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在公文特定用语中,“据此、为此、现函复如下”等属于( )。
A.引叙用语 B.过渡用语
C.开端用语 D.经办用语
17.公告的行文主体通常是( )。
A.各个企事业机关 B.各类人民团体
C.国家机关的高层组织 D.一般的国家机关
18.关于宪法规范的特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宪法规范规定的是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具有根本的创制性,是国家各种具体制度的最终根据及渊源
B.宪法规范的内容广泛,涵盖了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
C.宪法规范原则性强弱与适应性强弱成反比,与对社会实际调整功能强弱成正比
D.宪法规范具有稳定性
19.诉讼时效中止后,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 )。
A.继续计算 B.不再计算 C.重新计算 D.届满
20.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下列选项中的哪些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
A.下岗或失业 B.未成年
C.生活确有困难 D.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
21.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如果发现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与宪法法律相抵触,可以( )。
A.宣告自然无效 B.予以撤销
C.废止 D.不予适用
22.某市消费者协会向本市消费者承诺,该市某化妆品厂生产的“天使”牌美容霜具有美白、祛斑的功效,三周内可以见效,然而三周后,购买此产品的消费者脸上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现象。经质量检测局检验,该美容霜含有少许腐蚀性的成分。对此,该市消费者协会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
A.不应承担,消费者只能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B.不应承担,消费者只能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C.不应承担,消费者只能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赔偿
D.应当承担,应该与该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
23.某企业非法集资,被处以资金冻结,这是属于( )。
A.财产罚 B.行政强制措施
C.申诫罚 D.能力罚
24.我国公民从( )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A.年满18岁起 B.年满16岁起
C.年满10岁起 D.出生时起
25.上级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如何处理?( )
A.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
B.停止执行,并自行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决议等
C.提请该上级国家机关重新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决议等
D.报请国务院决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