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前言
作为中考首门考试学科,语文备受关注:试卷难度大不大?作文考了什么?都考查了哪些内容?……这些不仅牵动着广大初三考生和家长的心,也是初一初二师生的牵挂, 甚至社会各界也都瞪大了好奇的双眼。小编在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后立刻走访了市内相关专家,请他们为大家解读中考语文试卷。
总体评价
专家们纷纷表示:2017年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依据“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从我市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了“聚焦语文核心素养,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特色。和往年试卷相比,稳中有变,变中求新。
试题特点
专家们认为,今年我市的语文试卷主要体现出了四个方面的特点。
1
坚持立德树人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首要要求,这份试卷注重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试卷巧妙地凸显了地方特色,旨在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如第1题巧借泰州城市宣传片《泰州太美 顺风顺水》完成“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考查,引发学生作为泰州人的自豪感。
第4⑤题名句默写,让学生体味诗人们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豪情。
第7题赏析文天祥的诗歌《泰州》,让学生感受文天祥对祖国的一片丹心。
其次,试卷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第1题材料中介绍了施耐庵与“四大名著”、梅兰芳与“四大名旦”。
第3题关注了明末清初的泰州评话家柳敬亭。
第6题要求学生根据上联拟下联,尤其是文学类文本《秦琼卖马》,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蕴。
这些文本和题目,承载着命题人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殷殷期待。
2
彰显人文关怀
首先,理性控制试卷的字数。
今年泰州全卷字数为5649,在整体框架不变的情况下较去年减少了1000多字,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提升思维品质,提高答题质量。
其次,精心选编知识、能力考查的载体。
选编材料始终坚持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泰州太美 顺风顺水》以“水”的灵动和柔美的文字舒缓学生紧张的心情,饱含对考生“一切顺利”的良好祝愿。作文题“慢下来,会精彩”和第一题遥相呼应,暗合了泰州“水城慢生活,尘世幸福多”的地域特点,希冀学生保持平和心态,成就精彩人生。
3
聚焦语文素养
试卷从知识积累、表达应用、阅读理解、综合实践、写作等方面综合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试卷共甄选了5个阅读文本,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方法和习惯、阅读兴趣和价值取向、阅读量等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查。选文或贴近学生生活,或关注时事热点,或重视文化传承,关照了不同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生阅读内容的选择起到了导向作用。阅读理解题目,巧妙选取设问的角度,改变题目的形式,引导学生走出浅阅读加按套路答题的怪圈,真正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和理解能力,关注学生参与实践的收获、体验和感受。
《好电影总会与人心相遇》中倡导的反思意识和敬业精神,《秦琼卖马》中铁嘴刘说书的“创新意识”“工匠精神”,都体现了素质教育对学生反思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要求。
4
倡导自主学习
素质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在“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中,试卷以我市正在开展的“关爱留守学生”活动为背景,设计情境,倡导学生暑期利用“泰微课”资源自主学习。
为了积极响应一线教师“让爱读书的孩子不吃亏”这一呼唤,阅读理解题目努力“去模式化”,旨在引导语文教学走出教学生以套路答题的怪圈,把“刷题”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深度阅读”。
作文题目“慢下来,会精彩”是对前两年中考作文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实践体验的延续,旨在引领学生对“知、行、思”进行理性的审视和智性的思考,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