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深刻认识当前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教育差距、农村居民公共卫生资源差距持续扩大,农民比重大,经营规模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增收难。不根本改变这种状况将不利于农村发展,农业和农村活力难以增强,农村落后和社会分化有可能加剧,农村社会结构矛盾和国家稳定成本有加大的风险。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在工业化、城镇化初期,将农村资源集中用于工业与城市,对增强综合国力是必要的。但城乡二元制度不利于农村发展。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标志着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阶段。2004年全国GDP达到13.65万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63万亿元,具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础。我们要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思维模式,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理念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探索适应新阶段发展要求、推动村镇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深入了解农民,促进理念转变。要深化和细化“三下乡、五服务”要求,在把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业务和技术常识普及到农村、普及到农民的同时,了解当地农村文化、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宗教特点、生产方式和农民需要,理解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村镇建设只有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阶段,反映农民需求,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原来单纯抓农房和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到综合协调、有机整合,农民自愿、社会力量参与、政府引导扶植,共同推动。
本书中此项专为提高考生概括能力而设,正式考试时无此要求。该材料主要内容:
5.“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力军。”广东代表徐少华说,“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广泛发动农民参与。”
“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翁。”徐少华代表说,广大农民在发展生产、开拓市场、推进农村体制改革、规划村庄建设、改造村容村貌、管理村庄事务等方面,应该有权直接参与决策。政府要负责安排好符合当地实际、当前迫切需要、农民自觉自愿的事情,避免搞劳民伤财的工程,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同时,要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提倡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依靠自己的努力建设文明家园,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本书中此项专为提高考生概括能力而设,正式考试时无此要求。该材料主要内容:
6.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说,在中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3%,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6.7%,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相对偏低的农民素质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
培养新型农民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新农村就缺乏根本的支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素质问题的核心是教育问题。”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如何采取有效手段,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对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在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不能培育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即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将是一个不全面不完善的新农村。因此,必须要发展职业教育,要改善农村环境,要改善农村人口结构,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抓紧实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工程,培育有文化、善经营、会技术、懂法律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本书中此项专为提高考生概括能力而设,正式考试时无此要求。该材料主要内容:
7.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农村支持力度加大,特别是近几年在国家免除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等支农、惠农政策的有利促进下,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村消费状况得到改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也出现一些新变化。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居民消费信心不强,消费能力不足,消费水平偏低,消费质量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城乡消费差距拉大。
本书中此项专为提高考生概括能力而设,正式考试时无此要求。该材料主要内容:
8.为加快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体系,今后,河北将大大降低农民到设区市城市落户的基本条件,特别是放开县(市)城及建制镇落户限制,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河北省委七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中说,河北将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放宽设区市城区落户条件,凡在设区市城区签订劳动合同或办理营业执照满一年以上或有固定住所的进城人员,准予落户。
《意见》提出,河北将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抓好农村水、路、电、气、通信和垃圾处理六项重点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服务功能。同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畅通城乡人流、物流。此外,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均衡发展,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
与此同时,河北将统筹城乡劳动就业体系,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并加强农民工权益的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另外,还将不断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
本书中此项专为提高考生概括能力而设,正式考试时无此要求。该材料主要内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