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记者郭会桥)“目前,我国的人才选拔仍以考试为主,校长推荐制正是考试外的一种人才选拔机制。”对北大的这一新政,武汉市多所高中校长昨表示认同,但也有质疑之声。
推荐面太窄
昨日,武汉一所高中李校长透露,今年七八月份,北大、清华曾邀全国一批重点高中校长探讨自主招生工作。宜昌夷陵中学一位负责人提出建议,自主招生能否试行“校长推荐制”?后来,北大采纳了这一建议。
从昨天起,我省示范高中、普通高中校长均可提出参加“校长推荐制”申请,经北大评审后,获得实名推荐资格的校长可按分配名额向北大推荐综合素质优秀或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毕业生。“从目前来看,今年,武汉市最有可能获得‘校长推荐制’的学校仅限于4所,即武汉外校、华师一附中、二中和武钢三中,这些学校每年考入北大的学生较多。”李校长表示,在挑选“校长推荐制”的高中时,不应只把目光盯住重点高中,应考虑有不同办学特色的普通高中,以此鼓励在某个领域有特长的学生能脱颖而出。
可能出现“推良不推优”
“学生凭校长的推荐信,就能免自主招生的笔试,通过面试就能享受在我省录取线下30分的优录。具备教育部规定的保送资格的学生,还可申请相关专业的保送。对一些成绩不够好的学生来说,这很有诱惑力的。”昨日,武汉一所高中校长称,由于最优秀的学生能凭笔试考上北大,高中为了升学率,也不会把最优秀的考生推荐成自主招生的考生。这样,会不会出现“推良不推优”的情况?“目前,对‘校长实名推荐’的监管,北大主要采取校内和网上公示等方式,但这些监管措施是否够用,这还是个问题。”这名校长坦言,如果相关配套措施不能同步跟进,大学招生自主权与中学校长推荐权过大,更容易造成招生不公,从而滋生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