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大二年级学生精心准备招牌,热情地迎接新生入学。刘东华 摄
厦门网讯(记者 刘丽英)“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厦门大学新同学”,在轮渡客运码头、同益码头、厦大漳州校区,贴出了这样的迎新标语。今天起,5127名厦大新生将陆续抵达漳州校区,开始大学生活,其中包括海外学生257名、外籍学生85人。
新生抵厦可谓“水陆空”大联运,厦大方面制定了周密的迎新计划。新生无论是在机场、火车站、轮渡还是汽车站,都有迎新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一直陪到进宿舍、领房卡。
2008级新同学中,大多数出生于1989年至1990年,“90后”大学生引人关注。“太有主见了”。大二学生说起学弟就乐了:一名厦门籍新生刚放下行李,就找到系学生会副主席说:我要组织一场博饼大会!他的想法是:厦门博饼太有特色了,要立即让远方的新同学同享博饼乐趣。
如同人们事先料想的:大多数新生至少由一名家长陪同,举家出动的也不少。但不少新生表现得善解人意、体贴父母。在餐厅,新生主动帮父母打汤;在银行,新生让父母歇着,自己取钱、排队、交钱。一位新生的母亲身体不适,他让妈妈坐着别动,自己利索地到医疗点找来大夫。
新生任茂兴和父亲一起,带着简单的行李来报到,他们来自湖北。父亲说,家里务农,经济来源全靠几亩水稻田。茂兴考上厦大,全村都为他感到骄傲,但学费、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们借了点钱,先把名报上,以后再看看能不能办助学贷款。为了省钱,父子俩是坐火车硬座来的。
孩子渴望独立,大多数父母却放不下。一对山西夫妇直担忧:厦门这么热,军训时孩子会不会热晕啊?可以不跑步吗?他们订了20日回山西的机票,要守着看看孩子到底能不能适应军训。还有一对新疆的父母,提早一星期就带着孩子到厦门了,说要让孩子先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