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简述题(统考生、单考生均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解析]①管理缺陷:对于大多数工矿企业来说,由于各种原因,完全依靠工程技术措施预防事故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只能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工作,经过较大的努力,才能防止事故发生。
②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这方面原因是由于管理缺陷造成的。个人原因包括缺乏安全知识或技能,行为动机不正确,生理或心理有问题等;工作条件原因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设备、材料不合适,以及存在温度、湿度、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照明、工作场地状况等有害作业环境因素。
③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④事故:这里的事故被看做是人体或物体与超过其承受阈值的能量接触,或人体与妨碍正常生理活动的物质接触。
⑤损失:人员伤害及财物损坏统称为损失。
2.简述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
[解析]①动力理论:动力理论是确定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方向,指导和推动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有规律地向前发展的理论。
②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研究造成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原因和机理,寻求在什么情况下就会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规律。
③人机学理论:人机学研究如何使人与作业环境、机器设备之间保持协调、安全、舒适、高效的人机关系。
3.简述系统安全评价
[解析]安全评价是对系统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的评价,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小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和定量安全评价两大类。定性安全评价通过定性分析系统中的危险性,能揭示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并对危险性进行重要程度的分类。只有通过定量的评价才能充分发挥安全系统工程的作用。安全评价方法很多,入逐项赋制值平价法、火灾爆炸危险评价法、可靠性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4.简述OSHMS标准的功能与目标
[解析]OSHMS标准是通过“要求要做好”“承诺要做好”“计划要做好”“执行已做到”“保证能做到”“证明已做好”等过程,实现了“想做好”“真去做”“已做好”等功能,最终达到消除或减轻安全健康风险(生命与健康风险)的目标。
5.简述与强制原理中的监督原则
[解析]监督原则:为了促使各级生产管理部门严格执行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制度,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必须授权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行使监督、检查和惩罚的职责,以揭露安全工作中的问题,督促问题的解决,追究和惩戒违章失职行为,这就是安全管理的监督原则。我国的安全监督分为国家监督(或监察)、企业监督、群众监督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性质不同,地位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它们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监督体系。
6.简述述安全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
[解析]①动力理论:动力理论是确定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方向,指导和推动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有规律发展的理论。
②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研究造成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原因和机理,寻求在什么情况下就会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规律。
③人机学理论:人机学研究如何使人与作业环境、机器设备之间保持协调、安全、舒适、高效的人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