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上海高考 >> 文章正文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高招办负责人专访高考志愿政策
整理自:新闻晚报 2009-4-28 21:56:05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高招办负责人专访高考志愿政策面面观

  晚报记者 张骞

  2009年正式高考时间越来越逼近,考生填志愿也正式被提上议程。从本周末起,本市各院校将陆续启动校园招生咨询会。要填报好高考志愿,必须充分把握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政策。升学周刊记者专访市教育考试院高招办负责人,详解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政策。

  必知政策

  必知一:志愿分两次填报

  为了提高高职(专科),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的录取率,本市仍实行高考志愿分两次填报的招生办法。

  第一次填报志愿的时间为5月上旬至5月15日。填报的内容为:零志愿: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志愿表单独设置);艺术类本科专业、体育类本科专业,可填报2所不并列的院校志愿;被列为提前批招生的本科院校志愿(含公安、军事专科院校),可填报2所不并列的院校志愿;本科第一批、第二批院校,各可填报4所并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愿否调剂的选项。

  第二次填报时间为7月下旬二本录取工作结束后,为考后填报。主要是填报除公安、军事专科志愿以外的全部高职(专科)志愿。

  另外,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今年仍列入统一招生的提前批次录取。香港大学等10所香港院校和澳门大学等5所澳门院校实行单独录取,由考生自行向招生院校报名。

  必知二:三批次实行平行志愿

  从去年起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文科和理科的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高职(专科)中实行平行志愿设置,即将原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中的1至4志愿和第三批高职(专科)中的1至8志愿均改设为平行志愿,分别设有按字母A、B、C、D顺序排列的四个平行志愿或者A、B、C、D、E、F、G、H顺序排列的八个平行志愿,不再设二、三、四志愿。每所院校均设6个专业志愿及愿否接受调剂录取的专业志愿。

  要提醒考生的是,不是所有批次的录取投档都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其中,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和第三批高职 (专科)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提前批、艺术体育 (社会体育、体育教育、休闲体育专业)类院校的录取仍按原投档方式进行,即提前批实行志愿优先原则,按志愿顺序,在规定的分数线上按招生计划数的1: 1.2投档;艺术体育类则将专业考试合格、文化考试成绩上线的考生向考生填报的志愿院校一次性全部投档,由招生院校按事先公布的招生章程,将专业考试成绩与文化考试成绩合成后依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

  必知三:院校投档比例在105%

  由于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各批“平行志愿”,均实行一轮投档,被退档下来的考生材料将直接进入 “征求志愿”。

  所以,为了充分保护考生利益,市教育考试院要求各招生院校的投档比例控制在招生计划数的105%以内。但1:1.05并不是绝对数字。考试院在实施第一次模拟投档时,会把模拟结果发给院校,看院校是否需要调整投档比例,是否需要追加计划等。如,去年同济大学的投档比例为1:1.03。

  必知四:报考外地院校有优惠

  去年本市实行平行志愿后,报考外省市院校优惠政策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考生主动报考外省市知名院校积极性很高。近年来,外省市院校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调动了这些院校追加计划的积极性。去年,有不少外省市知名院校生源充足,如武汉大学在上海追加了70个招生计划。第一批本科100所外省市招生院校仅有64个计划未完成,为历年来最低。

  为鼓励上海考生报考外地院校,今年将继续实行对报考外省市高校(认可上海市加分投档的高校)的本市考生在投档时由市教育考试院加20分向外省市高校投档的政策 (零志愿的外省市高校和提前批、艺术体育类高校除外),招生高校根据学校公布的招生章程,择优录取。对在“征求志愿”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外省市本科招生高校,继续实行往年降分投档录取的政策。

  据悉,加分政策起作用主要是在考生填报了外地高校志愿的情况下,如果考分在该批次线下的20分内,市教育考试院会在正常投档以后的6小时对缺额院校再进行加分投档,由这些外地高校决定是否录取。去年,三个批次共有1719名考生享受到报考外地院校的加分投档政策而被外省市院校录取,第一批、第二批本科享受到外地院校降分投档录取优惠政策的考生也有428名。

  必知五:高考录取率基本持平

  日前,本市8所部属高校已纷纷公布今年招生计划,各高校基本都减招了百名本地考生。今年上海的市属高校在上海本地的招生计划也在缩减。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将在上海地区多出的招生比例调整到相关的多个协作省市。整体市属高校招收外地生的比例将达到50%左右。

  另一方面,今年实际高考人数将低于8万人。根据今年年初的统计数据,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为8.3万人。但此后举行的“三校生”高考、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等会在6月高考前提前分流录取一部分学生。因此实际参加高考的人数要到5月底才能统计出来,但肯定将低于8万人。

  虽然上海考生人数减少,但因为招生计划同步减少,今年上海高考录取率不会低于80%。据悉,2008年的高考录取率约为84%左右,预计今年录取率基本与去年差不多。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强
    ·200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隆重发布
    ·2009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9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江西蓝天学院榜首
    ·2003~2009东北地区大学前25名
    ·2003~2009华北地区大学前40名
    ·2003~2009华东地区大学前50名
    ·2003~2009西北地区大学前20名
    ·2003~2009西南地区大学前20名
    ·2003~2009年中南地区大学前40名
    ·教育部2009年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
    ·2003~2009年广西区大学前4名排行榜
    ·2003~2009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榜
    ·2003~2009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