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南昌县中考体育考试政策方案
乡镇中学、县直学校、有关民办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文件精神,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好2017年南昌县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简称"体育考试")工作。根据《南昌市考试院关于印发南昌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洪考院中字〔2017〕2号)文件要求,现将《南昌县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体育科目考试办法》印发给你们(文件见附件),请认真组织实施。
各学校要切实加强中招体育科目考试的组织领导,广泛宣传,规范管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注重安全,确保我县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附件: 《南昌县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体育科目考试办法》南教体【2017】47号.doc
南昌县教育体育局
2017年3月23日
南昌县教育体育局文件
南教体〔2017〕47号
关于印发《2017年南昌县中等学校招生
体育科目考试办法》的
通 知
各乡镇中学、县直学校、有关民办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文件精神,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好2017年南昌县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简称"体育考试")工作。根据《南昌市考试院关于印发南昌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洪考院中字〔2017〕2号)文件要求,现将《南昌县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体育科目考试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各学校要切实加强中招体育科目考试的组织领导,广泛宣传,规范管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注重安全,确保我县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附件:
1.2017年南昌县中等学校招生体育科目考试办法
2.2017年南昌县中等学校招生体育科目考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3.南昌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规则
4.南昌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评分标准
5.南昌县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特殊考生审核指南
6.南昌县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考务管理制度
7.南昌县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应急预案
8.南昌县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免考、缓考、弃考申请表
9.南昌县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免考情况汇总表
10.南昌县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缓考情况汇总表
11.南昌县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弃考情况汇总表
南昌县教育体育局
2017年3月19日
附件一
2017年南昌县中等学校招生体育科目考试办法
一、考试对象
凡2017年初中毕业报考高中阶段学校(包括普通高中、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学生均需参加升学体育考试。往届生如报考高中阶段学校也应参加升学体育考试。
二、报名办法
1.报名时间:体育考试报名在中考报名时一并进行。考生选考项目在南昌市中考报名系统相关页面上进行选定。考生及家长在报名系统中生成的报名登记表上对信息进行确认、签字。签字后的考生中考报名登记表由报名学校统一收集、整理、保管。选考项目一经确认签字后不得修改。
2.报名地点: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历届生由所在学校统一组织报名;凡在外地借读或报名期间由外地迁居本县的应届初中毕业生,须持办好的转学手续,到户口所在地的学校报名。
三、考试项目
考试项目。每个考生须完成三个考试项目,一个必考项目,两个选考项目,学生依据自身的实际运动能力选择适合的项目组合进行考试。
1.必考项目:男生为1000米跑,女生为800米跑。
2.选考项目(七选二):50米跑、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足球运球、篮球运球、排球垫球。
考生素质项目(非球类项目)最少选一个,可以选两个;球类项目最多选一个,不能同时选两个。
四、考试规则及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2007年颁布施行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初三年级相关项目的评分标准制定。单项满分后不另行加分。考试规则和评分标准详见南昌县教育体育信息网《关于转发<2017年南昌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规则与评分表>的通知》。
五、考试时间: 2017年5月5日至9日(预计)
六、成绩评定
现场考试各项目测试和成绩评定均由仪器设备完成。
(一)普通考生
必考项目20分,选考两项目(七选二)各15分,总分50分,三个项目成绩之和计入考生中考总成绩。
现场考试均保留原始成绩,不单独进行“四舍五入”的处理。考试结束后,三项成绩相加,作为学生升学体育考试的最终成绩。
(二)免考考生
成绩评定办法如下:
第一类:考前免考,因残、伤、病或因意外事故确实不能参加体育考试且被批准项目免考的考生,必考项目按60%,选考项目按50%计入成绩,若全部项目获批免考,则以27分计入总分。
第二类:考中免考,在体育考试过程中受伤只参加了部分项目,剩下项目无法参加考试的考生,已考项目按实际成绩计分,未考项目经考生本人申请,现场医务人员确认后办理免考手续。同意免考后,免考的必考项目按60%,选考项目按50%计入成绩。
第三类:申请并获得批准免考的考生,若参加了现场考试,相应项目以实际考试成绩计入总分。
(三)缓考考生
缓考考生的考试一般安排在整个体育考试结束时最后半天进行。
考前缓考的考生,按现场考试项目成绩计入总分。
考中缓考的考生,已参加了部分项目考试,因受伤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参加考试申请缓考的考生,原已参加考试的项目成绩清零,缓考项目应为全部实际考试项目,考生最终以缓考成绩计入总分。
(四)弃考、缺考考生
考生弃考、缺考,成绩以0分计算。
七、组织领导
(一)体育考试工作在县教体局的领导下,由中招办牵头会同局办公室、体育科、综治监察科、基财科、初中毕业学校等相关单位和人员共同组成县中等学校招生体育科目考试办公室,成立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2)具体组织体育科目考试工作。各初中毕业学校要成立体育科目考试工作小组,由校级领导负责,教务主任、体育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有关人员参加。
(二)主要职责分工
1.中招办
(1)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总体策划并组织、指导有关方面制定考试方案及应急预案。
(2)负责考务管理,牵头具体实施体育考试工作。
(3)负责体育考试成绩数据管理。
2.初中报名学校
(1)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学生和家长正确认识,积极投入备考。
(2)结合毕业生体检做好考生的考前体检工作。提前做好考生身体健康状况全面摸查工作,排除体育考试潜在的安全风险。
(3)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考试报名及医务审核。实事求是,正确引导考生合理填报体育考试选考项目。
有家族病史、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病史或其它健康问题的学生,要求其家长带学生到医院做好体检工作,以确保是否有健康的身体参加考试。
(4)组织考生依时赴考。
(5)加强对考生进行考前安全教育并派专人负责做好考生的考试安全措施,组织考生做好考前准备活动和考后放松活动,防止发生各种伤害事故。
八、免缓试办法
1.凡符合免试的考生,须于4月20日前由本人申请,(学校盖章,校长签字),并提供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经体考组认定批准后,方可免试。
2.因临时伤病或女生例假需要缓试的考生,须于考试前二天由本人申请,学校核实后分别报县中招办批准,方可缓试。缓试考生只准许一次补考,其成绩按补考实得分数计算。
九、考试要求
1.要精心组织各项考试工作,切实加强体育考试考场的组织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严把质量关。考试原则上要求封闭式进行,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考场。考前要做好考生准考证验证、检录、分组、登分、引导等工作,考后要做好考生成绩的记载,组织考生对成绩签字确认工作、引导考生有秩序地退出考场等工作;要把各个环节的工作都组织好,并落到实处。
2. 体考办下设考务组、保卫组、纪检组、场地组、医疗保健组。考务组负责各项目的测试工作,测试工作人员须选派思想素质高,事业心强,认真负责、作风正派,熟悉体育工作的同志担任,上岗前应组织培训。考务人员应严格按考试规定办事,端正考风,严肃纪律,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坚决排除不正之风的干扰。严禁徇私舞弊,如有违纪者,应立即停止其工作,并视其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3. 生要严格遵守考试的各项规定和纪律,认真完成各个项目的测试。严禁冒名顶替,弄虚作假。对违纪舞弊者,将视其具体情节,分别予以批评教育,取消其单项或全部考试成绩,直至取消中考资格的处罚,同时建议考生所在学校予以纪律处分。
4. 要加强体育考试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好来往交通安全,考场安全和饮食安全等安全防范工作,确保考生安全万无一失。考场应设“卫生室”加强医务监督和考生心肺功能检查,做好考生的卫生保健和意外事故的处理,坚决杜绝一切伤害事故的发生。
5. 各学校负责指导考生购买"平安保险"。报名学校分班收集整理学生家长书面体育考试安全告知书回执单、体检表(心电图检查)及购买“学平险”花名册或学生购买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单复印件(保险单原件学生家长留存),切实掌握参加耐力跑考生参加保险和体检情况。
6.体育考试场地、器材要经过严格的技术鉴定方可使用,校验后的器材应专放专管,防止损坏,使用中要加强安全检查,排除一切不安全隐患,以确保测试安全。
附件二
2017年南昌县中等学校招生体育科目考试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胡金金
副组长:范海权 石林根 杜海云 刘文华 喻美林
成 员:胡云其 肖守春 周 刚 廖志斌 李华文 喻 英 陈 莉 郑 茜 王菊平 杨绍萍 罗来斌 徐东和 周 圆 倪 洋 刘婉露 黄元成 黄 坚及各初中学校校长
附件三
2017年南昌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规则
一、1000米和800米耐力跑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考试的场地应在封闭的、标准400米田径场上进行,考试所需的标志线清晰,起点线和终点线应该设置明显的标志。考试采用径赛电动计时系统,系统应符合田径竞赛规则要求。考试前考务人员必须对场地标准和器材的准确性进行检查。将电动计时系统的硬件架设在耐力跑的起点和终点,起点和终点架设实时监控系统,系统使用时会拍摄各组考生的起跑和终点的图像,考生对自己的成绩存在争议时可追溯查取。
2.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考务员负责将考生按小组带至起点,起点检录逐一核对考生身份(刷卡或条码枪扫描),派发号码背心或其它标识物,监督学生正确穿好号码背心或其它标识物,检查无误后进入考试程序。
学生上道准备好后,发令裁判与终点计时电脑操作员协调确定发令时机,发令裁判按下无线语音发令装置“发令”按钮,发令装置自动发出起跑语音口令,同时无线触发终点计时电脑开始计时,终点计时电脑操作员负责监视起跑计时启动以及跑步过程中的计时、计圈和图像采集,考生跑完全程计时系统自动锁定其成绩并记录冲刺图像;测试结束后,学生成绩显示在成绩确认电脑上。学生刷卡可以确认和保存成绩。成绩按秒表的分、秒记录,不足一秒不计入成绩。如果考生对成绩出现异议,可以回放测试图像进行追溯。
每个考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每组考生人数若干人。考生应采用站立式起跑,弧形起跑线出发,起跑口令发出前越过起跑线为犯规。起跑后不分跑道。跑程中不得踏进跑道左侧跑道线,不得推、拉、阻挡他人跑进,不得由他人带跑。
3.考生的犯规行为
a.发令前,踩踏或越过起跑线;
b.跑进中踏进跑道左侧跑道线;
c.跑进中推、拉、阻挡他人跑进;
d.跑进中由他人领跑,或借入他人的力量跑进。
4.考生注意事项
a.考生考试时穿胶底运动鞋,不得穿钉子鞋或皮鞋。
b. 跑程中不得踏进跑道左侧跑道线,不得推、拉、阻挡他人跑进,不得由他人带跑。
二、50米跑
1.场地器材及设置要求
跑道若干条,要有足够的缓冲余地,地面为平坦的泥土地或塑胶地面,考试所需的标志线清晰,起点线和终点线应该设置明显的标志。考试采用径赛电动计时系统,系统应符合田径竞赛规则要求。将径赛电动计时系统的硬件架设在短跑的终点,起点架设实时监控系统,系统使用时会拍摄各组考生的起跑和终点的图像,考生对自己的成绩存在争议时可追溯查取。
2.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考生在引导员的引导下进行身份确认(手持教育考试卡照片与本人相貌比对)、检录。根据道次,贴“号码贴”进行标识,站在起跑线后准备听哨声起跑。50米跑为站立式起跑,口令为:“各就位”——“嘭”(枪响)。发令员在发出“各就位”的口令同时按下按键,电子仪器自动计时,如果有人抢跑会立即报警并取消本次测试,重新准备发令。
到达终点后按照道次顺序确认成绩。
考生在测试中因他人犯规影响或意外摔倒,经主考同意后,可在当日进行一次补试。
3.注意事项
a.考生考试时穿胶底运动鞋,不得穿钉子鞋或皮鞋。
b. 考生在测试过程中注意不要抢跑、串道。
三、1分钟跳绳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考试场地设在平整的地面上,采用智能仪器进行测试,考生以组为单位在布置好的场地内测试,考试跳绳为专用跳绳,含有计数芯片,不允许考生使用自带跳绳,每组考生人数若干人。
2.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引导员以组为单位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进行身份确认(手持教育考试卡照片与本人相貌比对)、检录。考生需使用考试现场专用跳绳,测试前会给充分时间考生将跳绳长短调至适宜长度,系好鞋带准备好后,听从仪器“5,4,3,2,1,开始”提示音进行考试,从语音“开始”即开始自动计数。考生在自己的测试区域双脚起跳,每跳一次且摇绳一周为一次有效,考生应在标识的区域内跳绳,仪器在最后10秒会语音倒计时,1分钟时间到仪器自动停止计数。
考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如考生在考试过程中鞋带脱落或被他人影响到,得到监考老师确认后可申请一次补跳机会。
考试结束后,考生在电子显示屏幕上查看成绩。
3.考生的犯规行为
a.未采用双脚正摇动作;
b.跳出规定的区域,影响到他人;
4.注意事项
测试过程中跳绳拌脚,除该次不计数外,应继续进行。
四、立定跳远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选择坚实、平坦,宽度不小于2米,长度不少于6米的地面区域布置测试仪器。
2.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检录→考前准备→考试→注意事项→成绩确认)
引导员以组为单位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进行身份确认(手持教育考试卡照片与本人相貌比对)、检录。考生站在起跳线后,两脚自然分开,脚尖不得踩线,原地双脚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仪器自动测量起跳线到最近着地点之间的距离并显示考生当次成绩。考生起跳落地后应向前走出测量区,不得向后退。起跳时脚触碰或越过起跳线,将会被判定为犯规。
考试过程中,由考务人员保留最好的成绩;考试结束后,考务人员会以组为单位打印成绩并让学生签字确认。
3.考生的犯规行为
a.起跳过程中踩线;
b.双脚不同时起跳;
c.有垫步或者连跳。
4.注意事项
a. 每人跳两次,仪器自动记录最好的一次成绩。成绩以米为单位,取两位小数。
b.违例者,当次成绩无效。两次试跳均无成绩者,只能增加一次测试机会,仍然违例者,考生该项成绩为零。
c.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参加测试。
五. 引体向上(男)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场地器材:高单杠、自动计数设备。每个半天的考试前考务人员必须对场地标准和器材的准确性进行检查并由在场纪检监察人员确认。
2.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检录→考前准备→考试→注意事项→成绩确认)。
引导员以组为单位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进行身份确认(手持教育考试卡照片与本人相貌比对)、检录。受测者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或直臂悬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引体向上,上拉到下颏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仪器自动记录引体次数。每次引体监考员要唱读出成绩并刷卡保留考生成绩。
3.注意事项
a.受试者应双手正握单杠,待身体静止后开始测试。
b.引体向上时,身体不得做大的摆动,也不得借助其他附加动作撑起。
六.一分钟仰卧起坐(女)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垫子若干块,铺放平坦。倒计时电动计时器一台。
2.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检录→考前准备→考试→注意事项→成绩确认)。
引导员以组为单位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进行身份确认(手持教育考试卡照片与本人相貌比对)、检录。考生仰卧于垫上,两脚屈膝稍分开,大小腿成直角,两手十指交叉贴于脑后。考生同伴(或机器设备)压住考生两踝关节处。起坐时,以双肘触及或超过两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
考生准备好后,考务员操作仪器发出“开始”的口令,同时计时,登记一分钟内所完成的次数。一分钟到时,受测者虽已起坐,但两肘未触及膝盖者,该次不算,违例动作不计次数。
测试结束后,考生成绩将在显示屏中自动显示当次测试成绩,观测人员应向受试者大声报最终数字。
3.注意事项
a.如发现受试者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时,该次不计数。
b.受试者双脚必须放于垫上。
七、篮球运球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场地设置在篮球场内或者平整的塑胶场地上。设置要求如下:
长20米,宽7米。起点线前5米处开始设置标志杆,共设5排,每排2根;各排标志杆之间相距3米,同排的两根标志杆底座中心点之间相距1米,距同侧边线3米。起点线中间1米处为出发区域。设置方式如图所示:
篮球测试场地设置示意图
标志杆高不低于1.2米,考试用球的规格为6号篮球(其重量为510-567g,周长为724-737mm),球内气压符合篮球竞赛规则要求。
2.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引导员以组为单位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进行身份确认(手持教育考试卡照片与本人相貌比对)、检录。考生听到报号后,持球站立在起(终)点线的出发位置,并做好出发准备。发令后,考生两脚方可移动,并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球依次过杆。运球过程中,若考生暂时失去对球的控制,但球未出测试场地,考生可自行捡回,在对球失去控制处继续运球,计时不停止。考生与球均返回起(终)点线,计时停止。每人测试两次,记录较好成绩。
测试成绩以秒为单位记录,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0.1秒),小数点后第2位数非“0”时进1。
考生考试时犯规,当次成绩无效;两次考试均犯规无成绩者,只可增加一次机会;仍然犯规者,该项成绩计0分。
3.犯规行为
未从指定区域出发;
出发时抢跑;
运球过程中双手同时触球;
运球高度超过考生肩部;
膝盖以下身体部位触球;
“翻腕”等其他规则不允许的违例行为;
漏绕标志杆;
碰倒标志杆;
考试期间,人或球出测试区域;
通过终点时人球分离(考生到达终点的瞬间,必须单手或双手触球)。
八、足球运球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场地设置在田径场中部的平整场地面或独立的足球场上,表面为天然或人工草坪(不能为光滑的硬地),各场地之间相互独立,避免考试过程中互相干扰。设置要求如下:
长30米,宽10米,场地四周设置明显的标志线。起点线前5米处开始设置标志杆,标志杆与两侧边线相距5米,共设5根,各杆之间相距5米。起点线中间1米处为考生出发区域。设置方式如图所示:
足球测试场地设置示意图
标志杆高不低于1.2米,考试用球的规格为5号足球(其重量为396-453g,周长为680-710mm),球内气压符合足球竞赛规则要求。
2.测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引导员以组为单位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进行身份确认(手持教育考试卡照片与本人相貌比对)、检录。考生听到报号后,将球运至起点线后的出发区域并做好出发准备。发令后,考生运球向前,依次绕杆;球通过最后一个标志杆后,考生至少触球一次,运球通过终点线;人与球均越过终点线后,计时停止。每人测试两次,记录较好成绩。
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0.1秒),小数点后第2位数非“0”时进1。
考试犯规时,当次成绩无效;两次均犯规无成绩者,只可增加一次机会;仍然犯规者,考生该项成绩计0分。
3.犯规行为
未从指定区域出发;
出发时抢跑;
手球;
漏绕标志杆;
碰倒标志杆;
球过最后一个标志杆后,到达终点前,脚未触球;
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线;
测试期间,人或球出测试区域。
九、排球垫球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场地设置在地面平坦、坚实的地面上,鼓励有条件的区县把场地设置在体育馆内。设置要求如下:
长和宽均为3米,场地四周设置明显的标志线;场地外围设置判断垫球高度的标志物,标志物在地面的垂直投影与同侧标志线相距0.5米;标志物设定的高度要综合考虑仪器设备的计数方法、排球直径等影响因素,保证高度符合要求;标志物设置的其他注意事项根据所选仪器设备的实际确定。男生和女生的测试场地要分别设置。
考试用球为排球(不能使用软式排球),其重量为230-270g,周长为650-670mm,球内气压符合排球竞赛规则要求。
2.测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引导员以组为单位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进行身份确认(手持教育考试卡照片与本人相貌比对)、检录。考生听到报号后,进入测试区域,原地将球抛起,第一次垫球成功后开始计时,个人连续正面双手垫球,要求手型正确、击球部位准确、达到规定的高度;垫球未超时者,球落地即为一次测试结束,超时者,到规定时间后,考试自动结束。男生垫球的高度(从地面起至球的底部)不低于2.24米,女生不低于2.00米。测试时,方法正确,高度符合要求的垫球方能计数。计垫球的个数。每次测试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每人测试两次,记录成绩较好的一次。
考生考试时,出现球触及标志物等情况,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负责;出现犯规行为者,仪器设备立刻停止计数,当次测试结束,垫球数量按犯规时仪器设备记录的个数为准。
(3)犯规行为
采用传球等方式触球;
脚踩标志线或出测试区域
附件四 南昌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评分标准(男)
项目分数 必考项目 选考项目(七选二)
1000米
(分.秒) 50米跑
(秒) 立定跳远(厘米) 引体向上(个) 1分钟跳绳(个) 篮球运球(秒) 足球运球(秒) 排球垫球(次)
20 3′40〞
19′5 3′43〞
19 3′45〞
18′5 3′48〞
18 3′50〞
17′5 3′54〞
17 3′57〞
16′5 4′01〞
16 4′05〞
15′5 4′11〞
15 4′17〞 7.3 250 15 180 9.4 7.5 40
14′5 4′24〞 -- 246 14 170 10.4 8.1 38
14 4′30〞 7.4 242 13 158 11.4 8.6 34
13′5 4′37〞 7.5 240 — 140 12.8 9.4 30
13 4′43〞 7.6 235 12
135 13.3 9.7 28
12′5 4′49〞 -- 230 — 128 13.9 10.2 26
12 4′55〞 7.7 225 11 121 14.6 10.7 24
11′5 5′00〞 8.0 219 10 113 15.3 11.3 22
11 5′05〞 8.4 212 9 105 16.1 11.8 20
10′5 5′10〞 8.7 205 8 96 17.1 12.2 18
10 5′15〞 9.0 198 7 88 18.1 12.8 16
9 5′25〞 9.7 185 6 64 20.8 14.1 9
8 5′35〞 9.8 182 5 61 21.4 14.3 8
7 5′45〞 10.0 178 — 58 22.0 14.7 -
6 5′55〞 10.1 175 4 53 22.9 15.0 7
5 6′05〞 10.2 172 3 48 23.7 15.3 _
4 6′15〞 10.4 168 — 43 24.7 15.7 6
3 6′25〞 10′5 165 2 37 25.8 16.2 5
2 6′35〞 10.6 162 1 31 26.9 16.7 3
1 6′45〞 10.8 158 — 25 27.9 17.1 2
0 6′46〞及以上 10.以上 157及以下 0 24及以下 28.0及以上 17.2及以上
1及以下
南昌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评分标准(女)
项目分数 必考项目 选考项目(七选二)
800米
(分.秒) 50米跑
(秒) 立定跳远(厘米) 1分钟钟仰卧起坐
(个) 1分钟跳绳
(个) 篮球运球(秒) 足球运球(秒) 排球垫球
(次)
20 3′25〞
19′5 3′29〞
19 3′32〞
18′5 3′36〞
18 3′39〞
17′5 3′43〞
17 3′47〞
16′5 3′51〞
16 3′55〞
15′5 4′01〞
15 4′07〞 7.9 202 52 172 12.0 8.1 35
14′5 4′14〞 — 198 50 161 12.9 9.3 33
14 4′20〞 8.0 194 49 150 13.6 10.6 29
13′5 4′26〞 8.1 190 48 133 14.8 12.3 25
13 4′32〞 8.3 185 46 128 15.6 12.8 24
12′5 4′38〞 8.5 180 44 121 16.8 13.5 22
12 4′45〞 8.7 176 42 114 18.2 14.3 20
11′5 4′47〞 9.0 171 38 106 19.6 15.1 17
11 4′50〞 9.4 166 35 98 21.0 16.1 15
10′5 4′52〞 9.7 161 32 90 22.3 17.3 14
10 4′55〞 10.0 156 29 82 23.6 18.4 13
9 5′00〞 10.7 146 22 58 27.1 21.6 9
8 5′05〞 10.8 143 21 55 27.6 21.9 —
7 5′10〞 11.0 139 19 52 28.1 22.2 8
6 5′15〞 11.1 136 18 48 28.8 22.7 7
5 5′20〞 11.2 133 17 44 29.5 23.1 —
4 5′25〞 11.4 129 15 39 30.3 23.6 6
3 5′30〞 11.5 126 14 33 31.2 24.2 5
2 5′35〞 11.6 123 13 28 32.1 24.8 4
1 5′40〞 11.8 119 11 22 33.1 25.4 2
0 5′41〞及以上 11.9及
以上 118及以下 10及以下 21及以下 33.2及以上 25.5及以上 1及以下
评分标准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初三年级评分表
附件五
南昌县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特殊考生审核指南
一、申请办理
(一)提出申请
患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的考生应当申请免考。考前原则上不受理考生选考项目的单项免考。
因残、病、伤或身体发育异常、严重营养不良及肥胖症、畸形等情况的考生应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向所在学校提出免考或缓考申请。学校通过南昌教育信息网中招平台下载打印《南昌县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目考试免考、缓考、弃考申请表》(下称《申请表》),并通过班主任将《申请表》转交要求免考、缓考、弃考的考生。考生本人及家长在《申请表》上签字同意后,将《申请表》和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报给本班班主任,考生报名学校统一汇总特殊考生名单及材料交医务审核组审核。证明材料不齐的医务审核组可不予受理(弃考考生、家长申请签字并写明理由,班主任确认,学校盖章汇总)。
免考或缓考申请仅限一次。
(二)提交证明材料
1.申请免考的考生
因肢体残疾丧失运动能力的考生,申请免考提供残疾证原件和复印件。
考试之前,因病、伤或意外事故丧失运动能力或不宜做剧烈运动的考生,申请免考须提供本市县区(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证明全部丧失运动能力或不适宜参加体育活动的材料,包括《疾病诊断证明书》、病历材料和相关检查报告单。
在体育考试过程中身体不适或发生意外,未考项目无法继续进行的考生,可提出未考项目的免考申请,填写《申请表》,考生本人、学校带队老师或学校负责人及现场医务人员签字,办理免考手续。
2.申请缓考的考生
考试前申请缓考的考生,办理要求如下:女生特殊生理期申请者,填写《申请表》,缓考考生、考生家长及班主任、学校医务人员均须在《申请表》上签字,学校同意加盖公章报县体育考试领导小组审批。因伤病原因申请缓考的考生,除办理要求同上外,还必须出具县级(或二级)以上医疗部门诊断证明。
考试中经检录进入考场后申请缓考者,办理要求如下:女生特殊生理期,填写《申请表》,缓考考生、考试现场医务人员和学校带队老师或学校负责人均须签字,办理缓考手续。伤病原因申请缓考的考生,办理程序和要求同上。
二、成立体育考试医务审核组
(一)成立学校审核组。学校审核组应包括任课体育教师、班主任、卫生室(保健室)、政教处负责人等,负责审核考生申请材料。
(二)成立县体育考试医务审核组。县体育考试医务审核组应包括县教体局体卫艺业务管理部门和纪检部门的行政工作人员、相关学科医学专家等,负责组织辖区中考体育考试特殊考生审核工作。
三、审核程序
(一)学校初审。学校收到考生的《申请表》和证明材料后,经任课体育教师、班主任、卫生室(保健室)、政教处负责人核实后在《申请表》上签名并加盖学校公章,确保证明材料齐全后在证明材料复印件上注明审核日期、签注"与原件相符"并加盖学校公章。学校将《申请表》、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和《南昌县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情况汇总表》在规定的时间内,报给县中招办。
(二)县体育考试医务审核组复审。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和证明材料进行复审,复审时身高、体重数据原则上以在校期间第三学年的健康档案(学生体检表)为准,如未完成年度体检或有异议的以现场测量数据为准。
对县体育考试医务审核不通过的考生,则按考生在招考服务平台预先选定的项目参加考试。
如考生对县体育考试医务审核结果有异议,需补充经学校审核的证明材料,可在规定时间内,由考生所在学校报县体育考试医务审核组再审核。
四、审核材料归档
考生的免考、缓考材料及报名学校的《南昌县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免考情况汇总表》及《南昌县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情况汇总表》于该校考试当天交考务组(中招办)黄元成处。
附件六
南昌县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考务管理制度
为强化体育考试管理、保障体育考试考务工作规范有序实施,切实维护体育考试的公平、公正,依法从严治考,特制定本制度。
一、考试成绩公示制度
考生每完成一个考试项目,测试员必须现场宣布该项目成绩,考试结束后考生在出口处签字确认各项成绩及总成绩。
二、测试员轮岗制度
各考试项目或考试组别之间的测试员须不定期轮换监考岗位。除技术性较强的特殊岗位外,测试员不得长时间固定在某个监考岗位,更不允许测试员选择监考岗位或不服从轮岗。每项(组别)考试开考前宣布测试员岗位任命,每项(组别)考试结束后实行随机换岗,不得提前公布。
三、社会监督制度
体育考试考点将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行风监督员、体育专业人士或其他社会人士作为社会监督员。各考场要积极支持社会监督员开展现场监督工作,主动提供情况,虚心接受监督,认真听取社会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对社会监督员反映的问题、建议和举报投诉事项要认真做好登记、上报、调查、解释、处理等工作,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社会监督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对社会监督员提出的意见或建议置之不理。
四、责任追究制度
对不服从主考和测试组长管理、不遵守纪律、违反规定的考试工作人员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经教育批评仍不改者取消监考资格,另行严肃处理;对徇私舞弊者,要由其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应责任;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旦发现考生有弄虚作假或违规行为的,一律取消体育考试成绩,涉及其他人员的,一律将情况通报给其所在单位。
附件七
南昌县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体育考试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考生和考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体育考试的顺利进行。
(二)工作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以人为本、公平公正。
(三)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体育考试全过程中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严重影响考生和考场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事件,以及其他严重影响考试公平公正与考试秩序的事件。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县教育体育局应急机构与职责
县教育体育局成立南昌县体育考试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由南昌县体育考试领导小组兼任。负责制定全县体育考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全县体育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中招办,负责开展具体工作。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机构成员集中办公。
(二)考场应急机构与职责
负责制定本考场体育考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领导、指挥本考场体育考试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落实具体应急处理措施,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和请示。
(三)初中毕业生学校应急机构与职责
各初中毕业生学校成立学校体育考试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并报县级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校体育考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具体应急处理措施,向县级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和请示。
三、考场安全措施
(一)建立畅通的指挥通讯系统。考试前夕,各应急办公室要收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单位(或负责人)的联系电话,以备急用;考试期间,考场主要人员的考试通讯电话必须畅通无阻,各级应急小组成员的移动电话必须全天24小时开启(进入考试区内时须置于振动状态)。
(二)考场在每场考试前对考场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对场地、器材、消防、用电、用水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三)合理设置考场各种功能区域,区域标志要清晰
1. 准备区、检录区与集结区:应设置在开阔地带,便于考生集中和疏散。
2. 考试区:地面平坦无坑、无杂物;跑道终点处要设有缓冲带;投掷区设置在开阔地带,并有明显的隔离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考试区域。
3. 考场内及周边要设置明显的方向标示,如准备区、考试区、医疗站的位置,遇有突发事件应急疏散的路线与方向等。
(四)考场医务准备
1. 设立医疗救护站,配备医务人员、医疗用品和急救药品、司机和汽车,以及时应对突发卫生事件和进行现场医务审核,为伤病考生进行现场处理,如现场不能处理,应报告主考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2. 张贴警示"考生在体育考试期间,如果突然出现身体不适或损伤,应报告学校带队教师或考场工作人员,带队教师或考场工作人员应立即报告医疗救护站,由医务人员甄别能否继续考试,如果不能,应按程序办理缓考或免考医务审核手续"。
(五)自然灾害的应对
若遇到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暴雨、雷电、地震等),无法开考或无法继续进行考试时,应视情形按以下方式处理,同时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1. 遇到全市范围内受影响的自然灾害时(如气象台发布全市红色暴雨预警信号),由市教育考试院或县区中招办发出停考指令。
2. 遇到局部地区受影响的自然灾害时(如气象台发布区域红色暴雨预警信号),由县中招办发出停考指令。
3. 因天气原因造成部分地区考生在赴考途中安全受到影响的,由受影响的考生学校报县中招办批准暂停考试后向考生发出停考指令。
4. 若宣布停考后,已到达考场的考生和考场工作人员由考场作出妥善安排,以保障其人身安全。
5. 发出停考指令的单位,应根据情况适时作出恢复考试的决定,并合理安排恢复考试,不得影响正常的考试秩序和公平性。
(六)意外事故的应对
若遇到意外事故(如房屋倒塌、火灾、严重的人身事故及群体性事件等),应立即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县中招办报告,并协助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现场的防护和人员救治工作。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
若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及其他严重公共卫生事件等),应立即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向当地政府卫生部门和县中招办报告,并协助当地政府卫生部门做好相应的处理。
(八)供电事故的应对
若遇到供电事故,影响考试正常进行的,应立即通知供电部门抢修,并报告县中招办。
(九)电子设备故障的应对
考场必须加强对考试用的电子设备(含移动电子监控设备)的管理,做好防火、防雷、防水、防潮和用电安全工作。考试过程中若遇电子设备损坏,应立即维修或更换,并报告县中招办。
(十)舞弊事件的应对
考场若发现舞弊事件,要及时控制现场,保护证据,对当事人作出相应的处理,尽快恢复考场秩序;若发生重大舞弊事件应立即报告县中招办。
四、初中毕业生学校的安全措施
(一)对考生进行体育考试专题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考场纪律教育。
(二)做好对考生的常规体检工作和健康筛查工作。有家族病史、先天性心脏病或其它健康问题的学生,建议其家长带学生到医院做好体检工作,以确保考试安全。在考前将本校可能影响考试安全有既往病史的考生情况汇总上报县中招办,以便考场提前做好防控措施。
(三)组织好特殊考生申请免考、缓考。
(四)关注考生临考前和考试期间的健康状况,对不适宜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做出适当的指引。
(五)科学组织考生进行备考训练。
(六)组织考生做好考前准备活动和考后放松活动。
(七)若安排车辆接送考生,要确认有正式的营运资质和证照齐全,要安排教师跟车,不得超载,不得超速,确保交通安全。
五、考生安全须知
(一)备考注意事项
1. 提高对体育考试意义的认识,掌握应试项目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充分发挥运动水平。
2. 要注意考试前的身体状况,保证不带病、不带伤参加考试,避免出现伤害事故。
3. 合理进行考前运动训练,预防运动创伤。
4.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5. 注意饮食卫生,适当补充水分。不宜空腹、过饱或过饥参加体育考试。
6. 赴考场途中要注意交通安全。
7. 穿着合适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参加考试。考生不允许穿钉鞋参加考试。
8. 做好考前准备活动和考后放松活动。
9. 考试期间,考生受伤或临时出现身体不适(如发热、腹泻、恶心、呕吐、头晕、胸闷、胸痛等),不要勉强、不能隐瞒,应及时主动向考场工作人员和带队教师报告,并提出缓考或免考申请。
(二)考试纪律要求
考试期间,考生应自觉服从带队教师和考场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考场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其他考试工作地点的秩序。严格遵守考场规定,不得随意走动,不得吸烟,不得大声喧哗、打闹及影响他人考试,确保自身和他人人身安全。
六、医务审核
(一)各初中毕业学校要加强考生诚信教育,正面引导考生根据实际健康情况提出申请,切勿弄虚作假,积极备考。任课体育教师、班主任及校医等,须根据考生平常上体育课或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和考生提供的证明材料,客观公正写明情况并给出审核意见。
(二)各级医务审核人员须严格把关,凡平时能正常进行体育活动、上体育课的学生,一律不得免考。考生申请免考不通过,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申请缓考。
(三)体育考试现场受理学校的免考材料。考生可在缓考前通过毕业学校向体育考试医务组提出免考书面申请并补充证明材料,如不同意免考,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参加缓考。
(四)考试期间,考生受伤或临时出现身体不适,不要勉强、不能隐瞒,应及时主动向教师或考场工作人员报告,并提出缓考或免考申请。
(五)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每一例医务审核申诉(投诉),不推诿拖延或转移矛盾,做到依法按政策,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激化矛盾,处理到位。
(六)各报名学校要及时全面了解考生和家长对医务审核结果的情绪,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发现异常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汇报,避免发生群体事件。
七、保障条件
各单位要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资金给予保证,对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人员给予适当补贴,对因参与突发事件处理工作致病、致残、致死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与奖励。
八、调查总结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完成后,各级应急机构要及时进行调查、总结,书面报告教育行政部门。县中招办全县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情况进行汇总、总结,并书面报告教体局及县委、县政府。
九、责任追究
在体育考试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工作失职、采取措施不及时或不恰当,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十、预案管理
各单位根据本预案,结合本校体育考试实际情况,制订本校体育考试应急预案,并报体育课和中招办。各单位制订的体育考试应急预案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精神,不能与本预案相悖。
附件八南昌县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免考、缓考、弃考申请表
学校: 申请类型:( □ 免考、□缓考、弃考)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报名序号 IC卡号
申请理由
免考项目
县级(或二级)以上医院证明
(粘贴此处)
(或现场医务人员意见)
考 生 签 名: 考生家长签名: 年 月 日
学校意见 学校盖章
班主任签字: 医务人员签字: 年 月 日
县中招办
审核组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备注:1.免考考生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申请类型请填写:免考、缓考、弃考。 2.现场考试因受伤或意外考生办理免试须医务人员签字。3.考前原则上不受理考生选考项目的单项免考。4.考中缓考的考生生原已正常参加考试的项目成绩清零,缓考项目应为全部实际考试项目,考生最终以缓考成绩计入总分。
附件九
南昌县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免考情况汇总表
单位(盖章): 经办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姓 名 性 别 班 级 报名序号 免考项目(请标明全免或单项免考情况) 班主任签名
1000米/800跑 选考项目一 选考项目二
备注:1、此表请按要求认真填写打印,并加盖学校公章。2、考试当天将汇总表,考生申请书、证明材料统一交于中招办黄元成处。3、考前原则上不受理考生选考项目的单项免考。
附件十
南昌县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缓考情况汇总表
单位(盖章): 经办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姓 名 性 别 班 级 报名序号 缓 考 原 因 班主任签名
注:1.此表请按要求认真填写打印,并加盖学校公章。2.考试当天将汇总表,考生申请书统一交县中招办黄元成处。
3.缓考统一安排在实际考试结束最后一天,请各单位关注结束时间,并及时组织考生赴考。4.缓考生原已正常参加考试的项目成绩清零,缓考项目应为全部实际考试项目,考生最终以缓考成绩计入总分。
附件十一
南昌县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弃考情况汇总表
单位(盖章): 经办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姓 名 性 别 班 级 报名序号 弃 考 原 因 班主任签名
备注:1、此表请按要求认真填写打印,并加盖学校公章。2、考试当天将汇总表,考生申请书统一交于县中招办黄元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