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全真模拟 理综
上高二中2017届高三年级全真模拟理科综合试卷
命题:黎毛生 熊继荣 罗伟中 审题:孙长征 李尚力 钟庆芳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14 S=32 Ba=137
第I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含磷脂,但含有磷元素
B.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其元素组成中一定含有镁和氮
C.蓝藻细胞中没有染色体和中心体,无法形成纺锤体,故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
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的合成,也参与了物质的运输
2.物质运输是细胞生存的物质保障,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胰岛素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中,生物膜发生了结构与功能上的直接联系
B.吞噬细胞摄取病菌既需要载体蛋白也需要消耗ATP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D.在水盐调节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属于被动运输
3.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萨顿和摩尔根分别用类比推理法和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 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探究遗传物质和光合作用暗反应的研究
C.标志重捕法用于调查一块草地上蚜虫、跳蝻的密度
D.探索生根粉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提前进行预实验可大大减小实验误差
4.下列关于内分泌腺或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分泌腺细胞不可能是激素的靶细胞 B.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激素都要进入血浆
C.胸腺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免疫细胞
D.垂体中既有调节中枢又能分泌激素,所以是内分泌系统的中枢
5.“重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一天有“插茱萸”的习惯,因为“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下列有关分析,不科学的是
A.茱萸、秋蚊和虫害共同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B.茱萸可适当改变秋蚊、虫害的种群密度
C.茱萸与秋蚊之间通过化学信息来调节种间关系
D.“插茱萸”反映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6.如图为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控制该病的基因不在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在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2号为杂合子,则3号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不可能生出患此病的男孩
B.若1号和4号体细胞中不含此病的致病基因,则此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
C.若1号和4号体细胞中均含此病的致病基因,则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若4号体细胞中含此病的致病基因,1号体细胞中不含此病的致病基因,则4号的外祖父不是该病患者
7.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绚丽缤纷彩色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钠、铁、铜等金属化合物
B.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
C.2016年9月,中国太钢集团造出的圆珠笔头,可完全替代进口笔尖,该笔尖钢为合金,且具有良好的切削性
D.“玉兔”月球车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8.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浓硝酸生成溴苯、硝基苯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B.在一定条件下,乙酸、氨基乙酸、蛋白质均能与NaOH发生反应
C.用碳酸钠溶液可一次性鉴别乙酸、苯和乙醇三种无色液体
D.标准状况下,11.2 L乙烯和环丙烷(C3H6)的混合气体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3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9.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后,在试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HNO3分解生成了NO2
B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不一定没有水解
C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 使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
D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少量气泡产生 证明常温下KSP(BaSO4)>KSP(BaCO3)
10.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I-、K+、Fe 2+、NH4+、Cu2+、SO32-、SO42-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肯定不含I- B.肯定不含NH4+ C.可能含有SO32- D.肯定不含SO42-
11.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m、n、p、q时;x、y、z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z为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25℃,0.01mol•Lˉ1w溶液中,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a<b<c<d
B.氢化物的沸点:b>d
C.x的电子式为:
D.y、w含有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12.以铅蓄电池为电源.将CO2转化为乙烯的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所用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为铅蓄电池的正极
B. 每生成1mol乙烯,理论上铅蓄电池中消耗12mol硫酸
C.电解过程中,阳极区溶液中c(H+)逐渐减小
D.阴极反应式:2CO2+12H++12e-=C2H4+4H2O
13.部分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弱酸 HCOOH HCN H2S
电离平衡常数(25℃) Ka=1.8×10-4 Ka=4.9×10-10 Ka1=1.3×10-7
Ka2=7.1×10-1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和NaCN两溶液中所含离子数目不相等
B.恰好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大于后者
C. HCOO-、CN-、HS-在溶液中不可以大量共存
D. NaHS溶液中加入适量KOH后:c(Na+)=c(H2S)+c(HS-)+2C(S2-)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氢原子的能级理论是玻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C.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15.角速度计是应用传感器来测量飞机、航天器、潜艇的转动角速度的装置,其结构如图所示.当系统绕轴OO′转动时,元件A发生位移并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成为飞机、卫星等的制导系统的信息源.已知A的质量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自然长度为l,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总长也为l且电阻分布均匀,系统静止时P在B点,当系统以角速度ω转动时,则( )
A.电路中电流随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B.电路中电流不随角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C.输出电压U随角速度的增大而减少
D.弹簧的伸长量为x=mωl/(k-mω2)
16.如图是平行于地面放置的均匀带电无限长直导线周围的电场线 ,地面可视为无穷大的 导体平面,a .b .c .d是电场中距导线等距的四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c点的电场强度大于a点的电场强度
B, b点的电势小于d点的电势
C, 若将试探电荷+q由 d点静止释放, 它将沿着电场线 运动到地面
D, 带正电的物块(可视为质点 )在左侧地面上以初速度v 向右运动, 它将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
17.人们认为某些中子星(密度极大的恒星)每秒大约自转一周,那么为使其表面上的物体能够被吸住而不至于快速转动被“甩掉”,它的密度至少是(已知G=6.67×10 )( )
A.4.2 B.4.2 C.1.4 D.1.4
18.如图,在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a,b两个带电粒子分别从A,B两点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射入磁场,经过一段时间后,它们都从C点射出磁场,不考虑两粒子间相互作用和粒子的重力,已知 ,则( )
A. a,b两粒子均带正电
B. a,b两粒子质量一定相等
C. a,b两粒子的比荷一定相等
D. a,b两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一定相等
19.如图所示,斜面体B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m的木块A从斜面底端开始以初速度v 沿斜面上滑,然后又返回出发点,此时速度为v,且v<v .在木块运动的过程中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上滑过程中桌面对B的支持力比下滑过程中大
B.A上滑过程中桌面对B的静摩擦力比下滑过程中大
C.在A上滑与下滑的过程中,A受到合外力的冲量大小相等
D.在A上滑与下滑的过程中,A、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相等
20.甲、乙两船在同一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河水流速为v0。,船在静水中的速率均为v,甲、乙两船船头均与河岸成 角,如图所示,已知甲船恰能垂直到达河正对岸的A点,乙船到达河对岸的B点,A、B之间的距离为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船先到达对岸
B.若仅是河水流速vo增大,则两船的渡河时间都不变
C.不论河水流速vo如何改变,只要适当改变θ角,甲船总能到达正对岸的A点
D.若仅是河水流速vo增大,则两船到达对岸时,两船之间的距离仍然为L
21.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倾角为θ=30o的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劲度系数
k=100N/m,弹簧上端轻放质量均为m=0.4kg的A、B两物块,A物块与弹簧相连。B物块带
正电q=0.5C,且运动中其电量保持不变。最初两物块紧压弹簧并处于静止状态,当在斜面
上方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2N/C,两物块开始向上运动,g=10m/s2,对
于物块运动中的判断正确的有( )
A.A、B两物块向上运动中还未到弹簧原长时已分离
B.A、B两物块向上运动中恰在弹簧处于原长时分离
C.AB两物块从开始运动到分离的过程中,B物块减
少的电势能为0.03J
D.AB两物块从开始运动到分离的过程中,AB两物
块增加的机械能小于0.03J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某同学为了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先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线悬吊一个钩码;当钩码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2.00N;再用两个弹簧秤a和b通过两根细绳互成角度将该钩码悬吊,其中b弹簧秤一端固定,a弹簧秤所拉细线如图1所示水平向左,当钩码静止时,b弹簧秤的示数如图2所示.
(1)图2中b弹簧秤的示数为 N;可求出a弹簧秤的拉力为 N;
(2)保持a弹簧秤及其所拉的细绳方向不变,将b及其所拉的细绳以O为轴沿逆时针方向在图示平面内缓慢转到竖直方向,在此过程中,b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8分)一电压表的量程标称不准确,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来测量该电压表的实际量程Um。所用器材有:
A.量程不准的电压表V1,内阻r1=10kΩ,量程标称为5V;
B.标准电压表V2,内阻r2=6kΩ,量程3V;
C.标准电阻R1,阻值4 kΩ;
D.滑动变阻器R2,总电阻20Ω;
E.电源E,电动势9V,内阻不计;
F.开关S,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端应滑到 端;(选填“左”或“右”)
(2)开关S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端,使电压表V1满偏;若此时电压表V2的读数为U2,则电压表V1的量程Um= ;(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若测量时,电压表V1未调到满偏,两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和丙所示,由读出的数据计算得Um= V;(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电压表V1的1V刻度线对应的电压的准确值为 V。(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14分)固定于地面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半径R=1.8m。地面上紧靠轨道放置一质量M=100kg的平板车,平板车上表面与轨道末端相切.平板车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不计.将质量为m=100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圆轨道顶端无初速滑下,最终货物与平板车达到共同速度一起向右运动,并与竖直墙壁发生碰撞.(设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后平板车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与原来相反,平板车足够长, g=10m/s2)求:
(1)货物到达圆轨道末端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2)竖直墙壁对平板车的冲量大小
(3)整个过程,货物和平板车组成的系统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
25.(19分)如图,水平面内有一半径r= m的光滑金属圆形导轨,圆形导轨的右半部分的电阻阻值R=1.5Ω,其余部分电阻不计,圆形导轨的最左边A处有一个断裂口,使圆形导轨不闭合.将质量m=2kg,电阻不计的足够长直导体棒搁在导轨GH处,并通过圆心O.空间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5T.在外力作用下,棒由GH处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左做与GH方向垂直的直线运动,运动时回路中的电流强度始终与初始时的电流强度相等.(取 3, )
(1)若初速度v1=3m/s,求棒在GH处所受的安培力大小FA.
(2)若初速度v2= m/s,求棒向左移动距离2m所需时间△t.
(3)若在棒由GH处向左移动2m的过程中,外力做功W=5J,求初速度v3.
26.(14分)将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焙烧所得尾气主要含N2、O2、气体x和少量的CO2、H2O。取标准状况下的V L尾气测定其中气体x含量的方案如下:
【方案一】将尾气缓慢通过如下装置A中:
(1) 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先通入尾气,再通入一定量氮气,通过B装置的增重来测量气体x的体积分数,请写出该方案合理与否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将尾气缓慢通过如上装置D中,充分与足量试剂M反应后,再滴入过量试剂N,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沉淀质量为m g。
(3)进行沉淀洗涤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试剂M、N分别是溴水、BaCl2溶液,写出气体Z的体积百分含量的表达式是(用含m、V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5)若试剂M是_______________,不用再滴加试剂N,观察到D中生成的无色气体在瓶口处变为红棕色。写出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7.(14分)氟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元素之一。
(1)无水HF有腐蚀性和毒性,工厂安全手册提示:如果不小心将HF沾到皮肤上,可立即用2%的 溶液冲洗。已知25 ℃时,氢氟酸(HF)的电离平衡常数Ka=3.6×10-4,若将20mL0.01 mol/L HF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10mL混合,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
(2)LiPF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某工厂用LiF、PCl5为原料,低温反应制备LiPF6,其流程如下
已知:HCl的沸点是-85.0 ℃,HF的沸点是19.5 ℃。
①反应设备不能用玻璃材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该流程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第③步反应中PF5极易水解,其产物为两种酸,写出PF5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③第⑤步分离尾气中HF、HCl采用的方法是 。
(3)工业上制备氟气通常采用电解氧化法,如图是电解熔融的氟氢化钾(KHF2)的实验装置:
① 已知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F2-+2e-═H2+4F-,则电解的总反应为
② 出口1处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