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宜宾中考考试说明
《2017年宜宾中考考试说明下载》.doc
2017年初中生物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
初中生物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和地理学科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客观地评定初中学生生物和地理课程学习的水平,同时,其学业成绩也为高中学校招生提供重要依据。命题以201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生物和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并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命题指导思想,即有利于全面和准确测试初中学生的生物和地理学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生 物
一、考试范围和内容
生物学业水平考试以生物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关注学生在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素养。生物学科考试范围是201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内容,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
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与要求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中用Ⅰ、Ⅱ和Ⅲ标出。Ⅰ、Ⅱ和Ⅲ的含义如下:
Ⅰ: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Ⅱ: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Ⅲ:在新的情景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景下的合理联系等。
知识内容与要求表
主题 知识内容 要求
生物和生物圈 1-1认识生物
生物的特征 Ⅰ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Ⅰ
1-2了解生物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Ⅱ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Ⅱ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Ⅱ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2-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练习使用显微镜 Ⅰ
植物细胞 Ⅱ
动物细胞 Ⅱ
细胞的生活 Ⅱ
2-2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Ⅰ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Ⅰ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Ⅰ
单细胞生物 Ⅱ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3-1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Ⅱ
种子植物 Ⅱ
3-2被子植物的一生
种子的萌发 Ⅰ
植物的生长 Ⅰ
开花和结果 Ⅱ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Ⅰ
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Ⅱ
3-5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Ⅱ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Ⅱ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Ⅱ
3-6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Ⅰ
生物圈中的人 4-1人的由来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Ⅰ
人的生殖 Ⅱ
青春期 Ⅰ
4-2人体的营养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Ⅰ
消化和吸收 Ⅱ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Ⅱ
4-3人体的呼吸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Ⅰ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Ⅱ
4-4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流动的组织——血液 Ⅰ
血流的管道——血管 Ⅰ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Ⅱ
输血与血型 Ⅱ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Ⅱ
4-6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Ⅱ
神经系统的组成 Ⅰ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Ⅱ
激素调节 Ⅱ
4-7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Ⅲ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Ⅲ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Ⅲ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5-1动物的主要类群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Ⅱ
线性动物和环节动物 Ⅱ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Ⅱ
鱼 Ⅱ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Ⅱ
鸟 Ⅱ
哺乳动物 Ⅱ
5-2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动物的运动 Ⅰ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Ⅱ
社会行为 Ⅰ
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Ⅰ
5-4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Ⅰ
细菌 Ⅰ
真菌 Ⅰ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Ⅰ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Ⅰ
5-5病毒 Ⅰ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6-1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Ⅰ
从种到界 Ⅱ
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Ⅰ
6-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Ⅰ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7-1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植物的生殖 Ⅰ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Ⅰ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Ⅰ
鸟的生殖和发育 Ⅰ
7-2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Ⅰ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Ⅱ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Ⅱ
人的性别遗传 Ⅱ
生物的变异 Ⅰ
7-3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Ⅰ
生物进化的历程 Ⅱ
生物进化的原因 Ⅱ
健康地生活 8-1传染病和免疫
传染病及其预防 Ⅱ
免疫与计划免疫 Ⅰ
8-2用药与急救 Ⅱ
8-3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Ⅲ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Ⅱ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及分值
考试时间为60分钟,全卷满分为100分。
(三)试卷结构
生物试卷分第Ⅰ卷和第II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0题,6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4题,40分。
(四)试题难度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三类试题的比例为7∶2∶1。
三、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例1】下列有关细菌的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属于单细胞生物
C.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D.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答案】A
【说明】 本题为容易题。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内具有遗传物质DNA,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生殖。细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无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细菌细胞的结构特点,细菌的生殖方式,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等相关知识的了解。
【例2】水分和无机盐可以进入活细胞,而有害物质不能进入活细胞,这主要是由于( )
A.细胞壁具有保护作用 B.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起控制作用
C.细胞壁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D.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答案】D
【说明】 本题为容易题。在细胞中,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细胞壁主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膜有适于运输物质的结构,它能够让细胞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外面,同时也能够把细胞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不需要或有害的物质排出。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细胞壁、细胞核和细胞膜主要作用的识别。
【例3】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繁多,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变异。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 )
A.高茎豌豆因干旱而长的矮小 B.人面部整容形成的锥子脸型
C.夏天常晒太阳皮肤变得黝黑 D.健康父母生下患白化病的儿子
【答案】D
【说明】 本题为容易题。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有的变异是由环境改变引起,有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引起,有的变异是环境和遗传物质都发生改变引起。其中,遗传物质没有改变,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会再遗传下去的,而只要有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变异,都会再遗传下去。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的识别能力。题中A、C选项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B选项是人为的改变,A、B、C都没有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只有D选项是因为基因进行了重新组合,其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会遗传下去。
【例4】蚕豆叶片的叶肉细胞和人体口腔的上皮细胞,它们都具有的结构是下列哪项(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叶绿体 ④线粒体 ⑤细胞质 ⑥细胞核
A.②③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②③④⑥
【答案】B
【说明】 本题为中等难度题。蚕豆叶片的叶肉细胞是典型的植物细胞,其结构除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外,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是典型的动物细胞,其基本结构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此外,不管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其细胞内都有进行呼吸作用的线粒体。本题考查学生对这两类不同细胞各结构的识别能力,并能区分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
【例5】水稻种子内有机物贮存的化学能来自阳光,大量的水稻种子堆积贮存久了会散发热量,这两种能量转化分别是在水稻叶片和种子细胞的哪两种结构完成的( )
A.叶绿体和细胞质 B.细胞质和叶绿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 D.细胞核和线粒体
【答案】C
【说明】本题为中等难度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所进行的两项基本生命活动。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场所在细胞内的叶绿体,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场所在细胞内的线粒体。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能力,并能区别完成这两种作用的细胞结构。
【例6】父亲有耳垂,母亲无耳垂,女儿无耳垂,已知母亲的基因型为bb。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出现有耳垂的儿子可能性是( )
A.75% B.25% C.50% D.12.5 %
【答案】B
【说明】本题为较难题。生物性状的遗传实际上是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给了后代,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性状遗传和性别遗传规律的分析和应用,以及利用数学概率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例7】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和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上图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需有阳光、水分、空气等部分,以及 。图中有机物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它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
(2)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了 。如果图中生物所在的这个生态系统被有害农药污染,那么,生物体内含有的农药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
【答案】(1)生物 环境 细菌和真菌(分解者) 水稻 生产者
(2)五 食物网 猫头鹰
【说明】本题为容易题。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其组成包括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的生物部分和由阳光、空气、水分等组成的非生物部分。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食物网,每一条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食物链,其起始部位应该是生产者,依次是草食动物、营养级别低的肉食动物、营养级别高的肉食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有机物含量最多的生物是植物,有机物含量最少的生物是营养级别最高的消费者。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受到污染,污染最轻的是植物,污染最重的生物是营养级别最高的动物。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态系统一系列知识的了解,以及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积累的知识。
【例8】下面是与人体新陈代谢相关的主要系统及其关系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识别图中标注的各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 组成。食物消化后分解成的小分子物质被小肠壁的上皮细胞 ,经转运进入图中标注的 系统,运送全身各处。
(2)外界气体进入C系统,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 。氧与红细胞内的 结合,血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的 。
(3)人体组织细胞里的 利用血液输送来的氧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 ,供生命活动需要。
(4)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多余的水、无机盐等废物随血液流到肾脏,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的 作用,以及肾小管的 作用,形成尿液,最终排出体外。
【答案】(1)消化腺 吸收 B
(2)肺 血红蛋白 动脉血
(3)线粒体 能量
(4)过滤 重吸收
【说明】本题为中等难度题。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它需要人体内多个系统的协调参与。消化系统从外界得到营养物质,呼吸系统得到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进行物质运输,泌尿系统排出废物。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线粒体利用循环系统运输来的氧气将有机物分解而提供的。本题通过分析与人体新陈代谢相关系统的模式图,主要考查学生对参与新陈代谢的几个系统生理作用的认识、概述和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