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特岗教师招聘 >> 文章正文
 
贵州省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
整理自:贵州省教育厅 2009-5-8 9:02:57

黔教师发〔2009〕110号


省教育厅 省财政厅 省人事厅 省编委办关于印发
《贵州省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
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地)教育局、财政局、人事局、编委办,各高等院校:
    为解决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性缺额问题,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进一步巩固“两基”攻坚成果,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编委办制定了《贵州省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在我省部分教师队伍结构性缺额、学科结构矛盾突出、财力比较困难的县(含市、区、特区,下同)实施国家和县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方案》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是加强我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巩固“两基”攻坚成果,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按要求完成2009年“特岗计划”工作任务。
    二、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此次“特岗计划”工作。省负责统筹安排计划任务,制定《贵州省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督促、指导市(州、地)、县的相关工作。市(州、地)负责落实国家“特岗计划”,制定本市(州、地)“特岗计划”招聘工作实施细则,督促、指导县级招聘工作。县负责具体落实国家、县“特岗计划”,制定本县“特岗计划”招聘工作实施细则。各市(州、地)、县要成立由政府领导任组长,教育、财政、人事、编制等部门参加的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实施工作机构。县级人民政府要对2009年招聘教师的周转宿舍和聘期满三年连续考核合格且自愿继续留任的特设岗位教师的工作岗位和工资待遇等问题作出明确的承诺,报省备案。
    三、各有关部门要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招聘办法,牵头做好教师招聘、岗前培训、跟踪服务、三年聘期内的评估和考核管理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新招聘教师的经费保障、资金落实及其管理等工作。由国家“特岗计划”招聘的特设岗位教师,聘期内三年的工资性支出,主要由中央财政负担,三年后考核合格且自愿留任的,由县级财政负担;县级“特岗计划”招聘的特设岗位教师工资由县级财政负担。从2009年起,省财政将考虑“特岗计划”县新增教师的工资因素,逐步加大对此次招聘中财力困难和特设岗位教师较多的“特岗计划”县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各地负责把省级新增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增量和本地超收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好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发放。机构编制部门负责中小学编制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贵州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2002]89号)要求,动态管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在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额内实施“特岗计划”,支持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性调整。人事部门负责按照《贵州省人事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事业单位新增人员公开招聘暂行办法〉的通知》(黔人发[2006]4号)要求,认真审核本市(州、地)、县“特岗计划”招聘工作实施细则,与教育部门共同做好教师招聘工作。各级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报考。各高等院校要明确一名校领导抓此项工作,由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具体负责“特岗计划”的相关工作。要大力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动员应届毕业生特别是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积极报考,并做好派遣等相关工作。
    我省2009年实施“特岗计划”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落实,稳步推进,确保招聘工作8月下旬基本结束,招聘的教师于秋季开学前到校任教。各市(州、地)要审核所辖县“特岗计划”招聘工作实施细则,并将经本级人事部门审核后的本地区和县级“特岗计划”招聘工作实施细则于5月15日前报省备案。同时,各地要加强对“特岗计划”落实的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省将对“特岗计划”县的工作情况适时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向全省通报,并作为今后对该县其他教育项目和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附件:贵州省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

贵州省教育厅                                 贵州省财政厅

贵州省人事厅                                 贵州省编委办

二○○九年四月二十七日


(联 系 人:贵州省教育厅 周玉林、邱崇政;联系电话:0851-5283622,传真:0851-5280465)


主题词:义务教育 教师 特岗计划 通知
------------------------------------------------------------------------------------------
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 2009年4月29日印发
------------------------------------------------------------------------------------------

附件:

贵州省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
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成2009年我省补充农村中小学教师计划任务,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和任务
    1、通过实施国家、县“特岗计划”,解决我省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2009年,全省安排“特岗计划”指标7009名,其中国家“特岗计划”3888名;县“特岗计划”3121名。
    国家“特岗计划”设初中岗位2768个,小学岗位1120个;县“特岗计划”设初中岗位733个,小学岗位2388个。
    二、原则和要求
    3、各县必须在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额内招聘教师。招聘教师要结合当地实际需求,按照学科结构,合理搭配。
    4、教师招聘坚持“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和“三定”(定县、定校、定岗)的原则。
    5、招聘的教师安排在县以下(不含县城所在地)农村中小学,其中国家“特岗计划”招聘的教师原则上安排在县以下农村乡(镇)初中和中心学校,且一所学校原则上安排不少于3人。
    6、“特岗计划”招聘的教师聘期为3年,聘期内纳入当地教师队伍管理。
    三、指标安排
    7、国家、县“特岗计划”指标安排如下:
    国家“特岗计划”指标3888名,安排在正安、习水、务川、西秀区、紫云、关岭、普定、长顺、三都、三穗、惠水、岑巩、天柱、锦屏、麻江、台江、榕江、从江、施秉、石阡、德江、印江、思南、毕节市、威宁、赫章、黔西、纳雍、织金、大方、百里杜鹃风景区、盘县、望谟、册亨、贞丰、普安36个县(市、区)。
    县“特岗计划”指标3121名,安排在正安、习水、务川、西秀区、紫云、关岭、普定、长顺、三都、三穗、惠水、岑巩、天柱、锦屏、麻江、台江、榕江、施秉、石阡、德江、印江、思南、毕节市、威宁、赫章、黔西、纳雍、织金、大方、百里杜鹃风景区、盘县、望谟、册亨、贞丰、普安35个县(市、区)。
    具体指标分配详见附表。
    四、资金安排
    8、国家“特岗计划”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县级财政共同承担,以中央财政为主;县“特岗计划”所需资金由县级财政承担。
    国家“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下达专项资金,按国家“特岗计划”人均年工资性支出补助标准,与县级财政据实结算。“特岗计划”专项资金首先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后,可用于解决其按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不包括商业保险)应缴纳的相关费用和必要的交通补助、体检费。特设岗位教师在聘任期间,执行我省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其工资发放标准以及其他津贴补贴比照本县同等条件公办教师标准确定,享受本县公办教师同等待遇。凡特设岗位教师工资性年收入高于国家“特岗计划”人均年工资性支出补助标准的,高出部分由县级财政承担。如有结余,结余部分暂存县财政。
    9、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本次特设岗位教师招聘、岗前集中培训等。
实施“特岗计划”县的县级有关部门,要为特设岗位教师提供周转宿舍及其他必要生活条件。
    五、教师招聘
    10、教师招聘按下列程序统一实施:(1)公布需求。(2)自愿报名。(3)资格审查。(4)考试考核。(5)集中培训。(6)资格认定。(7)签订合同。(8)上岗任教。
    11、招聘对象和条件
    国家“特岗计划”招聘对象和条件
    (1)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可招部分应届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只能报考小学岗位和初中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学科)。
    (2)取得教师资格证、年龄在30岁以下(1979年5月1日以后出生)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师范类专业本科毕业生。
    (3)取得教师资格证且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有半年以上从事中小学教学经历),年龄在30岁以下(1979年5月1日以后出生)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非师范类专业本科毕业生。
    (4)报名者应同时符合教师资格条件要求和招聘岗位要求。
    县“特岗计划”招聘对象和条件
    (1)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往届本科和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为主,可招少量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全日制普通应往届非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和中等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只能报考小学岗位),年龄均要求在30岁以下(1979年5月1日以后出生)。
    (2)取得教师资格证、年龄在40岁以下(1969年5月1日以后出生)且连续代课2年以上目前仍在教学岗位的本县代课人员(对连续代课5年以上且目前仍在教学岗位的,条件可适当放宽)。凡符合代课人员报考条件者,原则上只能报考小学岗位;对少数具有专科及其以上学历且目前仍在初中岗位代课的人员可报考初中岗位。
    (3)报名者应同时符合教师资格条件要求和招聘岗位要求。
    国家“特岗计划”面向全国招聘;县级“特岗计划”招聘生源地范围由各市(州、地)自行确定。
在编教师(含2006、2007、2008年的特设岗位教师)不能报考。
    六、保障政策
    12、特设岗位教师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外,还享受省委、省政府《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05]21号)规定的有关优惠政策。
    13、特设岗位教师三年连续考核合格且本人愿意继续在当地留任的,由各县负责落实教师工作岗位,将其工资发放纳入县级财政统发范围,保证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工龄和教龄自2009年签订聘任合同之日起计算。对重新择业的,各县要为其重新选择工作岗位和办理户口迁移提供方便条件和必要的帮助。
    七、教师管理
    14、特设岗位教师实行合同管理,由县级人事、教育行政部门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5、三年聘期内,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特设岗位教师的管理和考核。考核每年进行一次。
    16、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特设岗位教师,要给予表彰;对不按合同要求履行义务的,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改正;对不适合继续在教师岗位工作的,要根据合同协议予以解聘并相应取消其享受的相关待遇。
    17、特设岗位教师的户口及档案须迁到工作所在县教育局。
    本方案由贵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编委办负责解释。

    附表:贵州省2009年“特岗计划”指标分配表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强
    ·200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隆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