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原名: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占地51.8亩,拥有37个教学班,1480余名学生,170余名教职员工,是学院路地区唯一具有招收外籍学生资质的公立完全中学。学校依托通用技术和“琴棋书画”特色课程,形成了“科技塑造人、艺术陶冶人”的办学特色。[1]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先进单位、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示范学校、海淀区首批通用技术基地校、海淀区中英学校发展计划项目先进实验学校、社会公认特色育人成功学校、北京市60所“身边的好学校”等。
中文名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外文名 The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eijing 简 称 北科大附中 校 训 明德至善 鼎新力行 创办时间 1960年 类 别 公立完全中学 现任校长 王世东 知名校友 冯小宁,王树彤 所属地区 中国北京海淀区 主要奖项 全国文明单位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先进单位
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海淀区首批通用技术基地校
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校
目录
1 学校更名
2 办学特色
3 师资队伍
4 国际交流
5 学校荣誉
6 社会关注
7 校园环境
学校更名编辑
2013年3月,按照海淀区编制办公室批复文件,“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正式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3年9月1日,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开学典礼暨揭牌仪式。
办学特色编辑
学校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室为优化教学过程提供有力支撑;苹果机房、学生电视台、国学讲堂、科技走廊、生物长廊、艺术画廊等专业化、功能化的场所是学生自我创新的平台;数字化、网络化的图书馆为学生查询、检索、阅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徜徉于校园,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充满教育意义,随处都可以感受到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
学校发挥科技示范校的优势,以通用技术基地校为资源,以“琴棋书画”特色工程为引领,共开设了30多门校本选修课,成立了24个学生社团。无线电测向队在国家、市区级比赛中多次获奖,模拟联合国社团在市级、国家级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中获得赞誉,古筝社团出色完成了海淀区新建乐团展演活动,篮球社、健美操社屡获海淀区竞赛一等奖,共有6名学生获得北京市“银帆奖”,学校连续三年获北京市科技“金鹏奖”,彰显着“科技塑造人、艺术陶冶人”的办学特色。[1]
师资队伍编辑
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现有市区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26人,高级教师34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21人。学生会考通过率逐年提升,高考上线率从2008年的41%提升到2012年的70.6%。[1]
国际交流编辑
学校取得了接收外国学生的资质,成立了国际部,已经与4所国际学校建立友好关系,10名学生作为教育部选拔的高中学生代表前往日本进行交流访问,近100名学生到美国、芬兰、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进行考察学习,拓展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学校荣誉编辑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被北京科技大学确定为优质生源基地校,成为第十五届海淀区人大代表单位。先后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先进单位、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示范学校、海淀区首批通用技术基地校、海淀区中英学校发展计划项目先进实验学校、社会公认特色育人成功学校、北京市60所“身边的好学校”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