原则、正确态度
了解 选择题 21 2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
发展
知道传统文化的特点 了解 选择题 22 2
第五课文化创新
能根据材料探寻文化创
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

了解 选择题 23 2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知道中华文化的基本特

了解 选择题 24 2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
神的必要性
了解 简答题 36 6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根据材料探寻建设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的措施
理解 选择题 25 2
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知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内涵
了解 选择题 26 2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知道哲学的基本问题 了解 选择题 27 2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根据材料分析规律具有
客观性和普遍性
理解 选择题 28 2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运用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分析实际问题
理解 选择题 29 2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能根据材料解析实践是
认识的基础
理解 选择题 30 2 
4
 


4: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能根据材料分析联系的
普遍性原理;明确联系具
有的客观性、多样性;分
析整体与部分关系及方
法论要求,并结合材料运
用。
运用
综合探
究题
38(1) 6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能根据材料分析发展是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理解 选择题 31 2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
核心
明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
盾的辩证关系
理解 选择题 32 2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明确创新的作用 了解 选择题 33 2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明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
识的辩证关系
理解 选择题 34 2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对社
会的责任和贡献
了解 选择题 35 2
从考查范围上看,思想政治课必修课程在结构上由大到小划分为“模块——单元——课——框
——目”,试题内容覆盖了必修课程的所有“模块”、“单元”和绝大部分“课”,有较广的覆盖面,
受试卷篇幅和考试时间的限制,无法全面覆盖到所有的“框”和“目”,但基本符合测量的需要。
从知识点考查的角度上看,基本上都围绕着核心概念、主干知识开展考查,充分反映高中思想政治
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坚持了客观性与基础性的原则要求,有利于对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方向
的正确引导。
(3)认知水平分布
按照《考纲》要求,思想政治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考查
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水
平层次要求从低到高依次表述为:了解、理解、运用。通过统计,试卷的认知水平分布情况如下:
表 4 认知水平分布
认知水平 题号 分值
了解 1、2、3、4、5、7、8、9、10、11、12、13、14、15、16、
17、18、19、21、22、23、24、26、27、33、35、36
58 分
理解 6、20、25、28、29、30、31、32、34、37(1) 24 分
运用 37(2)、38(1)、38(2)、38(3) 18 分
 
5
 
 
图 1 试卷认知水平层次分布
表 4 和图 1 表明试卷在认知水平层次分布上,了解层次占 58 分,理解层次占 24 分,运用层次
占 18 分,试卷在突出考试的基础性与过关性的同时,也积极引导教与学去关注学科知识的实践价
值,注重学科核心素质的提升,关照到教育教学改革与考试命题改革的新方向。在考查难度和方式
上,试卷与去年相比有一定变化,减少了刻板照搬课本知识的题目,强调在生活中对知识的理解与
运用,努力迎合教学改革的“三贴近”原则。
3.能力结构
表 5 能力类型及其赋分
能力类型 行为目标 题号


 
Ⅰ识记经济、政治、文
化、哲学的基本概念、
原理
Ⅰ01 在与教材相似情景中再认或再现经
济、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
1、5、8、20、24、
25、26、27、36
22
Ⅱ理解经济、政治、文
化、哲学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
Ⅱ02 解释经济、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
原理
7 2
Ⅱ03 例举反映经济、政治、哲学的基本概
念、原理的社会现象,并说明所举实例与概
念、原理的一致性
12、13、14、 6
Ⅲ运用经济、政治、文
化、哲学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分析说明
经济、政治、文化等社
会现象
Ⅲ06 根据规定的内容领域,以图文信息转
换的方式描述社会现象
3、29 4
Ⅲ07 根据规定的内容领域,从材料的要素、
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中心思想等水平概括材
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4、17、16、19、
34
10
Ⅲ08 运用经济、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
原理解释社会现象
2、11、23、28、
32
10
Ⅲ09 运用经济、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
原理说明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
18、22、31、33、
37(1)
14 
6
 
Ⅲ10 运用经济、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
原理归纳材料所反映社会现象的实质
9、30、35、37(2) 12
Ⅲ11 运用经济、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
原理推测社会现象变化的可能趋势或结果
10、38(3) 4
Ⅳ综合运用经济、政
治、文化、哲学的基本
概念、原理和方法解决
社会实际问题社会实
际问题
Ⅳ12 运用经济、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设计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方
案,并加以说明
6、15、21、38(1)
38(2)
16
参照上海市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能力要求,从表 5 可以看出,试卷考查了包含识记、理解、
运用和综合运用四种类型中的十种行为目标,对思想政治学科能力考查比较全面,从分值上看,考
查识记能力共 22 分,考查理解能力(包含了两种行为目标)共 8 分,考查运用能力(包含了七种
行为目标)共 70 分,由此可见,试卷在相对适度的难度控制前提下,重在考查的考生在生活化情
景中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了一种新的知识观,即考生在新情境中对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力,突
出学习知识的价值与意义。
4.试题总体特征
总体上看,试卷能依据《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思想政治考试大纲与说明》命制,基本能体现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既重视考查学生
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注重考查学生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
和自主学习能力,关注所学知识在社会生活的实际中的应用,顺应教学改革的方向,强调了对新知
识观的落实,突出学习知识的价值与意义。
试题的学科知识覆盖面较广,认知层次分布基本符合《考纲》要求,学科能力的考查较全面,
主要考查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基础题较多,较少思维程度高、综合性强
的试题,能较好地体现基础性、过关性的考试性质。
在背景材料的运用上,有文字、图形、漫画等形式,涉及国际、国内、广西等区域,内容上包
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科技、文学、军事、思维、人生、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贴近生活、
紧扣热点、时代感强,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对考生学科能力进行了较全面的考查。
试卷语言表达简练明了,设问简明确切,不存在语义不清、理解有歧义等表达性问题,图表、
漫画、数据和文字配合适当,情景材料的编写简明易懂,难度编排上能由浅入深,突显对考生的人
文关怀。
 
7
 
 
三、 考试数据总体分析
1. 考生人数
表 6 2014、2015 年考生情况比较表
 报考人数 缺考人数 缺考率 实考人数 零分人数 作弊人数 有效人数
 2014 2015 2014 2015 2014 2015 2014 2015 2014 2015 2014 2015 2014 2015
全区 257917 271993 1571 1827 0.61% 0.67% 256346 270166 17 20 19 33 256311 270117
南宁市 38451 39443 145 173 0.38% 0.44% 38306 39270 3 2 2 2 38301 39266
柳州市 17719 18539 127 110 0.72% 0.59% 17592 18429 0 0 2 2 17590 18427
桂林市 22098 22795 146 151 0.66% 0.66% 21952 22644 3 6 3 4 21946 22634
梧州市 16932 17107 59 72 0.35% 0.42% 16873 17035 0 0 0 0 16873 17035
北海市 10072 10412 164 160 1.63% 1.54% 9908 10252 2 2 1 0 9905 10250
防城港市 4329 4785 77 56 1.78% 1.17% 4252 4729 0 1 2 0 4250 4728
钦州市 15051 16237 80 87 0.53% 0.54% 14971 16150 0 0 0 0 14971 16150
贵港市 31811 34682 143 188 0.45% 0.54% 31668 34494 2 0 1 3 31665 34491
玉林市 33155 35425 211 219 0.64% 0.62% 32944 35206 1 5 2 10 32941 35193
百色市 17383 19136 105 116 0.60% 0.61% 17278 19020 1 1 1 1 17276 19018
贺州市 9368 10060 53 85 0.57% 0.84% 9315 9975 0 3 1 3 9314 9971
河池市 20854 21792 125 168 0.60% 0.77% 20729 21624 2 0 2 5 20726 21619
来宾市 13124 13190 76 127 0.58% 0.96% 13048 13063 3 0 0 3 13045 13060
崇左市 7570 8390 60 115 0.79% 1.37% 7510 8275 0 0 2 0 7508 8275
参考人数、缺考率较上年略有增长。从表 6 可以看出,2015 年广西思想政治学科学业水平考试
报考人数为 271993 人,比 2014 年增加 14076 人,增长率为 5.46%;实际参考人数 270166 人,比
2014 年增加 13820 人,增长率为 5.39%,有效人数为 270117 人,比 2014 年增加 13806 人,增长 5.39%。
出现增长的原因应该是全区 2015 年学生比 2014 年学生增多。从缺考率看,2015 年广西思想政治考
生缺考率为 0.67%,缺考人数为 1827 人,较上一年增加了 256 人,缺考率增加 0.06%。缺考率不算
高,但是绝对数较大,原因是转学、辍学、没通过资格审查、主动弃考、突发疾病等还是其它原因?
它与思想政治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教育效果、教育管理以及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风气之间
有无关联?这些问题将随着数据分析的不断深化与调查研究的深度展开中去发现规律并找到原因。
本次无效考试人数为 1880 人,占全区总报考人数的 0.691%,考试作弊和零分数人数不多,缺
考人数占比也不大,全区有效人数达到报考人数的 99.3%以上。说明报考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发展心
理较为稳定,绝大部分考生有能力、信心、有责任心把学业水平考试考好。
表 7 2015 年思想政治考试人数分布表
名称 报考人数 缺考人数 缺考率 实考人数 零分人数 作弊人数 有效人数
全区 271993 1827 0.67% 270166 20 33 270117 
8
 
南宁市 39443 173 0.44% 39270 2 2 39266
柳州市 18539 110 0.59% 18429 0 2 18427
桂林市 22795 151 0.66% 22644 6 4 22634
梧州市 17107 72 0.42% 17035 0 0 17035
北海市 10412 160 1.54% 10252 2 0 10250
防城港市 4785 56 1.17% 4729 1 0 4728
钦州市 16237 87 0.54% 16150 0 0 16150
贵港市 34682 188 0.54% 34494 0 3 34491
玉林市 35425 219 0.62% 35206 5 10 35193
百色市 19136 116 0.61% 19020 1 1 19018
贺州市 10060 85 0.84% 9975 3 3 9971
河池市 21792 168 0.77% 21624 0 5 21619
来宾市 13190 127 0.96% 13063 0 3 13060
崇左市 8390 115 1.37% 8275 0 0 8275
注:有效人数是实考人数减去零分人数和作弊人数之和,后续数据分析均来自有效人数中的信息。
 
 
图 2 思想政治考试报考人数情况
 
报考人数与各市总人口数正相关。表 7 显示,从报考人数分布上看,排在第一、二、三位的是
南宁市、玉林市、贵港市,报考人数分别为 39443 人、35425 人、34682 人,分别占总报考人数的
比例是 14.5%、13.0%、12.8%。报考人数最少的是防城港市,报考人数为 4785 人,占总报考人数
的 1.8%。报考人数排在倒数第二的是崇左市,报考人数 8390 人,占全区总报考人数的 3.1%。报考
人数排名与全区各市的人口排名大致相同。
 
9
 
 
图 3 思想政治考试缺考率
缺考率高的原因有待进一步调研。表 7 和图 3 显示,从缺考人数上看,排上前三名的是玉林市、
贵港市、南宁市,缺考人数分别为 219 人、188 人、173 人;但缺考率最高的前三位是北海市、崇
左市和防城市,分别为 1.54%、1.37%和 1.17%。缺考人数与缺考率排名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各地报考
人数不同。缺考率高低的原因既要从考生诸如转学、辍学、没通过资格审查、主动弃考、突发疾病
等主客观原因上分析,也要从思想政治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教育效果、教育管理以及学生的思想
政治素质、学习风气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
 
 
图 4 无效人数分布图
无效考生人数与缺考分布趋同。无效考试人数排前三的是玉林、贵港和南宁,与缺考的分布状
况相同。因为无效考试人数是缺考人数、0 分人数和作弊人数之和。
 
2. 一分一档表分析 
10
 
表 8 一分一档表
分数 人数 累计人数 累计百分率
100 13 13 0.0048%
99 31 44 0.0163%
98 69 113 0.0418%
97 139 252 0.0933%
96 243 495 0.1832%
95 424 919 0.3402%
94 587 1506 0.5574%
93 858 2364 0.8750%
92 1178 3542 1.3110%
91 1497 5039 1.8651%
90 1950 6989 2.5869%
89 2209 9198 3.4046%
88 2645 11843 4.3836%
87 3171 15014 5.5573%
86 3652 18666 6.9091%
85 4165 22831 8.4507%
84 4694 27525 10.1882%
83 5053 32578 12.0585%
82 5570 38148 14.1202%
81 6087 44235 16.3733%
80 6574 50809 18.8066%
79 6897 57706 21.3595%
78 7422 65128 24.1067%
77 7960 73088 27.0530%
76 8078 81166 30.0430%
75 8468 89634 33.1774%
74 8774 98408 36.4250%
73 8911 107319 39.7234%
72 8956 116275 43.0384%
71 9037 125312 46.3833%
70 8932 134244 49.6895%
69 9051 143295 53.0396%
68 9020 152315 56.3783%
67 8701 161016 59.5989%
66 8620 169636 62.7895%
65 8245 177881 65.8414%
64 8178 186059 68.8684%
63 7773 193832 71.7455% 
11
 
62 7390 201222 74.4809%
61 6794 208016 76.9956%
60 6602 214618 79.4393%
59 6132 220750 81.7090%
58 5839 226589 83.8703%
57 5237 231826 85.8087%
56 4887 236713 87.6176%
55 4316 241029 89.2151%
54 3925 244954 90.6680%
53 3411 248365 91.9305%
52 3144 251509 93.0942%
51 2583 254092 94.0503%
50 2387 256479 94.9339%
49 1888 258367 95.6327%
48 1820 260187 96.3063%
47 1336 261523 96.8009%
46 1309 262832 97.2854%
45 921 263753 97.6263%
44 953 264706 97.9790%
43 649 265355 98.2192%
42 713 266068 98.4832%
41 460 266528 98.6534%
40 542 267070 98.8540%
39 308 267378 98.9680%
38 419 267797 99.1231%
37 230 268027 99.2083%
36 323 268350 99.3278%
35 142 268492 99.3804%
34 214 268706 99.4596%
33 122 268828 99.5047%
32 182 269010 99.5721%
31 105 269115 99.6110%
30 136 269251 99.6613%
29 64 269315 99.6850%
28 128 269443 99.7324%
27 66 269509 99.7568%
26 98 269607 99.7931%
25 54 269661 99.8131%
24 80 269741 99.8427%
23 42 269783 99.8582%
22 83 269866 99.8890% 
12
 
21 25 269891 99.8982%
20 71 269962 99.9245%
19 10 269972 99.9282%
18 50 270022 99.9467%
17 14 270036 99.9519%
16 37 270073 99.9656%
15 6 270079 99.9678%
14 27 270106 99.9778%
13 2 270108 99.9785%
12 12 270120 99.9830%
11 5 270125 99.9848%
10 8 270133 99.9878%
9 4 270137 99.9893%
8 1 270138 99.9896%
7 2 270140 99.9904%
6 1 270141 99.9907%
5 2 270143 99.9915%
4 1 270144 99.9919%
3 1 270145 99.9922%
2 1 270146 99.9926%
1 0 270146 99.9926%
0 20 270166 100.0000%
 
 从全区来看, 68 分、69 分和 71 分档考生人数最多,都超过了 9000 人,这 3 个分档的总人数
占到全体实考人数的 10.03%。中位数为 69 分,众数为 69 分,全区平均分为 68.89 分,较充分地说
明我区考生的思想政治学科能力所处的基本水平。88 分及以上成绩的考生约占全体考生的 5%,低
于 50 分的考生约占全体考生的 5%,说明试卷在区分两端考生的分数控制上表现较为合理。全区只
有 13 人获得满分,说明试题命制控制 100 分的思维技巧要求较高。
表 9 五分档表
5 分档 全区 南 宁

柳 州

桂 林

梧 州

北 海





钦 州

贵 港

玉 林

百 色

贺 州

河 池

来 宾

崇左

0-5 3 0 0 0 1 1 0 0 0 0 1 0 0 0 0
6-10 15 1 0 1 2 0 0 0 3 2 0 2 2 2 0
11-15 52 9 3 6 0 3 0 2 12 8 2 1 2 3 1
16-20 182 14 5 22 10 10 1 4 19 49 7 5 12 16 8
21-25 284 27 9 16 15 24 2 8 46 57 10 6 28 20 16 
13
 
26-30 491 49 13 36 17 23 7 22 98 76 30 13 39 38 30
31-35 764 70 17 49 21 45 13 28 154 113 59 27 50 73 45
36-40 1821 183 47 85 63 114 37 66 330 249 129 64 174 160 120
41-45 3692 386 120 250 147 205 116 150 629 458 261 140 318 309 203
46-50 8735 928 353 723 343 439 246 373 1329 1111 655 343 845 634 413
51-55 17376 2120 814 1532 860 734 422 765 2487 2212 1306 631 1636 1168 689
56-60 28695 3652 1484 2603 1519 1148 623 1418 3688 3682 2253 1091 2753 1797 984
61-65 38377 5054 2204 3491 2246 1490 762 2088 4900 4918 2782 1531 3497 2155 1259
66-70 44321 6042 2832 3753 2863 1570 749 2701 5462 5892 3224 1751 3716 2362 1404
71-75 44143 6400 3092 3555 3097 1562 654 2784 5500 6087 3020 1693 3529 1904 1266
76-80 36931 5628 2901 2847 2852 1349 503 2559 4787 4837 2463 1298 2582 1402 923
81-85 25569 4372 2323 2047 1922 946 372 1777 3101 3353 1678 819 1582 729 548
86-90 13627 2782 1532 1159 851 453 163 1011 1559 1595 859 430 703 239 291
91-95 4544 1319 585 422 200 127 57 366 364 463 264 117 140 47 73
96-100 495 230 93 37 6 7 1 28 23 31 15 9 11 2 2
100 分 13 8 4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五分档分布
全区 南宁市 柳州市 桂林市 梧州市
北海市 防城港市 钦州市 贵港市 玉林市
百色市 贺州市 河池市 来宾市 崇左市
图 5 五分档分布图
 考生成绩分布较为集中。 从五分档表来看,考生考分主要集中在 66~70 档和 71~75 档这两个
档位,各市的平均分、中位数和众数都落在这个区间,成绩分布较集中。
 
3.直方图分析 
14
 
 
图 6 一分一档直方图
从直方图来看,全区及各地市考生的分布都呈正态分布。平均分与众数的距离不大,说明试题
难度梯度与考生实际水平之间的吻合度较高。
4.难度分布(预估难度与实测难度对比)
(1)各题实测难度
实测难度为 0.8 以上的,属于容易题,0.5-0.79 为中等难度题,小于 0.5 的为较难题。
表 10 实测难度
题号 赋分 实测得分 实测难度 难度类别
1 2 1.99 0.99 容易
2 2 1.79 0.89 容易
3 2 0.74 0.37 较难
4 2 1.28 0.64 中等
5 2 1.40 0.70 中等
6 2 1.14 0.57 中等
7 2 1.23 0.61 中等
8 2 1.64 0.82 容易
9 2 1.87 0.93 容易
10 2 1.97 0.99 容易
11 2 1.21 0.60 中等
12 2 1.14 0.57 中等
13 2 1.93 0.97 容易 
15
 
14 2 1.47 0.74 中等
15 2 1.96 0.98 容易
16 2 1.28 0.64 中等
17 2 1.90 0.95 容易
18 2 1.67 0.83 容易
19 2 1.79 0.90 容易
20 2 1.94 0.97 容易
21 2 1.98 0.99 容易
22 2 1.92 0.96 容易
23 2 1.92 0.96 容易
24 2 1.92 0.96 容易
25 2 1.87 0.94 容易
26 2 1.86 0.93 容易
27 2 1.67 0.83 容易
28 2 1.50 0.75 中等
29 2 1.07 0.54 中等
30 2 1.39 0.70 中等
31 2 1.56 0.78 中等
32 2 0.85 0.43 较难
33 2 1.96 0.98 容易
34 2 1.20 0.60 中等
35 2 1.74 0.87 容易
36 6 2.53 0.72 中等
37(1) 6 2.25 0.37 较难
37(2) 6 2.80 0.47 较难
38(1) 6 1.83 0.31 较难
38(2) 4 2.30 0.57 中等
38(3) 2 1.44 0.72 中等
合计 100 68.9
 
 
16
 
 
 
图 7 2015 年思想政治学考实测难度图
 从表 10 和图 7 可以看出,从整个广西思想政治 2015 年学考的实测来看,所考的 41 个小题中,
容易难度题 20 道,中等难度题为 16 道,较难题为 5 道,所占分值分别为 40 分、38 分和 22 分,三
者比例约为 4:4:2,这与考试大纲要求的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7∶2∶1 相差甚远,导致
总体平均分没有达到命题目标分,说明本套试题难度较大,容易题偏少,中等难度题偏多,难度结
构设计与考生实际水平之间有较大差距。
试题的区分度是指测试题目对被测试者实际水平的区分能力。区分度数值越大,说明试题能够
区分出不同水平考生的功能越明显。试题的区分度值在 0.4 以上,说明试题的区分度很好;0.3 到
0.39 之间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0.2 到 0.29 之间,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是太好,需要修改;0.19
以下,表明区分度不好,此题应予以淘汰。
表 12 试题区分度分布表
题号 区分度 题号 区分度 题号 区分度
1 0.071209 15 0.223948 29 0.476235
2 0.309692 16 0.492272 30 0.422915
3 0.324174 17 0.258512 31 0.31535
4 0.380464 18 0.261912 32 0.150081
5 0.406536 19 0.299341 33 0.24328 
17
 
6 0.170618 20 0.30332 34 0.464044
7 0.339924 21 0.198138 35 0.356489
8 0.111923 22 0.291412 36 0.551148
9 0.225179 23 0.320981 37(1) 0.527357
10 0.234684 24 0.18657 37(2) 0.579957
11 0.415794 25 0.268897 38(1) 0.642428
12 0.397388 26 0.315724 38(2) 0.526431
13 0.251525 27 0.40411 38(3) 0.364184
14 0.429327 28 0.314178
 
 
图 9 区分度分布图
 
选择题中,区分度较小的为第 1、8、32、6、24、21 等 6 道题,区分效果不好的原因是题目考
得较容易(如第 1 题)或较难(第 32 题),区分不出考生的层次。对于此类题应予以淘汰。9、10、
13、15、17、18、25、33 等题区分度不是太好,应予以修改。区分度较好的选择题如第 16、29、
34、14、30、11、5、27 题,以及主观题,都要考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以及对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
题关注度,分析能力强和关注社会的考生,考试成绩高,反之,学考成绩就低。这很好地反映了教
学的目的。说明教学不仅是要教授书本知识,更多地是要跟社会结合,达到为社会培养“双创”人
才的目标。
四、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老赵打算去北京旅行,他可以携带的信用工具是
A.股票 B.信用卡 C.外汇 D.债券 
18
 
 【正确答案】B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经济的基本概念原理,了解信用卡、支票的功能,懂得正确使用信用
卡。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0.27% 99.27% 0.38% 0.06% 0.01% 1.99 0.17 0.99 0.07 2
第一层 0.09% 99.74% 0.15% 0.02% 0.00% 1.99 0.10 1.00 0.02 2
第二层 0.22% 99.46% 0.29% 0.04% 0.00% 1.99 0.15 0.99 0.01 2
第三层 0.29% 99.26% 0.38% 0.06% 0.00% 1.99 0.17 0.99 0.01 2
第四层 0.54% 98.50% 0.76% 0.15% 0.06% 1.97 0.24 0.98 0.11 2
 【答题分析】本题设置了一个旅游情景材料,考生们都比较熟悉,而且大部考生都有亲身体验,
都使用过银行信用卡,感受到了银行信用卡的方便和安全。难度 0.99,区分度 0.07,说明考生对
信用工具的知识把握很好,但个别考生没有很好把握股票、债券、外汇和信用卡的相关知识。
 【学法启示】一是准确区分和把握股票、债券、外汇和信用卡的理论知识;二是认真把握试题
的关键词“旅行需要的信用工具”,并把关键词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三是明确本题是最佳选择,
从答题情况看,有些考生选择 C,一个原因把外汇等同于外币,二是没有与其它选项进行比较找出
最理想的答案,因此要加强选择方法的培养。
 【教学建议】一是要讲清信用工具的内容,随着信用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不断深化和扩展,信
用工具种类越来越多,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按信用形式划分有商业信用工具,如各
种商业票据等;银行信用工具,如银行券和银行票据等;国家信用工具,如国库券等各种政府债券;
证券投资信用工具,如债券、股票等。二是讲清信用卡的特点和优点: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
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
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三是把握信用工具的其它内容:外汇包括外币、银行存款等外币支付手段,
股票、债券等外币有价证券,以及其他外汇资产,不能简单地把外汇等同于外币;债券是债务证书
包括国债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
 
2.南广(南宁—广州)高铁正式通车运营后,人们往返两地既可以乘坐普通火车、汽车,也可以
乘坐动车。这说明普通火车、汽车和动车是
A.互补商品 B.生活必需品 C.奢侈品 D.互为替代品
【正确答案】D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经济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8.05% 2.19% 0.33% 89.38% 0.06% 1.79 0.62 0.89 0.31 2
第一层 2.07% 0.19% 0.03% 97.70% 0.01% 1.95 0.30 0.98 0.06 2
第二层 4.29% 0.64% 0.07% 94.97% 0.04% 1.90 0.44 0.95 0.04 2
第三层 8.73% 1.67% 0.20% 89.37% 0.04% 1.79 0.62 0.89 0.08 2
第四层 18.64% 6.82% 1.09% 73.28% 0.16% 1.47 0.88 0.73 0.19 2 
19
 
 【答题分析】本题材料是高铁正式通车后,人们出行对普通火车、汽车、动车的多层次选择,
考查考生对互补品和替代品两个概念的了解。本题难度系数为 0.89,区分度为 0.31。从整体上看,
考生掌握情况良好,正确率 89%。但第四层次选择 A 的人数有 18.64%,没有正确把握互补品和替代
品的含义,选择 B 的人数有 6.82%,是没有正确把握题意与选项之间的关系,对消费者个人而言,
火车和动车既不是消费者个人的生活必需品,也不是个人奢侈品。
 【学法启示】一是要准确把握和区分互补品和替代品;二是认真审题,设问是“普通火车、
汽车和动车是”,意味着要求对它们三者是什么关系,或者是什么性质等做出判断;三是加强对基
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从选择的错误的情况看,是考生对概念的记忆出现了偏差;四是要进行检查,
做出选择后把设问和题肢联系起来,看看是否存在语句上的毛病或者逻辑上的错误,如把设问和 C
选项联系起来,“普通火车、汽车和动车是奢侈品”明显就是错误的,我们并不是购买火车,而是
购买火车、汽车、动车的服务。
 【教学建议】一是讲清楚基本概念,互补品指的是在使用价值上可以相互补充配套使用的产品,
比如电脑和电脑键盘,鼠标和鼠标垫等;替代品则指的是在使用价值上可以相互替代的产品,比如
苹果和香蕉在水果层面上是属于替代品。二是加强对差生的辅导;三是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明确
设问与题肢之间的关系,明确命题人的意图,做出正确选择。
 
3.右图的数据说明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C.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D.国有经济在所有行业都起决定作用
【正确答案】B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经济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8.30% 36.93% 51.48% 3.13% 0.16% 0.74 0.97 0.37 0.32 0
第一层 8.11% 59.17% 32.49% 0.19% 0.04% 1.18 0.98 0.59 0.24 2
第二层 8.32% 38.27% 52.44% 0.87% 0.10% 0.77 0.97 0.38 0.07 0
第三层 7.82% 28.08% 61.26% 2.71% 0.14% 0.56 0.90 0.28 0.05 0
第四层 8.99% 18.45% 62.56% 9.61% 0.39% 0.37 0.78 0.18 0.06 0
 【答题分析】本题通过一个图形考查我国国有经济的地位与作用。本题难度系数为 0.37,区分
度为 0.32。从答题情况看仅有的 37%考生能够做出正确选择,说明还有大部分考生看图能力差,理
解能力弱。选 A 和 C 的考生没有很好地区分“国有”和“公有”两个概念,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是公有资产而不是国有资产,公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也不是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
主体。各层次的考生在 A 这个选项上错误率差不多,基础越差的考生选 C 的人数越多,说明对基础
知识的记忆不够。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起决定作用,控制经民经济命脉,并不是在所有
行业都起决定作用,因此 D 也是错误的。总体上看,考生没有很好记忆和理解公有经济和国有经济
的地和作用。
 【学法启示】一是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本题就是对国有经济和公有经济的考查;二是
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图中的关键信息是“国有经济重点行业所占比重(%)”,可以看出国有经济
在冶金、化工、汽车、铁路、石油、电力所占的比重非常大,说明国有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20
 
三是加强选择方法的培养,本题只要对概念记忆清晰,不需要看材料就能够做出正确判断,从本题
看图与选项没有关系。
 【教学建议】一是加强重点难度教学,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二
要注意类似概念的区分和理解,国有经济和公有经济既是常考点,也是考生记忆经常错乱的知识点。
本题实测难度只有 0.37,预估难度 0.9,难度相差 0.53,与预期偏差太大,说明该知识点的教学没
有达到预期效果;三是加强学法指导,平时引导考生做考试笔记,把易错的试题汇集起来,这样可
以提高成绩。
 
4.李克强总理指出: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一个家庭没有人就业就毫无生
气,没有希望。其中蕴含的经济学道理是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 ②就业可以解决家庭的一切问题 ③就业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④就
业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C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经济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0.75% 34.54% 63.94% 0.67% 0.09% 1.28 0.96 0.64 0.38 2
第一层 0.26% 12.58% 87.04% 0.09% 0.03% 1.74 0.67 0.87 0.18 2
第二层 0.39% 29.17% 70.08% 0.32% 0.04% 1.40 0.92 0.70 0.09 2
第三层 0.62% 43.15% 55.61% 0.54% 0.08% 1.11 0.99 0.56 0.08 2
第四层 1.88% 57.50% 38.51% 1.88% 0.22% 0.77 0.97 0.39 0.10 0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就业的重要意义,难度系数为 0.64,区分度为 0.38。从答题情况看,
很多考生没有把握就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就业不可能解决家庭的一切问题,因此②选项错误;选
择 B 项的人数多达 34.54%,特别是第三、第四层次比例达 43.15%和 57.50%,说明部分考生审题能
力差,没有把材料与设问密切结合起来分析,材料强调的是就业对个人的影响,而选项是就业对整
个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影响,与题意不合。
 【学法启示】一是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对个人而言,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个人取得收入、获
得生存的谋生手段,有利于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自身的社会价
值;二是加强抗干扰能力,注意审题,把握就业对个人的作用;三是平时多加强审题训练,考试时
高度集中注意力,提高答题质量。
 【教学建议】一是加强组合式选择题答题方法培养,从本题看“就业可以解决家庭的一切问题”
明显是错误的,排除②,就排除了 A 和 D,通过比较 B 和 C,③一定入选,①和④再排除一个错误
项就能够正确选择。二是适当加强练习,加强讲解,举一反三;三是注意教学效果,本题实测难度
只有 0.64,预估难度 0.9,难度相差 0.26,与预期偏差较大,说明该知识点的教学没有达到预期效
果。
 
5.商业银行是指经营一定的金融业务,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下列属于商业银行主
要业务的是
A.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 
21
 
B.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债券买卖业务
C.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外汇买卖业务
D.存款业务、债券兑付业务、代理保险业务
【正确答案】A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经济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从答题情况看得分率不高,本题实测难度为 0.70,
区分度为 0.41,预估难度 0.9,难度相差 0.20,与预期偏差较大距离,特别是第四层次的考生正确
率仅为 43.40%,选择 B 和 C 的考生较多,都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不清晰。
 【学法启示】本题是属于填空式的选择题,没有什么难度。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有存款业务(基
础业务)、 贷款业务(主体业务,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和结算业务。但得分率没有预期好,
说明一部分考生对政治不够重视。
 【教学建议】一是平时教学注意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提高学生们对政治的兴趣,多进行
正面引导。二是强化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背诵,对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采取黙写的方式来加强记忆;
三是做好学案,让学生在课前去预习,提高学习效率;四是加强易错点知识的区分和练习。
 
6.当前我国居民收入仍存在较大差距。下列措施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是
①全面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 ②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③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④再分配更要注重效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正确答案】B
【考查目标】理解经济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27.00% 56.96% 10.33% 5.60% 0.11% 1.14 0.99 0.57 0.17 2
第一层 21.29% 68.87% 5.80% 4.01% 0.03% 1.38 0.93 0.69 0.15 2
第二层 26.99% 57.13% 10.26% 5.55% 0.07% 1.14 0.99 0.57 0.04 2
第三层 29.71% 52.16% 12.07% 5.96% 0.09% 1.04 1.00 0.52 0.03 2
第四层 30.89% 47.75% 13.94% 7.16% 0.26% 0.95 1.00 0.48 0.06 0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如何缩小差距、促进社会公平。难度系数为 0.57,区分度为 0.17,预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70.23% 16.01% 10.22% 3.41% 0.14% 1.40 0.91 0.70 0.41 2
第一层 92.63% 4.50% 2.16% 0.68% 0.03% 1.85 0.52 0.93 0.15 2
第二层 78.35% 12.96% 6.63% 2.00% 0.06% 1.57 0.82 0.78 0.10 2
第三层 61.86% 21.73% 12.57% 3.72% 0.12% 1.24 0.97 0.62 0.09 2
第四层 43.40% 27.02% 21.31% 7.89% 0.39% 0.87 0.99 0.43 0.12 0 
22
 
估难度为 0.65,难度相差 0.08,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从四个层次看 A 项的迷惑性较大,四个层
次的考生误选 A 均在 21%以上,说明众多考生对“全面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与促进公平的关系没
有理解,全面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不一定能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同时全面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
也不利于正确处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在我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因此选择④是错的。
 【学法启示】一是正确把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障,在
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二是把握在我国如何
实现社会公平,这是学习的重点;三是要关注时事,关注国家大事,在我国收入分配存在问题,收
入差距较大,如何实现公平是国家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建议】一是关注热点知识。分配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表现,在我国基尼系数比较大,
国家加大力量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公平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
配制度;还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
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大再
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
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
缔非法收入。二是多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把握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三是多了解考生实际,
加强重点难点知识的教学。
 
 
7.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
改变。这说明税收具有
A.强制性 B.公平性 C.固定性 D.无偿性
【正确答案】C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经济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33.65% 4.44% 61.29% 0.58% 0.05% 1.23 0.97 0.61 0.34 2
第一层 17.92% 0.57% 81.41% 0.09% 0.01% 1.63 0.78 0.81 0.15 2
第二层 30.71% 1.79% 67.22% 0.27% 0.01% 1.34 0.94 0.67 0.07 2
第三层 40.61% 4.07% 54.73% 0.54% 0.06% 1.09 1.00 0.55 0.08 2
第四层 48.23% 12.36% 37.74% 1.53% 0.14% 0.75 0.97 0.38 0.11 0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税收基本特征的理解和记忆。本题难度系数为 0.61,区分度为
0.34。从答题情况看得分率不高,选 A 税收具有强制性的考生,只看到题目“国家以法律的形式”
规定交税,没有全面把握材料。题目中国家“预先规定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
能随意改变”,整体意思看强调的是固定性。选择 B 的考生根本就不懂得税收没有公平性的特征。
选 D 的考生虽然知道税收具有无偿性,但没有根据材料来选择。从选择的总体情况看,没有很好地
区分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特征。
 【学法启示】一是全面阅读材料,不能断章取义,应把握试题的中心意思。二是区分好税收
三个特征的含义。三是要准确把握基础知识,并对基础知识理解记忆。本题预估难度 0.9,实测难
度达 0.61,难度差达到了 0.29,说明我们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23
 
 【教学建议】一是对基础知识讲清讲透,税收的强制性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
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无偿性是税收无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
接付出任何代价;固定性是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
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二是在平时的试卷的讲解过程中,注重对考生审题方法的指导。三是对
基础差的考生加强辅导。
 
8.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实现资源配置主要依靠
A.改革创新 B.科技进步 C.政府指令 D.供求、价格和竞争
【正确答案】D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经济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3.42% 6.39% 8.20% 81.88% 0.10% 1.64 0.77 0.82 0.11 2
第一层 1.53% 3.75% 6.50% 88.19% 0.03% 1.76 0.65 0.88 0.14 2
第二层 3.14% 6.83% 9.84% 80.12% 0.08% 1.60 0.80 0.80 0.02 2
第三层 3.84% 7.27% 9.20% 79.62% 0.08% 1.59 0.81 0.80 0.00 2
第四层 5.53% 8.10% 7.31% 78.82% 0.24% 1.58 0.82 0.79 0.14 2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市场调节资源是如何实现的。本题难度系数为 0.82,区分度为 0.11。
从答题情况看得分率较高,说明考生对价值规律调节资源配置的知识了解较好。选择 C 的考生没有
很好地把握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政府指令是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不是市场调节。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实现资源配置主要依靠供求、价格和竞争来实现,而 A 和 B
选项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可以促进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科技进步从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选 A
和 B 的考生就是没有很好地把握试题的要求。
 【学法启示】一是了解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二是把握市场配置资源的实现方
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
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因此价值规律调节就是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来实现。三
是认真审设问,本题的设问是“市场实现资源配置主要依靠”什么来实现的。
 【教学建议】一明确市场调节本质就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二全面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
表现形式、实现形式;面对激烈的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根据市场价格
的变化,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
资源的有效利用。
 
9.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即使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
人口 1000 万人以上。打好扶贫攻坚战是为了
A.让农民先富起来 B.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C.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正确答案】C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经济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24
 
全体 1.16% 4.56% 93.32% 0.88% 0.08% 1.87 0.50 0.93 0.23 2
第一层 0.21% 0.98% 98.66% 0.12% 0.02% 1.97 0.23 0.99 0.06 2
第二层 0.61% 3.12% 95.86% 0.37% 0.04% 1.92 0.40 0.96 0.05 2
第三层 1.19% 5.74% 92.30% 0.68% 0.09% 1.85 0.53 0.92 0.05 2
第四层 2.89% 9.16% 85.20% 2.55% 0.21% 1.70 0.71 0.85 0.19 2
 【答题分析】本题通过一个政府扶贫工作的情景,考查考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的理解和应用。本题难度系数为 0.93,区分度为 0.23,得分率较高,说明考生对这一知识点的了
解较好。选 A 的考生错误地认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就是让农民先富起来。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
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具体措施,不是打好扶贫攻坚战的目的,扶贫攻坚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
标,因此选 B 是错误的。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区别开来
的主要标志,D 项不符合试题要求。
 【学法启示】一是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把握社会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二是把握设问的指
向性,“打好扶贫攻坚战是为了”,在四个选项中找到打好扶贫攻坚战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教学建议】一是准确把握社会主市场经济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市场在国家宏观
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基本标志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
富裕,能够实行科学、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有充分发挥国家人力、财力、物力办大事的优势。二是
明确设问意图,“打好扶贫攻坚战是为了”,就是选择一个结果或者目标。
 
10.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以下举措符合这一战略设想的是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③单纯依靠扩大投资规模来增加经济总
量 ④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A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经济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98.67% 0.47% 0.56% 0.24% 0.07% 1.97 0.23 0.99 0.23 2
第一层 99.91% 0.04% 0.03% 0.01% 0.01% 2.00 0.06 1.00 0.01 2
第二层 99.76% 0.09% 0.10% 0.03% 0.02% 2.00 0.10 1.00 0.02 2
第三层 99.44% 0.19% 0.24% 0.09% 0.05% 1.99 0.15 0.99 0.02 2
第四层 95.17% 1.70% 2.04% 0.90% 0.20% 1.90 0.43 0.95 0.40 2
 【答题分析】本题通过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景来考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
与要求,难度系数为 0.99,区分度为 0.23,得分率较高,说明考生对经济增长方式的相关内容把
握准确。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是消费、投资和出口,选项③“单纯依靠扩大投资规模来增加经
济总量”明显是错误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不能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发展,所以④
“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说法是错误的。
 【学法启示】一是全面把握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与要求,二是联系材料准确判断题肢,三是
把握消费、投资和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四要明确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不能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 
25
 
 【教学建议】一是关注时事,把握新常态的内容:不再把追求高经济增速作为政策目标,短
期内会维持一个增长区间;必须推动市场化改革,“新常态”不是一个静态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
系统目标;必须警惕局部风险系统化、扩大化。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四个主要特征就是中高速、优结
构、新动力、多挑战。二是教学中讲清楚经济的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要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可持续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主攻方向),
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
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
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明确发展经济的动力不能只是一个方面。
 
11.2015 年 4 月 1 日,“猎狐 2015”专项行动启动,截至 5 月 15 日我国已从 32 个国家和地区抓获
外逃人员 150 人。我国“猎狐 2015”专项行动说明
 A.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的职能 B.国家已经不具有阶级性
 C.我国现阶段的工作中心发生改变 D.国家执法不受国界限制
【正确答案】A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政治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60.28% 1.44% 2.70% 35.53% 0.05% 1.21 0.98 0.60 0.42 2
第一层 86.68% 0.10% 0.30% 12.92% 0.01% 1.73 0.68 0.87 0.18 2
第二层 67.57% 0.56% 1.41% 30.44% 0.03% 1.35 0.94 0.68 0.11 2
第三层 49.64% 1.50% 3.25% 45.57% 0.04% 0.99 1.00 0.50 0.11 0
第四层 32.05% 3.94% 6.44% 57.45% 0.13% 0.64 0.93 0.32 0.07 0
 【答题分析】本题通过一个启动“猎狐 2015”专项行动,抓获外逃人员的材料,考查考生对
人民民主专政的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本题难度系数为 0.60,区分度为 0.42。从答题情况
看,相当一部分考生没有很好把握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选择 B 项的同学否定了国家的阶级属
性,任何国家都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没有超阶级的国家。选 C 的考生错误地认为我国现阶段的工作
中心发生改变,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它
决定了我国的根本任务仍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本题选 D 的考生达 35.53%,特别是第四层次的考
生选择 D 项占 57.45%,说明对一个国家的执法受到一定的国度限制的了解不够,同时与教师在讲解
过程中没有很好讲清楚相关知识点有密切关系。
 【学法启示】一是准确把握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二是把握国家法律的制订和实行,都
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把握国内法律与国际法的关系;三是多关注国家大事。
 【教学建议】一讲清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
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二是国家法律具有阶级性,是统治阶级利
益和意志的体现。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我国法律适用于中国的领土、领海、领空,及中国飞往外国
的航空器和船舶;对全体中国公民都有约束力;外国人在外国地方伤害中国人也适用中国法律。根
据国际法,国家对于国际犯罪,无论犯罪人的国籍如何,也无论他在何处犯罪均有权实行管辖。但
由于受到国界的限制,在其它国家和地区抓获外逃人员涉及到国家主权和其它各方面的影响,国家
执法不能随心所欲,需要其它国家协商和签订相关法律文件。所以 D 项国家执法不受国界限制的说
26
 
法是错误的。
 
12.某村举行村委会主任选举,共有三位候选人,经过竞选演讲、村民投票,候选人中的一人当选
村委会主任。本次选举活动采取的选举方式有
①直接选举 ②间接选举 ③等额选举 ④差额选举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正确答案】C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政治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20.53% 7.33% 57.09% 14.95% 0.11% 1.14 0.99 0.57 0.40 2
第一层 12.13% 1.39% 81.95% 4.52% 0.01% 1.64 0.77 0.82 0.18 2
第二层 21.61% 4.60% 63.23% 10.50% 0.07% 1.26 0.96 0.63 0.09 2
第三层 24.89% 8.27% 48.55% 18.18% 0.11% 0.97 1.00 0.49 0.09 0
第四层 24.64% 16.43% 29.80% 28.87% 0.26% 0.60 0.91 0.30 0.13 0
 【答题分析】本题通过某村举行村委会主任选举的情景,考查考生对我国的选举方式的了解。
本题难度系数为 0.57,区分度为 0.40。从答题情况看还有很多考生对我国的选举方式把握不准确。
某村委会主任选举共有三位候选人,只有一人当选村委会主任,材料说明是差额选举,不是等额选
举,④一定当选,那就排除了 A、B。村委会主任由老百姓选举产生,就是直接选举,所以①当选。
本题难度不大,预估难度比实测难度高出了 0.33,说明考生对知识的了解不充分。
 【学法启示】一是把握什么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什么是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二是认真
审题,材料是三人中选一人就是差额选举,是由自己村的老百姓来选举就是直接选择。三是对政治
重视不够,应该加强学习,把握基本理论。
 【教学建议】教师讲清楚我国的选举方式,直接选举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但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不适用。间接选举在选民
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但不能使每个选民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等额选举
比较充分地考虑了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差额选举在候选
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但如果不
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本题主要问题出现在学生的学习上,教师平
时应多引导考生学习政治。
 
13.王师傅发现,当地政府的个别工作人员在拆迁征地过程中存在违法失职行为,于是他写信向有
关国家机关进行反映。王师傅行使监督权的方式属于
A.舆论监督制度 B.信访举报制度
C.社会听证制度 D.专家咨询制度
【正确答案】B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政治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2.06% 96.68% 0.87% 0.35% 0.05% 1.93 0.36 0.97 0.25 2 
27
 
第一层 0.33% 99.57% 0.06% 0.02% 0.01% 1.99 0.13 1.00 0.02 2
第二层 0.82% 98.87% 0.20% 0.09% 0.02% 1.98 0.21 0.99 0.02 2
第三层 1.88% 97.44% 0.47% 0.19% 0.03% 1.95 0.32 0.97 0.04 2
第四层 5.66% 90.01% 2.98% 1.22% 0.13% 1.80 0.60 0.90 0.32 2
 【答题分析】本题通过公民举报政府的个别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来考查我国公民行使民主
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难度系数为 0.97,区分度为 0.25,得分率较高。选 A 的考生没有把握舆论
监督制度和信访举报制度的区分,选 C 的考生没有很好地把握材料是“写信向有关国家机关进行反
映”。选 D 的考生没有把握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的区别。
 【学法启示】一是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是公民写信举报政府的个别工作
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二是区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内容;三是把握信访举报制度是指公民、法
人和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话、电报、电子邮件、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但不得捏造、
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
 【教学建议】一是讲清楚舆论监督制度的内容和特点,舆论监督制度是通过电视、广播、报
纸、杂志等方式,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发挥独特作用,
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大、时效快的特点。二是明确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内容。民主决策有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会制度,民主监督的方式有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和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等。两者都有听证会的形式,关键看材料的具体内容,社会听证会制度是在政策出台之前,通过听
证会方式,了解决策机关拟定的方案存在哪些问题,并建议修正、完善,目的是为了决策利民。而
民主监督中的监督听证会是在政策实施之后,通过监督听证了解政策是否执行,以及实施情况。三
是加强对考生的审题练习。
 
14.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幸福离不开政府职能的发挥。下列选项属于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职能的是
A.国务院部署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
B.公安部门启动反恐“一分钟处置”机制
C.我国向马里共和国派出第三批维和部队
D.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正确答案】D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政治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23.20% 2.01% 1.09% 73.62% 0.09% 1.47 0.88 0.74 0.43 2
第一层 4.16% 0.35% 0.17% 95.30% 0.02% 1.91 0.42 0.95 0.12 2
第二层 15.10% 1.29% 0.60% 82.97% 0.04% 1.66 0.75 0.83 0.11 2
第三层 30.64% 2.47% 1.00% 65.81% 0.08% 1.32 0.95 0.66 0.11 2
第四层 47.00% 4.29% 2.80% 45.68% 0.23% 0.91 1.00 0.46 0.16 0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本题难度系数为 0.74,区分度为 0.43。从答
题情况看有很多考生对我国政府职能理解不透彻,在实际问题的判断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国务院部
28
 
署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内容属于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选
A 是错误的。公安部门启动反恐是政治职能,我国向马里共和国派出第三批维和部队是对外职能,
BC 项都不能入选。四个层次考生选 A 的人数比例较大,特别是第四层次考生选比较达 47.00%,说
明此项干扰性强,很多考生没有正确区分什么是经济职能,什么是公共服务职能。
 【学法启示】一是全面把握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理解各项职能的具体内容;二是认真把
握设问,“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的是”,关键词是经济职能;三是对题肢进行准确判
断,把握题目与选项的联系。从本题的考试情况看,是考生在学习中出现了问题。
 【教学建议】全面区分政府的各项职能,政治统治职能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的职能,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
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职
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
展,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提供各种社会公共服务,如公共基础
设施,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控制人口增长
等;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等。还有组织社
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
 
15.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为了减少决策失误,政府应当坚持
A.让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增加公民的政治义务
C.公开国家机关的所有文件 D.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正确答案】D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政治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0.33% 1.20% 0.26% 98.13% 0.09% 1.96 0.27 0.98 0.22 2
第一层 0.02% 0.15% 0.04% 99.76% 0.03% 2.00 0.10 1.00 0.02 2
第二层 0.08% 0.34% 0.07% 99.46% 0.06% 1.99 0.15 0.99 0.01 2
第三层 0.15% 0.68% 0.17% 98.91% 0.08% 1.98 0.21 0.99 0.03 2
第四层 1.16% 3.94% 0.82% 93.87% 0.22% 1.88 0.48 0.94 0.34 2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难度系数为 0.98,区分度为 0.22,
从答题情况看得分率较高,四个层次的考生正确率均达 93.87%以上。A 选项让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
力本身说法不正确,B 选项增加公民的政治义务的主体是公民,试题设问的主体是政府,两者不一
致,但第四层次的考生中还有 3.94%选错。国家不可能公开国家机关的所有文件,这关系到国家的
机密和利益等,C 项本身是错误 。
 【学法启示】一是认真审题,试题的中心意思是政府为了减少决策失误应当怎么做,把握了这
一关键词就很容易做出正确选择;二是把握基础知识,政府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才
能更好行使政府的职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教学建议】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政府
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因此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不断提
高决策水平。
 
29
 
16.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 2761 票赞成、81 票反对、33 票弃权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
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这表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
A.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B.民主集中制
C.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民主与法制
【正确答案】B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政治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6.91% 63.96% 3.54% 25.51% 0.08% 1.28 0.96 0.64 0.49 2
第一层 1.02% 93.16% 0.38% 5.41% 0.02% 1.86 0.50 0.93 0.17 2
第二层 4.54% 74.29% 1.84% 19.28% 0.05% 1.49 0.87 0.74 0.13 2
第三层 9.16% 52.60% 3.52% 34.65% 0.07% 1.05 1.00 0.53 0.13 2
第四层 14.18% 29.75% 9.21% 46.66% 0.19% 0.60 0.91 0.30 0.12 0
 【答题分析】本题属于填空式的选择题,本题通过一个全国人大高票通过《关于修改〈中华
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的情景材料,考查考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理解,
本题预估难度不大,但考生得分率不高,难度系数为 0.64,区分度为 0.49。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和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公民个人如何正确使用权利的原则,主体是个人,设问是我国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主体是人民代表大会,选择 A 和 C 的考生就是没有认真审题。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没有民主与法制原则,D 项不符合设问的要求,错选的考生较多,特别是第三、第四层
次的考生错误率高达 34.65%和 46.66%,说明相当一部分考生没有很好地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学法启示】一是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把握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
原则是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二是认真审题,把握材料与题肢之间的关系,材料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三
次会议以 2761 票赞成、81 票反对、33 票弃权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说明全国人大在实行民主的基础上形成了集中,考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三
要把握设问主体是我国的人大,不是公民个人。
 【教学建议】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本题预测难度和实际难度相关较大,说明考生的学习出现
了问题,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体现在人民代表大
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策少数服从多数。在人
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关、司法机关都由它
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
和在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能
够保证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并使其他国家机关按照各自的职权开展工作。二是加强学
习方法和答题方法的指导。
 
17.“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决定,从 2014 年开始,
“壮族三月三”广西全体公民放假两天。这表明
①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②民族自治地方可以自由制定法律 ③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
政府属于自治机关 ④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依法行使自治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
 
 【正确答案】D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政治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0.37% 2.86% 1.73% 95.00% 0.04% 1.90 0.44 0.95 0.26 2
第一层 0.05% 0.48% 0.77% 98.70% 0.01% 1.97 0.23 0.99 0.04 2
第二层 0.08% 1.02% 1.22% 97.66% 0.01% 1.95 0.30 0.98 0.02 2
第三层 0.19% 2.08% 1.54% 96.17% 0.02% 1.92 0.38 0.96 0.03 2
第四层 1.25% 8.53% 3.64% 86.44% 0.14% 1.73 0.68 0.86 0.33 2
 【答题分析】本题材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壮族三月三”广西全体公民放假两
天,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本题难度系数为 0.95,区分度为 0.26,从答题情况看得
分率较高,均在 86%以上。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完全的自治权的说法是错误的,民族自治权是地方自
治权,不等于完全自治。全国人大是我国唯一的立法机关,其它地方人大没有制订国家法律的权力,
并且材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定“壮族三月三”广西全体公民放假两天,政府不是权力机关,
更不能自由制订法律,因此①②本身的提法都是错误的。第四层次选 B 项的考生较多,就是不了解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什么。
 【学法启示】把握基础知识,了解民族自治机关是自治地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
治区权力机关有权制定适合本地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明确自治地方都是行政区域单位,民族自治不
是完全自治。
 【教学建议】狠抓基础,了解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机关
有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和其他自治权。这一制度的实行有利于
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18.2015 年 5 月 26 日,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强调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
事战略方针,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是因为
A.主权是加入国际组织的前提 B.主权是国家存在的物质基础
C.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D.主权是构成国家的唯一要素
【正确答案】C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政治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1.59% 12.07% 83.49% 2.76% 0.09% 1.67 0.74 0.83 0.26 2
第一层 0.58% 5.84% 93.28% 0.30% 0.01% 1.87 0.50 0.93 0.11 2
第二层 1.19% 10.75% 86.96% 1.07% 0.03% 1.74 0.67 0.87 0.04 2
第三层 1.65% 13.79% 81.91% 2.57% 0.08% 1.64 0.77 0.82 0.04 2 
31
 
第四层 3.17% 19.10% 69.69% 7.78% 0.26% 1.39 0.92 0.70 0.23 2
 【答题分析】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强调新形势下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来考查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主权重要地位。本题难度系数为 0.83,区分度为 0.26,从答题情况
看考生对这一知识把握不全面。选 A 的考生没有把握国际组织的类型,选 B 项的考生有 12%,特别
是第四层次考生 B 项选比达 19.10%,说明这部分考生没有把握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的相关知
识,从整个人类社会来看物质生产资料生产是物质基础,从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来看,领土是主权
国家存在发展的基础;主权国家构成有四要素,“主权是构成国家的唯一要素”的说法是错误的,
选 D 的考生没有把握构成主权国家的四要素。
 【学法启示】一是强化基础知识,主权国家构成要素有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最重
要的是主权。二是把握原因试题的选择方法,本题是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因,就是要选择主
权对我国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建议】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一是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
最高权力,也是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因此我国维护国
家主权,才能维护我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二是了解国际组织,国际组织是一些国家、地区或民
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是国际社
会的主要成员。依据不同标准,国际组织有不同类型:有政府间和非政府国际组织,有世界性的和
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没有主权不能加入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但可以加入非政府国际组织,所以有主
权是加入国际组织的前提是不正确的。
 
19.为帮助西非国家防控埃博拉疫情,中国先后提供了价值 3000 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物资
援助,并派出 3 个公共卫生专家组。这表明我国
A.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坚决维护非洲国家的国家利益
C.成为非洲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D.主动承担一个大国的国际责任
【正确答案】D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政治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2.61% 5.94% 1.80% 89.58% 0.08% 1.79 0.61 0.90 0.30 2
第一层 0.49% 1.45% 0.16% 97.88% 0.02% 1.96 0.29 0.98 0.07 2
第二层 1.58% 3.76% 0.64% 94.00% 0.03% 1.88 0.48 0.94 0.05 2
第三层 2.92% 6.60% 1.60% 88.80% 0.08% 1.78 0.63 0.89 0.06 2
第四层 5.94% 12.98% 5.23% 75.63% 0.21% 1.51 0.86 0.76 0.25 2
 【答题分析】通过中国为帮助西非国家防控埃博拉疫情,先后提供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的
事实,考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本题难度系数为 0.90,区分度为 0.30。从答题情况看
考生得分率较高。选 A 的考生没有理解什么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选 B 的考生不了解国家利益的
真正含义及试题的要求。选 C 的考生没有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应该是本国人民来主导。
 【学法启示】一是学会找试题关键词,本题“为防控埃博拉疫情中国给西非提供紧急人道主
义物资援助表明我国”主动承担一个大国的国际责任。二是了解什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三是什
么是国家利益。最后根据所学的知识联系材料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 
32
 
 【教学建议】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明确几个概念:霸权主义是指大国、强国不尊重他国主
权和独立,对他国强行干涉、控制和统治;强权政治是指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利用其经济、军事实
力,强迫其他国家服从其统治,听从其指挥;国家利益就是满足或能够满足国家以生存发展为基础
的各方面需要并且对国家在整体上具有推动的事物。包括安全利益,如国家统一,独立、主权和领
土完整;政治利益,如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巩固;经济利益,如资源利用的效益、经济活动的
利益和国家物质基础的增强等。二是明确材料与选项的联系,从主体来看,国家利益只能是以国家
为利益主体的利益,材料是中国政府向西非防控埃博拉疫情提供人道主义物资援助,享受利益的主
体主要是埃博拉疫情的感染者,不能说中国政府坚决维护整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利益,所以 B 选项不
能当选。三是明确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20.我们要在推进人类各种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这是因为在激
烈的国际竞争中,文化越来越成为
①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③综合国力竞争的唯一要素
④国际政治斗争的唯一内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正确答案】A
【考查目标】理解文化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97.23% 1.29% 0.84% 0.57% 0.07% 1.94 0.33 0.97 0.30 2
第一层 99.89% 0.04% 0.04% 0.01% 0.01% 2.00 0.07 1.00 0.01 2
第二层 99.59% 0.14% 0.16% 0.09% 0.02% 1.99 0.13 1.00 0.02 2
第三层 98.67% 0.59% 0.43% 0.26% 0.05% 1.97 0.23 0.99 0.04 2
第四层 89.92% 4.79% 2.98% 2.11% 0.20% 1.80 0.60 0.90 0.42 2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难度系数为 0.97,区分度为 0.30,
从答题情况看考生对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了解较好。我国要增强文化软实力,因为在激烈的国际
竞争中,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
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内容之一,政治与文化是有区别的,内容不一样,所以文化不是国际政治斗争的
内容之一,所以③④的提法不正确。
 【学法启示】一是注意审题,材料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原因;二是
把握基础知识,了解综合国力的内容、地位和作用;三是把握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教学建议】本题难度不大,只要讲清综合国力的基础知识就容易做正确选择。当前国际竞
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
资源最重要的指标,内容包括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等实力。文
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世界
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
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3
 
21.美国人很少食用本国泛滥成灾的“亚洲鲤鱼”,而中国人却把这些鲜活肥美的鱼儿视为美食。
面对饮食文化的差异,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A.严肃批判美国的饮食文化
B.热情地帮助美国人改变饮食文化
C.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排斥他国饮食文化
D.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正确答案】D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文化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0.29% 0.36% 0.25% 99.06% 0.04% 1.98 0.19 0.99 0.20 2
第一层 0.04% 0.03% 0.04% 99.89% 0.01% 2.00 0.07 1.00 0.02 2
第二层 0.09% 0.08% 0.06% 99.76% 0.01% 2.00 0.10 1.00 0.01 2
第三层 0.14% 0.21% 0.12% 99.51% 0.03% 1.99 0.14 1.00 0.02 2
第四层 0.96% 1.23% 0.84% 96.83% 0.14% 1.94 0.35 0.97 0.38 2
【答题分析】本题的材料是通过饮食文化,展示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亚洲鲤鱼”持不同的态度和选
择,来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坚持的原则和正确态度,得分率太高,难度系数为 0.99,区分度为
0.20。对待不同的文化我们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严肃批判
美国的饮食文化,也就否定了美国文化的好的一面,帮助美国人改变饮食文化,就否定了民族文化
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排斥他国饮食的文化是闭关主义,否定了学习他国优秀文化的重要性,因此 A、
B、C 三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学法启示】把握基础知识,了解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对题肢的观点做出正确判断。
【教学建议】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
存在着差异。因此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
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这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
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2.儒家文化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至今仍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鲜明特
色。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突出的批判性和鲜明的时代性 B.相对的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C.传统的封闭性和严重的顽固性 D.显著的创新性和强烈的革命性
【正确答案】B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中华文化的基本概念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2.18% 95.77% 0.56% 1.42% 0.06% 1.92 0.40 0.96 0.29 2
第一层 0.11% 99.75% 0.03% 0.11% 0.01% 1.99 0.10 1.00 0.03 2
第二层 0.74% 98.75% 0.08% 0.41% 0.02% 1.97 0.22 0.99 0.04 2
第三层 1.99% 96.76% 0.28% 0.93% 0.05% 1.94 0.35 0.97 0.05 2 
34
 
第四层 6.46% 86.72% 2.03% 4.60% 0.20% 1.73 0.68 0.87 0.33 2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本题难度系数为 0.96,区分度为 0.29,从答题情况看得
分率较高。儒家文化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至今仍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相对的稳定性,儒家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鲜明特色体现了民族性。材料中没有说明什么样的传统
文化需要发扬,什么样的文化需要抛弃,没有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和“革命性”,AD 项均
不能入选。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在学习其它民族文化中不断发展,并不一概反对开放和吸取其
它民族文化的优点,所以传统文化有封闭性和严重的顽固性的说法是错误的。
 【学法启示】一是了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二是把握材料的中心意
思,儒家文化仍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说明传统文化有稳定性;儒家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鲜明特
色,说明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教学建议】强化基础知识的了解,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具有历史性、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等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的态度是:辩证地
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
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
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3.过年发红包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寓意祝福。随着互联网融入人们的生活,电子红包横空出世,
为这一习俗增添了时代色彩。电子红包的出现,体现了
 ①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④
对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正确答案】A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文化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95.88% 1.07% 2.78% 0.19% 0.07% 1.92 0.40 0.96 0.32 2
第一层 99.78% 0.05% 0.14% 0.02% 0.01% 2.00 0.09 1.00 0.03 2
第二层 99.23% 0.18% 0.56% 0.01% 0.02% 1.98 0.18 0.99 0.03 2
第三层 97.42% 0.50% 1.97% 0.05% 0.06% 1.95 0.32 0.97 0.05 2
第四层 85.90% 3.89% 9.24% 0.74% 0.22% 1.72 0.70 0.86 0.38 2
 【答题分析】发红包是中国人新年的一种习俗,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派发红包是表
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现在发红包不仅仅在过年的时候,内容寓意也有些变化,可以用现金,
也可以通过网络发红包,比如现在流行微信红包,就是没有彻底否定发红包的寓意,同时增加了发
红包的新方式,这一习俗得到了发扬光大。因此电子红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体现了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体现了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对发红包这种传统习俗不是全盘肯
定,因此排除④的错误观点,选择①②③。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难度系数为
0.96,区分度为 0.32,得分率较高。
 【学法启示】一是把握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
今用;二是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三是把握如何创新的方法。
 【教学建议】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理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一是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
35
 
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动力和源泉,
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
践,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坚持以我为
主,为我所用;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
向。三是加强组合式选择题的选择方法的教学,本题主要采取排除法,排除一个错误项,就选 A。
 
24.“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
流不息,在众多领域异彩纷呈、璀璨夺目。这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唯我独尊,独树一帜 B.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紧跟时代,引领潮流
【正确答案】C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文化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1.76% 1.60% 96.13% 0.43% 0.08% 1.92 0.39 0.96 0.19 2
第一层 0.73% 0.40% 98.83% 0.03% 0.01% 1.98 0.21 0.99 0.04 2
第二层 1.65% 0.85% 97.37% 0.09% 0.03% 1.95 0.32 0.97 0.02 2
第三层 2.04% 1.31% 96.35% 0.23% 0.06% 1.93 0.37 0.96 0.02 2
第四层 2.82% 4.16% 91.33% 1.47% 0.22% 1.83 0.56 0.91 0.28 2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设问直接,属于填空式的选择题,中华文化的
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需要看材料,难度系数为 0.96,区分度为 0.19,得分率高。中
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说明中华文化有独特性,但不能说唯我独尊,A 选项不正确。求同存异,
兼收并蓄是对待文化不同文化的态度和方法,B 选项不符合题意。中华文化紧跟时代,在实践中不
断的发展和完善,但不是中华文化的特征,所以 D 不符合试题要求。从试题看文明圣火,千古未绝
者,唯我无双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明圣火虽历经沧桑,却在众多领域异彩纷呈、璀璨夺目说
明博大精深。
 【学法启示】本题难度不大,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只要记住这一特征就
很容易做出选正确选择。
 【教学建议】博大精深表明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的
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源远流长表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25.下列属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是
 ①某企业组织员工开展职业技能大赛 ②某街道开展“五好家庭”评选活动 ③某商场开展“降
价促销迎端午”活动 ④广西各地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正确答案】B
【考查目标】理解文化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1.77% 93.72% 1.10% 3.12% 0.28% 1.87 0.49 0.94 0.27 2 
36
 
第一层 0.31% 98.89% 0.14% 0.60% 0.06% 1.98 0.21 0.99 0.05 2
第二层 0.86% 96.87% 0.41% 1.69% 0.17% 1.94 0.35 0.97 0.04 2
第三层 1.78% 93.75% 0.88% 3.30% 0.29% 1.88 0.48 0.94 0.05 2
第四层 4.51% 84.05% 3.25% 7.54% 0.64% 1.68 0.73 0.84 0.29 2
 【答题分析】本题判断什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难度系数为 0.94,区分度为 0.27,
考生的得分率较高。某街道开展“五好家庭”评选,广西各地开展道德模范评选都是精神文明建设
活动,某商场开展“降价促销迎端午”活动是经济活动,不能当选,选 C 和 D 的考生没有很好把握
经济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区别。选择 A 的考生就没有根据材料做出最佳选择。
 【学法启示】一是掌握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二是掌握选择的方法和技巧,从本题看,组
合式选择先排除一个错误项,某商场开展“降价促销迎端午”活动属于经济流动,排除③,也就排
除了 CD 两个选项,AB 两个选项中,②一定要当选,比较①和④,④更符合题意的要求,所以选择
B。
 【教学建议】一是加强基础,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
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包括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方面,科学文化主要是教
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项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思想道德方面包括社会的政
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和人们的世界观、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组织性、纪律性的状
况。二是把握如何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丰富多彩,如希望工程、文明树新
风、创先争优、送温暖、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手拉手爱心行动等,这是亿万人民参加
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三是加强考试方法的教学,明确选择技巧。
 
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含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其中属于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A.自由、法治、明礼、诚信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正确答案】C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化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2.11% 2.37% 92.89% 2.60% 0.03% 1.86 0.51 0.93 0.32 2
第一层 0.33% 0.24% 99.15% 0.27% 0.00% 1.98 0.18 0.99 0.05 2
第二层 0.97% 1.00% 97.18% 0.84% 0.01% 1.94 0.33 0.97 0.04 2
第三层 2.13% 2.21% 93.52% 2.12% 0.02% 1.87 0.49 0.94 0.06 2
第四层 5.48% 6.57% 80.04% 7.82% 0.10% 1.60 0.80 0.80 0.30 2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属于记忆型试题,只要简单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进行分类,就能够正确选择,难度系数为 0.93,区分度为 0.32,得分率较高,
从得分层次看,第四层次对这一考点的把握较差,选择比例达 20%,说明基础知识把握不牢固。
 【学法启示】本题主要是考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不足,因此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教学建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
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表述,从国家层面上表述是倡导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上表述是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上表述是倡导
37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学中只要加强这三方面的区分,考生就容易做出正确判断。
 
2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学习实际与学习计划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C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哲学的基本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11.14% 4.92% 83.39% 0.49% 0.07% 1.67 0.74 0.83 0.40 2
第一层 0.86% 0.39% 98.72% 0.01% 0.02% 1.97 0.22 0.99 0.08 2
第二层 5.23% 2.48% 92.18% 0.07% 0.03% 1.84 0.54 0.92 0.11 2
第三层 14.25% 6.26% 79.23% 0.20% 0.06% 1.58 0.81 0.79 0.12 2
第四层 26.66% 11.61% 59.74% 1.82% 0.18% 1.19 0.98 0.60 0.18 2
 【答题分析】本题是记忆型的试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难度系数为 0.83,区分度为 0.40,
从答题情况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从选择层次看,第四层次选 A 的考生达到 26.66%,第三层次选择
A 的比例达 14.25%,说明还有很多考生对基本概念记忆不清晰。
 【学法启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得
分率不高,说明考生基础知识记忆模糊。
 【教学建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
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8.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告诉我们
A.自然界是永恒不变的 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
C.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正确答案】B
【考查目标】理解,理解哲学的基本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6.88% 75.02% 3.82% 14.17% 0.11% 1.50 0.87 0.75 0.31 2
第一层 2.20% 91.34% 0.70% 5.73% 0.03% 1.83 0.56 0.91 0.15 2
第二层 5.83% 79.22% 2.57% 12.32% 0.06% 1.58 0.81 0.79 0.07 2
第三层 8.47% 69.77% 4.54% 17.12% 0.11% 1.40 0.92 0.70 0.06 2
第四层 11.92% 56.54% 8.13% 23.12% 0.29% 1.13 0.99 0.57 0.16 2
 【答题分析】本题通过一个古诗词来考查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难度系数为 0.75,区分
度为 0.31,从答题情况看,很大一部分考生不懂得“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意思,因
此得分率不高。选 A 的考生违背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原理;选 C 的考生是宿命论的观
38
 
点,认为人们在世界面前是不能为力的;规律是客观的,不能创造、改造、消灭,只能认识和利用,
因此 D 的观点是错误的,但四个层次的考生选择 D 项比例较大,说明考生没有把握规律的客观性理
论。
 【学法启示】一是明确选择方法,对古诗词的试题首先要了解它的含义,本题的意思是大自
然的运行变化有固定规律,不因为尧(是一个明君)而存在,不因为桀(是一个暴君)而消亡,说
明自然界运动是有规律的、客观的,再归纳出这一古诗词的中心意思,说明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二是对基础知识要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不能被改造、创造和消
灭等,并不等于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能为力,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教学建议】一是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客观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
灭;普遍性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有自身的规律。
二是规律具有可知性: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事物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
福。三把握选择方法,排除与材料无关的干扰项。
 
29.右图所蕴含的哲学寓意是
A.意识可以创造一切
B.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C.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对实践都具有促进作用
【正确答案】B
【考查目标】理解,理解哲学的基本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0.54% 53.63% 15.92% 29.81% 0.10% 1.07 1.00 0.54 0.48 2
第一层 0.05% 83.85% 8.13% 7.95% 0.02% 1.68 0.74 0.84 0.20 2
第二层 0.18% 62.47% 15.91% 21.39% 0.06% 1.25 0.97 0.62 0.11 2
第三层 0.37% 42.18% 20.13% 37.23% 0.09% 0.84 0.99 0.42 0.13 0
第四层 1.71% 19.99% 20.72% 57.35% 0.23% 0.40 0.80 0.20 0.10 0
 【答题分析】本题通过漫画情景考查意识的反作用原理,难度系数为 0.54,区分度为 0.48,
从答题情况看仅有 54%的考生答对,说明很多考生对漫画不理解,对基础知识把握不清晰,在实际
问题的判断上出现了各种问题。意识可以创造一切夸大了意思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作用是间接的、
第二位的,它本身不能创造事物,A 的说法本身不正确;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从漫画材料展
示我国在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说明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选 C 的考生没有把握材料与选项的关系;意识的
反作用具有双重性,它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可以阻碍事物的发展,只有正确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
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所以 D 的提法是错误的,但选择 D 项的考生比例都比较高,第一层次有 8%,
第四层次达 57%,说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透。
 【学法启示】一是基础知识不牢固,其实四个选项中 AD 两个选项本身是错误的,根本就不
需要看材料;二是要注意选择方法,把握材料与选项的关系,C 与材料意思不符;三是要了解漫画
试题的选择方法:第一步需要读透漫画的情景,把握漫画的主题,本漫画是在解放思想、科学发展
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下,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现意识的反作用。第二步把握
39
 
漫画选择题的“口诀”法,“图画要看全,题意弄明显,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将漫画和题干
的要求,联系教材知识,在理解、分析、判断的基础上作出选择。
 【教学建议】本题一方面是考生对漫画型试题选择方法不明确,二是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不
牢固,因此一要加强漫画题的练习,把握试题的中心意思;二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物质
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不能替代物质的决定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
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主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的特点;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物质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物质的发展,同时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0.近年来,干旱地区的农民经过长期探索,发明了“母亲水窖”——将雨水收集到水窖中储存,
从而解决了饮水难题。“母亲水窖”创意的形成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的主体决定了实践的结果
C.认识对实践有决定作用 D.科学想象是获得新认识的来源
【正确答案】A
【考查目标】理解,理解哲学的基本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69.56% 12.36% 13.32% 4.70% 0.07% 1.39 0.92 0.70 0.42 2
第一层 92.14% 3.02% 4.31% 0.53% 0.01% 1.84 0.54 0.92 0.15 2
第二层 77.93% 8.08% 12.00% 1.97% 0.03% 1.56 0.83 0.78 0.10 2
第三层 62.45% 15.02% 17.79% 4.67% 0.06% 1.25 0.97 0.62 0.10 2
第四层 40.93% 25.43% 20.75% 12.70% 0.19% 0.82 0.98 0.41 0.17 0
 【答题分析】本题通过一个干旱地区的农民发明了“母亲水窖”的材料来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
础,难度系数 0.70,区分度为 0.42,从答题情况看还有很多考生对材料和基础知识理解不清晰。“认
识的主体决定了实践的结果”“科学想象是获得新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有决定作用”都属于主
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观点,各层次选择 BC 的考均有较大比例,说明考生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知
识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干旱地区的农民经过长期探索,发明了“母亲水窖”说明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学法启示】准确把握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实践是
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教学建议】教学中多利用事例来说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从学生实践中的事例来分析,让考
生真正把握和理解实践如何决定认识,认识如何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31.生活中人们常把“浮起来”称为成功,把“沉下去”叫做失败。其实,成功的人生总是在沉浮
之间、起落之后。这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B.事物发展的道路都是一帆风顺的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成功人生
D.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正确答案】D
【考查目标】理解,理解哲学的基本原理 
40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19.78% 0.38% 1.70% 78.08% 0.05% 1.56 0.83 0.78 0.32 2
第一层 6.05% 0.03% 0.12% 93.79% 0.01% 1.88 0.48 0.94 0.11 2
第二层 15.89% 0.06% 0.71% 83.31% 0.02% 1.67 0.75 0.83 0.08 2
第三层 26.12% 0.18% 1.57% 72.09% 0.04% 1.44 0.90 0.72 0.07 2
第四层 33.72% 1.37% 4.83% 59.94% 0.15% 1.20 0.98 0.60 0.12 2
 【答题分析】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本题难度系数为 0.78,区
分度为 0.32,从答题情况看考生对这一哲学原理把握不完整,材料的中心意思是成功的人生总是在
沉浮之间、起落之后,体现了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从答题情况看选 A 的考生比
例较高,特别是第四层次的考生比例达 33.72%,说明考生没有很好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材料并没
有表明成功是如何经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引起质变的。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有困难和
挫折,所以事物发展的道路都是一帆风顺的说法是错误的。成功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必须
以尊重客观规律性为前提,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就一定会失败,所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成功
人生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学法启示】一是考生在考试中要认真审题,把握成功人生是在挫折之后,没有体现量变到
质变的原理;二是把握基本哲学理论,了解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
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教学建议】如果材料中有失败、挫折、困难等,经过努力战胜这些困难和挫折最后取得成
功,体现了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哲理;如果材料中的变化和发展是经过无数的量的积累,一步一步地
走向成功,才能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理论,教学中教会考生认真审题,把握题意,才能正确选择。
 
3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必须坚持立法为先,发挥立法的
引导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从哲学上看,这里的“关键”是指
A.主要矛盾 B.矛盾的主要方面 C.次要矛盾 D.矛盾的次要方面
【正确答案】A
【考查目标】理解,理解哲学的基本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42.63% 52.22% 2.31% 2.71% 0.13% 0.85 0.99 0.43 0.15 0
第一层 53.03% 45.83% 0.46% 0.65% 0.03% 1.06 1.00 0.53 0.19 2
第二层 41.29% 55.19% 1.41% 2.04% 0.07% 0.83 0.98 0.41 0.02 0
第三层 39.14% 55.03% 2.54% 3.16% 0.13% 0.78 0.98 0.39 0.01 0
第四层 35.55% 53.46% 5.29% 5.41% 0.29% 0.71 0.96 0.36 0.09 0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材料中提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制体系,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就是体现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本题难度系数为 0.43,
区分度为 0.15,从答题情况看仅有部分考生理解了主要矛盾内容。选 CD 的考生没有认真看试题的
设问,“关键”是立法质量,绝对不是次要矛盾,也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制体系是一个复杂事物,存在多种矛盾,从选择的层次看选择 B 项考生达 52.2%,第一层次的错
41
 
误率也达到了 45.8%,说明考生对这一知识的把握普遍缺失。
 【学法启示】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学会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抓主要矛盾关键词
有:抓关键、抓中心、抓根本、抓重点、抓要害、抓核心、第一要务、放在首位,材料中有提纲挈
领、纲举目张、首先要解决、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打七寸、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等;
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关键词是: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一般材料中有本质、性质、主流、支流、
认形势、识大局、辨方向等。
 【教学建议】教学中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
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
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
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
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
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从从实测结果看,教与学都存在着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
 
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党和人民几十年奋斗和创造的成就,必须倍加珍
惜和坚持,同时要勇于变革和创新。要“勇于变革和创新”是因为
 ①创新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 ②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
变革 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B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哲学的基本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0.45% 98.10% 0.91% 0.44% 0.10% 1.96 0.27 0.98 0.24 2
第一层 0.05% 99.85% 0.05% 0.05% 0.01% 2.00 0.08 1.00 0.01 2
第二层 0.12% 99.58% 0.15% 0.14% 0.02% 1.99 0.13 1.00 0.01 2
第三层 0.22% 99.18% 0.30% 0.26% 0.05% 1.98 0.18 0.99 0.03 2
第四层 1.53% 93.26% 3.41% 1.43% 0.37% 1.87 0.50 0.93 0.35 2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创新对社会的作用难度系数为 0.98,区分度为 0.24,从答题情况看考
生对这一知识点把握较好,得分率较高。本题属于四选三的组合式选择题,只要排除一个错误项就
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从四个选项看,创新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所以排除①,正
确答案就是②③④。
 【学法启示】一是把握创新的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把握组合式选择题的选择技巧,
材料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同时要勇于变革和创新,原因是创新对
我国的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四个选项中排除一个错误项,难度不大。
 【教学建议】辩证的否定和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敢于突破成规,注重研究新情
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这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
有利于社会制度、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进步,教学难度不大。
 
34.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正在迈进“汽车社会”。“汽车社会”呼
42
 
唤“汽车道德”“司机文明”,这体现了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正确答案】C
【考查目标】理解,理解哲学的基本原理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5.27% 3.20% 59.85% 31.50% 0.17% 1.20 0.98 0.60 0.46 2
第一层 1.51% 3.05% 88.52% 6.90% 0.03% 1.77 0.64 0.89 0.17 2
第二层 4.69% 2.72% 68.36% 24.14% 0.10% 1.37 0.93 0.68 0.13 2
第三层 7.06% 2.58% 48.94% 41.27% 0.15% 0.98 1.00 0.49 0.12 0
第四层 8.52% 4.57% 27.87% 58.61% 0.43% 0.56 0.90 0.28 0.14 0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难度系数为 0.60,区分度为 0.46,
试题材料通俗易懂,难度不大,可考生得分率不高,说明考生没有很好地把所学的知识与材料结合,
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欠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正在迈进
“汽车社会”,这些材料体现社会存在,呼唤“汽车道德”“司机文明”就是社会意识,体现了社会
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得分的四个层次看,第二、三、四层次得分率低,特别是第四层次得分率才
是 27.87%,说明相当一部分考生没有很好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A 选项“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社会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意识推动事物发展,所以 D 选项“社
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说法是错误的,可选择 D 的考生比例较高,特别是第四层次选择
比例达 58.61%,说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欠妥。选 B 的考生就是没有了解什么是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学法启示】一是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
用,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推动作用,AD 本身都是错误的;二是认真审题,“汽车社会”
是社会存在,呼唤“汽车道德”“司机文明”中的道德、文明就是社会意识。
 【教学建议】一是重视基础,社会意识不一定与社会存在同时、同等程度发生变化,就是社会
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一是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可以落后于社会
存在,也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能够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趋势;二是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
性,经济上先进的国家并不一定在社会意识上也是先进的,经济上落后的国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
也可能是先进的;三是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个时代的社会意识总是与以前时代的
社会意识有着内在的继承关系;四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
立性的突出表现;五是社会意识的独立性始终是相对的,归根到底要取决于它所反映的社会存在的
内容、性质及其需要。二是加强方法指导,加强练习,注意讲评效果。
 
35.2014 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唯一获得者于敏,服从国家需要,隐姓埋名 30 多年,不懈地探索实
践,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这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是
 ①只要砥砺自我,就能走向成功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
客观条件 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正确答案】D
【考查目标】了解,识记哲学的基本原理
【应答数据】 
43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2.89% 3.27% 6.94% 86.76% 0.14% 1.74 0.68 0.87 0.36 2
第一层 0.64% 0.48% 1.13% 97.72% 0.02% 1.95 0.30 0.98 0.07 2
第二层 1.82% 1.54% 3.49% 93.08% 0.07% 1.86 0.51 0.93 0.05 2
第三层 3.21% 3.50% 7.10% 86.08% 0.12% 1.72 0.69 0.86 0.07 2
第四层 6.42% 8.26% 17.51% 67.44% 0.37% 1.35 0.94 0.67 0.26 2
 【答题分析】本题通过先进人物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无私奉献精神考查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
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难度系数为 0.87,区分度为 0.36,得分率较高。于敏服从国家需要,隐姓
埋名 30 多年,不懈地探索实践,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启示我们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
实现价值,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只要砥砺自我,就能走向成功”是不正确
的,人生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自己的艰苦奋斗,不取决于客观条件,所以选项①③的说法都是错误
的。
 【学法启示】要根据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判断肢本身是否正确,选 AC 的考生都是对题
肢①做了错误的判断;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但人生价值的实现关键是靠自己的努
力。
 【教学建议】价值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人的价值主要包括奉献
和索取,人生的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根本途径是在劳动和
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很重要,但关键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
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
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因此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考试答题方的培养。
 
(二)非选择题
36.简答(简要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6 分)
材料 2015 年是抗战胜利 70 周年。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抗战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它既是国家和民族屹立不败的精神力量,也是今天
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为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简要回答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参考答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2 分)是不断增强我
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2 分)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2 分)(回答其它观点,言之有理可
酌情给分,最多给 3 分)
【考查目标】能力:zznl01 识记,在与教材相似的情境中再现文化生活的基本观点;知识:必
修 3 文化生活第七课第二框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意义);认知水平:理解 。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0 分 1-2 分 3-4 分 5 分 6 分 众数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全体 2.94% 57.61% 25.21% 3.16% 11.08% 2 2.53 1.63 0.42 0.55
第一层 0.10% 29.59% 33.42% 7.48% 29.41% 6 3.78 1.75 0.63 0.42
第二层 0.49% 57.13% 31.19% 2.95% 8.24% 2 2.58 1.44 0.43 0.13 
44
 
第三层 1.80% 70.71% 23.07% 1.25% 3.17% 2 2.07 1.19 0.34 0.11
第四层 10.26% 77.45% 11.01% 0.30% 0.97% 1 1.49 0.99 0.25 0.27
【答题分析】
1.答题思路:考生可以根据记忆再现知识。如果记不住,也可以通过阅读材料,获取一些答
题信息。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一个中华儿女”、“精神动力”可以知道“增强我国
国际竞争力”、“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等要点。
2.失分情况<典型错误答案>:
(1)部分学生没有完全识记这一知识,只能根据部分记忆和阅读材料,按自己的理解来组织答
案。57.60%的学生只得 1—2 分。有的学生回答对人的素质和国力的作用,极少答对坚持社会主义
道路的作用。
(2)审题不准。题目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有部分考生答传统文化的特点,或优秀文
化怎样塑造人生,或抗战精神与爱国主义的关系,或民族精神的内容等等,有的甚至就是重复题意,
如: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
3.失分原因分析:
(1)根本原因是基础知识不牢,不能很好的区分文化塑造人生的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
国家、社会的影响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意义的不同,导致出现不少张冠李戴、答非所问的情
况。
(2)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弱,本题照搬材料的关键词字即可最高得到 3 分,但部分学生不能
很好的利用材料的有效信息,导致得分率不高。
(3)知识储备不足,没有用政治术语作答。
(4)卷面过乱,难以辨认,涂改、不分点等不规范现象依然存在。
【学法启示】
1.夯实基础知识,加强主干知识的落实。
2.提高政治素养。大多数学生缺乏对背景材料的感悟,不能准确获取有效信息,难以把材料与
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解决问题时不能形成顺畅的思路,生编硬造,得分率低。
3.重视规范训练。知识储备不够,基础知识不扎实,不严谨,不准确,不能适应学考要求。卷
面混乱,书写潦草,乱写乱画,答题毫无章法规矩可言。
【教学建议】
1.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1)加强对课程改革的理解,要重视学生知识运用技能的提升。记忆内容花时间多,能力训练
上花时间少,课堂教学没有将知识系统化,没有区分易混知识,对解题思想、解题方法的总结提炼
不够,缺乏规律性的总结。考试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同
时也是非智力因素的考查,例如:解题思路与策略、基本的卷面质量、字迹的工整度都是十分重要
的。
(2)加强对时政热点问题的敏感度。很多教师没能在学考备考中强化与去年有关的抗日战争
胜利 70 周年这个热点话题展开相应的适应点复习。本题目在《学考大纲》样卷(一)P193 出现,
可是有些教师没能及时把握和落实,以至于使学生的重视也不够,造成丢分。
2.教学建议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来自于对学科知识的熟练掌握和运用”,要继续抓好基础知识的掌握
和巩固,在灵活运用上下功夫。
 (1)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能停留在老师讲过,而应落实到学生的理解和领悟上,要真正抓好基础
知识的落实。
(2)知识要落实到运用上,让学生在新情境中去掌握。强化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复习,特别
45
 
是易错、易混知识的复习和检测;在熟练和准确性上下功夫,特别是主观性试题。
 
37.分析说明(要求紧扣题意,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层次清楚,表达简练。12 分)
材料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了进一步确保党
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而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党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这既是从严治党的要求,更是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八项规定”
实施两年多来,有力地推动了党的作风建设,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并
带动了民风社风的转变,社会生态和政治生态朝着良性发展。
“八项规定”不仅规范着党员干部的行为,也引领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悄然转变:很多人逐步养
成了外出用餐自带餐具、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不再为面子而铺张浪费等良好的消费习惯。奢侈浪费
现象少了,崇尚节俭行为多了。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
领导核心。(6 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材料中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对我们的启示。(6 分)
【参考答案】(1)①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
利进行,说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 分)
②“带动了民风社风的转变,社会生态和政治生态朝着良性发展”,说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能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2 分)③“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密切了党群关
系”,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 分)(答
对一个要点给 2 分,满分 6 分。只答观点最多给 3 分,只写材料最多给 2 分。回答其它观点,言之
有理可酌情给分,最多给 2 分)
(2)不再为面子而铺张浪费,崇尚节俭,启示我们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避免盲从、理性
消费;(3 分)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 分)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启示我们要保护环境,绿色消
费。(2 分)(只答观点最多给 3 分,只写材料给 1 分。回答其它观点,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最多
给 2 分)
【考查目标】能力:37(1)zzn102 识记,解释政治生活的基本观点,解释政治现象;37(2)zzn103
运用经济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经济现象,解释社会现象。知识:必修 2 政治生活第六课第一框明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领导地位及其原因,必修 1 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消费观的要求;认知
水平:理解 。
【应答数据】
37(1)
考生层次 0 分 1-2 分 3-4 分 5 分 6 分 众数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全体 4.98% 57.20% 34.73% 2.59% 0.50% 2 2.25 1.13 0.37 0.53
第一层 0.17% 34.12% 56.92% 7.21% 1.58% 3 3.00 1.06 0.50 0.36
第二层 1.15% 58.53% 38.51% 1.64% 0.18% 2 2.35 0.95 0.39 0.12
第三层 3.76% 69.59% 25.90% 0.66% 0.10% 2 2.00 0.94 0.33 0.10
第四层 16.23% 69.94% 13.55% 0.25% 0.03% 2 1.50 0.98 0.25 0.29
37(2)
考生层次 0 分 1-2 分 3-4 分 5 分 6 分 众数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全体 5.01% 38.38% 45.77% 5.73% 5.11% 4 2.80 1.48 0.47 0.58 
46
 
第一层 0.22% 12.31% 60.87% 13.50% 13.10% 4 3.90 1.24 0.65 0.32
第二层 1.49% 32.97% 55.98% 5.37% 4.19% 3 3.02 1.29 0.50 0.15
第三层 4.10% 50.78% 41.36% 2.23% 1.53% 2 2.41 1.24 0.40 0.12
第四层 15.59% 62.25% 21.05% 0.64% 0.46% 1 1.67 1.17 0.28 0.29
【答题分析】
1.答题思路:37(1)根据设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
核心?”可以从党的性质、宗旨、地位、作用等多方面组织答案。但是,设问有限制,要求结合材
料来说明。所以,只能从党的作用来回答。37(2)“启示”类的设问,一般要求回答“怎样做”。
第一步回忆正确的消费观有哪些,第二步从材料中寻找对应点,组织答案就可以了。
2.失分情况<典型错误答案>
(1)审题不准确。37(1)很多学生从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泛泛回答,不明确设问要求结合
材料,就是限制从党的领导作用来回答。37(2)不少学生不是答启示,而是答消费观念转变的意
义或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等。
(2)观点不全面。37(1)学生对党的领导作用知识掌握不到位。教材就是从党的领导作用方
面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3)观点与材料两张皮。只答原理,没有结合材料,说明考生审题不清,不会结合材料生成答
案。如 37(2)只抽象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良好的消费观念,不答具体怎么做。只引用材料,
没有观点,说明考生概括能力不强。
(4)思路不清,表达能力差,答题角度模糊。术语运用能力弱。答错知识范围,如用哲学原理、
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5)作答不规范,部分试卷书写潦草。
(6)部分学生政治觉悟有待提高,思想有偏差,答案中有些观点过于偏激。
3.失分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不牢固,知识储备有限,记忆能力差。对主干知识的记忆不清,不能准确使用学
科术语答题,漏答、错答比较严重,有些学生党政不分,用词不当。
(2)有效分析材料信息,总结归纳材料的能力差,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学生不能逐
层分析材料并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答题;学生不善于运用所学的一般原理,迁移到具体材料中解决
具体问题:要么没有理论依据,只有材料分析;要么只抄材料,没有课本观点。
(3)学生态度不够端正,有超过 5%的空白卷。
【学法启示】
(1)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主动性。
(2)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拓展视野,拓宽知识面,重视对时政热点以及重大社会问题的了
解。
(3)提升思想政治学科素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未能正确使用术语,词不达意或口语化作答
的情况较多。
【教学建议】
(1)把握主干知识,教学中要加强知识的建构。学生要通过建构的方式学习才能形成相应的学
科素养,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素养积累,就不可能准确地回答问题。
(2)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增强政治课堂的趣味性,鼓励学生
认真答题。
(3)要重视主观题答题的规范性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把审题、解题技巧和答题规范融入到每
47
 
一次的试卷的评讲中,培养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审设问、审材料的能力,做到
观点和材料相结合,提高答题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8.综合探究(要求依据题意进行相关的探究,恰当使用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12 分)
材料一 2015 年“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进
入务实展开阶段。“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将促进我国西北、东北、西南的 13 个省市自治区
以及东南沿海各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将亚、欧、非洲的 40 个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 44 亿
人口联系在一起,进行经济、技术、文化等多领域的合作,实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惠共赢,
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历史新高度。
材料二 2015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广西在国家
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广西要积极“走出去”,加快形成面
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把转方式调结构摆到更加重要位置,促进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
做好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
(1)结合材料一,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如何将中国经济发展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中。(6
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根据材料二谈谈广西应怎样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4 分)
(3)“一带一路”建设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积极影响?(2 分)
【参考答案】
38.(1)【答案示例】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带一路”的建设,将沿线多个国家
和地区联系起来,中国要主动抓住机遇融入其中,在多个领域开展互利合作,促进经济发展;(2 分)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把握好“一带一路”的各种联系,特别要充分利用外部条件来促进
我国经济发展;(2 分)
③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一带一路”把亚欧非经济发展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
体,中国经济的发展要从这个整体去统筹考虑,谋求在整体中实现互利共赢。(2 分)
(答出一个要点给 2 分,满分 6 分。只答观点最多给 3 分,只写材料不给分。回答其它观点,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最多给 2 分)
【评分量表】
等级 等级描述 分数解释
水平 5
(6 分)
所列出的联系原理方法论准确、全面,且能准确
用这一哲理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如何融入“一带一
路”建设中;语言规范,表述层次清楚,逻辑严
密。
准确理解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准确
运用哲理分析材料。
水平 4
(5 分)
所列出的联系原理方法论准确但不够全面,基本
能用哲理分析材料;语言规范,表述层次较为清
楚,逻辑较为严密。
准确理解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
能准确运用哲理分析材料。
水平 3
(3-4 分)
基本能列出联系原理方法论,但不能恰当运用哲
理分析材料;语言比较规范,表述层次不够清楚,
逻辑不够严密。
基本能理解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但
不能恰当运用哲理分析材料。
水平 2
(1-2 分)
所列联系原理方法论不够准确或不全面;表述层
次不清楚,逻辑不严密。
不能准确理解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不能用哲理分析材料。 
48
 
【说明】本小题评分可以按照答案示例采用传统评分方法评分,也可以结合评分量表评分。
(2)①利用广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
展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③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面向国内国际
的开放合作;④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维护经济安全。
 (答对其中任意两点,即给 4 分。只写材料最多给 1 分。回答其它观点,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最多给 2 分)
(3)增加就业机会;方便出国旅游;有利于出国学习;方便购物等。(切合题意均给 2 分)
 【考查目标】能力:38(1)zzn104 综合运用哲学基本原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设计解决社会实
际问题的方案,并加以说明。38(2)zzn103 运用经济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经济现象,归纳材料所
反映社会现象的实质。38(3)zzn105 运用经济生活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评价经济现象,列举经济方
面的实例。知识:必修 4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原理、整体与部分关系
及方法论要求。必修 1 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一框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认知水平:运用。
【应答数据】
38(1)
考生层次 0 分 1-2 分 3-4 分 5 分 6 分 众数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全体 11.89% 66.42% 18.26% 2.02% 1.41% 1 1.83 1.32 0.31 0.64
第一层 1.00% 42.70% 44.86% 6.52% 4.93% 2 3.06 1.34 0.51 0.49
第二层 5.72% 76.40% 16.82% 0.84% 0.23% 2 1.85 1.03 0.31 0.19
第三层 12.30% 81.48% 6.03% 0.15% 0.04% 1 1.35 0.84 0.22 0.13
第四层 31.24% 67.37% 1.36% 0.02% 0.01% 1 0.87 0.73 0.15 0.26
38(2)
考生层次 0 分 1-2 分 3 分 4 分 众数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全体 5.96% 54.54% 21.71% 17.79% 2 2.30 1.11 0.57 0.53
第一层 0.15% 33.60% 29.47% 36.78% 4 2.99 0.90 0.75 0.30
第二层 1.39% 55.81% 25.64% 17.16% 2 2.46 0.95 0.61 0.12
第三层 4.14% 66.55% 19.35% 9.97% 2 2.11 0.98 0.53 0.10
第四层 19.85% 65.24% 10.59% 4.32% 2 1.49 1.06 0.37 0.30
38(3)
考生层次 0 分 1 分 2 分 众数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全体 5.79% 44.49% 49.72% 2 1.44 0.60 0.72 0.36
第一层 0.32% 33.97% 65.71% 2 1.65 0.48 0.83 0.13
第二层 1.41% 44.65% 53.94% 2 1.53 0.53 0.76 0.05
第三层 4.03% 50.48% 45.49% 1 1.41 0.57 0.71 0.05
第四层 19.02% 50.46% 30.52% 1 1.12 0.69 0.56 0.32
【答题分析】
1. 答题思路:
38(1)根据设问,锁定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主要有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客观性原理、
水平 1
(0 分)
不作答;列出哲理不正确;单纯列举材料;回答
问题与题目没有关系。
不能理解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不能
用哲理分析材料。 
49
 
多样性原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然后,逐一分析材料,提炼对应信息,就可以组织答案了。
38(2)教材关于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有四方面的要求,材料也比较浅显,学生通过分析材
料,抓住关键词,就可以确定“走出去”、“调结构”、“转方式”三个要求,答对两点即可。
38(3)是开放性设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或经济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事例来回答。
2.失分情况<典型错误答案>:
38(1)①空白卷多,11.88%的学生是 0 分; ②学生对“联系的观点”相关知识不熟悉,多数
学生只答出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没有答出联系的多样性和整体和部分的联系,66.42%的学生只
拿到 1—2 分。第一层次的学生中只有 44.85%可以拿到 3—4 分; ③答题不规范,有的只答出了哲
理知识而没有材料分析、有的只抄材料,而没有任何的哲理知识、理论与材料联系不严密、原理与
方法论不配套、答错原理、答错模块知识等等。
38(2)①部分学生不能准确的用题目要求的知识回答问题,“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书上
就有对应的知识点,但是很多学生没法准确表述出来,或者只能写 1-2 个对应的知识点,甚至还有
一个要点都写不出的同学,只好全抄材料或者干脆空白卷, 5.95%的学生得 0 分,1—2 分得学生占
54.5%。 ②一些学生审题出现问题,也不能结合材料角度来回答问题。题目设问的角度是“广西怎
样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不少学生回答时用到了经济生活的其他知识点,如“企业的经营策略”、
“如何进行自主创新”、“就业”等等。③应用知识出现原则性错误、知识块混淆。有一些学生没有
看清题目的要求用经济生活知识来回答问题,用了政治生活的知识,如“外交政策”、“国家职能”
等;也有用哲学生活、文化生活的知识来答题的,如“实践”、“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等知识点,失
分较多。
38(3)①部分学生没有理解试题要求。有的答消极影响,有的答怎么发展一带一路,有的答对
生产的影响,对国家建设和国家地位的影响。 ②部分学生学科语言的运用不熟练,文字组织能力
较差。出现了例如“我们得的钱更多了”,“可以去国外打工了”“街上会有好多外国东西”等等大
白话的答案。③5.79%零分卷,少部分答成了消极影响,其他几乎是空白卷。
3.失分原因:
(1)基础知识不牢固,知识体系不完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都是重要的主干知识点,学生应
该牢记并学会理解应用,但是平均分才 6.22 分,说明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还需要加强。
(2)审题能力欠缺,对政治学科术语缺乏理解能力。不少学生审题时出现了偏差,答非所问。
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加强学生审题训练,分析学生的典型错误答案。要加强知识块区别,不能张冠李
戴。
(3)学生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缺乏动脑思考的能力。
(4)时间分配不合理,所以出现了不少空白卷、低分卷。
【学法启示】
(1)加强主干知识的巩固和落实。低分卷较多,显示出在学习中对知识记忆的态度。
(2)强化理解。有较大比例的学生对于重点知识和易混淆知识理解的准确性不够。相当多的学
生在问答题回答过程中,不能熟练运用学科术语分析情景材料,学科能力较薄弱。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本学科的学习。从调查中发现,部分理科学生学习不认真,考前背背书
就进考场了。
(4)合理分配考试时间,提高考试的速度和质量。
【教学建议】
(1)教师要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尤其是要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突破重点知识,38(1)
50
 
大部分学生答不出联系的多样性,说明这个知识点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也是教学的薄弱环节。因为
这部分知识是新教材新增内容,容易被教师忽略。还要教会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如构建知识
体系网络,查缺补漏等。
(2)教师要加强学生审题训练,多做相关题目的练习,分析学生的典型错误答案。加强审设问、
审材料的能力,全面把握知识,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尤其是材料分析能力。另外要搞清楚知识板块,
不要张冠李戴。
(3)教师要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学科知识的生活价值,
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转变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提升教学效果。
(4)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关注生活。38(3)是容易题,实际得分并不高,平均分 1.4392。
这反映我们的教学对社会现象贴近不够,导致学生不关心时政,不关心生活,不能主动把知识与生
活相结合。
 
五、总结和建议
(一)当前教学、学习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1.基础薄弱,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掌握有待加强。如第 5 题考查商业银行的主要业
务,预估难度 0.95,实测难度 0.70,难度差 0.25,区分度 0.41,题目难度并不大,但部分考生还
是未能辨别出迷惑性选项中所列的债券买卖业务、债券兑付业务、外汇买卖业务以及代理保险业务
均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反映出这部分考生对商业银行的三类主要业务识记不清晰。第 16
题考查的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预估难度 0.90,实测难度 0.64,难度差 0.26,
区分度 0.49,同样是预估难度不大而考生得分率却不高,本题错选 D 选项“民主与法制”的考生达
25.51%,说明相当一部分考生没有很好地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
制原则。第 29 题要求运用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预估难度 0.80,实测难度 0.54,难度
差 0.26,区分度 0.48,错误选项 D 选项“意识对实践都具有促进作用”对考生迷惑性较大,误选
率达 29.81%,其中第三、第四层次的考生错误率更是高达 37.23%和 57.35%,其原因除考生对漫画
类题型未能较好掌握外,更突出的是考生尤其是后进生未能真正理解意识的反作用原理,特别是忽
视了意识反作用的两重性问题。第 34 题与 29 题题目设计思路基本一致,考生答题反映也与 29 题
基本一致。本题要求在与教材相似的情境中再认哲学的基本原理,明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
关系,题目预估难度 0.85,实测难度 0.60,难度差 0.25,区分度 0.46,对错误选项 D 选项“社会
意识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误选率达 31.50%,其中第三、四层次考生误选率则分别达到 41.27%
和 58.6%,反映出考生尤其是后进生未真正理解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原理,特别是忽视了社会意识反
作用的两重性,不能运用这一原理分析实际问题。29 题与 34 题的这种共性反映给我们的教学敲响
51
 
了警钟。第 30 题通过材料:干旱地区的农民发明了“母亲水窖”这一创意的形成来考查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预估难度 0.80,实测难度 0.70,难度差 0.10,区分度 0.42,正确答案为 A,迷惑性选
项 B、C、D 都属于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观点,但各层次考生对三个迷惑性选项都有误选,反映
出部分考生未能掌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基本原理。在主观题 36、37(1)、38(1)等题答
题中,不少考生也未能熟练地把握主干知识,以致无法更好地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去分析材料,
反映出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疏于识记,学科能力较为薄弱。
2.对易混易错知识有待梳理与巩固。如第 3 题考查我国国有经济的地位与作用,预估难度为
0.90,实测难度只有 0.37,难度差 0.53,实测难度与预估难度差距大,除第一层次考生众数为 2
外,其余考生层次众数均为 0,其中误选迷惑性选项 C 选项“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的
高达 51.5%。“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是易混知识点,考试
数据反映出学生普遍对这两个易混知识未能作很好的区分,对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未
能真正理解,教学效果不佳。第 14 题考查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预估难度 0.80,实测难度 0.74。
虽然难度差不大,但从答题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对我国政府职能理解不透彻,在实际问题的判
断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其中误选迷惑性选项 A 选项的达 23.2%,说明这部分考生对经济职能、公共
服务职能等国家职能不能很好地加以区分,存在模糊现象。第 32 题考查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理,
预估难度 0.85,实测难度 0.43,难度差 0.42,实测难度与预估难度存在较大差距,二、三、四层
次考生众数均为 0。迷惑性最大的是 B 选项“矛盾的主要方面”,选择该项的考生达 52.2%,连第一
层次考生的错误率都达到了 45.8%,反映出半数以上的考生不能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
关系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这两条哲学基本原理,而这两条哲学原理在教学中一直
是难点、易错易混点,需要重点把握。有较大比例的考生对涉及易混淆知识的题目答错率较高,显
示出这部分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理解的准确性不够。如何采用正确的方法教会学生区分易
错易混知识,是教师教学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
3.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升,学生对知识自主构建能力有待引导与加强。如第 7 题,考查考生对
税收基本特征的理解和记忆,要求于教材相似情景中再现经济学基本原理,预估难度 0.90,实测难
度 0.61,难度差 0.29,有 33.7%的考生误选了迷惑性选项 A 选项“强制性”。从题目的行文上看,
实际是教材上的原文照搬,但因未能真正理解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的含义,
部分考生看到题干中的“预先规定”就选择了 A 选项,没有理解该题的落脚点是在“不能随意改变”,
应当选 C 选项“固定性”,造成误选。第 12 题通过某村举行村委会主任选举的情景,考查考生对我
52
 
国的选举方式的了解,预估难度 0.90,实测难度 0.57,难度差 0.33。如能分清直接选举、间接选
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四种选举方式,经认真审题不难选出正确选项 C,但从答题情况看有相当
一部分考生只知道选举方式的“名”,而对选举方式的真正含义把握不准确,导致误选。再如主观
题 37(2)题,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材料中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对我们的启示”,而部分
考生答题时却是观点与材料两张皮,有的只答原理不结合材料,有的只引用材料没有观点,还有的
只抽象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良好的消费观念,不答具体怎么做。这些情况说明考生一是审题不
清,二是概括能力不强,习惯死记硬背,不会结合材料生成答案。类似的问题在其它题目也有所体
现,反映出课堂教学方式存在传统呆板的问题。教学中看似简单的知识,如一个概念、一个观点,
光让学生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必须让学生真正理解,学会自主构建知识。
4.考生答题训练有待规范。本次考查,题目形式灵活多样,有文字、图表、漫画等多种题型,一
些考生的表现不如人意。如第3题是图表题,题目通过一个柱状统计图来考查我国国有经济的地位与
作用,实测难度为0.37,区分度为0.32。从答题情况看仅有37%的考生能够做出正确选择,说明还有
大部分考生读图能力较弱,未能正确理解题意。第4题以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为背景材料,考查就业的
重要意义,实测难度0.64,区分度为0.38,一些考生的审题能力较差,不能准确解读题目中的有效
信息,继而影响了正确的选择。第28题通过一个古诗词来考查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实测难度
为0.75,区分度为0.31,从答题情况看,很大一部分考生不懂得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
桀亡”的意思,因此得分率不高。第29题通过漫画设计情景,考查考生对意识的反作用原理的理解,
预估难度0.80,实测难度0.54,难度差0.26,区分度0.48,反映出考生除哲学原理掌握不好外,漫
画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也有待提高。开放性试题38(3)题认知层次为运用层次,切合题意均给2分,
预估难度0.80,实测难度0.72,得分情况并不乐观,除了不能正确理解试题要求外,部分考生存在
学科语言运用不熟练,文字组织能力较差的问题,还有5.79%的考生该题为零分。可见,考生尚不能
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审题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弱,知识迁移及灵活运用知识分
析问题的能力不足。
5.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引导不足。如第33题考查创新对社会的作用,是组合类单项选择
题,选项①-④三三组合,认知层次为理解层次,例举反映哲学基本原理的社会现象,并说明所举
实例与原理的一致性,要求考生明确创新的作用,预估难度0.9,实测难度0.98,各层次考生众数
均为2。答题时,①选项过于绝对,容易排除,因为是四选三的组合题,排除①后即可马上选出正
确选项,且该问题内容为教材中归纳的目题,学生应该非常熟悉,容易选出。但实测情况显示,该
53
 
题仍然有极少部分考生失分,且这一现象并非孤立,其它实测难度值高的题目也有类似现象。从主
观方面考察,其原因除未掌握基本观点外,主要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或学习自信心,学习态度不够
认真,教学上老师要在这方面下功夫。此外,零分考生、作弊考生虽为少数,其现象的存在仍然要
引进我们的重视。
(二)向学校、教师提出的教学管理及教学实施总建议
1.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1)教学要贴近生活,注意关注生活情境。本次考查中出现的旅游、高铁通车运营、村委会
主任选举、“壮族三月三” 放假、电子红包等生活情景都是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可
以依托生活情景组织素材呈现相关内容,让学生亲身感受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如让学生了解衣食住
行中渗透的经济学道理,寻找丰富多彩生活中的文化元素,探究一事一物中的政治学寓意,思考一
言一行中的哲学内涵等等。要善于将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和理论融入到更多、更新的生产、生活背景
素材中,引导学生关注和探究身边的事物,在关注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读生活情境,将理论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也有助于培养学生
探究学习的意识和兴趣。当学生感受到学科知识的实际价值和社会意义时,其学习才是最有兴趣和
最有效的。
(2)教学要有时政的敏锐性,善于筛选和利用时政素材。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是思想政治
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之一,尽管不直接考查,但通常以背景材料的方式呈现,这也体现了思想
政治学科的特点。本次考查中,作为背景材料的“猎狐2015”专项行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抗战胜利70周年、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 “一
带一路”建设、中国援助西非国家防控埃博拉疫情等重大事件、时政热点就是很好的课程资源。教
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善于筛选和利用各类时政素材帮助学生理解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
特别是在时政事件刚发生时,如能及时加以利用,即重视“时效性”,教学效果会更好。这就需要
思想政治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具有敏锐的学科眼光。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应不断学习,
提高自己的学科能力。
(3)要加强不同背景材料下的题型专项训练。思想政治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涉及的四个必修内
容丰富,考查的方式也多样。常见的题型背景有生活情境(各模块都有),图表(多为《经济生活》
模块),漫画,成语、俗语、古语、诗词,故事,名人名言,政府工作报告,执政党报告等,这些
丰富多样的背景材料也是思想政治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资源。不同背景材料各有特色,要注意把握其
54
 
特点,可分类研究,编题专项训练。
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要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应高度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准
确把握好识记与理解、运用的关系,认识到准确记忆是应用与迁移知识的前提。但要注意避免让学生
走入“死记硬背”的误区,应帮助学生真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
深理解,熟记知识。对于重点和难点、易错易混点更应重视,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反复来加以强
化。
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要注重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教无定法”,可以根据教学
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但要注意不能一味灌输,而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基本概
念、基本原理往往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就要注重相似概念、原理的比较教学,在准确理解单个概
念、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学习,学会运用并能加以区分,使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也可以进行相
关概念、原理的延伸教学、拓展教学,或是运用例举方法,模拟情境教学方法,运用概念、原理与典
型例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学”与“用”中掌握知识。
 4.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要加强学法指导和答题方法指导,特别是要重视主观题答题的规范性训练。在平时
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培养和训练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的能力,教会学生
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分析,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知识迁
移及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答题规范性,提高答题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5.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问题,尤其是针对低分层次的学生。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对其学习
情况进行及时诊断反馈,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其学习兴趣,赞赏他们的点滴进步,树立他们
的学习自信心。研究开发适合于第四层次考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