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 - 各省中考 - 广东中考 - 韶关中考 - 正文

2017韶关中考高中招生工作意见

来源:韶关市教育局 2017-5-13 21:52:25

韶关市普通高中2017年招生工作意见
 
各县(市、区)教育局、驻韶中省厂矿教育处(科)、市直学校:
为进一步做好全市普通高中2017年招生工作,进一步加强招生管理,规范招生行为,根据《转发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关于做好2017年全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韶教联〔2017〕4号)及《关于印发〈韶关市省一级以上公办普通高中指标到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韶市教〔2016〕44号)精神,现就做好全市普通高中2017年秋季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普通高中学校(含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对象

我市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只招收本市户籍(含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初中毕业生,且需参加我市统一组织的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免试直升实验生除外),按考生志愿、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民办普通高中除招收本市户籍(含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初中毕业生外,还可招收属本省外市户籍的我市初中毕业生,并均需参加我市统一组织的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按考生志愿、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

二、市直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

(一)根据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教育局《关于下达2017年市直中小学招生计划的通知》(韶发改联〔2017〕22号)精神,今年市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如下:广东北江中学、韶关市一中、韶关市二中(含曲仁中学)作为普通高中小班化教学试点,秋季高一每班班额为45人;广东北江中学计划招生20个班900人(其中指标到校450人);韶关市一中计划招生20个班900人(其中指标到校450人);韶关市田家炳中学计划招生13个班650人(其中指标到校325人);韶关市五中计划招生14个班700人(其中指标到校350人);韶关市二中(含曲仁中学,下同)计划招生18个班810人(其中指标到校405人)。市直各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的指标到校招生数由我局统一下达(详见附表1及附表2)。

(二)全市公办、民办初中学校符合条件的初中毕业生均可报考市直普通高中学校。

(三)为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根据韶教联〔2017〕4号文中“公办示范性和省一级普通高中学校要安排不低于50%的招生名额,按初中学校在校生数和实施素质教育情况,直接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并向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倾斜”的要求, 市直公办普通高中将继续面向全市开展招生指标到校工作,相关操作要求严格按照韶市教〔2016〕44号文执行。市直公办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包括“免试直升实验生、指标生、体育艺术特长生”三类。具体如下:

1.免试直升实验生:广东北江中学、韶关市一中、市田家炳中学今年继续进行免试直升高中的探索实验,各校免试直升人数及招生范围如下:广东北江中学45人(面向全市初中学校);韶关市一中45人(面向全市初中学校);市田家炳中学为50人(面向本校初中部)。此类学生实行免试录取,由上述三所学校自主招生(免试直升招生办法另文下达)。

2.指标生:广东北江中学、韶关市一中、市田家炳中学继续面向各县(市、区)招收指标生;韶关市五中、韶关市二中面向浈、武两区招收指标生(具体分配方案另文公布)。此类学生必须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指标生学业考试成绩在市统招录取分数线下20分内均可录取。

3.体育艺术特长生:广东北江中学、韶关市一中、韶关市田家炳中学、韶关市五中、韶关市二中的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按以往要求执行,体育艺术测试统一在5月28日上午进行(具体招生人数详见附表1)。

免试直升实验生、体育艺术特长生具体条件由学校制定,招生方案报市教育局批准后向考生、社会公布,由学校自主招生,公示后预录取。除免试直升实验生外,各初中学校的指标生、体育艺术特长生均需参加中考,并应达到录取分数要求。
三、各县(市)及曲江区属普通高中招生

(一)志愿填报身份依据。

凡韶关市户籍考生报考志愿时由原来的以户籍为认定依据变为以学生学籍所在学校为认定依据(2017年南雄、翁源、新丰户籍学生报考时可从户籍,也可从学籍)。

(二)招生范围。

为继续加大中招制度改革力度,促进各普通高中学校内涵发展,进一步实现全市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今年继续按计划推行招生“大互通”工作,各县(市、区)招生范围作如下调整:

1.乳源高级中学、始兴中学、仁化中学、乐昌市一中、南雄中学、翁源中学、新丰县一中与曲江区属普通高中各拿出招生计划的50%实现招生生源互相开放(另外50%属指标到校,县属学校仍面向原区域招生,区属学校按市文件执行);

2.翁源与新丰继续实行招生互通;

3.其他未列入的普通高中学校暂时维持原有招生范围不变。

四、户口不在本市的初中毕业生的报考

户口不在本市的初中毕业生的报考条件按照《关于做好2017年中考报名工作的通知》(韶市教〔2017〕19号)及市有关文件执行。

五、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广东韶关实验中学)招生

根据《关于下达2017年韶关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通知》(韶市教〔2017〕21号),2017年秋季广东韶关实验中学招收高中一年级12个班,每班50人,合计600人(含公办生150人)。广东韶关实验中学面向全大市招生(招生办法另文公布),收费标准执行市物价局核定标准。

六、录取加分政策

(一)烈士子女报考普通高中招生时加20分录取;

(二)作战部队、驻“二类地区”和第三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因公牺牲军人(人民警察)子女,报考普通高中的,招生时加20分录取;

(三)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人民警察)子女报考普通高中的,招生时加10分录取;

(四)农村独生子女(父母依法落实了长效节育措施,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其家庭及本人为农村居民户口,从事农村责任田生产承包的农村独生子女)或夫妇双方均属农业户口的纯二女结扎户的女孩报考普通高中招生时加10分录取;

(五)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普通高中招生时加10分录取。

七、依法监管,从严治理,进一步规范招生秩序

(一)正确如实宣传。普通高中招生涉及到广大学生、家长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教育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各地各学校要严格按要求向社会如实宣传招生政策,及时发布各批次招生录取信息,不得发布虚假招生广告或信息。

(二)坚持公示制度。普通高中招收的指标到校生(含免试直升实验生、指标生、体育艺术特长生)、属政策性加分考生、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考生须按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将相关证明材料送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在就读学校及所属县(市、区)教育部门的网站上公示后予以确认,公示时间为5天。

(三)尊重学生的教育选择权。各地各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育选择权,严禁招生学校以许愿、承诺给学生减免费用、发放奖金等非正当手段来招揽生源。严禁向学生收取预录费或预收学费。严禁以任何形式对已按照招生政策被招生学校录取的考生进行二次录取,普通高中学籍备案及学籍管理平台录入将以第一次录取名册为主要依据。

 

附表:1.2017年市直普通高中录取计划说明

            2. 市直公办普通高中面向各县(市、区)指标生名额分配

 

 

  韶关市教育局

 2017年5月2日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全站专题
    · 英语四六级查分  · 临汾  · 苏北四市  ·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招生考试网  · 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  · 招考资讯网  · 浙江省教育考试网  · 湖北招生信息网  · 重庆招考信息网  · 广东考试服务网  · 上海教育考试院  ·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网  · 云南招生考试院  ·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  · 三省五校联考  · 中考志愿填报  · 中考分数线  · 中考录取查询  · 中考查分网  · 中考作文网  · 中考试题答案网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成绩查询2017  · 高考试题及答案  ·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 西藏教育考试院  · 青海招考信息网  · 云南省招考频道  ·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 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  · 新疆招生网  ·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 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  ·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  · 湖北教育考试网  ·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信息网  · 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  · 山西招生考试网  ·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 北京教育考试院  · 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院  · 海南省考试局  ·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  · 宁夏教育考试院  · 浙江教育考试院  · 上海招考热线  ·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成绩查询、录取查询、网上报名系统  ·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  · 空军招飞  · 自主招生保送生小语种  · 中国大学排行榜  · 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作文  ·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平行志愿  · 高水平运动员体育特长生招生  · 高考报名  · 艺术特长生  · 空乘招生民航招飞  · 高考志愿填报  · 军校招生网_国防生招生_军校名单  · 单招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