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申论 >> 文章正文
 
公务员申论热点:和谐社会的三个顶梁柱
整理自:2exam.com 2009-9-10 11:39:44

惠民之举——增岗位

  代表委员们认为,十大规划的实施,除了将使相关行业和企业直接受益外,广大民众将会成为这些产业调整和振兴的最终受惠者。

  “首先,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将与4万亿扩大内需投资等宏观政策一起,成为今年我国经济实现8%左右增长目标的重要保障。”黄泽民委员说,只有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家和企业才会逐渐恢复信心,才能减轻国内经济进一步下滑的压力,老百姓才敢放心消费,日常生活才不会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太大的影响。

  其次,只有十大产业稳定发展,才能带来事关群众生计的税收、就业、“三农”等问题的基本稳定。全国人大代表宗庆后说,仅仅是发展轻工业中的食品行业,就能扩大农产品深加工规模,促进农民增收。

  十大产业就业超过了1亿多人,涉及3亿农民生计,稳定这些行业,止住相关企业利润效益急剧下滑的趋势,才能保住在这些行业和企业工作的数十万乃至上百万职工的岗位,这也是劳动就业保障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以纺织业为例,如果规划中的“出口保持8%的年均增长速度,纺织工业生产保持13%的年均增速和国内市场衣着类消费保持20%的年均增长”这三大目标都能实现,就将为国内新增200万个就业岗位。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说,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充分体现出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的“中国特色”。在美国,往往是通过“舍弃受损行业、发展新兴行业”来应对危机,例如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美国就转而发展金融业;而在此次美国金融业损失惨重,新一届美国政府又将经济刺激计划中的一大笔投入投向了新能源行业。而在我国,政策更加强调统筹平衡。“其实所有行业都不会绝对是朝阳产业或夕阳产业,中国企业需要的是在这一行业中走在更前列。”

  代表委员们指出,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能否见效就要看各行各业能否真正吸取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深刻教训,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切实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自有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只有这样,这些规划才能由“输血型”真正变为“造血型”,经历大考的中国产业才有望真正由大变强。

  高管离谱高薪惹众议 政协委员痛斥天价薪酬现象

  政协委员痛斥天价薪酬现象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王宇、于文静、罗宇凡)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参加全国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应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改变贫富差距悬殊过大现状。

  高管离谱高薪惹众议

  “虽然企业有企业的规则,薪酬也按照绩效在挂钩,但我不认为目前企业的高管高薪状况就一定合理。”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6日在全国政协举办的记者会上怒斥国内某些领域的高管高薪现象。

  在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下滑、一些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的同时,一些企业高管并没能表现出与社会共同担当的姿态,出现了企业业绩下滑、员工下岗但高管薪水反而上涨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广泛热议。

  “从现在来看,有些行业的国企高管薪酬远远高于一般员工收入,这与我国国情不相适合,扩大了贫富的差距,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教授毛蕴诗说。

  “企业高管的工资偏高问题有其发展的过程。过去国有企业没有这么大的差距,改革以后,特别是大量外资企业进来后,我国金融机构出于留住人才的考虑,高管工资逐步在提高。但这几年提高得有些扎眼。”李德水说。

  全国人大代表、经济学家辜胜阻指出,除了美国,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包括欧洲国家在内,高管和普通员工的年薪差距都不大。“近年来,我国企业高管的年薪与普通员工的年薪差距越拉越大,有的企业的高管年薪高得实在太离谱了。”

  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认为,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的收入差距是不公平的。“因为这里的垄断是由国家造成的,并非是垄断行业的员工自身努力的结果,他们获得高收入是普通民众不能够接受的。”蔡继明说。

  凸显国民收入分配“苦乐不均”

  “在金融危机影响越来越加重的情形下,人们对高管薪水的格外关注,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国民财富分配不公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李小三认为,人们对国企高管天价年薪之所以有情绪,是因为高管与普通员工薪酬的差距实在过大,这种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长期以来存在,现如今国际金融危机让这一问题更加凸显。

  近年来,我国百姓收入总体上不断提高,但在收入分配结构中,政府和企业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偏高,而居民收入占比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统计显示,2000年-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6%,而同期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速均明显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高管薪酬问题所反映出来的,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涉及到社会分配不公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大问题。”辜胜阻代表认为。

  经济学家樊纲分析了国民收入苦乐不均的根源。他认为,包括垄断行业在内的国有企业创造了大量利润,但这些企业在相当长的时期是不分红的。从2003年世界资源价格上涨以来,企业的利润大幅增长,其利润大量滞留在了企业内部,这造成了近年来企业可支配收入快速上涨,而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涨缓慢的格局。

  “收入分配应该是公众都非常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必须承认,现在的社会分配体制存在着不公和失范的现象,而当前社会上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与全体国民未能合理分享国家发展成果有关。”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说。

  代表委员支招化解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难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继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怎么调整,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代表委员建议,就长期来看,在分配机制上应更多地向普通民众倾斜,逐步缩小全社会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减少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苦乐不均。

  “改革收入分配体制的必要性与迫切性都已经成为共识,但是,着眼点可能会有一些分歧。我认为,在现行的体制下,首先需要调整的是国民收入的大分配格局,尤其是要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增加公共财政使用的公平性,同时,缩小行业之间的分配差距,并且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郑功成代表说。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关键要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第一,增加就业。第二,让低收入人群工资有较快增长。第三,建立一种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有了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增加了,劳动收入比例就增大了。”

  “当前我国消费不振与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关。”李德水委员指出,“政府应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使收入分配更加合理,这是扩大消费的重要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台联副会长梁燕君建议:“近年来,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同一企业的高管和普通员工收入差距也在拉大,在这种背景下,出台提高个税起征点等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比例措施尤为重要。”(来源:新华网 2009年03月07日)

  3月8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香港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做客正义网两会访谈室,就目前一些社会热点谈了自己的看法。

  范徐丽泰表示,她对反腐倡廉的问题最为关注。她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4万亿元资金最受公众瞩目。这笔资金如何运行、如何监管,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会不会有官员违法使用这笔钱?这笔钱到底用到了什么地方?有什么效果?老百姓的生活到底有些什么改善?我相信这都是监督的重点。”

  范徐丽泰对目前的网络监督赞赏有加,“现在,网民的监督很厉害。最近发生的‘躲猫猫’事件就是一个例证,如果没有网民监督,我们可能不会这么快地知道事情的真相。应该说,网络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对腐败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作用。”

  “网络的普及也使人大工作更加贴近百姓,这是我国政治生活民主化的生动体现。”范徐丽泰代表说,人大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人大的工作要向民众公开,民众认为是对的,就会支持。让人高兴的是,人大工作越来越透明。比如以前很多老百姓不一定知道国家立法前还要征求各方意见,现在你到中国人大网上看看,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到哪部法律将要制定,哪部法律草案正在修改,哪部法律草案已征求了公众多少条意见建议。比如,社会保险法出台前就已征集社会各界提出的7万多条修改建议。法律的修改、制定充分考虑民意,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

  范徐丽泰表示:“我们的国家很大,不同地区的人民群众受教育的程度会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必须尽量让群众知道得多一点,让群众有机会把信息反馈给政府,让政府知道群众需要什么。我们所说的加强人大监督的力度,其实就是要向人民负责,向人民报告我们的工作。”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2010年公务员申论备考:解题制胜常规四层法  2010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就业问题解读
2009-2010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文化话题热点…  2009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模拟及答案
2010年公务员申论如何阅读理解给定的背景材…  2009年重庆市公务员申论试卷预测及答案:突…
东北振兴热点解读-2010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  2010年公务员申论备考辅导五方面着手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公务员申论热点:和谐社会的三个顶梁柱
    ·2010年公务员申论备考:解题制胜常规四层…
    ·2010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就业问题解读
    ·2009-2010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文化话题热…
    ·2009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模拟及答…
    ·2010年公务员申论如何阅读理解给定的背景…
    ·2009年重庆市公务员申论试卷预测及答案:…
    ·东北振兴热点解读-2010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
    ·2010年公务员申论备考辅导五方面着手
    ·2010年公务员申论写作素材常用的四类名言…
    ·2009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环保问题热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2009年预算报告的四…
    ·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试卷:教育问题热…
    ·2009-2010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教材热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问题之交通安全问题
      资料库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