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银河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
高三年级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 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普朗克为解释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子说
B.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象光子一样,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C.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
D.爱因斯坦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
2.关于气体的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的斥力作用产生的
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越大,压强越大
D.当某一容器自由下落时,容器中气体压强变为零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既存在分子引力也存在分子斥力
B.气体能够充满整个容器,是由于气体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C.液体中的悬浮颗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D.液体表面产生张力是由于液体表面分子相互排斥的原因
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静止的物体A和B。物体A的质量是B的2倍,两物体中间用细绳束缚的处于压缩状态的轻质弹簧相连。当把细绳剪断,弹簧在恢复原长的过程中
A.A的速率是B的2倍
B.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
C.A受的力大于B受的力
D.A、B组成的系统的总动量为零
5.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我们可以估测一根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在一根长为10cm细线的中点悬挂一质量为600g的玩具,开始两手并拢,然后对称的分开,当从刻度尺上读出两手间的距离为8cm时,细线断了。g取10m/s2,则这根细线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A.5N B.6N C.8N D.10N
6.关于原子核的放射性和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α射线可发现金属制品中的裂纹
B.采用某些物理和化学方法可以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C.镎( )经过一系列衰变后变成铋( ),共发生了4次α衰变和7次β衰变
D.在核反应中,比结合能较小的核变成比结合能较大的核会放出核能
7.汞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现让一束光子能量为8.8eV的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汞原子上,对于受到激发后汞原子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多可以发出5种频率的光
B.频率最高的光子能量为4.9eV
C.波长最大的光子能量为1.1eV
D.波长最大的光子能量为4.9eV
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箭头方向由状态1变化到状态2,气体放出热量的变化过程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9.下列四幅图分别对应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热功当量实验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
B.不同方向上晶体微粒排列的情况不同,晶体在不同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C.在分子间距离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D.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会增大
10.若以μ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Δ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NA= B.ρ= C.m= D.Δ=
11.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现象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把原子结构的研究引上了正确的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大多数α粒子在穿过金箔后几乎没有偏转
B.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些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是受到了核外电子的引力
C.玻尔将量子概念引入原子模型,比较圆满地解释了所有原子的光谱
D.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核外电子绕核运动不同的轨道与不同的能量状态对应
12.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老师”,在太空中给全国青少年讲解了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等知识。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由于表面张力引起的
A.钢针浮在水面上
B.船只浮在水面上
C.飞船中自由漂浮的水滴呈球形
D.布伞伞面的布料有缝隙但不漏雨水
13.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体M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对于M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B.可能受四个力作用
C.一定受三个力作用 D.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14.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点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两车在运动过程中共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列四组t′ 和d的组合可能的是
A. B.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2分)
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24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5.(6分)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相邻两个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0s,相邻的两个连续计数点间距依次为S1=1.00cm、S2=2.78cm、S3=4.55cm、S4=6.35cm、S5=8.10cm、 S6=9.90cm ;则小车的加速度是 ▲ m/s2,在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是 ▲ 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6.(8分)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合上电键S,用黄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毫安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将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毫安表的读数恰好减小到零,若增加黄光照射的强度,则毫安表 ▲ (选填“有”或“无”)示数.若改用蓝光照射阴极K,则毫安表 ▲ (选填“有”或“无”)示数.
(2)断开电键S,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K,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80 V时,电流表的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80 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 eV。
17.(10分)某实验小组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用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含有纯油酸1ml,1ml上述溶液有50滴,实验中用滴管吸取该油酸洒精溶液向浮有痱子粉的水面中央滴入一滴油酸洒精溶液。
(1)该实验中的理想化假设是 ▲
A.将油膜看成单分子层油膜 B.不考虑油分子间的间隙
C.不考虑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D.将油分子看成球形
(2)实验描出油酸薄膜轮廓线如图,已知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cm,则该油酸薄膜的面积为 ▲ m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经计算,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 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4)实验时观察到,油膜的面积会先扩张后又收缩了一些,原因是
▲ 。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10分)A、B两球沿同一条直线相向运动,所给的 图像记录了它们碰撞前后的运动情况,其中 、 分别为A、B碰撞前的 图像,c为碰撞后它们的 图像,若A球质量为1kg,求:
(1)以碰撞前B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碰撞后它们的速度
(2)B球质量是多少?
(3)碰撞中损失的动能是多少?
19.(12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是一种核医学成像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氟-18( )注入人体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氟-18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象.根据PET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氟-18的衰变的方程式及正负电子发生湮灭的方程式。
(2)设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光速为c,普朗克常数为h,求探测到的正负电子湮灭后生成的光子的波长。
(3)根据氟-18的衰变规律(纵坐标 表示任意时刻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与 的原子数之比),氟-18的半衰期为多长时间?经过5小时人体内氟-18的残留量是初时的百分之几?
20.(12分)某科技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简易气温计:在一个空葡萄酒瓶中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玻璃管内有一段长度可以忽略的水银柱,接口处用石蜡密封,将酒瓶水平放置,如图所示。该小组测得酒瓶容积为480cm3,玻璃管内部横截面积为0.5cm2,瓶口外的有效长度为48cm。当气温为27℃时,水银柱刚好在瓶口位置。已知大气压p0=1.0×105Pa
(1)求该气温计能够测量的最高气温
(2)水银柱从瓶口处缓慢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了多少功?
(3)假设上述过程密封气体从外界吸收了3J热量,则该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
21.(14分)甲、乙两名同学分别乘坐两只热气球,甲以速度v0=4m/s匀速上升。在距离乙同学h0=24m时,乙在甲的正下方从地面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加速度a=0.2m/s2。经过t=10s,甲释放一个重物,已知甲、乙均可以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问:
(1)甲释放重物时,甲、乙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2)甲释放重物后,重物经过多长时间落至地面?
(3)甲释放重物后,不再匀速上升,而是以加速度a′=0.1 m/s2匀加速上升,则再经过多长时间甲、乙距离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
高三12月月考物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A D A D C 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B AC AD ACD AB BD
三、简答题: (共24分)
15. 1.78 , 0.367 (3分+3分)
16.(1) 无 , 有 (2) 1.7 (2分+2分+4分)
17.(1) ABD , 3×10-2 , 7×10-10
(4)油酸酒精溶液中的酒精溶于水中(4分+2分+2分+2分)
四、计算题:(共48分)
18.(1)由x-t图象可知
(2分)
(2)由x-t图象可知
(1分)
(1分)
由动量守恒定律
(2分)
代入数据得
(1分)
(3) (3分)
19.(1)氟-18的衰变方程: (2分)
正负电子湮灭方程: (2分)
(2)由质能方程得: (1分)
由能量守恒得: (1分)
化简得: (2分)
(3)氟-18的半衰期为:t=100min (2分)
由 可得
当t=5×60=300min时 =12.5% (2分)
(或t=5×60=300min为三个半衰期,则 )
20.(1)当水银柱到达管口时,所测气温最高,设为T2,此时气体体积为V2
初状态:T1=(273+27)K=300K,V1=480cm3
末状态:V2=(480+48×0.5)cm3=504cm3 (2分)
由等压变化知 (2分)
代入数据得T2=315K=42℃ (1分)
(2)水银柱移动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3分)
(3)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内能变化为
所以,气体内能增加了0.6J (4分)
21.(1) 得Δh=54m (4分)
(2)此时甲距离地面高 =64m
(3分)
得t1=4s或t1= -3.2s(舍) (2分)
(3)此时乙的速度为 =2m/s
当经过时间t′,甲、乙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远
得t′=20s (2分)
=74m (3分)
点击下载: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