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宜宾中考考试说明
《2017年宜宾中考考试说明下载》.doc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及分值
“科学”由物理、化学两科试题组成,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两科试题合卷,物理满分80分。
(三)试卷结构
物理试卷分第Ⅰ卷和第II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8题,24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4大题,56分。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共4题,共16分)、作图题(共2题,共6分)、实验与探究题(共2题,共14分)、计算与解答题(共2题,共20分)。
(四)试题难度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容易题约50%,中等难题约40%,较难题约10%。
三、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例1】(2014•宜宾)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1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N放在台面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B.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C.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D.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答案】C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对光的反射规律的理解和平面镜的作用,也是物理学中研究微小形变的重要方法,属中等难度题。
【例2】(2014•宜宾)深海探测器利用“深海潜水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其两侧配备多块相同的压载铁,当其到达设定深度时,卸掉压载铁,使其悬浮、
上浮等,并通过探测器观察窗观察海底世界.其深海探测器在一
次海底科考活动中,经过下潜、悬浮、上浮等一系列操作后,顺
利完成任务.如图2所示,是该探测器观察窗所受海水压强随时
间变化的P﹣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探测器在AB、BC、CD三个阶段,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F浮AB<F浮BC<F浮CD
B. 探测器在下潜、悬浮、上浮三个阶段,在竖直方向的速度
大小关系是v悬浮<v下沉<v上浮
C.探测器在第3h、第5h和第8h的三个时刻,观察窗所受压力大小的关系是F5h>F3h>F8h
D.探测器在下潜的最深处处于悬浮状态,受到重力、浮力和海水对探测器的压力的作用
【答案】BC
【说明】以彰显中国科技进步的深潜器为情境,考查对图象的理解、会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动力学规律以及沉浮条件解决实际问题,属中等难度题。
(二)填空题
【例3】 (2014•内江)重的原子核分裂成较轻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叫作 ,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叫作 。
【答案】核裂变,核聚变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核能基本知识的了解,属于容易题。
【例4】(2014•宜宾)如图3所示,当开关S接“1”,将滑动变阻器片P由a端滑向b端,弹簧将 (选填:“伸长”或“缩短”);当开关 S接“2”,将滑动变阻器片P滑至b端,并剪断弹簧,让条形磁体穿过线圈,产生电磁感应,电流表的指针会
(选填:“发生偏转”或“不动”)。
【答案】伸长,发生偏转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分布、安培右手定则、
电路基本规律、磁极间作用规律和电磁感应的理解和掌握,属中等难度题。
(三)作图题
【例5】(2016•宜宾)如图4甲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竖直墙壁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及小球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
【答案】如图4乙所示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对研究对象的判断,以及对重力、压力规律的理解,属于中等难度题型。
【例6】 (2016•宜宾)如图5甲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作出经过P点的反射光线及相应的入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如图5乙所示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属于容易题。
(四)实验与探究题
【例7】(2014•宜宾)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求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面高H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h1和h2,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且h1< h2<h3.
(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2)比较A、B两球,发现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
由此可得出结论: 。
(3)比较A、C两球,发现C球陷入沙深度更大,
由此可得出结论: 。
(4)比较C、D两球,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
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 (选填:“有关”或“无关”)。
【答案】(1)球陷入沙面的深度(2)当下落高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3)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下落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4)无关。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体重力势能的理解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探究中的应用,体现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属于中等难度题。
【例8】 (2016•宜宾)如图7甲所示,是利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L的电阻的实验电路,已知L的额定电压为2.5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图7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交叉、闭合开关后,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时灯泡变亮);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 (选填“A端”、“B端”或“AB正中间 ”);
(3)移动滑片P,当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7乙所示,则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为 A,小灯泡的电阻为 Ω(保留一位小数);
(4)实验操作时,因小灯泡L不慎损坏而出现断路,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压表指针 (选填“几乎不动”或“明显偏转”)。
【答案】(1)如图7丙所示 (2)B端 (3)0.3 8.3 (4)几乎不动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了伏安法测电阻以及电路故障分析,属于中等难度题。
(五)计算与解答题
【例9】(2014•宜宾)已知××型汽车的质量M=1200kg,汽车的额定功率P=40kw.一般情况下,驾驶员酒后的反应时间(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所需的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0.5,易发生交通事故.下表格为《驾驶员守则》中驾驶员在不同车速时所对应的正常反应距离(汽车在正常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的表格:
车速v(km/h) 40 60 80
反应距离s(m) 5 7.5 10
(1)假设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时间t1=15min,速度大小V1=72km/h,消耗汽油的质量m=2kg,求该汽车受到阻力大小和汽车发动机的效率(g=10N/kg,q汽油=4.5×107J/kg);
(2)请根据表格数据,计算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
(3)如图8所示,假设一饮酒后的驾驶员驾车以V2=54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距离某学校门前S=40m处发现有一队学生在斑马线上横过马路,他的反应时间 比正常时慢了△t=0.2s,刹车到停到运动所用时间t2=4s,刹车后车的平均速度为V3=27km/h.试通过计算说明是否会发生交通事故。
【解】(1)由P= 得,
牵引力做的功为W=Pt=40×103W×15×60s=3.6×107J
P= = =Fv
∴汽车牵引力为:
F= =2000N
机车受到的阻力为:f=F=2000N
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Q=mq=2kg×4.5×107J/kg=9×107J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η=×100%= ×100%=40%
(2)车速v1=40 km/h= m/s,由于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仍匀速行驶,根据车速v和反应距离s可计算驾驶员的反应时间
△t= = =0.45s
即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5s.
(3)v2=54km/h=15m/s v3=27km/h=7.5m/s
饮酒后反应时间:t=0.45s+0.2s=0.65s
饮酒后反应距离: =15m/s×0.65s=9.75m
饮酒后制动距离:S制=V3t2=7.5m/s×4s=30m
饮酒后汽车从反应到制动总距离: 39.75m<50m
所以,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功能关系以及功率与效率等的计算、会根据材料理解反应时间和制动距离,综合性强,属较难题。
【例10】 (2016•宜宾)如图9是某电器设备的部分电路,电源电压U=4.5V保持不变,灯泡L标有“6V 6W”字样.已知闭合开关S1和S3时,电路消耗的功率为2.025W,不计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1)求定值电阻R1的阻值;
(2)三个开关S1,S2,S3都闭合时,求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
(3)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在0~20Ω内可调,只闭合开关S2,在保证电表安全的情况下,求灯泡L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范围。
【解】(1)闭合开关S1和S3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
由 可得,定值电阻R1的阻值:
(2)三个开关S1,S2,S3都闭合时,R1与L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灯泡的电阻:
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
= =3.75Ω,
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
= =1.2A
(3)只闭合开关S2时,灯泡L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路,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
灯泡的额定电流:
所以电路中最大电流为0.6A时,电流表、灯泡都安全。
当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大=0.6A,则灯泡消耗的最大功率:
PL大=I大2RL=(0.6A)2×6Ω=2.16W,
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U2=3V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最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灯泡两端的电压:
UL′=U﹣U2=4.5V﹣3V=1.5V,
灯泡L消耗的最小功率:
PL小= = =0.375W,
所以,灯泡L消耗的电功率变化范围为0.375W~2.16W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在电学问题中,开关断开、闭合电路的变化;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
的计算,属于较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