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广东高考 >> 正文
 
名师解读2010广东高考文综考试说明
整理自:天星教育 2009-10-23 22:48:49
2exam.com

名师解读2010广东考试说明

文综

《试题调研》特约名师:彭岳 朱雄辉

本文内容来源于试题调研——解读2010广东《考试说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广东高考(论坛)十余年来历经多次改革,从“大文大理”模式、“3+X”模式、“3+综合+X”模式到“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模式,2010年高考(论坛)再“变脸”,以“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呈现。

一、2010年高考的“变”与“稳”

(一)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呈现形式

试卷类型

文科(政、史、地)综合试卷

分值

政、史、地各100分(满分300分)

试卷结构

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35题,满分140分

其中 :地理为1—11题,分值44分

历史为12—23题,分值48分

政治为24—35题,分值48分

非选择题:共6题,满分160分

其中:政治为36—37题,分值52分

历史为38—39题,分值52分

地理为40—41题,分值56分

(二)各学科的变化

1. 政治

由政治单科独立考试变为政、史、地三科合卷考试。

选修由原来的选修2和选修3调整为现在指定选修3,且选修3的内容由原来的5个专题调整为现在的3个专题,其考试由原来的选做题调整为现在的指定选修必做题。

政治分值由原来的150分调整为现在的100分,这意味着知识考查的覆盖面将会缩减,其中对四个模块的考查比例也发生了变化(生活与哲学模块占28%,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均占27%,文化生活模块的比例下降较多,只占18%)。

时事政治虽然列入考试范围,但其考查方式和分量已经发生质的变化,考查方式由原来的纯时事的记忆背诵到现在把时政内容融入具体的选择题或非选择题之中。

2. 历史

(1)因为2010年广东高考改革,由考单科变为考文综,历史分值也因此由150分变为100分,且古代、近代、现代的分值比例由去年的约24%、约29%、约35%变为今年的约23%、约40%、约37%。

(2)不再区分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所有的内容都是必考的。

(3)与去年相比,删去的内容见下表:

删除内容

选修1

梭伦改革、王安石变法、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选修2

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选修4

所有内容

3. 地理

(1)考试内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选修部分。其一,《旅游地理》被《城乡规划》取代;其二,《环境保护》内容有较大调整;其三,《城乡规划》与《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不尽相同。

在2009年《考试说明》基础上删除的内容

①环境及环境问题的概念。②人类与环境的关系。③自然资源的概念和主要类型。④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⑤非可再生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其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的应对措施。⑥非可再生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人类的环保措施。⑦可再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所产生的问题、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⑧环境管理的概念、基本内容和手段。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和全球合作行动。⑩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有的态度、担负的责任和应采取的行动

在《地理课程标准》基础上删除的内容

①中外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②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③现代城市或村镇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④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⑤城乡发展过程中,为了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⑥城乡人居环境的基本评价内容,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因素,居住小区的环境特点与结构功能。⑦文化设施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分值比例的变化(2010年的数值为占文科综合试卷地理部分的比例)

模块

2009年高考

2010年高考

自然地理

30%左右

约32%

人文地理

30%左右

约68%

区域可持续发展

33%—34%

选修模块

6%—7%

(三)2010年高考的稳定性

除了上面所列举的变化外,2010年高考广东文科综合《考试说明》保持了较大的稳定性。

2010年广东文综《考试说明》中对必修教材内容的要求与2009年广东高考政、史、地三科《考试说明》完全一样,这是其中“稳”的一面。另外,各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与2009年相比,也维持不变。更多精彩解读,请参阅《试题调研》之《解读2010广东考试说明》。

二、应对2010年高考,各学科复习备考策略

(一)政治部分

1.加大对时政内容的备考

高度重视对时政的理解,掌握必要的时政语言,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对时政内容的把握,要从单纯的记忆背诵过渡到理解其基本涵义,把握其精神实质和核心思想上来。为此,考生要拓宽自己的学习空间,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渠道掌握时政信息,关注社会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增强时政敏感度,关注国内外大事,特别是关心党和国家现行的重大政治经济政策的内容,了解时政热点的来龙去脉,并练习用学科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地去审视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自己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大对广东特色内容的了解

分析2008年和2009年两年的高考试卷,最后一道大题都是取材于广东省经济生活方面的背景材料,且都是通过数据比较说明广东省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虽然2010年广东高考由单科政治向文综政治转变,但考查地方特色的传统不会改变,有可能考查的角度是广东的自主创新,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充分了解2010年广东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科学发展的原因和措施等。

3.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政治学科知识点繁多,要想准确记忆和理解这些知识点绝非易事。如果只重视对单个知识点的记忆,而忽视对教材知识体系的完整构建,是很难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这就要求考生找到一个能将教材知识点串联起来的有效方法,把所有的知识点用大大小小的“红线”串起来,即使是一个“独立”的知识板块,也应当将其作为知识网络中的一个单元进行记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记忆的缺失和知识的遗忘,以便在高考有限的时间里迅速准确地提取知识,解答试题。

4.加强典型例题训练,学会准确审题

政治试题一般由立意、情境、设问三部分组成,准确审题是解答好题目的先决条件。一些考生主观题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审题能力不过关。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题目加以训练,是纠正思维偏差,提高审题准确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做选择题时,首先,必须抓住立意,即找准其中心思想;其次,要突出关键词,把握试题限定的范围、角度;再次,阅读选项时一定要阅读完整,避免草率决定。一般来说,做选择题,首先要排除错误选项;其次要排除与题意不相关的选项;最后要冷静分析题干,推敲题干的侧重点,从而作出正确选择。

解答主观题,建议考生先读设问,后读材料。考生出于习惯常常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盲目性,如果遇到复杂的材料,容易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因此,考生要练习先读题目设问,明确答题方向、目标,明确题目设定的解题角度(是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还是运用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以便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5.重视规范解题,强化书写格式

书写不规范,卷面欠整洁或表述不当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考试得分。规范解题,首先要运用学科术语进行表述,呈现教材的相关基本观点(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表述不可用随意性很强的日常生活用语);其次要结合材料阐述,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要求;再次答案安排要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让阅卷者一目了然;最后书写要认真,段落要分明,且每一段的要点要前置。

(二)历史部分

1.加强对增加的选修内容的训练,将这部分内容融入到必修内容中,使知识更加系统。

2.针对非选择题所考查内容的时间跨度大、涉及的知识范围广的特点,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复习中加强同类知识的联系,根据一些小的“主题”构建知识体系;二是认真研究全国和部分省市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的历史试题,尤其要注意这些试题中的“主题型”试题的特点,及时反思。

3.模块整合。《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的编排方式,不是按《课程标准》的模块形式进行编排,而是按古代、近代和现代的顺序进行编排,并把原来独立列出的选修内容融合到必修内容中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按通史的形式把所学知识整合在一起,做到“贯通古今、关联中外”。

4.关注广东地方史。近代的广东开放较早,面对列强的入侵,涌现出大批可歌可泣的历史名人,如洪秀全、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等;现代的广东,又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高考在这一部分命题较多,如2008年考查了对康有为的评价、顺德县自然经济的瓦解,2009年考查了梁启超的民权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责任内阁制等。

5.逐步提升解题能力。做选择题时,由于分值提高,不能掉以轻心,要有“得选择题者得天下”的思想。首先要注意审题,看准试题限定的时间、空间范围,设问的角度和题目结构,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注意题干当中有没有否定条件和特殊要求;然后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选择,如排除法、优选法、比较法、逆推法等。做非选择题时,首先要认真研读材料,注意材料的出处,找出材料的关键词,理解材料的真正意思,挖掘材料隐含的内容;然后根据设问思考是否运用了材料中的合理论据,解释是否合情合理等。作答时要注意详略得当,用词准确,按照要点来回答,并尽可能多回答几点,提高保险系数。

(三)地理部分

1. 关注主干知识,突破重难点。实行政、史、地三科合卷后,地理试题的题量由2009年的20道单选题、10道双选题、7道综合题(选修为二选一),压缩到11道单选题、2道非选择题。试题的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二,但考试范围和内容并没有压缩(选修有较大调整)。这样势必让考试内容更加集中在主干知识上,因此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和价值的内容,一定会成为2010年高考的重中之重。如经纬网地图、等值线图的判读;日照图的判读与综合运用;天气系统图的分析;气候类型的判断以及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水循环和水资源问题;地质构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地理规律与生态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人类在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人类活动(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空间格局的区位分析;城市化问题与城市规划;区域国土开发与整治;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对这些问题应该以一定的知识为线索,进行逐一梳理和重新整合,采取专题训练等方式,进行逐一巩固和提升。

2.加强能力专项训练。地理基本技能包括地理图表的分析、判读,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能力立意是高考命题的主旨。近两年的新课标地理试题在重视理解能力考查的同时,强化了对获取信息能力、读图能力、表达能力的考查。

多元化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是高考地理试题的主旋律。考查考生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的试题可分为以下几类。①分析原因类。这类试题考查考生分析原因,并区分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能力和素养。②比较差异类。在比较地理事物时首先要找出其相同要素,如成因、特征、分布等方面;其次,要从要素的具体内涵上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找出差异。③描述叙述类。准确描述一个地理事物,要从组

相关文章
名师解读2010广东高考英语考试说明  名师解读2010广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0年广东新高考大纲取消选考“X”科  2010年广东新高考大纲亮点和盲点分析
广东2010高考考试文综理综均为300分  2010年广东高考考纲出炉
广东考试院专家解读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  2010年广东高考综合科大纲内容有删减每题分值增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