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开展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商丘5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加快登封、淮阳等8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鼓励其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积极探索,逐步形成全省文化产业的聚集地、文化创新的示范区、文化强省建设的排头兵。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完善文艺院团“一团一策”改革实施办法。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艺表演、文化娱乐等领域,培育优势民营文化企业。
(五)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干部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做好大学生和未成年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大力开展以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景区为主要内容的“三优三创”竞赛活动,大力开展以“清洁家园行动”为载体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继续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提高城乡文明程度。
七、强力推进改革开放
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在困难中把握有利时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
(一)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力求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深化国企改革和战略重组。加快一般竞争性企业改制退出步伐,完成省直厅局所属企业脱钩改制和省管企业主辅分离。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强与国内外500强和大型央企的合作;深入推进煤炭、化工、钢铁、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等行业骨干企业的战略重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创新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能和运营效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落实相关配套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提升产品档次和企业素质。推进财税、投资、价格体制改革。加强公共资源、资产、资金、资本整合,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完善财政预算体系,实现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有机衔接。调整完善省以下财政分配关系,完善土地、矿产资源、环境保护等财政性专项资金使用政策。全面落实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抓好资源税、统一内外资企业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改革。加快推进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最大限度缩减政府核准范围,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建立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推进趸售电价体制改革。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改革重组。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加强地方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奖诚罚怠”的激励约束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病有所医和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重点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推进科技、教育、社会管理等领域改革。
(二)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坚持把发挥自身优势与充分利用外部条件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围绕培育壮大战略支撑产业、骨干优势企业、重大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落实好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和重大项目奖励政策,实施一批重大引资项目。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鼓励外资参与企业重组和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抓住机遇加大技术和人才引进力度。办好世界邮展大会、世界华商领袖峰会、香港河南经贸合作洽谈会、台湾河南经贸合作洽谈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承揽大型工程和项目,扩大对外劳务合作,优化外派劳务结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发矿产资源、并购境外企业。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与中西部各省的合作交流,深化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合作。鼓励与沿海发达地区建立产业转移联盟,积极设立产业转移承接园区,推动电子、家电、服装、家具等产业向我省集群式和链式转移。
八、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形势越困难,越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办好“十大实事”为重点,省财政多方筹措不少于450亿元资金,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把发展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一)积极扩大社会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全面落实全民创业意见,推动以创业促就业。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提高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进一步开发公益性岗位,继续延长“4050”人员享受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各项补贴政策,动态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支持困难企业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减薪等办法,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鼓励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做好复转军人就业安置工作。扩大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落实好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确保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支付。全面实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医保。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加强监管,确保健康运行。积极推行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和优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大保障性住房投资建设力度,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26万平方米,竣工70万平方米,为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1.4万套廉租住房;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350万平方米,竣工280万平方米,为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4万套经济适用房。
(三)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实施郑州大学“211”三期工程,推进河南大学省部共建。突出抓好职业教育和各类培训,加快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抓好50个左右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支持20个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改造167所农村初中,改扩建100所中心城市中小学。把提高人民健康素质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增加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支持一批县医院、薄弱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室、县乡计生服务站、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改造。免费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10万例复明手术。继续做好艾滋病防治帮扶工作。抓好郑大一附院门诊医技楼、省肿瘤医院门诊楼等重大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省人民医院第二病房楼、省中医学院一附院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改造一批市级重点中医院和精神病专科医院。落实奖惩并举的政策措施,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由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840元以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共同发展。
(四)做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以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为依据,做好小煤矿整顿整合和关闭取缔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着力抓好煤矿、交通运输、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安全管理,抓好商场、学校、娱乐场所等公共聚集地的安全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积极创建食品安全省,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以及“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严肃查处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案件。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实行严格的食品安全质量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
(五)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信访工作,完善信访评估机制,着力解决突出信访问题,努力做到群众来信来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强化源头治理,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股市房市、企业破产、征地拆迁、农村土地纠纷、涉法涉诉问题等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作用。加强社区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支持驻豫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不断提高预备役部队、民兵和人民防空建设质量;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加强外事、侨务、对台工作。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参事、史志、文史、地质、气象、测绘、地震等工作。继续抓好对口支援江油市灾后重建工作,按期完成援建任务。
九、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今年经济社会形势异常严峻,改革发展任务异常繁重,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两转两提”,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争取上半年完成省市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年底前完成县级政府机构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健全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把各方面工作引导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轨道上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社会纠纷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认真搞好第二次经济普查等国情国力调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管理体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突发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接受监督。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加强与人民政协的协商,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深入推行政务公开,保证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政府立法工作机制,提高立法质量。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发布、备案和定期清理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确保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重视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
(三)切实加强廉政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确保权力规范运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勤勉尽责,秉公用权,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对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和出国出境经费等支出实行零增长,严格控制新建楼堂馆所,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奢靡之风。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对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严惩不贷。
(四)着力转变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把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涉及群众利益和公共政策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听取意见,努力避免决策失误,少走弯路。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反对短期行为,反对虚报浮夸,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努力做到“严、细、深、实、快”,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切实改进会风、文风。创新公务员激励约束机制,搞好公务员培训教育,开展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
我们已经携手步入了2009年,迎面而来的既有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有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亿万河南人民的期待和重托,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既耽误不得,更失误不起,必须时刻保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必须时刻保持沉着冷静、果断应对的清醒头脑,必须时刻保持敢打硬仗、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凝聚全省人民的智慧,汇集社会各界的力量,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努力在困难中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在挑战中谱写中原崛起新篇章!
各位代表!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再大的困难和挑战,也阻挡不了中原儿女阔步前行、共创美好明天的坚定步伐。我们坚信,2009年必定是河南人民满怀豪情、奋发图强、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一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万众一心,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