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数学(理科)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集合 ,则 等于( )
A. B. C. D.
2、设 是两个非零向量,则“ ”是“ ”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变量 满足约束条件 ,则目标函数 的最小值为( )
A.-7 B.-4 C.1 D.2
4、已知数列 ,则 是该数列的( )
A.第16项 B.第17项 C.第18项 D.第19项
5、已知 是R上的偶函数,若对于 ,都有 ,且当 时,
,则 的值为( )
A.-2 B.-1 C.1 D.2
6、右图为一个几何体的侧视图这俯视图,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则它的正视图为( )
7、在 中,内角 的对边分别为 ,且 ,则
A. B. C. D.
8、如图,面积为8的平行四边形OABC,对角线AC CO,AC与BO交于点E,
某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E、B,则 ( )
A. B. C.2 D.3
9、设 是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A是其右支上一点,连接 交双曲线左支于点B,若 ,且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10、由无理数引发的数学危机已知延续到19世纪,知道1872年,德国数学家戴德金提出了“戴德金分割”,才结束了持续2000多年的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大危机,所谓戴德金分割,是指将有理数集Q划分为两个非空的子集M与N,且满足M N=Q,M N= ,M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小于N中的每一个元素,则称 为戴德金分割,试判断,对于任一戴德金分割 ,下列选项不可能成了的是( )
A.M没有最大元素,N有一个最小元素 B.M没有最大元素,N也没有最小元素
C.M有一个最大元素,N有一个最小元素 D.M有一个最大元素,N没有没有元素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横线上。.
(一)必考题(11-14题)
11、已知平面向量 ,若 ,则
12、已知 ,则 的最小值是
13、如图,一桥梁的形状为抛物线,该抛物线拱的高为 ,
宽为 ,则该抛物线拱的面积为
14、若以曲线 上任意一点 为切点的切线 ,曲线上总存在异于M的点 ,以点N为切点作切线 ,且 ,则称曲线 具有“可平行性”,现由下列命题:
①偶函数的图象都具有“可平行性”;
②函数 的图象具有“可平行性”;
③三次函数 具有“可平行性”,且对应的两切点 , 的横坐标满足 ;
④要使得分段函数 的图象具有“可平行性”,当且仅当实数 。
其中的命题是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二)选考题(请在第15、16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请先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填写你所选的题目序号,并用2B铅笔涂黑,如果全选,则按第15题结果计算分。)
15、(选修4-1:集合证明选讲)如图,已知题中两条弦AB与CD相交于点F,E是AB延长线上一点,且DF=CF= ,AF=2BF,若CE与圆相切,
且CE= ,则BE=
16、(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C的方程为 为参数),在以此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坐标系中,直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则直线 与曲线C的公共点共有 个。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求函数 的单调增区间;
(2)在 中, 分别是角 的对边,已知 ,求角C。
18、(本小题满分12分)
等差数列 的前n项和为 ,已知 为整数,当且仅当 时, 取得最大值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设 ,求数列 的前n项和
19、(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单位有员工1000名,平均每人每年创造利润10万元,为了增加企业竞争力,决定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成x(x )名员工从事第三产业,调整出的员工他们平均每人每年创造利润为 万元( ),剩下的员工平均每人每年创造的利润可提高0.2%。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三棱柱 的底面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 平面 , ,M为 的中点。
(1)求证: ;
(2)在棱 上是否存在P,使得 平面 ?若存在确定
点P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若点P为 的中点,求二面角 的余弦值、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曲线 上任意一点到点 的距离之和为
(1)求曲线 的方程;
(2)设椭圆 ,若斜率为 的直线OM交椭圆 于点M,垂直于OM的直线ON交曲线 于点N。
①求证: 的最小值为 ;
②问:是否存在以过圆心且与直线MN相切的定圆?若存在,求出该定圆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1)求曲线 在 处的切线方程;
(2)若 有两个不同的极值点,其极小值为M,试判断 的符号,并说明理由;
(3)设 ,求证: 时,
点击下载:湖北省宜昌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