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复习 - 正文

 
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毛泽东思想概论
来源:2exam.com 2009-12-31 编辑:yangmeiling 【字体:小 大】
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毛泽东思想概论

13.正确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针、新政策

  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4.如何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要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速度,并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这样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2)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4)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5)坚持可持续发展。

  (6)坚持改革开放。

  (7)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5.怎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

  (1)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和控制人口;

  (2)积极实现经济社会结构转换。包括产业结构的转换、就业结构的转换、城乡社会结构的转换。

  (3)认真解决三农问题;

  (4)减少贫困和改善收入分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就业;公平;环保)

  一是技术进步、信息化、结构优化升级与人口众多、需要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及发挥劳动密集和工资成本相对较低竞争优势的关系。

  二是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即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16.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深化改革,建立四大机制:

  (1)、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

  (2)、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

  (3)、形成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

  (4)、形成有利于集约化生产的宏观调控机制。

  17.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一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后果;社会发展是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在把人类利益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的同时应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把人们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改变了传统认识论对主客体关系的处理,即不再只是把客体当作主体认识和改造、征服与获取资源的对象,而主张在自然和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的前提下,实现主体与客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18.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市场机制是指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他作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具有自发性、事后性和微观性等特点。

  计划机制是计划指标、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等计划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它具有自觉性、事先性、宏观性等特点。

  19.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

  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注意:这里说的是“公有”,而不是“国有”);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注意:这里说的是“国有”,而非“公有”),如能源、电力、交通、钢铁、化工、大型机械等基础性行业,都掌握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手里,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0.实现社会收入公平的具体措施(本题重要)

  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格局。(两头小,中间大)

  21.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所谓“好”,就是要保持发展的稳定性,使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就是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坚持“五个统筹”,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防止“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就是要提高发展的效益性,低投入、高产出,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防止增长代价过大;就是要实现发展的持续性,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防止发展不能永续;就是要保障发展的普惠性,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共享,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出现两极分化。面对新时期新任务,必须加快推动国民经济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否则,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中国经济走不好,也走不远。

  2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是现阶段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要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机整体,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资源。首先,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导人们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处理社会问题,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其次,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指导发展实践。第三,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掘新的精神因子,提炼新的思想元素,进而培育新的和谐理念及和谐精神。同时,先进文化本身就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科学成果,同时又丰富了新时期的和谐理念及和谐精神。第四,发展先进文化同样有赖于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如其他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理念、体制机制和成功做法,做到为我所用。

  24.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25.民生问题

  “解决民生问题要首先着眼于困难群体,因为在中国城乡,困难群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农民。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温家宝

  解析:这句话把中国当今社会本质揭示到极致的哲学高度。如果考试的话,容易结合哲学的“整体与部分”的知识点进行考核。“舰队”应该就是中国民生即中国“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航行最快的船只”,即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舰队”永远是一个不可分割、不可分化,更不可分裂的整体,因此必然有一种所有“船只”都必须严格恪守“旗舰”控制下的“战略速度”。在这个“战略速度”下,各“船只”都必须受到和谐法则的制约;而在和谐法则的制约下,“最快的船只”必须学会惟“旗舰”意志是瞻;当然,尤其是“最慢的船只”不能脱离“战略速度”,更不能被遗弃到“舰队”行列之外。否则,“舰队”最后的结局是将被“快”船与“慢”船各自脱轨的“速度”撕裂。

  26.中共历届领导集体对台湾工作所恪守原则

  (1)一个中国原则;

  (2)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原则;

  (3)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原则(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内政。反对把台湾问题国际化,不需借助任何国际场合解决台湾问题);

  (4)坚持经济发展为重点。

  27.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建立国际新秩序,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共同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28.为什么要改善党的领导

  首先,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其次,是党内思想、组织、作风状况决定的;

  第三,这是对国内外经验教训的总结;

  第四,这是我们党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体现。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资料库
    ·第五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9年世界大学排名100强名单
    ·第四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9年工程院院士所在地区分布
    ·2010年自主招生院校名单76所
    ·台湾拟承认学历的41所大陆高校名单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考研新闻
    成绩查询
    考研简章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复试分数线
    考研复习
    考研政策
    模拟试题
    试题答案
    考研院校
    考研专业
    考研大纲
    在职考研
    法硕
    同等学力申硕
    博士生
    MBA|MPA
    推免生
    新闻传播硕士
    专业硕士
    考研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