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作文 > 文章正文
 
2008年福建高考作文如何才能拿高分点评
高考评卷老师点评作文得失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厦门网 2008-6-25 0:24:33

名师名片
    俞发亮: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科主任、福建省语文学会副会长、2008年福建省语文评卷指导组成员。
    杨极生:厦门双十中学高中2008届年段长、中学高级教师、2008年福建省语文评卷骨干教师。
 

    今年的高考作文如何才能拿高分?全省30多万考生的高考作文答卷都在写些什么?本报今日特邀本次参与我省语文作文评卷的俞发亮、杨极生两位老师介绍此次赴榕评卷的情况,独家为读者点评高考作文。
    两大不足:套题离题,缺乏自我
    今年省高考作文试题是一道新材料作文。材料中,命题者意在考查学生对生活进行提升、概括的能力,由发散到聚敛选取一个恰当角度构思立意的能力。在评卷的过程中,评卷老师们发现一些作文的不足之处。
    不足一:少数作文套题离题
    一是受思维定势影响出现套题现象。可能由于试题材料抽象度高,关键词“甜”、“又苦又甜”、“淡淡”,“滋味”很明显,“选择”的情景鲜明,考生容易套题(如“选择”、“滋味”“个性”),以致牵强附会、矫揉造作乃至胡编乱造。更有甚者,直接套用往年高考作文题,例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心灵的选择》、《诚信》等。二是无限制地拓展试题原材料,或者曲解原材料,以致出现离题现象。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五花肉的滋味”、“选择坚强”、“选择失败”、“学会接受”等。
    不足二:思路雷同,缺乏“自我”
    针对近年来中学生作文华丽、浮躁的不良风气,我们倡导考生在作文中写出“自我”,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我手写我心,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我们反对那种天马行空,写陶渊明、写李白、写鲁迅,惟独缺少作者自己的“文化散文”。
           同时,这道作文题谈“滋味”写“选择”都是允许的,但由于大部分考生思路雷同,使作文大同小异,缺乏新意和深度,很难见到让人眼前一亮的佳作。
    审题立意:三角度立意,充分拓展材料
    1、倘若从“三人”各人的角度可以这样立意:买果汁,喜欢甜的———生活是甜的,感受、珍惜幸福的生活。买咖啡,喜欢又苦又甜的滋味———生活本来有顺境有逆境/正确对待生活的欢笑与眼泪/领悟甘苦参半的人生真谛/痛并快乐着。买矿泉水,喜欢淡淡的———平平淡淡才是真/从绚丽多彩到返璞归真/历经风雨后的平淡之至/淡淡的母爱/君子之交淡如水。
    2、如果将“三人”看作一个整体可以这样思考:人生的历程不正是这样:幸福的童年、拼搏的中年、淡泊的晚年/人各有所爱,生活是多元的/人各有所好,众口难调———坚持自己的个性/因不同个性而丰富多彩/人生三境/人生三味/选择适合自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选择反映生活态度/和而不同;
    3、从逆反思维的角度也可以这样构思:甜蜜的生活不利于青少年成长。
    行文演绎:“滋味”、“选择”、“多样”选其一
    1、托物赋形,品尝“滋味”。
    对三种滋味逐一阐述的作文易流于肤浅,聪明的考生善于借助某一个人物或形象、意境来铺陈演绎。有的考生借用蒋捷的词《虞美人·听雨》中的人生三境界,从“少年听雨歌楼上”写到“壮年听雨客舟中”、老年“而今听雨僧庐下”,抒发人生复杂、无奈的况味。有的借助文学形象或历史人物来抒发人生的某种“滋味”。这些作文善于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使“滋味”有了依托,有了指向,通过具体形象的描述表达自己对人生“滋味”的理解、体验。
    2、叙事抒情,阐释“滋味”。
    有的考生运用细腻的笔触表达对成长滋味的理解。如《浸泡过的陈山楂》以“陈山楂”为线索,写陈山楂又苦又甜的味道,并巧妙地点出“外婆的手能把这苦,变得愈发香甜”,从而又翻出一层新意。《吃苦要趁早》《给父亲的情书》两篇,以书信的形式,前者探讨吃苦与人生的关系,后者表达对父亲让“我”自由选择的感激之情,第二人称叙述显得情深意切。
    3、转换角度,巧解“选择”。
    许多考生从“选择”这一角度行文,但有不少考生把新材料作文跟话题作文混淆了,写成“要学会选择”、“怎样选择”脱离了原材料的内容、含意,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因此,为了避免游离材料,写“选择”最好与“滋味”联系起来,如《给父亲的情书》,表面上写的是父亲让“我”自由选择,实际上处处暗扣“滋味”,“甜”“淡”“苦”滋味均有体现。
    4、纵深挺进,揭示“多样”。
    优卷《缤纷成就和谐》是立意较为独特的一篇。该文在简要引述材料后即提出:“三种味道不同,但却因不同而和谐———和而不同方为和谐,若这世上只一种饮料,则不免单调而索然无味。”接下来从自然界“万紫千红总是春”,写到《红楼梦》里众相纷纭而雅俗共赏,再到思想界的百家争鸣、学术兼容,最后总结指出“正是每个人的不同特性构成这变幻的多彩的大千世界,没有不同就没有真正的和谐。”文章对题意的理解准确到位,议论层次分明,具有纵深感,是篇立意深刻的佳作。深入地把握了材料的内涵,从“多样性”的感悟入手,提出对多样性、多元化要尊重和理解,体现了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广阔的胸襟眼界。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8年福建大学录取新生质量排行榜
    ·2008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福建高校综合指标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师资力量排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录取新生质量排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2008年度福建省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名单
    ·2008年度福建省级精品课程本科院校名单
    ·2008-2009学年度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