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我也经常听说有很多考生朋友在报考时由于选错职位、专业填写错误等导致考试失败,甚至失去考试资格。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走好这第一步呢?
李永新:我觉得在报考过程当中要注意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点,诚信填写,这是最重要的原则。我们每年都有这样的情况,由于不诚实的填写不能录取。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原则。在填报过程中的各项要求,比如应届可能要填成绩,那么我们的成绩是多少就写多少。我觉得一般情况下即使没有时间,把所有的成绩全部总结好,但写十门左右是应该的,应该耐心的如实填写自己的成绩。如果报考职位要求一定的文字能力,那该如何在报考信息中体现?就是要在你所获奖项当中体现,如果一点都不写就没有办法证明你有这些能力了。我们有些同学可以在学术论文的获奖形成、讨论情况写上去,即使没有也适当的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我觉得还是可以相应的做一些调整。第一个原则很重要,诚实耐心的填写,适当的可以做一点调整。
第二点,专业精确符合。也就是说你的学历中是什么专业,就要填写什么专业。如果所学的专业和职位所报考职位要求的专业没有精确符合,那么我们可以选报其他职位。或者有策略的把相关专业符合的全部拆借出来,选择与招考职位学历要求符合的专业。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现在公务员考试报考资格审核比较严格,而由于负责审核的工作人员不可能对于各个学科都了解,导致他只看你填写的专业是不是与所要求的一模一样,一字不差。今年已经有因为专业填写的一字之差,而在通过笔试即将进入面试这样大好形势下被刷下来的例子出现了。这里面也要注意,尽量不要选择文理科不限的职位。因为根据去年的情况来看,一些限制条件比较少的职位往往非常热门。比如民政中央招考职位,就因为各项条件都不限,成为去年竞争最激烈的职位。这样报考,首先就将自己放在了一个不利的位置上。
第三个原则,要把握好选择职位的时间。首先不能太早。第一天先仔细去看一看网上的各个职位,对于总体招考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在心中选定几个比较中意的,以后重点观察。接下来就是每日关注各个职位的报考情况,一般根据前几天的报名增长趋势就可以推测出某个职位是否热门或者冷门了。最后报哪个还要看最后的竞争情况,一般情况下我建议大家都放在一周后进行报名,距离报考结束还有4天左右的时候,比如11月2日结束,10月27日、28日提交你的信息,报考你的某个职位,这个时候竞争情况就相对确定了。
第四个原则,定好位。我们矢志成为一名公务员,就一定要做好职业规划,是一次到位非热门职位不报,还是以进去为主再图日后发展。每年在公务员最后报名情况结束之后,再看我们的统计结果,都会发现有很多职位竞争非常激烈,同时也有很多职位关注者寥寥,甚至出现有的职位无人问津的情况。这需要我们做出明智的抉择。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在志向需求上定好位,我们考公务员是为了什么,金钱、权利?还是真正为老百姓服务?这影响到考试中的情绪和动力。这两个方面的定位希望大家可以认真考虑。
当然从未来发展角度而言,我们说去一些偏远的地方对自己不见得是好事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觉得对你的长远发展可能是好事情。一些部门和政策审批比较紧密,比如发改委,这样的都是特别热门的部门。还有一些部门资源、权利结合比较紧密,比如像国土资源部,类似这样的部门我们发现招考职位数也比较少,一般招考一到两个,而且竞争异常激烈。
第五个原则,这种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尽量的选择那些招考人数相对较多的,以减轻自身的竞争压力,提高成功几率。比如我们去年招录人数最多的职位,像上海边防总队等,上海市的边防总队招考172人,外交部招82人。这是符合我们当前国情的现实选择,也是利于各位考生朋友冲击胜利的选择,需要我们注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