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申论 >> 文章正文
 
2009-2010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经济话题
整理自:华图教育 2009-9-16 15:26:31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趋势

    伴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和中国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调整,环渤海区域以其独有的区位优势和政治文化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研发能力等特质,将成为21世纪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经济增长中心之一。

    达到上述目标,环渤海区域要加快推进环渤海经济圈的协调发展,用一体化的思维重构区域内的各种资源配置,优化环渤海城市群的功能与结构,降低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运行成本,全面提升区域整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环渤海区域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在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之际,一个既熟悉又新鲜的区域概念——“环渤海经济圈”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个迄今为止面积最大,占全国经济总量近30%的经济区域里,包含着诸多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题材”。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高度重视和期望。2008年3月《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获得了国务院的正式批复。批复滨海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在金融、土地、行政改革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安排在滨海新区进行先行先试。随后,国家各部委陆续表明了支持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态度,并不断下发框架性先行先试支持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天津乃至环渤海区域的发展必将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引擎。

    (二)地方政府协调博弈的关键词

    在环渤海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词必须贯穿始终,即地方政府、协调合作、区域发展。

    1.谁是推进区域协调的主体

    在中国现有的体制下,参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体既有市场,也有地方政府。市场主体一般为厂商个体,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竞争发展产业和扩大交易。而地方政府主体则可看作是地区整体利益的代表,其功能一般在于参与区域内重要资源的配置与整合。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竞争机制对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本地的要素资源,激活本地的要素资源活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改革开放30年之后,竞争收益呈现日益递减的趋势。

2.区域协调日见端倪

    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一些地方政府开始放弃单纯的竞争战略,通过一种竞合战略谋求共同发展。在竞合战略之下,地方政府之间形成了既有竞争,又有协调合作的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见端倪。

    区域内部的协调与合作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形成,也可以通过区域政策人为地构建。经验表明,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区域协调成本很高,因此,通过地方政府之间的策略互动,积极推进地区间共同利益的形成,是加快区域协调合作的有效途径。我国东南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区域的相继崛起,为其他区域提供了有益的示范。

    (三)解决协调问题的治理方案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要依赖参与博弈的地方政府之间通过互动达成共识与互信,也依赖于地方政府行为更加规范化。地方政府之间协调合作得以实现的方案是:

    1.信息沟通

    博弈中的沟通对于协调成功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在我国的实践中,可以看到沟通和信息流畅对于克服协调问题的效率。目前风行的“市长峰会”、“一体化论坛”等活动,这些都为各地政府的沟通提供了方方面面的信息。

    2004年京津冀三省市在廊坊召集经济交流与合作会议。其间,三省市政府达成了协调发展的共识,简称“廊坊共识”。它可以成为一个标志,或是一个宣言,甚至是一面镜子,起到监督和促进地方政府行动的作用。

    2.利益共同体

    环渤海区域某些成功的合作案例给予我们的启示,还不仅是地方政府之间必要的沟通和妥协,真正使各地方消除隔阂,实现互信还需要有利益共同体的建立。最近在国内形成的构建城市群或区域一体化的热潮中,湖南省的“长株潭城市群”获准进入新实验区的行列。此次为了争取“试验区”的政策机会,长株潭三个地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联合起来,形成了通力合作的格局。在环渤海未来的发展中,通过建立利益共同体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很大。

三、天津市推出九项举措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08年是天津市建设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开局之年,为进一步推进该市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体系、重点领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着力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构建社会循环经济体系等,市有关部门确定了9项重点举措,为实现天津市循环经济搭桥铺路。

    据悉,这9项重点举措为:

    一是编制落实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结合天津市实际情况,市有关部门将抓紧编制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并对实施方案的重点工作按部门、区县进行责任分工,逐一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区县,推动试点城市建设;

    二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努力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零排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立支撑生态城市建设的服务业产业体系,按循环经济理念建设和改造传统服务业产业结构;

    三是着力推进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如工业园区要抓好项目布局和产业链接,形成集约利用的公用工程,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企业集中布局、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发挥好开发区、汉沽电水盐联产、临港工业区、天津子牙工业园等国家级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大港石化、海河下游石油钢管和优质钢材、华苑生态工业园等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建设,下力量选择培育一批新的市级试点园区。经过1至2年的努力,使该市国家级、市级试点园区达到20个;

    四是着力推进重点领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在废旧物资回收、再生资源利用、机电产品再制造、废弃电子电器回收拆解、包装物回收等领域,加快建立区域性的集散交易市场、加工基地,支持一批规模化再生利用项目和企业;

    五是着力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重点抓好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煤炭、化工、建材、轻工等重点行业和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高资源生产率、低污染排放率的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形成示范效应;

    六是着力构建社会循环经济体系。加强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降低废物最终产生量,促进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推进华明镇循环经济试点小城镇建设经验,在社区、医院、学校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设;

    七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积极推动地方循环经济立法。抓紧出台《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管理办法》,着手制定《天津市循环经济条例》;

    八是构建技术支撑体系。重点研究开发一批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平台性和共享性新技术,研究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之间的共生网络链接技术以及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生态工业优化设计技术,研究建立天津市循环经济促进中心,加紧建设市循环经济信息化平台,为全市各区县、行业部门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

    九是加强循环经济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公务员考试申论概括归纳类真题题型分析  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概括归纳题目答题方法
公务员考试申论概括归纳题评分标准与作答  2010年公务员申论备考:清正廉洁名言警句汇…
2010年公务员申论热点:网络低俗之风的整顿  2009-2010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经济话题热点
2010年公务员申论考试指导思维方式的养成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训练题及答案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2009-2010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经济…
    ·公务员考试申论概括归纳类真题题型分析
    ·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概括归纳题目答题方…
    ·公务员考试申论概括归纳题评分标准与作答
    ·2010年公务员申论备考:清正廉洁名言警句…
    ·2010年公务员申论热点:网络低俗之风的整…
    ·公开招聘仅有形式公开还不够
    ·2009-2010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经济话题热…
    ·2010年公务员申论考试指导思维方式的养成
    ·2010年国考申论备考辅导热点的6大基本特征
    ·公务员申论热点试题应注意向农村倾斜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训练题及答案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教材训练题及答…
    ·2009年北京公务员申论历年题型真题命题规…
    ·2008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资料库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