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 - 小升初 - 正文

2017徐州幼升小、小升初、中考方案出台

来源:彭城晚报 2017-5-6 22:58:01

2017幼升小、小升初、中考方案出来了
 
5月4日,市教育局在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徐州市2017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徐州市2017年市区初中学校招生实施办法》和《徐州市2017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意见》、《徐州市2017年市区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实施办法》。今年我市幼升小、小升初、中考方案全部出台。

幼升小、小升初家长看这里

■入学人数

比去年有所增长

预计今年全市一年级新生约16万人,初一年级新生约11.8万人,仍然处于生源高峰。

虽然今年小学一年级新生、初中一年级新生人数较去年有所增长,但是家长们不要恐慌,一季度以来,全市已有15所新建中小学进场施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推广集团化办学和托管等模式,在已经成立32个教育集团或办学共同体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辐射作用,改善薄弱学校办学状况。

■招生原则

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市教育局制定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意见,组织实施市直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意见,组织实施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

坚持相对就近、免试入学

保障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相对就近入学,严格要求各公办、民办学校不得采用统一笔试或者任何变相形式的统一知识性考试方式选拔生源。

坚持规范办学、均衡分班

规范招生行为,新生入学编班程序必须公正合理,公开透明,保证平行班之间的学额数量、教师配备、教学条件基本均衡,严禁以重点班、快慢班等各种名义违规分班。

坚持严控择校、机会均等

严格控制跨学区择校,按照省市相关规定逐年明显降低择校生比例。各地有空余学额的义务教育热点公办学校均应纳入电脑派位试点范围。电脑派位录取的学生与施教区内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招生

设立咨询、监督举报电话,公布网上举报方式等,及时向社会发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相关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切实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公信力。

坚持规模适当、科学合理

在生源不断增加的压力下,合理确定学校招生规模,控制班额人数,科学编制招生计划,逐步解决大班额、大校额问题。各县(市)区招生计划于6月底前向市教育局报备。

■重点措施

各义务教育学校 严格落实“六不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完善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政策措施,成立义务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招生工作的领导与监督。

各义务教育学校要落实“六不准”纪律:不准进行违规和虚假招生宣传;不准以任何名义提前录取学生;不准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其他教育机构合作组织以择优、选拔为目的的各类考试;不准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不准超计划招生;不准以政府、单位、基金会等名义收取任何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或其他违规费用。

开展义务教育招生专项督查

市教育主管部门将开展义务教育招生工作专项督查,发现违规行为,坚决予以处理。对违反规定的义务教育学校,取消申报各类综合评奖资格;民办学校严重违规的,将在次年削减招生计划直至取消其招生资格;涉及社会教育机构的,按照行政处罚条例,从严处理;对相关人员,视情节轻重,依法依规依纪追究责任。

入学条件、报名要求

今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时间安排在7、8月份, 8月20日前结束。具体时间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按照合理、紧凑、高效的原则自行安排,招生时间控制在15天以内。各校将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间内规范开展招生工作。

小学招生入学条件为年满6周岁(2011年8月31日前出生);具有当地户籍的适龄儿童和持有相关证明材料、符合入学条件的外来经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初中招生入学条件为小学应届毕业生或持有教育行政部门签发的延缓入学证明的往届小学毕业生;具有当地户籍的适龄少年和持有相关证明材料、符合入学条件的外来经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报名时,具有当地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要持身份证、户口簿、房产证明到所属施教区的公办学校登记、报名,接受资格审查(报名初中学校的还须携带学生小学毕业证)。选择民办学校的可以持相关证件到报名民办学校或当地教育部门指定学校登记、报名。

特殊群体入学要求

一方面,残疾儿童入学,视障、听障、智障等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原则上到当地特殊教育学校报名,其他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可到所属施教区公办学校随班就读,学校不得拒收。

另一方面,外来经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求在我市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入学的,须提供以下证明材料:随迁子女父母的身份证、家庭户口簿;随迁子女父母在徐州市经商务工证明(经商人员出具经营期已满一年以上的工商营业执照,务工人员出具与用人单位签订的用工期已满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其他从业人员出具自谋职业已满一年以上的证明材料);随迁子女父母在我市现居住地居住不少于一年的居住证明(居住证,已购房产的出具房产证明,租房居住的出具租赁合同原件、复印件和房产证明复印件),升入初中的还应出具学生的小学毕业证书。各县(市)区要按照“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制定具体的外来经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办法,统筹安排,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中考考生及家长看这里

高中招生计划和去年持平

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总计划7.2万人,计划数与往年持平。其中普通高中计划招生3.65万人,职业学校计划招生3.55万人,市区(不含铜山区、贾汪区)招生总计划1.32万人。 时间安排

志愿填报时间安排在五月下旬,中考时间安排在6月17、18日两个全天和6月19日上午,文化考试和体育考试计入中考总分,满分为700分,成绩于6月28日公布。6月29日,各县(市)区根据本地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划定本地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并报市教育局,由市教育局统一向社会公布。

指标生政策

“指标生”一直是家长关注的热点。指标生是指,将热点优质高中招生计划的一部分,直接分配到各初中学校,按照事先分配的指标数进行招生的办法。今年继续执行热点普通高中招收指标生政策,招收指标生的学校指标生计划不低于本校招生计划的60%。同时,市教育局将组织宣讲团,扩大招生政策宣传力度。

“指标生政策”是根据国家、省相关政策要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我市来说,分配到指标生的考生可以享受加40分投档A志愿学校的优惠条件,2017年我市热点普通高中的指标生计划不低于总计划的60%。另外,大家要注意,2014年参加电脑派位的学校自主招收的非电脑派位学生不享受指标生待遇;公办初中2014年招收的择校生不享受指标生待遇;在外就读超过一年或初三年级未在学籍所在学校就读的学生不享受指标生待遇。各初中学校必须将本校享受指标生待遇的考生名单进行公示,对已录取的不符合指标生录取资格的考生,经查实,将取消其指标生录取资格。

招生纪律

各地教育、招生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关于教育考试、招生管理有关规定,各级各类学校严禁有偿招生,严禁擅自突破招生范围、突破招生计划、低于本县(市)区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招生,严禁各类虚假招生宣传行为。各县(市)区要承担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主体责任,加强对招生入学工作全过程管理。市教育主管部门将开展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专项督查,发现违规行为,坚决予以处理。对违反规定的学校,取消申报各类综合评奖资格,涉及民办学校的,将在次年削减招生计划直至取消招生资格。

中考志愿填报要求

在志愿填报时,考生可在根据志愿表上志愿设置情况,按需求填报志愿,具体可分三个批次:

第一批次:师范院校师范类和“3+4”分段培养学校。可填报1个师范院校师范类志愿和2个中职-本科“3+4”分段培养学校(专业)志愿。

第二批次:普通高中学校。第一阶段录取的四星级高中等可填报3个志愿,A志愿同时作为考生的指标生志愿。第二阶段录取的其它普通高中可填报3个平行志愿。第三阶段录取的普通高中国际班可填报1个志愿。

第三批次:中职-高职“3+3”分段培养学校、五年制高职和中等专业学校(含技工学校)。

中职-高职“3+3”分段培养学校可填报1个志愿,五年制高职可填报2个平行志愿。

中等专业学校可填报1个中等专业学校或技工学校志愿和学校服从志愿。

录取时,按照志愿表的顺序自上而下进行,一旦被前一批次学校录取,则后续志愿自动失效,前一批次未录取,不影响后续志愿的正常投档。

户口不在市区咋办?

对于非市区户籍在市区上学的考生,参加中考要根据考生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考生有市区学籍,且符合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子女相关政策,能够提供父母营业执照(务工证明)、居住证(暂住证)等相关材料,并经过市教育局审核,可享受与徐州市区户籍考生同等待遇,报考没有限制。如果不具备以上条件,原则上应回户籍所在地报考,如果回户籍所在地报考确有困难、要求继续在市区升学的学生,可在就读学校报名,但不能报考四星级高中,其它普通高中和职业类学校可正常报考。

文/记者 晏菲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全站专题
    · 英语四六级查分  · 临汾  · 苏北四市  ·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招生考试网  · 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  · 招考资讯网  · 浙江省教育考试网  · 湖北招生信息网  · 重庆招考信息网  · 广东考试服务网  · 上海教育考试院  ·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网  · 云南招生考试院  ·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  · 三省五校联考  · 中考志愿填报  · 中考分数线  · 中考录取查询  · 中考查分网  · 中考作文网  · 中考试题答案网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成绩查询2017  · 高考试题及答案  ·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 西藏教育考试院  · 青海招考信息网  · 云南省招考频道  ·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 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  · 新疆招生网  ·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 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  ·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  · 湖北教育考试网  ·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信息网  · 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  · 山西招生考试网  ·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 北京教育考试院  · 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院  · 海南省考试局  ·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  · 宁夏教育考试院  · 浙江教育考试院  · 上海招考热线  ·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成绩查询、录取查询、网上报名系统  ·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  · 空军招飞  · 自主招生保送生小语种  · 中国大学排行榜  · 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作文  ·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平行志愿  · 高水平运动员体育特长生招生  · 高考报名  · 艺术特长生  · 空乘招生民航招飞  · 高考志愿填报  · 军校招生网_国防生招生_军校名单  · 单招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