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安庆中考方案招生政策公布 |
| 来源:安庆市教育体育局 2017-5-21 15:14:03 |
安庆市区2017年自主招生和联合招生情况如下: 一是安庆一中面向市域自主招生150人。其中,在安庆市城区自主招收素质全面、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特长生80人,待安庆一中龙山校区建成时,纳入到统招计划;在县域自主招生70人(含教育扶贫专项计划、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以及“家庭特困、成绩特优”的“珍珠班”学生)。 二是安庆二中东校区艺术类自主招生50人,其文化课成绩不得低于普高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三是安庆七中自主招生40人。从高一到高三成建制组班。 四是安庆市外国语学校出国班自主招生不超过25人。 五是安庆城区体育特长生采取分校分类自主招生:安庆一中、安庆二中招收田径类各8人、石化一中招收田径类4人和足球类6人、安庆七中招收田径类4人和排球类12人、安庆九中招收田径类和体育舞蹈类共4人,安庆十中招收足球类12人、安庆十一中招收篮球类8人。体育特长生均纳入统招计划。体育特长生中考成绩(总分820分)需达到公办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其中,具有国家一级、二级运动员资格的初中毕业生,或在省教育厅、省体育局举办的体育比赛(限省运会青少年项目)中获得个人项目前八名或集体项目前四名的运动员,中考成绩(总分820分)需达到公办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的80%。体育特长生专业测试方案由各校制定并于5月31日前报市教体局批准。体育特长生报名时间为6月17日—18日,资格审查时间为6月19日。资格审查工作由市教体局相关科室和学校共同完成。测试工作由学校组织实施,测试全程需录像,并可聘请家长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新闻媒体等参与观摩和监督,测试成绩当场公布并由学生确认后公示3天。录取时在中考文化课成绩达标的学生中,依据体育专业测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录满招生计划为止。报名参加体育特长生的考生只能选报一所学校,各校体育特长生专业测试时间一致,为6月21日上午9点,若遇恶劣天气则顺延。拟录取的特长生要与相关学校签订协议,明确在录取后的就读阶段承担的训练、参赛任务。 六是继续实行省、市示范高中联盟共建实验班(联招):石化一中与广圩中学、安庆七中与杨桥高中联盟共建办学,各举办一个共建实验班50人。共建实验班设在市示范高中,纳入第二批次招生,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主要由上述两所省示范高中担任,实行教师定向交流,实验班与对应省示范实行统一教学计划、统一学科测试、统一学情分析、统一生涯指导。 自主招生学校要严格审核报名资格,科学设置考核项目,按照招生实施方案组织专业考核,严格确定合格人数。建立并完善责任制度、公示制度、申诉制度,增加信息透明,保证招生办法、过程和结果的公正公平公开。招生办法、预录名单要在招生学校公示3个工作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各校未完成的自主招生计划计入该校统一招生计划。 8.合理划定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促进普、职教育的合理分流,各县(市)教育局必须于阅卷、登分结束后,依据我局下达的招生计划,划定本县(市)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并报市教体局审核备案后向社会发布。 9.严格执行中考加分政策 按照省教育厅规定,结合我市实际,今年我市中考政策性加分对象和标准如下: (1)《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所规定的加分对象和标准。即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在其中考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前款规定以外的侨眷在其中考成绩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须提交户口簿和市外侨办证明材料) (2)台湾籍考生在其中考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须提交户口簿、市台办证明材料) (3)烈士子女考生在其中考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须提交户口簿、《烈士证》) (4)少数民族考生在其中考成绩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须提交户口簿) (5)援疆和援藏人员子女,在其中考成绩上增加10分投档。(须提交户口簿、组织委派证明) (6)现役军人子女考生在其中考成绩上增加5分投档。(须由军分区统一提交证明) 省教育厅规定:进一步清理有违公平公正原则的中考加分政策,除上述加分政策外,其他政策性加分项目一律取消。 同一考生符合多项加分条件的,只能享受其中最高一项照顾,不享受累计加分。对于考生申请政策性加分,初中学校和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认真履行审批程序,严格把关,并落实公示制度。 (三)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录取 1.合理规划学校结构布局 各县(市、区)要坚持分类指导、普职并重、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的原则,统筹规划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把中等职业教育摆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突出位置,不断优化高中阶段学校结构布局。 2.积极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 针对当前社会、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的实际,各县(市、区)教育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提高宣传效果。初中学校要做好毕业生志愿填报的辅导工作,加强职业启蒙教育和政策宣传,引导适合上职业学校的学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市教育体育局改编出版的《初中生学业规划指导(技术技能型人才方向)》,作为初中生毕业生必学必读的职业启蒙教育地方教材,各初中学校必须安排三至五课时专门讲授,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做好督查工作。 3.切实落实职普大体相当要求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培训工作的通知》(皖教秘职成〔2017〕19号)要求,各县(市、区)要按中考实际报考人数制定高中阶段招生计划。各地要摸准应届初中毕业生底数,引导初中生源合理分流,市下达的普高招生计划只是控制性指标。各地要加大普高布局调整力度,压缩普高招生计划,切实做到职普比大体相当。各地各校要建立起未参加中考的初中生生源追踪制度,6月30日前,由各初中学校统一填写未参加中考的学生名单和联系方式上报到教育主管部门职成教科(市区由各区教育局汇总上报市教体局职成教科,市直学校直接报市教体局职成教科),并动员他们回到职业学校就读。各地要把中职招生任务同步分解落实到各初中学校,明确初中学校的责任和任务。从今年起,初中应届毕业生报考中职学校全部实行网上报名,由毕业生所在初中学校统一组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组织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省教育厅将逐县(市、区)公布2017年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