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上海高考 >> 文章正文
 
上海2009年高考专业志愿定位的原则
整理自:新民晚报 2009-4-25 21:41:55
原则1

  实力

  首先以考生实力确定选择学校(学校范围),再按照实力确定自己能进这所学校的哪一专业

  【示例】

  某理科考生预计自己的高考分数在530分左右,依据自己的实力,他决定报考上海交通大学。这一考分实力适合他报考的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类、建筑学、电气信息类、机械类、药学、日语、生物技术、化学类等。在这些专业里,他再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专业,比如电气信息类,但当把电气信息类作为第一专业志愿后,以后各志愿的填报就应该注意其录取分数应低于电气信息类,比如选择化学类、机械类、生物技术类等作为二、三、四志愿等。

  原则2

  兴趣

  以考生专业兴趣为导向确定选择的专业(专业类),再按照实力确定自己能进哪几所学校的这一专业(专业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自己能进学校同类专业的办学情况――因为在不同学校,同一类专业由于办学条件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往往具有不同的特色――由此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示例】

  某文科考生特别喜欢历史专业,在上海高校中,开设历史专业的一本高校有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该考生的实力发挥正常,会达到一本控制线。在以往的等第志愿填报中,他的第一批第一志愿,只能选择上海大学,而专业志愿为历史学。而现在的平行志愿填报,他可以分别把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依次作为自己的平行A、B、C志愿。把历史学作为各学校的第一专业志愿。

  原则3

  综合

  综合进行学校与专业取舍,是考生选报志愿必须经历的环节。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般面临着以下两难处境:“好”学校与“冷”专业或者“差”学校与“热”专业。

  【选择依据】

  ■依据1

  “个人”判断。所谓个人判断,即依据个人的专业冷热“维度”作出取舍。看待专业“冷热”,不同的考生和家长,标准不一样。

  有的以职业来判断专业的冷热,认为今后就业的工作环境好、工作条件优越,这一专业即为热门专业。比如,在不少家长和考生心目中,金融专业、保险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就是热门专业。这类考生在进行选择时,会着重选择“好”专业,以对应未来的“好职业”。

  有的以需求来判断专业的冷热,社会需求旺盛,供小于求的专业,是热门专业;社会需求萎缩,供大于求的专业,是冷门专业。由于供求双方的变化,专业冷热也就呈现动态变化,有的几年前的热门专业,逐渐变为冷门,比如计算机专业、艺术设计专业;而有的几年前的冷门专业,因为社会需求逐渐旺盛,从而变为热门专业,比如物业管理、社区管理等等。

  有的以个人兴趣来判断专业的冷热,即无论社会需求发生怎样的变化,由于自己有强烈的个人兴趣,因此,在填报志愿时,以专业兴趣为重要依据。这类同学,显然会以专业作为取舍依据,一看自己的实力能进入哪些学校的这类专业,二看这些学校的同类专业,哪一个更具特色,更适合自己。

  ■依据2

  “影响”判断。即看学校之间的差异对自己未来学业、职业发展影响大,还是专业之间的差异对自己未来学业、职业发展的影响大。如果学校差异大,那么选择学校;如果专业差异大,那么选择专业。

  从这一分析出发,一般来说,在第一批志愿填报时,建议选择“好”学校“冷”专业,但要注意几点:一要对可能进入的专业有心理准备,要做好相关的学业发展规划;二要对专业学习有良好的认识,把专业学习作为培养学习能力、思维习惯的重要途径,毕竟在就业中,专业不对口就业已是普遍现象;三要了解该学校的换专业政策和专业辅修政策,以便自己进行相关的专业学习规划,但要注意,不能以“今后可以换专业”为理由放弃专业志愿,因为如果这种理由太强烈,会导致万一换专业失败而影响学习兴趣的问题。

  而在第二批志愿填报时,建议选择“差”学校“好”专业。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有特色的专业,也许更能适合学生的发展。

  ■依据3

  “辩证”判断,即从高考录取、学业发展、就业形势等方面辩证分析专业选择。热门专业,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实力要求,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考生除了要分析自己的实力外,还要从长远角度分析自己今后在大学这一专业学习中能够理性面对学业竞争,以及能否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拥有优势。相对于热门专业,大学冷门专业的学业竞争相对更小,而一些“冷门”专业的就业竞争程度也可能更小。另一方面,冷热会发生动态变化,招生很多的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从需求角度看,并非热门,招生不多的专业、开设不广的专业,反过来可能是热门;这几年的热门,可能在未来几年转眼成为了冷门,这种变化对于追逐热门的学生来说,会是更大的挫折。

  除此之外,考生在定位时,还会关心另一个问题,即专业录取分数的变化。在同一学校内,各专业的录取分排序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就给考生定位提供了比较准确的参照。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强
    ·200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隆重发布
    ·2009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9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江西蓝天学院榜首
    ·2003~2009东北地区大学前25名
    ·2003~2009华北地区大学前40名
    ·2003~2009华东地区大学前50名
    ·2003~2009西北地区大学前20名
    ·2003~2009西南地区大学前20名
    ·2003~2009年中南地区大学前40名
    ·教育部2009年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
    ·2003~2009年广西区大学前4名排行榜
    ·2003~2009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榜
    ·2003~2009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