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会考网 -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 广西高中学业水平 - 正文

2016届广西高中生2015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来源:广西 2016-4-7 11:54:02


2016届广西普通高中学生2015年学业水平考试教学质量分析(语文,教学版)

 
2015 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教学质量分析(教学版)
 
语 文
 
 
 
 
广西招生考试院
 
二 O 一六年三月前 言
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工
作中重要组成部分。自 2012 年秋季广西普通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改
革以来,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施测、质量分析及相关评价工作均由广
西招生考试院组织实施。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
方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重,以考导学,以考促改”的指
导思想,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及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要求,编制《学业
水平考试考试大纲与说明》,合理组建命题团队,组织多次命题教师
培训,严格监控考试与阅卷过程,确保获取有效数据信息,为质量分
析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将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数据的质量分析报告分
为三个版本:命题质量分析报告(为命题提供参考);教学质量分析报
告科研版(供教育行政及科研部门参考);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教学版
(供一线教师教学参考)。具体体现于物理 、化学、生物、地理、历
史、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等九个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质量分
析报告之中。现将三个版本面向其对应的服务对象发布,希望各级各
类普通高中教育工作者能从质量分析报告中获得启迪并转化为改革
实践的力量,携手共创广西普通高中教育的辉煌明天。
由于研究与编撰者的时间、精力和水平有限,错漏在所难免,敬
请各位读者、实践者批评指正。
质量分析研究与编撰团队
2016 年 3 月 阅读说明
各位领导、老师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概念和分类问题,请
根据下列案例对此进行理解,以方便您的进一步阅读。
表 近两年学考各科成绩分布参数
考试
时间
科目 平均分 标准差 偏度值
峰度

中位

众数
上四分
位数
下四分
位数
201306 信息技术 71.14 12.84 -0.41 3.14 72 75 80 63
201312 物理 62.88 23.15 -0.12 1.85 63 99 84 43
201312 化学 72.66 17.78 -0.54 2.43 75 93 88 60
201312 生物 70.74 20.09 -0.49 2.32 74 95 88 56
201312 历史 83.17 12.06 -1.34 5.41 86 92 92 77
201312 地理 82.21 12.76 -1.26 5.12 85 90 92 76
201406 语文 69.57 10.73 -1.03 5.17 71 74 77 64
201406 数学 62.35 19.29 -0.31 2.23 64 57 78 48
201406 英语 69.09 22.54 -0.62 2.21 75 94 88.5 51.5
201406 政治 71.08 14.92 -0.53 2.94 72 73 83 61
201412 生物 70.99 17.77 -0.45 2.45 73 82 86 58
201412 化学 69.61 17.70 -0.54 2.55 72 91 84 58
201412 物理 65.78 20.05 -0.24 2.09 67 87 83 50
上表中,平均分是反映考生水平的集中趋势,它可以作为比较学
生考试水平的参照点。
标准差则是反映学生成绩之间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大,说明学
生能力差异越大,当然,以主观题为考查重点的科目,如果在评分上
給分点差异不大,也会导致学生成绩相对集中,从而算出来的标准差
数据较小。从数据看,标准差最小的为语文、政治、地理、历史,这
既反映学生水平相关不大,各个层次考生均能得分的现象,也反映了
主观题(如作文题)评分无法拉开太大距离的现象。
偏度值和峰度值是考生分数分布曲线的分布状态参数,偏度值为负数,说明考试分数为负偏态分布,即多数考生成绩大于平均分,这
种分布状态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的过关性考试特点;峰度值越小,则分
布曲线越扁平,即各个分数段的考生数相对都比较多,例如,物理、
生物、英语等科目;峰度值越大,则分数分布曲线越“陡峭”,说明考
生分数主要集中在某个分数段,相应地,其标准差也相对较小,例如
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
上四分位数、中位数、下四分位数分别代表在 75%、50%、25%
排位数(百分位数)处所对应的考试分数。例如,信息技术的上四分位
数为80分,则表明该学科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的人数为总人数的25%;
下四分位数为 63,则说明有 25%的考生的分数低于 63 分。上四分位
数越高,考生总体水平越高,也说明这个科目的试题相对较容易,例
如,历史的上四分位数为 92,说明历史题目相对容易,也可能说明考
生的历史水平较高。
众数则是得分人数最多的那个分数。例如,2013 年物理学科的众
数为 99 分,而 2014 年则为 87 分。
综上所述,各学科分数分布均为负偏态分布,大部分学科的上四
分位数大于 80 分。从学科特点及学生学习效果看,物理和数学是最
难的学科,考生分数分布容易趋向于两极分化;语文、政治、历史、
地理等科目的分数相对集中,区分度不大。 1
 
2015 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语 文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我国高中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考试评价
体系的核心内容。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达标性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
成绩合格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是普通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等学校
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的指导下,由自治区教育厅按国家课程标准和考
试要求组织实施的省级国家教育考试。广西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为广西普通高中学生
的语文学业水平和学校的语文教学质量的评估、监测提供依据。为更好地了解新课改以来我
区普通高中学生语文学业水平的具体情况,客观评估我区各地市普通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差
异,引导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方向,变革教师教学方式,规范语文教学行为,促进学生语文素
养全面提高,特对 2015 年广西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进行较为全面的质量分析。质量
分析总体构架含试卷结构与特征、考试数据总体分析、试题分析、总结和建议、附录五大板
块。
其中,“试卷结构与特征”含题型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试题总体特征的分析;“考
试数据总体分析”含参考人数、基本统计量(平均分、标准差、中位数、众数、偏度值、峰度
值)、一分一档表、一分一档直方图、全区及各市考生层次比率(四分位数)、难度分布(设
计难度与实测难度对比)、区分度分布、信度、效度等数据及其分析;“试题分析”逐题进行,
每题的分析包含考查目标、知识目标、认知水平、应答数据、答题分析、学法启示、教学建
议、等项目;“总结和建议”指出当前教与学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向学校、教师提出教学管理
及教学实施意见和建议。
 
一、试卷结构与特征
1.题型结构
本次语文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题型、题量及赋分严格按照《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考试大纲与说明》的要求来确定和分配。全卷由客观题(选择题)和主观题两大部分构
成,具体包括选择、填空、简答(含翻译)、写作四类题型。各类题型在试卷中对应的题号,
各类题型的题量、赋分和占比详见表 1-1。
表 1-1 题型、题量及赋分
题型 选择 简答(含古文翻
译)
填空 作文
题号 1—16 17—18,20—22 19 23 2
 
题量 16 5 1 1
赋分 34 21 5 40
百分比 34% 21% 5% 40%
从表 1-1 来看,全卷选择题 16 道,赋分 34 分,占比 34%;简答(含翻译)题 5 道,赋
分 21 分,占比 21%;填空题 1 道,赋分 5 分,占比 5%;写作题 1 道,赋分 40 分,占比 40%。
题型、题量及赋分均符合《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考试大纲与说明》中“考试形式及
试卷结构”的相关规定。
2.知识结构
(1)考查模块及分值
按照《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考试大纲与说明》的规定,本次语文学科学业水
平考试的考查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三大模块。各模块在试卷中对应的题号,各
模块的题量、分值和占比详见表 1-2。
表 1-2 考查模块及分值
考查模块 题号 题量 分值 模块占比
积累与运用 1—6,19,21—22 9 23 23%





现代文
论说类、实用

7—9 3 6
文学类 15—18 4 14 37%
古诗文
古文 10—12,20 4 11
古诗 13—14 2 6
写作 23 1 40 40%
总计 23 23 100 100%
从表 1-2 来看,积累与运用模块题量为 9 道,该模块分值为 23 分;阅读与鉴赏模块题量
为 13 道,该模块分值为 37 分;写作模块题量为 1 道,该模块分值为 40 分。各模块的分值
和占比严格遵照《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考试大纲与说明》中“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的相关规定。
(2)考点分布、素材来源及赋分
本次语文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严格按照《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考试大纲与说明》
中“考试内容与要求”来设定命题考点和选取命题素材。全卷考点分布、素材来源及赋分详见
表 1-3。
表 1-3 考点分布、素材来源及赋分
题号
考点分布
素材来源 赋分




出处 课内 课外 小题分 大题分

1 字音 必修 1—5 √ 2
12
2 字形 必修 1—5 √ √ 2
3 成语 必修 1—5 √ √ 2
4 病句 必修 1—5 √ √ 2
5 衔接 自组材料 √ 2 3
 
6 文学常识
必修 1、3、5,选修《中国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2

7 理解重要概念
2015.5.21《人民日报》 √
2
8 概括内容大意 2 6
9 评价观点态度 2

10 文言实词含义
必修 3《师说》 √
2
11 文言虚词用法 2 6
12 文章内容理解 2

13 词句的理解与分析
《宋词鉴赏辞典》(上) √
3
6
14 内容技巧风格赏析 3

15 重要词句
必修 2《故都的秋》 √
2
14
16 体裁特征表现手法 2
17 形象、语言 4
18 内容要点、主题 6

19 名篇名句 必修 1--5 √ 5
16
20 文言文翻译 必修 3《师说》 √ 5
21 压缩语段 2015.5.15《广西日报》 √ 4
22 仿写句式 原创 √ 2
七 23 写作 自组材料 √ 40 40
从表 1-3 来看,全卷考点设定注重以水平测试为导向,考点覆盖全面,分布合理,对比
《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考试大纲与说明》 “考试内容与要求” 中的考点,除了“标
点符号”“图文转换”外,其它考点均有考查,全面覆盖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三大
模块。
命题素材的来源以必修教材为主,选修教材为辅,适当选取课外内容。积累与运用模块
的命题素材多取自必修教材;阅读与鉴赏模块的命题素材是课内外结合,现代文大阅读、文
言文选自课内,现代文小阅读和古诗选自课外;写作模块的命题素材为自组材料。
因此,本次语文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考点分布、素材来源,完全符合《广西普通高
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考试大纲与说明》中“考试内容与要求”和“考试范围”的规定。试题内容
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广的覆盖面,反映语文学科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能够客观评价学生的
语文学习效果。
3.能力结构
依据《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考试大纲与说明》的规定,学业水平考试对语文
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分为五个水平层次:识记(A)、理解(B)、分析综合(C)、鉴赏
评价(D)、表达应用(E)。五个层次及相应要求见表 1-4。
表 1-4 语文学科学业水平测试知识和能力要求的五个水平层次
水平层次 相应要求
识记(A) 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
理解(B) 能领会语言材料意义并能作相应的阐释
分析综合(C) 能对语言材料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鉴赏评价(D) 能对阅读材料鉴别、赏析和评说。 4
 
表达应用(E) 能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根据需要表情达意。
在五个水平层次中,高水平层次的要求包含低水平层次的要求。
依据《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考试大纲与说明》的规定,学业水平考试对五个
水平层次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全卷各题对五个水平层次的考查及赋分情形详见表 1-5。
 
表 1-5 试题在各水平层次的考查及赋分分析
题号 水平层次
赋分
大题 小题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

1 √ 2
2 √ 2
3 √ 2
4 √ 2
5 √ 2
6 √ 2

7 √ 2
8 √ 2
9 √ 2

10 √ 2
11 √ 2
12 √ 2

13 √ 3
14 √ 3

15 √ 2
16 √ 2
17 √ 4
18 √ 6

19 √ 5
20 √ 5
21 √ 4
22 √ 2
七 23 √ 40
总计
题量 4 7 3 2 7 23
分值 11 14 12 6 57 100
占比 11% 14% 12% 6% 57% 100%
从表 1-5 来看,识记层次考查的题量是 4 道,分值为 11 分,全卷中占比 11%;理解层
次考查的题量是 7 道,分值为 14 分,全卷中占比 14%;分析综合层次考查的题量是 3 道,
分值为 12 分,全卷中占比 12%;鉴赏评价层次考查的题量是 2 道,分值为 6 分,全卷中占
比 6%;表达应用层次考查的题量是 7 道,分值为 57 分,全卷中占比 57%。试题全面考查
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考查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符合高中新课改的趋
势,对语文学科的教与学会起到引导作用。 5
 
在考查的难易程度方面,全卷试题难易适度,杜绝偏题、怪题。各题的设计难度及全卷
难、中、易三类题的比例详见表 1-6。
表 1-6 试题设计难度与比例分析
题号
赋分 设计难度
难易程度
大题 小题 难 中 易

1 2 0.9 √
2 2 0.95 √
3 2 0.75 √
4 2 0.78 √
5 2 0.85 √
6 2 0.85 √

7 2 0.58 √
8 2 0.75 √
9 2 0.80 √

10 2 0.88 √
11 2 0.85 √
12 2 0.49 √

13 3 0.45 √
14 3 0.49 √

15 2 0.85 √
16 2 0.90 √
17 4 0.80 √
18 6 0.82 √

19 5 0.85 √
20 5 0.80 √
21 4 0.78 √
22 2 0.82 √
七 23 40 0.8 √
总计 23 100 0.78 10 21 69
结合语文学科的实际,我们将难度在 0——0.6 区间的题目视为难题,在 0.6——0.8 区间
的视为中等题,将大于 0.8 的视为容易题(作文设计难度为 0.8,但依据语文学科实际情况,
将其纳入容易题)。
从表 1-6 来看,全卷设计的容易题分值为 69 分,中等题分值为 21 分,难题分值为 10
分,符合《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考试大纲与说明》中容易题、中等题、难题之比
为 7:2:1 的规定。全卷总的难度系数预设为 0.78,即全区考生的平均分预估为 78 分,试卷的
难度可谓难易适中。
 
 
4.试题总体特征
(1)命题指导思想与命题导向 6
 
学业水平考试首先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达标性水平考试,其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
同等学历认定的主要依据,随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其考试成绩也将是高等学校招生
录取的重要参考。因此,达标性水平考试是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学科命题首先要遵循的命题指
导思想。
学业水平考试是保证广西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最低要求的底线,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可以引
导、评估、监测各地市、各学校的教学。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命制,应反映素质教育要
求,体现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对语文课程的要求,引导语文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学业水平考试
对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规范语文教学行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促
进学生全面、自主、和谐发展。
为落实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发挥命题的导向作用,从前述对本卷的题型结构、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的相关分析来看,试题命制时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
①设题科学
试题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符合语文学科认知规律和学生终身发展要
求。试卷题型结构严谨,题型选用与搭配适当;试题设问明确,表述规范,知识准确,观点
正确;答案准确、合理。试题难易适度,杜绝偏题、怪题。
②内容全面
试题考点分布全面,试题内容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广的覆盖面,反映语文学科主要内容
和基本要求,能够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③突出重点
试题体现语文课程目标,对语文知识与能力五个水平层次均有考查。在全面考查学生的
语文素养的基础上,突出考查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④注重公平
命题充分考虑广西各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面向全体学生,避免因经济、文
化、地域、民族、性别等背景差异对学生考试正常答题造成影响;设题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保证测试的公平性。
(2)命题的创新点
综观全卷,本次语文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命制以平稳见长,并不以创新为追求目标。
但在中规中矩的试题命制中,以下两点让人眼前一亮。
①时代气息浓郁
试题命制联系生活、社会发展实际,体现浓郁的时代气息,这反映出当前新课改发展的
趋势和方向,对语文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能引导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服务生活, 让
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之外,还需“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在本卷试题中,如果说第 3 题中出现的“过度娱乐化而远离现实的影视剧” “制售假冒伪
劣产品的不法厂商”,第 4 题中出现的 “应设法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看7
 
得起病”,第 21 题中的出现的“全国‘最美家庭’评选活动”,还只是体现生活与时代气息的“小
浪花”,那么,现代文小阅读中“国家形象传播的切入点”,作文题目中“在现实中,从个人的
学习、生活到国家大事等等,都应该坚持走完‘最后十里’”,则是体现生活与时代气息的“大
浪头”了。
现代文小阅读的选文《国家形象传播的切入点》摘自 2015 年 5 月 21 日的《人民日报》,
作者叶小文先生在文中指出,“国家形象的传播,也要抓趋势、顺趋势、讲趋势”,“人类文明
的交汇已走到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需要呼唤一场新的文明复兴”,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顺应着这个时代的要求,回答着人类的共同关切”。“命运共同体”乃当代人类之所想、所急、
所欲的好题目、大文章、大趋势,中国文化借此走出去,有好话可说,有好戏可唱;国家形
象借此去传播,能令人认同,也让人亲切。文章虽短,信息含量巨大,将形象传播上升到国
家层面,探讨“命运共同体”这一传播的最佳切入点,可谓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主
旋律,站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的前列。
而作为语文考试“半壁江山”的“天下第一大题”作文题,其导向作用更为明显。作文题以
古语“行百里者半九十”作引子,通过对古语意思的解释来降低审题难度,又通过“在现实中,
从个人的学习、生活到国家大事等等,都应该坚持走完‘最后十里’”的引导语来拓展学生写作
思路,将“最后十里”现象与个人的学习、生活或国家大事联系起来思考。“最后一公里”可谓
2015 年的一个热词,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提到这一词语。比如,他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活动中要求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惠民政策集结出台的新形势下,群
众最痛恨的是政策始终“走在路上”,实惠始终没有“落在身上”,就差“最后一公里”。因此,
密切党群血肉联系,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实惠,就要切实解决好这“最后一公里”问题。又比如,
习主席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时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明确提高改革方
案质量,加大改革落实力度,特别是要注意打通改革推进的“最后一公里”。长跑跑到后程难
免会体力透支、精力分散,改革攻坚到基层也会遭遇形形色色的困难和矛盾,比如人力物力
财力不足的制约,基层复杂现实的掣肘,体制机制的束缚和利益纠葛的暗礁等等。这时不着
力打通改革推进的“最后一公里”,而是遇到问题绕道走,赶上矛盾躲着走,改革的航船就会
搁浅。作文题目中“最后十公里”暗合“最后一公里”的热点话题,又不直接照搬重大的时事话
题。这一作文题目,考生如果平时不只是“一心只读圣贤书”,还会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
心”,那么其写作内容就不会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学习、生活或者援引几个名人事例来论述坚持
的重要性,他就会联系国家改革的总体局面、各领域改革到最后如何“啃硬骨头”等现实,来
谈如何走好“最后十公里”,这样,文章思路就会拓得开,文章观点就会挖得深。
②经典色彩浓厚
本试卷命制过程中不仅注意突显时代性,还在经典性方面下了功夫。试卷中古诗文阅读
和现代文大阅读的试题选材可谓文质兼美,篇篇经典。文言文阅读的设题材料节选自韩愈的
千古名文《师说》,选段句式灵活,对比鲜明,情感强烈,主题突出,文段虽短,却很能体8
 
现韩文风格特点。古诗鉴赏的设题材料节选自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作短小,
却有对宇宙人生的深思,其意启人神智,耐人寻味,其语却通俗晓畅,清丽自然,词作给人
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可谓精妙。现代文大阅读设题材料节选自郁达夫的散文名
篇《故都的秋》,这是一篇能充分展示郁达夫独特艺术风格和个人才情的佳作。文中用语自
然流畅,典雅洒脱,整散结合,平仄协调,读来朗朗上口,其味悠远。作者以潇洒语绘萧飒
景,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境寄寓的是内心的落寞悲凉,表达的是饱经沧桑的彼时心境。这
些选文思想性强艺术性高流传面广,可谓经典之作。而针对这些材料所设考题,大都能选取
具体、巧妙的角度,考查学生对作品精彩之处的理解。
一套试卷的命制,既能充满时代气息,跳动时代脉搏,又能挥洒经典色彩,突显文化底
蕴:不说创新,也是亮点了;不说难能,也是可贵了。
 
二、考试数据总体分析
1.参考人数
 
表 2-1 全区参考人数
单位 报考人数 缺考人数 实考人数 零分人数 作弊人数 有效人数
全区 272796 1331 271465 28 15 271422
南宁市 39577 166 39411 3 1 39407
柳州市 18563 58 18505 2 0 18503
桂林市 22823 106 22717 3 6 22708
梧州市 17138 55 17083 1 0 17082
北海市 10456 109 10347 0 0 10347
防城港市 4796 24 4772 1 0 4771
钦州市 16250 45 16205 0 0 16205
贵港市 34788 171 34617 3 0 34614
玉林市 35739 201 35538 6 3 35529
百色市 19149 76 19073 0 1 19072
贺州市 10060 43 10017 2 3 10012
河池市 21829 116 21713 1 1 21711
来宾市 13165 90 13075 6 0 13069
崇左市 8463 71 8392 0 0 8392
2.基本统计量
表 2-2 全区考试基本数据
单位 平均分 标准差 偏度值 峰度值 中位数 众数 上四分位数 下四分位数
全区 72.00 11.21 -1.01 5.16 73 77 80 66
南宁市 73.61 10.71 -1.00 5.14 75 76 81 67
柳州市 74.83 10.13 -0.92 4.94 76 82 82 69
桂林市 73.93 10.16 -1.02 5.63 75 78 81 68
梧州市 73.50 10.20 -1.09 5.57 75 77 81 68 9
 
北海市 70.15 12.21 -1.01 4.86 72 79 79 63
防城港市 68.95 10.57 -0.77 4.38 70 75 77 63
钦州市 73.01 10.40 -0.95 4.84 74 76 81 67
贵港市 70.70 11.58 -0.93 4.61 72 76 79 64
玉林市 71.61 12.09 -1.24 5.88 73 75 80 65
百色市 70.78 10.78 -0.64 3.95 72 73 79 64
贺州市 71.25 10.97 -1.03 5.16 73 77 79 65
河池市 71.41 10.83 -0.83 4.54 73 77 79 65
来宾市 69.68 11.57 -0.87 4.94 71 73 78 63
崇左市 67.93 12.88 -1.15 5.30 70 73 77 61
 
(1)平均分分析
 
 
 
 
 
 
 
 
 
 
 
 
 
图 2-3 平均分分析图
 
全区平均分为 72 分,与命题预设平均分 78.47 分有明显差距。这从不同角度说明:一、
对全体考生来说,试题总体偏难了;二、命题者高估了考生的水平;三、考生总体水平仍未
达到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期望值,全区考生语文学业水平仍需提高,全区高中语文教学水平
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平均分高于区平均分的地市,由高到低的排序是柳州、桂林、南宁、
梧州、钦州。平均分低于 70 分的地市,分数由低到高的排序是崇左、防城港、来宾。平均
分最高的柳州市比最低的崇左市高近 7 分,地市间考生群体的总体水平差异非常明显。
(2)标准差分析
 
 
0
2
4
6
8
10
12
14
全区
南宁市
柳州市
桂林市
梧州市
北海市
防城港市
钦州市
贵港市
玉林市
百色市
贺州市
河池市
来宾市
崇左市
64
66
68
70
72
74
7610
 
图 2-4 标准差分析图
全区的标准差为 11.21,标准差高于区值的地市由高到低的排序是崇左、北海、玉林、
贵港、来宾。标准差越大,说明其考生成绩之间的离散程度越大,考生的能力差异越大,能
力层次分化越大。标准差最低的 3 个市依次是柳州、桂林、梧州,说明其考生能力层次分化
相对较小。
(3)偏度值分析
 
图 2-5 偏度值分析图
偏度值是考生分数分布曲线的分布状态参数,偏度值为负数,说明考试分数为负偏态分
布,即多数考生成绩大于平均分,这种分布状态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的过关性考试特点。本次
考试全区偏度值为-1.01,低于区偏度值的地市由高到低依次是玉林、崇左、梧州、贺州、桂
林,偏度值最低的是百色,基本接近正态分布,与最高的玉林市比,偏度值相差 0.6。(具体
见下文的一分一档直方图。)
(4)峰度值分析
0
2
4
6
8
 
图 2-6 峰度值分析图
 
 
峰度值同偏度值一样,也是考生分数分布曲线的分布状态参数。峰度值越小,则分布曲
线越扁平,即各个分数段的考生数相对都比较多;峰度值越大,则分数分布曲线越“陡峭”,
说明考生分数主要集中在某个分数段,相应地,其标准差也相对较小。本次考试全区及各市
峰度值均大于 3,分数分布形态呈尖峰态,这说明相当一部分考生的分数集中在较窄的分数
段中。全区峰度值为 5.16;高于区峰度值的地市由高到低依次是玉林、桂林、梧州、崇左,
这些市的分数分布曲线更“陡峭”;峰度值最低的是百色,各个分数段的考生数相对都比较多,
分数分布曲线相对扁平,比最高的玉林市低 1.93。(具体见下文的一分一档直方图。) 11
 
(5)众数分析
 
图 2-7 众数分析图
众数是得分人数最多的那个分数。本次考试全区的众数是 77 分,众数高于区值的地市
由高到低依次是柳州、北海、桂林;与全区众数持平的是梧州、贺州、河池;众数最低的是
来宾、崇左,这两市的众数比最高的柳州低 9 分,这也反映出地市间非常明显的水平差异。
(6)四分位数分析
上四分位数、中位数、下四分位数分别代表在 75%、50%、25%排位数(百分位数)处所对
应的考试分数。上四分位数越高,考生总体水平越高,也说明这个科目的试题相对较容易。
综观全区各市,在上、下四分位数及中位数方面均表现最突出且稳定的是柳州(稳居第一),
桂林和梧州(稳居第二)。详见以下分析。
① 四分位数分析
 
 
 
 
 
 
 
 
 
 
图 2-8 上四分位数分析图
本次考试,全区的上四分位数为 80 分,说明有 25%的人得分大于等于 80 分。上四分位
数高于区值的地市是柳州(82 分),南宁、桂林、梧州和钦州(这 4 个市均是 81 分),这 5
个市考生总体特别是第一层次水平相对较高。上四分位数最低的是崇左市、防城港市,比第
一名的柳州市低 5 分,这反映出地市间水平差异较大。
②中位数
 
 
65
70
75
80
85
全区
南宁市
柳州市
桂林市
梧州市
北海市
防城港市
钦州市
贵港市
玉林市
百色市
贺州市
河池市
来宾市
崇左市
7 4
7 6
7 8
8 0
8 2
8 4
6 6
6 8
7 0
7 2
7 4
7 6
7 812
 
 
 
 
 
 
中位数分析图
 
图 2-9 中位数分析图
本次考试,全区的中位数为 73 分。中位数高于区值的地市与上四分位数一样,依然是
柳州(76 分),南宁、桂林、梧州(这 3 个市均是 75 分),钦州市(74 分),这说明上述 5
个市第一、二层次考生均处在全区较高水平,只是钦州市考生在第二层次与南宁、桂林、梧
州比略低。与上四分位数一样,中位数最低的仍是崇左、防城港,比第一名的柳州低 6 分,
分差比上四分位数的分差加大 1 分,这反映出地市间第二层次考生水平差距比第一层次的差
距略为加大了。
③下四分位数
 
 
 
 
 
 
 
 
 
 
图 2-10 下四分位数分析图
本次考试,全区的下四分位数为 66 分,说明有 25%的人得分低于 66 分。下四分位数高
于区值的地市与上四分位数、中位数一样,依然是柳州(69 分),桂林、梧州(这 2 个市均
是 68 分),南宁、钦州市(这 2 个市均是 67 分),这说明上述 5 个市第一、二、三层次考生
均处在全区较高水平,只是钦州市考生与其第二层次一样,比桂林、梧州略低,而南宁第三
层次考生在下四分位数略低于桂林、梧州,与钦州市一起位居第三。与上四分位数、中位数
一样,仍处最低位的是崇左(61 分),崇左比第一名的柳州低 8 分,差距比中位数的分差又
加大了 2 分,这反映出两市间第三层次考生水平差距与第一、二层次比在逐步拉大。防城港
在上四分位数、中位数与崇左一样处全区末位,不过在下四分位数,则比崇左高 2 分,显示
了一定的提升,与北海、来宾一起居倒数第二的位次。
 
3.一分一档表
5 5
6 0
6 5
7 013
 
表 2-11 全区一份一档人数分布
分数 全区
南宁

柳州

桂林

梧州

北海

防城
港市
钦州

贵港

玉林

百色

贺州

河池

来宾

崇左

0 28 3 2 3 1 0 1 0 3 6 0 2 1 6 0
1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8 0 0 1 0 0 0 0 3 2 0 0 0 1 1
3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4 18 0 1 1 1 2 0 0 1 3 1 1 1 4 2
5 8 1 0 1 0 1 0 0 1 3 0 0 1 0 0
6 30 0 1 2 0 2 1 0 2 8 2 1 2 5 4
7 15 1 0 0 1 0 0 1 0 6 0 1 1 1 3
8 35 1 0 0 2 3 0 0 6 14 1 1 3 0 4
9 25 1 2 4 0 0 0 0 2 8 0 1 2 2 3
10 38 2 0 6 1 1 0 1 2 11 3 1 2 4 4
11 28 4 1 1 3 1 1 0 2 6 0 1 1 1 6
12 38 5 1 3 0 3 0 4 4 6 4 2 2 2 2
13 31 6 1 0 1 2 0 1 3 7 1 1 1 3 4
14 45 7 1 2 3 6 1 1 4 11 0 0 4 3 2
15 41 2 1 0 0 2 1 3 6 15 2 2 2 1 4
16 46 8 2 1 4 3 0 1 5 13 0 1 1 6 1
17 58 7 2 0 2 0 0 2 12 18 2 3 1 1 8
18 51 6 1 2 3 4 0 4 5 8 3 3 2 4 6
19 41 0 3 2 2 3 2 0 8 14 0 1 2 1 3
20 45 5 3 2 0 5 0 0 10 10 1 1 3 3 2
21 42 4 1 1 2 3 1 1 5 10 2 2 1 5 4
22 59 5 2 1 1 6 1 3 10 12 1 3 4 3 7
23 61 7 1 3 1 1 0 1 10 16 3 1 5 6 6
24 78 9 4 5 1 7 1 2 16 13 2 1 2 5 10
25 66 8 0 8 4 1 1 3 7 14 1 4 7 3 5
26 65 9 0 1 3 2 2 1 8 16 4 3 5 1 10
27 85 8 4 3 3 5 2 4 18 19 1 6 5 1 6
28 79 4 0 4 3 4 2 6 14 19 2 5 4 3 9
29 79 8 0 2 3 8 3 4 16 15 2 3 3 3 9
30 88 13 2 9 4 10 1 2 10 20 0 6 7 1 3
31 122 10 4 2 6 12 1 4 16 30 7 8 7 7 8
32 130 14 1 4 7 9 2 2 26 20 6 7 9 9 14
33 141 14 3 12 4 8 3 6 27 31 5 4 10 7 7
34 181 24 3 5 8 11 5 8 30 41 10 2 7 12 15
35 181 33 3 9 10 9 3 6 24 41 7 6 7 9 14
36 206 28 2 8 12 19 2 10 37 40 12 11 8 5 12
37 212 22 4 8 7 18 3 10 38 39 7 4 14 16 22
38 235 25 9 6 10 18 7 7 37 55 9 8 8 15 21
39 285 27 5 14 11 14 7 14 46 64 27 8 18 16 14 14
 
40 351 36 11 21 13 24 8 12 56 68 17 14 30 20 21
41 383 39 10 16 18 25 9 18 56 69 20 16 35 25 27
42 455 43 16 13 25 29 6 16 85 81 30 23 33 23 32
43 475 42 17 19 18 36 10 25 88 75 42 11 30 31 31
44 568 61 19 31 16 28 15 27 96 95 46 18 45 42 29
45 706 71 18 37 26 47 16 31 125 111 57 29 63 35 40
46 822 85 32 35 27 53 14 27 144 119 70 34 74 49 59
47 888 99 23 46 42 46 27 36 142 136 68 32 81 51 59
48 1007 106 28 48 36 45 17 49 195 142 69 37 86 83 66
49 1137 123 33 62 54 54 29 48 217 148 98 44 94 78 55
50 1365 138 41 73 67 68 33 60 234 179 105 55 106 107 99
51 1520 148 47 66 74 77 31 80 244 218 148 60 133 114 80
52 1637 188 86 88 61 93 38 69 247 214 134 67 151 108 93
53 1951 201 83 127 88 91 55 91 318 253 182 81 157 127 97
54 2137 240 111 110 74 136 66 111 344 243 190 87 182 150 93
55 2518 277 127 129 124 137 70 128 410 309 217 89 193 192 116
56 2888 326 122 156 138 123 75 168 411 381 264 107 294 192 131
57 3120 300 141 179 141 148 78 159 490 403 287 127 297 233 137
58 3408 400 168 219 172 144 93 181 498 429 304 132 304 230 134
59 3880 437 193 237 203 168 93 195 568 523 337 165 376 240 145
60 4251 528 203 267 192 204 95 269 596 552 338 173 413 259 162
61 4585 597 243 305 218 195 118 234 647 612 395 186 378 292 165
62 5188 645 300 334 262 200 130 289 739 646 426 196 464 342 215
63 5739 690 318 408 297 252 132 339 756 701 536 233 488 372 217
64 6086 773 369 424 345 252 143 310 873 759 470 234 543 365 226
65 6632 859 356 494 355 255 149 379 913 864 592 268 561 362 225
66 7230 1001 437 556 371 288 180 375 945 916 587 280 612 420 262
67 7841 1073 466 628 469 321 160 450 1042 974 635 302 658 401 262
68 8020 1135 448 639 477 303 199 457 1061 1007 617 323 684 415 255
69 8400 1103 501 686 572 334 160 468 1056 1127 627 315 725 447 279
70 8899 1298 535 799 538 331 165 510 1137 1121 637 344 758 444 282
71 9349 1346 566 794 646 356 174 564 1199 1203 679 353 783 404 282
72 9455 1304 602 824 636 329 179 585 1197 1248 716 341 767 420 307
73 10097 1469 631 907 712 352 184 604 1254 1264 742 374 816 478 310
74 10145 1441 661 911 704 362 195 636 1261 1335 707 399 773 464 296
75 10189 1523 723 927 648 378 211 632 1190 1345 678 380 817 454 283
76 10501 1612 708 897 730 374 159 696 1341 1320 669 417 838 435 305
77 10509 1572 734 966 757 346 170 676 1300 1332 668 422 851 435 280
78 10346 1595 776 1003 730 354 168 686 1190 1283 659 362 799 443 298
79 10189 1542 759 926 716 393 144 677 1269 1286 607 398 737 443 292
80 9807 1593 744 924 679 374 130 665 1153 1271 568 359 741 372 234
81 9586 1474 757 869 717 319 122 637 1172 1262 575 347 731 395 209
82 8894 1350 792 834 641 280 91 610 1026 1186 553 295 713 351 172 15
 
83 8380 1452 735 768 588 262 93 557 955 1072 503 278 636 310 171
84 7576 1202 702 733 544 248 81 474 876 1044 440 286 550 270 126
85 6604 1169 625 638 501 198 60 405 712 873 377 211 459 241 135
86 5723 1016 547 576 408 195 48 380 616 781 325 188 366 179 98
87 4731 900 453 502 336 149 29 287 502 636 253 127 317 162 78
88 3838 697 425 386 251 120 24 254 397 508 213 99 264 138 62
89 2827 545 319 314 196 75 16 138 314 352 162 84 184 89 39
90 2130 433 249 237 134 58 11 123 172 310 111 52 149 62 29
91 1451 301 183 171 77 43 8 85 138 191 80 22 91 42 19
92 929 201 98 111 39 33 6 44 83 140 55 13 63 28 15
93 553 126 80 55 32 23 1 34 46 68 32 8 28 18 2
94 311 86 43 32 10 8 0 20 32 39 15 4 15 6 1
95 132 32 11 18 6 5 0 9 6 21 9 1 7 7 0
96 64 17 7 6 6 3 0 3 5 6 3 0 5 3 0
97 25 17 1 0 2 0 0 0 3 0 1 0 0 1 0
98 8 1 1 0 0 0 0 1 0 2 0 0 2 1 0
99 3 2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1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一分一档直方图
 
 
图 2-12 全区一分一档人数分布直方图
从一分一档直方图可以看出,全区考生分数呈负偏态分布,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的过关性
考试特点。但从高分学生比例来看,特别高分的学生比例较少,也即分数呈现向中间拥挤的
现象,90 分以上仅有 5606 人,占全区有效考生数的 2.07%,85 分以上仅有 29329 人,占全
区有效考生数的 10.8%,说明这次考试对于高分考生区分度较弱。从四分位数看,约有 50%
的考生,即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考生,集中在 66—79 分这 14 分里。关于各市的情况详见16
 
前面的偏度值和峰度值分析。
5.全区及各市考生层次比率
根据全区的上四分位数(80 分)、中位数(73 分)、下四分位数(66 分),将全区考生群
体分为四层。第一层次为 80-100 分,第二层次为 73-79 分,第三层次为 66-72,第四层
次≦65 分。
表 2-13 各层次考生人数占所在区域总考生人数比率
群体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第四层次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全区 73568 27.10% 71976 26.52% 59192 21.81% 66686 24.57%
南宁市 12614 32.01% 10754 27.29% 8260 20.96% 7779 19.74%
柳州市 6772 36.60% 4992 26.98% 3555 19.21% 3184 17.21%
桂林市 7173 31.59% 6537 28.79% 4925 21.69% 4073 17.94%
梧州市 5167 30.25% 4997 29.25% 3709 21.71% 3209 18.79%
北海市 2393 23.13% 2559 24.73% 2262 21.86% 3133 30.28%
防城港市 720 15.09% 1231 25.80% 1217 25.51% 1603 33.60%
钦州市 4726 29.16% 4607 28.43% 3409 21.04% 3463 21.37%
贵港市 8208 23.71% 8805 25.44% 7637 22.06% 9964 28.79%
玉林市 9763 27.48% 9165 25.80% 7595 21.38% 9006 25.35%
百色市 4274 22.41% 4730 24.80% 4498 23.58% 5570 29.21%
贺州市 2372 23.69% 2752 27.49% 2258 22.55% 2630 26.27%
河池市 5321 24.51% 5631 25.94% 4987 22.97% 5772 26.59%
来宾市 2675 20.47% 3152 24.12% 2951 22.58% 4291 32.83%
崇左市 1390 16.56% 2064 24.59% 1929 22.99% 3009 35.86%
 
 
 
 
 
 
 
 
 
 
 
图 2-14 第一层次考生占所在区域总考生人数比率图
全区第一层次考生占全区总考生数比率是 27.10%,第一层次考生占所在区域总考生数比
率高于区值的地市,由高到低的排序是柳州、南宁、桂林、梧州、钦州、玉林。第一层次考
生占所在区域总考生数比率最低的是防城港市,比第一名的柳州市低了 21.51%,这反映出地
市间考生水平差异较大。
 
0.00%
10.00%
20.00%
30.00%
40.00%17
 
 
 
 
 
 
 
 
 
 
图 2-15 第四层次考生占所在区域总考生人数比率图
全区第四层次考生占全区总考生数比率是 24.57%,第四层次考生占所在区域总考生数比
率低于区值的地市,由小到大的排序是柳州、桂林、梧州、南宁、钦州。第四层次考生占所
在区域总考生数比率最高的是崇左,比第一名的柳州高出 18.65%,这反映出地市间水平差异
较大。
6.难度分布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难度 0.63 0.85 0.81 0.59 0.86 0.66 0.89 0.98 0.59 0.91 0.77 0.41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难度 0.75 0.7 0.77 0.81 0.5 0.51 0.56 0.67 0.41 0.77 0.81
 
7.区分度分布
表 2-18 全区试题区分度
题号 区分度 题号 区分度
1 0.40 13 0.27
2 0.35 14 0.22
3 0.20 15 0.33
4 0.42 16 0.32
5 0.31 17 0.51
6 0.41 18 0.55
7 0.35 19 0.63
8 0.31 20 0.67
9 0.41 21 0.38
10 0.30 22 0.32
11 0.41 23 0.68
12 0.22
 
 
0.00%
10.00%
20.00%
30.00%
40.00%18
 
 
图 2-19 全区试题区分度分析图
区分度数值越大,说明试题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功能越明显。试题区分度评价中,区分
度大于 0.4 的为优秀,0.30-0.39 为合格,0.20-0.29 则被认为是尚可但需修改,小于 0.2 的
则应淘汰。从数据看,大于或等于 0.4 的题有 10 题,约占总题量的 43%;0.30-0.39 的题有
9 题,约占 39%;0.20-0.29 的题有 4 题,约占 17%。
 
 
三、试题分析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百舸.(ɡě) 长篙.(ɡāo) 徜.徉(chánɡ)
B.半晌.(xiǎnɡ) 江堤.(tí) 苇.草(wěi)
 C.纶.巾(ɡuān) 脑髓.(suǐ) 罗绮.(qǐ)
D.庇.佑(bì) 盘桓.(huán) 下榻.(tà)
【正确答案】B
【考查目标】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表》中的 3500 个常用字和次常用字的字音
【知识目标】《现代汉语常用字字表》中的 3500 个常用字和次常用字的字音
【认知水平】识记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17.26% 62.89% 12.07% 7.63% 0.15% 1.26 0.97 0.63 0.40 2
第一层 7.98% 87.48% 2.67% 1.86% 0.01% 1.75 0.66 0.87 0.17 2
第二层 16.79% 69.89% 8.01% 5.27% 0.04% 1.40 0.92 0.70 0.11 2
第三层 21.70% 54.51% 14.27% 9.40% 0.13% 1.09 1.00 0.55 0.09 2
第四层 24.06% 35.63% 24.86% 14.99% 0.46% 0.71 0.96 0.36 0.10 0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的 12 个加点字均出自课本,且部分加点字在课文注释中附有注音。
0.0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19
 
本题设计难度为 0.90(即应有 90%的考生选对),实测难度为 0.63,实测难度远高于设计难
度,还有 37%的考生没有完全掌握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字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群体
对字音的忽视。
本题答对的关键是能准确识别加点字注音的正误。4 个选项中,ACD 项加点字的注音都
正确,B 项有两个加点字注音错误,其中,“晌”应读“shǎnɡ”,“堤”应读“dī”,故选 B。
【学法启示】①重视字音,养成遇到不会读或读音无把握的字能主动查字典的习惯。②采用
科学的方法强化记忆。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采用前密后疏、滚动强化等方式,加强对
易读错的字音的识记;还可采用听、读、写多感官刺激相结合的方法;还要注意结合字形、
词义,对音近、形近等易错字进行深入辨析,有效提高识记效果。
【教学建议】进入新课改之后,高考删除了对字音的考查,于是对于字音,师生们普遍存在
功利意识,认为高考不考了就可以忽略。这种错误认识也是导致本题考试数据远未达到预期
的一个重要原因。建议:①教师应重视字音的教学。学生在义务教育段的学习中,在“识字和
写字”方面普遍存在缺漏,部分学生远未达到课标的要求。尽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
验)无明确的“识字与写字”要求,但读准字音是母语教学的根基,语文教师应摒弃高考不考
就可忽略的功利思想,坚守语文教师的责任,站在维护母语教学的尊严、夯实母语教学的根
基、为学生语文能力大厦奠好基础的高度,引导学生重视读音,查漏补缺,读准字音。②遵
循科学的方法,采取生动、灵活、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在“记中学”,并引导学生结合字形、词
义,对音近、形近等易读错的字进行深入辨析,提高识记成效。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2 分)
 A.风华正茂 一片云采 暇不掩瑜 豁然开朗
B.天伦之乐 余音袅袅 蓊蓊郁郁 坚如磐石
C.群贤毕至 沧海一粟 正襟危坐 休戚与共
D.坚韧不拔 百折不回 高朋满座 兴高采烈
【正确答案】A
【考查目标】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表》中的 3500 个常用字和次常用字的字形
【知识目标】《现代汉语常用字字表》中的 3500 个常用字和次常用字的字形
【认知水平】识记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85.28% 3.70% 5.17% 5.74% 0.11% 1.71 0.71 0.85 0.35 2
第一层 97.11% 0.75% 0.99% 1.15% 0.00% 1.94 0.33 0.97 0.08 2
第二层 91.44% 2.14% 2.88% 3.50% 0.04% 1.83 0.56 0.91 0.07 2
第三层 84.04% 3.66% 5.57% 6.66% 0.08% 1.68 0.73 0.84 0.07 2 20
 
第四层 66.68% 8.67% 11.89% 12.41% 0.34% 1.33 0.94 0.67 0.21 2
【答题分析】本题设计难度为 0.95,实测难度为 0.85,设计误差为 0.1,实测难度略高于预
估难度,这个答对概率基本可以接受,该知识点的教学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本题答对的关键是能准确识别字形的正误。4 个选项中, BCD 项无错别字,A 项有两
个错别字,其中,“一片云采”的“采”应是“彩”,“暇不掩瑜”的“暇”应是“瑕”,故选 A。
本题所考查的 16 个词语(共 64 个字)均出自课本,如“一片云彩”出自必修 1 徐志摩的
诗歌名篇《再别康桥》的末句“不带走一片云彩”,考生只要识别“云采”之“采”错,即可选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将 “云”“彩”这两个字列在 2500 个“会写”的常用字之
列,“云彩”也是非常常见的词。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些未选对的考生,未能达到义务教育
段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而在高中阶段对易错字也未能进行有效识记。教学调研中也了解
到,对于字形,师生也普遍带有功利意识和侥幸心理,过去高考全国(大纲)卷一直设题考
查识记字形的能力,那时师生是比较重视字形识记的,而高考全国(新课程)卷一直未直接
设题考查识记字形的能力,只在写作评分标准中明确规定作文中每个错别字扣 1 分,因此进
入新课改以来,师生对字形的重视程度虽比字音略高,但也明显松懈。而在教学中,教师更
多采用放养式的办法,以学生自主识记为主,自觉性不够的学生就容易忽视。
【学法启示】①重视字形的识记。汉字辨析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根据汉字形旁表义的特
点,学会因形求义,以义辨形的方法。②采用科学的方法强化记忆。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
线,采用前密后疏、滚动强化等方式,加强对易写错字的识记;还可采用听、读、写多感官
刺激相结合的方法;还要注意结合字音、词义,对音近、形近等易错字进行深入辨析,有效
提高识记效果。
【教学建议】①教师对字形教学应有专业的认知和足够的重视。学生在义务教育段的学习中,
在“识字和写字”方面普遍存在缺漏,部分学生远未达到课标的要求。尽管《普通高中语文课
程标准》(实验)无明确的“识字与写字”要求,但也应引导学生对易错字的字音、字形进行查
漏补缺,夯实母语表达的基本功。②遵循科学的方法,采取生动、灵活、多样的方式使学生
在“记中学”,并引导学生结合字音、词义,对音近、形近等易错字进行深入辨析,提高识记
成效。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如今,一些因过度娱乐化而远离现实的影视剧,会让人看得百无聊赖 ....。
 B.那些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厂商,如果继续执迷不悟 ....,终会自吞苦果。
 C.母亲希望有一天能在儿子冠冕堂皇 ....的婚礼上,听到娇美的媳妇叫她“婆婆”。
 D.侵华日军在南京疯狂屠杀中国平民是有口皆碑 ....的事实,任何狡辩都改变不了。
【正确答案】B
【考查目标】能根据语境恰当运用词语
【知识目标】掌握常用词语(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和惯用语)的本义、
引申义、比喻义 21
 
【认知水平】表达应用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5.02% 81.08% 5.49% 8.35% 0.06% 1.62 0.78 0.81 0.20 2
第一层 4.67% 88.88% 2.62% 3.81% 0.01% 1.78 0.63 0.89 0.08 2
第二层 5.12% 83.79% 4.15% 6.93% 0.02% 1.68 0.74 0.84 0.03 2
第三层 4.72% 79.93% 5.76% 9.55% 0.04% 1.60 0.80 0.80 0.03 2
第四层 5.57% 70.55% 9.86% 13.82% 0.20% 1.41 0.91 0.71 0.15 2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的 4 个成语,均为常见成语,语句内容、结构相对简单,文字不多,
信息量不大,实测难度 0.81,低于设计难度,该知识点的教学达到预期效果。但仍有 18.92%
的考生误选,究其原因:首先是未能准确理解成语含义;其次是未能准确掌握成语的使用对
象、感情色彩,因而不能做出正确判断。
A 项“百无聊赖”形容人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非常无聊,用来形容“影视剧”看了让人觉
得无聊显然不妥,影视剧是不能让人“百无聊赖”的,此处误用对象,可判定该成语使用不当。
B 项“执迷不悟”指的是坚持错误而不觉悟。用在此处,与语境相合,可判定该成语使用恰当。
C 项“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实际上并非如此,含贬义。此处用来形容婚礼之华丽,
属望文生义,可判定该成语使用不当。D 项“有口皆碑”形容人人称赞,属褒义词,以此形容
侵华日军在南京疯狂屠杀中国平民的事实,显然感情色彩不对,可判定该成语使用不当。故
正确答案是 B。
【学法启示】面对一道成语试题,如何作出迅速而又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呢?注意从以下八个
方面进行确认,可以练就一双火眼金睛:①看成语含义。要弄清成语来源,准确理解成语的
意义,切忌望文生义。②看使用语境。具体的语境对成语使用有着特定的约束作用,要避免
出现成语义与语境义矛盾或重复等不协调的情况。③看使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
象,或用于人,或用于物,或用于事,或只能用于某种情境等等,要避免张冠李戴,造成误
用的情况。④看感情色彩。成语的“色彩”包括语体色彩(口语和书面语)和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和中性词)两类,使用时应当加以区别,避免误用。⑤看语法位置。成语是一种特殊的
词语,也有语法功能,例如有的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有的不能带宾语,有的容易与其
它成分重复,如把握不准,就容易出现功能混乱的错误。⑥看语气态度。有些成语有谦敬之
分,由此而产生语气和态度上的差别,一旦遇上,应注意辨别。⑦看特定用法。有些成语有
固定的常用义,但本义也没有完全废除,只是使用较少,判别时应加以注意。⑧看轻重程度。
有些成语在表情达意上有轻重之分,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避免大词
小用或小词大用。
【教学建议】①注意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效识记成语的含义,包括其本义、引申义、
比喻义,并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成语。②注重训练学生辨析语境的能力,使学生能突破难点,
准确判断成语义与语境表意侧重点是否一致。③采用日积月累的方法识记成语,每周、每月22
 
进行固定的成语检测,引导学生建立错题本,加强对误用成语的理解和识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 分)
 A.国家相关部门应设法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
 B.为了长久的和平,我们必须正视战争造成的苦难,思考如何避免战争不再发生。
 C.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为各级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D.三年来,他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远在家乡、为了让他顺利求学而省吃俭用的父母。
【正确答案】D
【考查目标】能辨析并修改病句
【知识目标】能辨析常见病句的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
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认知水平】表达应用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5.98% 8.52% 26.20% 59.22% 0.09% 1.18 0.98 0.59 0.42 2
第一层 2.44% 1.38% 8.87% 87.30% 0.01% 1.75 0.67 0.87 0.18 2
第二层 5.11% 5.29% 23.61% 65.96% 0.03% 1.32 0.95 0.66 0.12 2
第三层 7.08% 10.68% 34.21% 47.98% 0.06% 0.96 1.00 0.48 0.09 0
第四层 9.83% 17.96% 41.00% 30.94% 0.28% 0.62 0.92 0.31 0.07 0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的语病类型符合《考纲》要求。4 个选项均在 35 个字以内(含标点),
长度不算长,信息量不算大,句子结构不算太复杂,对考生句子成分分析能力的要求不算太
高,但本题设计难度为 0.78,实测难度仅为 0.59,说明该知识点的检测没能达到预期目标。
第一、二层次分别有 12.7%、34.04%的考生误选或未选;第三、四层次考生误选 C 项的比例
较高,尤其第四层次误选 C 项的考生比正选 D 项的比例高,表现异常。本次考试数据反映出
全区考生的语法基础知识和句子成分分析能力仍较薄弱,折射出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并
不理想的事实,这从考生主观题答案和作文语病多等语言表达的具体实例中也能得到佐证。
本题解题的基础是句子成分分析。A 项, “降低”与“流通环节”不能搭配,属搭配不当。
B 项, “避免”有“设法不使某种情形发生”之意,带有否定意味,与后面的 “不再发生”形成
双重否定,表达出肯定意味,即“使战争再发生”,显然不合语境,故判定 B 项否定不当。C
项,因滥用介词而导致句子缺主语, “随着”、“为”删除其一即可,该项病句类型是成分残缺。
D 项,“无时无刻”指“没有一时一刻”,与其后的“不”组成双重否定,表达“时时刻刻都”的肯
定意味,符合语境,故本题正确答案是 D。
【学法启示】 ①采用标本兼治的办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一方面不断夯实语法知识基础,
练好句子成分分析的基本功,有效提高准确辨析语病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大量阅读及语
言表达实践,不断丰富语言积累,增强语感,逐步学会准确、简明、连贯、生动地表达。②
针对否定不当的句子,除了检查是否换多重否定不当、正反颠倒的毛病之外,还要注意辨识23
 
暗含否定意味的一些词语,如:避免、防止、忌、缺乏、杜绝、忘记等词语;如果出现反问
句,要注意反问等于一重否定,当否定词用在反问句中,就相当于双重否定了。
【教学建议】调研中发现,初中语文教学一般不涉及语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中规定的“随文学习基本的语法”的要求并未得到有效落实,即使有少数教师随文教学了
基本的语法,但零敲碎打缺乏体系,随意性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初中学生语法知
识普遍存在严重缺陷甚至缺失,更不要说语法分析能力了。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
验)只在附录二《选修课程举例》中的“课程举例六:语言文字专题”里提出“可设置文字、语
法、修辞……的专题”。高中教师不同程度都会教语法,但因课时紧、无教材、内容缺乏规范、
教法简单等原因,成效并不明显。这也是本题设计难度未能达到预期的根本原因之一。
为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化、优化语法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针对病句训练
提出如下建议: (1)变单纯、静态的语法知识传授为突出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①强化句
子成分分析,有效提高准确辨析语病的能力。②分析语言结构和使用语言结构相结合,突出
语言运用。建议与阅读、表达训练相结合,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强语感,使学生逐
步能准确、简明、连贯地表达。③辨析语言结构和辨析语言意义相结合,突出语言意义。建
议与修辞结合,提高学生语言的表现力,使学生逐步能生动地表达。(2)语言能力训练与思
维能力训练有机结合,使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协调发展。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法 国 思 想 家 帕 斯 卡 尔 有 一 句 名 言 : “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 他 的 意 思 是
说: , ;可是,即使如此, ,因为 。
①人的生命像苇草一样脆弱
②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
③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④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正确选项】A
【能力目标】语言锤炼/句子组合与衔接的能力
【知识目标】语言表达通顺、连贯
【认知水平】表达应用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86.34% 2.31% 8.96% 2.34% 0.05% 1.73 0.69 0.86 0.31 2
第一层 97.02% 0.37% 2.19% 0.42% 0.01% 1.94 0.34 0.97 0.08 2
第二层 91.19% 1.21% 6.24% 1.35% 0.02% 1.82 0.57 0.91 0.07 2
第三层 84.81% 2.17% 10.5% 2.5% 0.02% 1.70 0.72 0.85 0.06 2
第四层 70.68% 5.74% 18.02% 5.38% 0.18% 1.41 0.91 0.71 0.16 2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连贯”考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的能力,24
 
属于应用等级,本来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本题所选文段中心意思鲜明,前后逻辑关系严密,
大大降低了做题难度。设计难度与实测难度接近吻合,说明命题者对全区考生的学情有清楚
的了解,该知识点的教学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解答此题,需要在全面了解整段语意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语境选择补充的句子。一空
所填句子应紧承上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而来,应选择①句;二空依①句中“脆弱”一词,
应衔接④句;三空注意前面有转折“可是,即使如此”,“如此”指的仍然是“人是一根能思想的
苇草”,是“脆弱的苇草”,转折后的反面就是②句中“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的“人”,故
而三空选②句;四句表因果关系,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所以“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
东西高贵得多”,故而四空选③句,由此推出准确答案为 A。
【学法启示】本题考查形式为语句复位,即要求将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放在语段中合适的位
置上,使之上下贯通。做这类题要注意:(1)审文意;(2)看语境;(3)析逻辑;(4)
抓暗示。
【教学建议】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的能力,要注意这几方面的教学和训练:(1)紧扣
中心,话题统一;(2)理清思路,句序合理;(3)抓住标志,前后呼应;(4)衔接紧密,
上下连贯;(5)句式对称,音节和谐。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B.《哈姆莱特》的作者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
 C.《再别康桥》的作者戴望舒是我国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
【正确选项】C
【能力目标】识记/识记文学文化常识
【知识目标】(1)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2)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认知水平】识记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10.69% 10.7% 65.89% 12.56% 0.17% 1.32 0.94 0.66 0.41 2
第一层 3.36% 3.34% 90.13% 3.16% 0.02% 1.80 0.60 0.90 0.16 2
第二层 8.93% 8.79% 73.21% 9.01% 0.06% 1.46 0.89 0.73 0.11 2
第三层 13.76% 13.11% 57.68% 15.3% 0.15% 1.15 0.99 0.58 0.08 2
第四层 17.94% 18.72% 38.54% 24.32% 0.48% 0.77 0.97 0.39 0.13 0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设计难度 0.85,属于容易题型。但从答题情况看,仅
有 65.89%的考生答对,说明还有很多学生没有完全掌握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文学文化常识。
选择 A、B、D 项的学生分别都超过 10%,主要集中在第三、四层次学生,说明学生在这三
个选项中都受到了干扰,A 项主要是不能明确李白是否是继屈原之后的浪漫主义诗人,B 项25
 
主要是不明确莎士比亚是否文艺复兴时期人物,D 项主要是不能明确“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是谁说的,针对什么说的。
【学法启示】解答文学常识考题,要以课文及课下注解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必要时
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识记。
【教学建议】重视课本文学常识题的积累和归纳,可通过抽背、测验、检查笔记等方法落实
文学常识的识记。
 
7.下列有关“国家形象传播”的解说,不恰当 ...的一项是(2 分)
 A.国家形象传播要找好面向世界的切入点。
 B.国家形象传播最佳切入点在于讲好中国故事。
 C.国家形象传播要抓趋势、顺趋势、讲趋势。
 D.国家形象传播要借助于“命运共同体”。
【正确选项】B
【能力目标】理解能力/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
【知识目标】理解词语的基本含义及其语境意义
【认知水平】理解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0.92% 89.01% 1.23% 8.77% 0.07% 1.78 0.63 0.89 0.35 2
第一层 0.12% 98.77% 0.15% 0.96% 0.00% 1.98 0.22 0.99 0.06 2
第二层 0.33% 95.01% 0.37% 4.29% 0.01% 1.90 0.44 0.95 0.08 2
第三层 0.7% 87.3% 0.75% 11.22% 0.03% 1.75 0.67 0.87 0.07 2
第四层 2.64% 73.31% 3.77% 20.05% 0.24% 1.47 0.88 0.73 0.23 2
【答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掌握。从应答数据可知:89.01%的考生都
选择了正确答案 B,实测难度为 0.89,远远低于设计难度 0.58,说明命题者对此题的难度估
计不足,将一道设计为中等难度的题目设计成了容易题;另外,题目的错误项设置明显,大
多数考生对“国家形象传播”这一概念的理解透彻,也是此题答对率高的主要原因。
 文章第二段写到:“这个切入点,……是讲好今天的中国奇迹、中国故事、中国道路
吗?……当然。但不仅在于此。”B 项表述为“国家形象传播最佳切入点在于讲好中国故事。”
显然,B 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不符合原文意思。
【学法启示】论述类文章重要概念的含义大都不会集中出现在某一处或某一段,而是有序地
分布在多个段落中,解答此类题目应养成全文搜寻、逐段圈点的阅读习惯。此外,选择题的
选项基本上都来自原文,因此辨析原文语句与选项的差别是正确解答的前提,做题时应养成
回文对照、辨同析异的习惯。
【教学建议】论述类文章做题时讲究仔细对照原文,因此,教师针对此类题型教学,要重视
训练学生学会搜寻、概括文章重要信息的方法,通过找概念、找限制、找要求、找暗示等方
法准确辨析原文与选项之间的差别,然后联系上下文,确定答案。
 26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的文明复兴”要求的一项是(2 分)
A.要继续人的解放,但也要把过度膨胀的人改变成和谐的人。
B.要继续促进发展,但要实现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C.要保障人类的安全,但应该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
D.要使各国文明都能复兴,但文明的复兴应该不受限制,能够随意进行。
【正确选项】D
【能力目标】分析综合能力/筛选整合文章重要信息
【知识目标】根据题目要求,筛选并整合文章的信息
【认知水平】分析综合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0.76% 0.76% 0.89% 97.53% 0.00% 1.96 0.31 0.98 0.31 2
第一层 0.01% 0.06% 0.05% 99.88% 0.00% 2.00 0.07 1.00 0.02 2
第二层 0.07% 0.14% 0.15% 99.63% 0.01% 1.99 0.12 1.00 0.02 2
第三层 0.22% 0.42% 0.39% 98.95% 0.02% 1.98 0.20 1.00 0.04 2
第四层 2.81% 2.51% 3.04% 91.41% 0.24% 1.83 0.56 0.91 0.35 2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信息的筛选整合,有 97.53%的考生选择正确,只有近 2.5%
的考生未选对答案,几乎全体考生拿到满分,说明考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达到预期效果。但
实测难度值 0.98,对于检测考生的实际水平无多大意义;区分度对于第一、二、三层次考生
接近 0,说明此题难度适合于第四层次考生。
 选项 D 表述为:“要使各国文明都能复兴,但文明的复兴应该不受限制,能够随意进行。”
于文无依据,属于无中生有,错误明显。即使考生不回看原文,凭生活经验也能判断“文明的
复兴……能够随意进行”是错误的。
【学法启示】虽然此题命题过于简单,但是考生在练习此类题型时,仍然要重视对文中重要
信息的筛选和整合。首先要逐字逐句阅读题干和选项,明确题干要求,然后将选项与原文信
息结合起来,仔细比较,特别注意范围大小、程度高低、数量多少、可能性与现实性等差别,
留心选项与原文之间的矛盾,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教学建议】针对论说文中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教学,一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指导:
(1)整体感知,把握要旨;(2)理解题意,筛选信息;(3)整合信息,比较验证。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延续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国家形象传播的一个切入点。
B.世界范围的生态性、社会性灾难,是文艺复兴之后人类自身活动的失范造成的。
C.人类需要一场新的文明复兴,因为人类文明的交汇已走到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
D.国家形象借“命运共同体”去传播,能令人认同,也让人亲切。
【正确选项】B
【能力目标】分析综合能力/概括和归纳文章内容、观点态度
【知识目标】概括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 27
 
【认知水平】分析综合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21.34% 59.04% 10.76% 8.76% 0.10% 1.18 0.98 0.59 0.41 2
第一层 8.41% 85.56% 3.48% 2.54% 0.01% 1.71 0.70 0.86 0.16 2
第二层 19.03% 67.13% 7.3% 6.51% 0.02% 1.34 0.94 0.67 0.12 2
第三层 27.98% 47.97% 13.11% 10.9% 0.05% 0.96 1.00 0.48 0.10 0
第四层 32.21% 30.87% 20.45% 16.14% 0.32% 0.62 0.92 0.31 0.08 0
【答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超过半数的考生选对了答案,这些考生能
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捕捉信息,做出准确判断,体现出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选项 A 和 C
对考生的干扰作用比较明显,A 项的表述是对第二段意思的一种整合,考生因整合能力欠缺
而出现误判。C 项出现因果关系,实际上是对原文意思的一种转换,考生因为无法判断因果
关系而出现误判。
选项 B 表述为:“世界范围的生态性、社会性灾难,是文艺复兴之后人类自身活动的失
范造成的。”对应原文在第五段:“世界范围的生态性、社会性灾难,大都是文艺复兴之后人
类自身活动的失范造成的。”选项 B 将“大都是”说成了“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这个错误
还是比较明显的。
【学法启示】在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时,有时候不能单纯考虑某一处的意思,还要联系
上下文综合分析,通过辨别、筛选、参照、分析等多种思维方式,一层一层、一级一级地反
复提取,才能准确归纳内容要点。此外,上下文之间、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
假设关系、并列关系、包含关系等,要能够准确辨别,这样才能在句子转换之后,找到矛盾
所在。
【教学建议】针对论述类文章概括内容主旨、观点态度这类题目,要让学生熟悉命题常见的
设题陷阱,如: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因果混乱、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
主次颠倒、混淆是非(肯定或否定颠倒)、无中生有、混淆条件、混淆程度、偷换概念等。
通过反复训练,提高考生对设题陷阱的敏感度、辨识度,从而对题目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3 小题,共 6 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
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
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
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
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
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28
 
(节选自《师说》)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传:流传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学:学校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耻:以……为耻
【正确选项】C
【能力目标】理解能力/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
【认知水平】理解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2.83% 3.41% 91.46% 2.18% 0.12% 1.83 0.56 0.91 0.30 2
第一层 0.72% 0.67% 98.47% 0.12% 0.01% 1.97 0.25 0.98 0.07 2
第二层 2.04% 1.88% 95.41% 0.63% 0.05% 1.91 0.42 0.95 0.04 2
第三层 3.39% 3.17% 91.49% 1.87% 0.08% 1.83 0.56 0.91 0.05 2
第四层 5.5% 8.31% 79.44% 6.39% 0.36% 1.59 0.81 0.79 0.22 2
【答题分析】题目考查的实词意义简单易懂,选项干扰性不强,从应答数据反映:众数为 2,
说明大多数人此题拿满分;设计难度为 0.88,实测难度为 0.91,比出题者的预期掌握得好,
答对概率高,特别是第三层次的学生正确率都超过了 0.91,说明该知识点的教学达到预期效
果。
本题考查考生对课文中常见实词的掌握和在具体语境中实词意义的理解。四个选项中,
B 项“下”、D 项“耻”在课文中均有明确注解;C 项“小学”,课文中注解为“小的方面倒要学习”,
据此可知,“小学”为古今异义词,“学”理解为“学习”,而不是“学校”。可见,C 项理解错误。
A 项“传”为“流传”之意,虽然课下无注解,但是考生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此项为正确选项。
【学法启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纲中明确规定的考点,学业水平考试一般
从课文中选择篇目来设置考题,即使选文出自课外,也是课文中出现过的实词。因此,熟记
文言文课下注解是掌握文言文实词的重要途径,考生只要熟悉课文,做此类题型不会有难度。
【教学建议】落实高中阶段 120 个文言实词的教学,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根据本题预
估难度 0.88 和实测难度 0.91 的对比,可知考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达到预期效果,但仍然有
9%的考生不能熟练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实词的含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仍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
理解和识记文言实词。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彼童子之.师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9
 
C.而.耻学于师 则群聚而.笑之
D.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正确选项】A
【能力目标】理解能力/理解常见文言虚词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认知水平】理解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76.87% 6.23% 9.81% 6.96% 0.14% 1.54 0.84 0.77 0.41 2
第一层 95.02% 1.51% 1.38% 2.07% 0.02% 1.90 0.44 0.95 0.10 2
第二层 85.84% 2.87% 5.77% 5.47% 0.06% 1.72 0.70 0.86 0.10 2
第三层 73.18% 6.23% 12.00% 8.51% 0.08% 1.46 0.89 0.73 0.09 2
第四层 50.43% 15.06% 21.50% 12.58% 0.43% 1.01 1.00 0.50 0.18 2
【答题分析】题目考查的虚词意义简单易懂,选项干扰性不强,从应答数据反映:设计难度
值为 0.85,实测难度值为 0.77,实测难度略高于设计难度,这个答对概率基本可以接受,该
知识点的教学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本题考查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所考的四个虚词均在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 18 个文
言虚词范围之内。要想准确解答本题,要做到以下两点:(1)足够的积累,熟悉课文中常
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认真进行语法和语境分析,注意虚词在句中的位置或充当
的成分来推断其意义和用法。
【学法启示】高中阶段要求掌握 18 个文言虚词,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个虚词涉及的意义和
用法比较多,识记和理解仍然有一定难度。对于虚词意义的推断,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1)位置分析法,如 B 项的“也”字,放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放在句末表示陈述、
疑问、感叹等语气;D 项的“其”字,放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放在句中动词后面一般是代
词;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2)语法分析法,如 A 项的“之 ”字,“古之圣人”和
“彼童子之师”的 “之”字,都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都可理解为助词“的”。(3)语境推断
法,如 C 项两个“而”字的用法,可以放在上下文的语境中进行推断,“而耻学于师”依据上文
可知“而”表转折关系,理解为连词“却”;“则群聚而笑之”根据上文可知,“群聚”是表明“笑”
的状态的,由此可推断“而”是表修饰的连词,可以省略不译。
【教学建议】落实高中阶段 18 个文言文虚词的教学,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根据应答
数据显示,仍有 23%的学生没有正确掌握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今后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教会因
文析词的方法,使学生能灵活辨析虚词,而不是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此外,第四层次学校应加大力度,扎实推进文言文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和识记文言虚词。
 
12.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概括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文段中的“彼童子之师”,不是作者所指的传授道理、解答疑惑的老师。 30
 
B.作者认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的行为是糊涂的。
C.“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是本段的中心句,本段揭示了“师道之不传”的原因。
D.作者在文段中连续使用三组对比,批判了当时人们对待师道的错误态度。
【正确选项】C
【能力目标】分析综合能力/分析综合作者的观点态度
【知识目标】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认知水平】分析综合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16.30% 20.32% 40.95% 22.18% 0.26% 0.82 0.98 0.41 0.22 0
第一层 7.86% 11.66% 57.68% 22.74% 0.06% 1.15 0.99 0.58 0.20 2
第二层 15.82% 18.85% 40.75% 24.47% 0.11% 0.82 0.98 0.41 0.06 0
第三层 20.35% 23.55% 35.01% 20.86% 0.22% 0.70 0.95 0.35 0.03 0
第四层 22.52% 28.60% 27.99% 20.24% 0.65% 0.56 0.90 0.28 0.03 0
【答题分析】本题难度较大,预估设计难度为 0.49,说明出题偏难。从答题情况看,实测难
度 0.41,众数为 0,说明超过半数的考生对所考文段的大意理解不清晰,有 59%的考生得 0
分。根据表中数据,考生选 A、B、D 的比率分别为 16.3%、20.3%、22.2%,干扰项分布比
较均匀,说明选项 A、B、D 对考生的干扰作用明显。整体区分度 0.22,对考生层次的区分
作用一般。考生答题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对此段文字的大意理解不够准确;其次是考生不能正
确分析选段中的论证层次和论证方法。
很多学生误以为选项 C 的说法是正确的,主要原因在于,C 项后半句“本段揭示了‘师道
之不传’的原因”的说法是正确的,但前半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是本段的中心句”的说法是
错误的,命题者在这里成功地设置了迷惑项,提高了此题答对概率的区分度。实际上这一段
的主要意思是通过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学习的不良风气,揭示了不从师学习的原因。而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一句,是在“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的对比之
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对段首“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的强调和照应,因而此句不可能是本段
的中心句。可见,正确理解《师说》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思路是答对这道题的关键。
【学法启示】韩愈的论说文向来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气势酣畅,学习他的论说文,要弄清
楚作者论述的中心(或重点)是什么,是如何论述的,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本段开头,连
用两个语气强烈的感叹句,总起这一段的批判内容。接着,运用三组对比批判当时士大夫中
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分别用“愚”、“惑”、“可怪”来揭示这种风气的不正常。考生如
果能正确分析议论的层次,就能准确理解文段大意,并能进一步分析议论的手法了。
【教学建议】文言文教学不能只重视“言”的教学,也要重视“文”的教学,要让学生在文言文
教学中,学习古人阐述说理、构造文章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章主旨大意、情感态度的理解
能力,以及对篇章结构、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
 31
 
20.将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部分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1)欲人之无惑也难矣!(2 分)
【参考答案】(1)想要人没有疑惑就很难了。
 (2)所以圣明的人就更加圣明,愚昧的人就更加愚昧。
【能力目标】理解能力/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知识目标】能翻译文中的句子(以直译为主)
【认知水平】理解
【应答数据】
第 20(1)题得分分布
考生层次 0 分 1 分 2 分 众数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全体 12.88% 18.97% 68.15% 2 1.55 0.71 0.78 0.57
第一层 0.65% 6.56% 92.79% 2 1.92 0.29 0.96 0.11
第二层 3.22% 15.73% 81.05% 2 1.78 0.49 0.89 0.11
第三层 10.05% 26.79% 63.16% 2 1.53 0.67 0.77 0.13
第四层 39.30% 29.23% 31.47% 0 0.92 0.84 0.46 0.35
第 20(2)题得分分布
考生层次 0 分 1-2 分 3 分 众数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全体 19.73% 43.49% 36.78% 3 1.78 1.14 0.59 0.59
第一层 2.69% 30.89% 66.42% 3 2.5 0.74 0.85 0.18
第二层 8.35% 48.80% 42.85% 3 2.07 0.97 0.69 0.15
第三层 19.66% 55.77% 24.57% 1 1.56 1.06 0.52 0.15
第四层 50.88% 40.77% 8.36% 0 0.81 0.98 0.27 0.27
【答题分析】翻译是文言文学习的重中之重,理解文意是翻译的基础,而对句子的理解又取
决于对句中实词、虚词的理解,如第一句中的“惑”、第二句中“圣”(前一个)、“愚”(前一
个)等词。从应答数据可知:(1)句设计难度 0.8,实测难度 0.78,众数为 2,说明考生对
此句的翻译较好,大部分考生拿到满分,考查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但第四层次考生有近四成
得零分,学习效果不够理想。(2)句实测难度为 0.59,说明还有 41%的考生对此句的理解
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根据表中数据考生拿到 3 分的比率为 36.7%,超过这一比例的考生集
中在第一、二层次,拿到 0-2 分的考生主要集中在第三、四层次。此题考生错误的原因主要
是对“圣”、“愚”活用为名词的现象不明确,翻译时没有译对,此外,对“是故”的翻译也很有
可能出错。
【学法启示】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文言单音词双音替换的规则进
行对译,当遇到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倒装句式、省略句等现象时,就
要注意运用删改、调换、补充等翻译手法。翻译结束后,务必重读句子,看看是否通顺,忠
于原文,保证句意通顺不被扣分。 32
 
【教学建议】从应答数据可知,第一层次的考生两题满分率分别达到 92.8%、66.4%,但是即
使是这么容易的题目,仍然有不少考生不能拿满分,这说明,第一层次学校在文言文教学方
面仍需注意回归课本,夯实基础,考生对于此类翻译题要有满分意识。这两题得分率低的层
面主要在于第三、四层次考生,第四层次中有超过半数的考生得 0 分,这说明,第三、四层
次学校还应加大力度扎实推进文言文教学,立足课本,注重积累,逐步提高学生文言文水平。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13~14 题(2 小题,共 6 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3.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两句对仗工巧,意蕴深刻,可谓巧思深情,是这首词中的佳句。
B.这两句的意思是,花的凋落让人无奈,曾经飞走的似曾相识的燕子却又归来了。
C.“落花”与“归燕”两个意象点明季节,表达了惋惜与欣慰的感情。
D.这两句感叹自然界的事物变化无常,人生变化无常,所以一切都是虚无。
【正确选项】D
【能力目标】鉴赏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
【知识目标】(1)理解关键词语、句子的丰富含义;(2)品味语言的独特风格。
【认知水平】鉴赏评价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2.01% 11.08% 11.71% 75.09% 0.11% 2.25 1.30 0.75 0.27 3
第一层 0.11% 3.11% 9.18% 87.59% 0.01% 2.63 0.99 0.88 0.12 3
第二层 0.47% 7.75% 12.37% 79.38% 0.03% 2.38 1.21 0.79 0.05 3
第三层 1.47% 14.11% 12.40% 71.96% 0.06% 2.16 1.35 0.72 0.04 3
第四层 6.23% 20.77% 13.18% 59.47% 0.35% 1.78 1.47 0.59 0.18 3
【答题分析】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诗歌鉴赏,题型的设置降低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从应
答数据反映:本题设计难度系数为 0.45,实测难度系数为 0.75,从答题情况看有 75.09%的考
生答对,说明大多数考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较好,该知识点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本题四个选项,分别从诗句的对仗、内容及主旨情感方面进行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表现出词人的巧思
深情,宛如天成。故选项 A 赏析正确。这两句诗既伤花落,又喜燕归,燕归而人不归,终令
人抑郁不欢。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
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渗透在句33
 
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感触。故而 B、C 项对内容的赏析
正确,D 项“所以一切都是虚无”的解读错误。
【学法启示】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如对仗、对比、反衬、烘托、
比喻、拟人等手法,有助于鉴赏时恰当选用。要善于抓住意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
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解读情感主旨。
【教学建议】题目考查对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虽然是选择题型,仍然属于鉴赏范畴。
因而,解读诗歌重要句子的丰富含义、分析表现手法及其使用效果仍然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4.对这首词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首词的主题积极进取,促人奋发。
B.这首词语言委婉含蓄,风格清新婉约。
C.这首词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手法。
D.这首词哀而不伤,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正确选项】A
【能力目标】理解、鉴赏能力
【知识目标】(1)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评价;(2)品味语言的独特风格;(3)明辨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认知水平】鉴赏评价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69.74% 3.05% 23.48% 3.62% 0.10% 2.09 1.38 0.70 0.22 3
第一层 81.66% 0.88% 16.62% 0.83% 0.01% 2.45 1.16 0.82 0.15 3
第二层 71.55% 1.74% 24.64% 2.05% 0.03% 2.15 1.35 0.72 0.03 3
第三层 67.32% 2.79% 26.34% 3.49% 0.06% 2.02 1.41 0.67 0.02 3
第四层 56.80% 7.10% 27.25% 8.53% 0.33% 1.70 1.49 0.57 0.15 3
【答题分析】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的鉴赏,题型的设置降低了
鉴赏的难度。从应答数据反映:本题设计难度系数为 0.49,实测难度系数为 0.70,有 69.7%
的考生答对,这个答对概率基本可以接受,该知识点的教学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但也有高达
23.48%的考生选择了 C 项,说明 C 项的干扰性明显,不少考生不能准确判断这首词的表现手
法。
本题考察对整首词的理解和赏析,选项言简意赅,指向明确。此词悼惜残春,感伤年华
的易逝,又暗寓怀人之意。可见选项 A 是不符合诗歌主旨的。诗人以工丽的词语描写景物,
典雅的景象组成画面,情文并茂,音律皆婉,创造了情致缠绵、凄婉清丽的意境。B 选项对
语言风格作出了正确的解读。“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以去和来的对比,
说明了孤单的感觉;燕归来而“似曾相识”,回应上片的“几时回”,以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
地表现了燕归而人不归的怀人伤春之感。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发34
 
人深思。C、D 选项对诗歌手法和主旨情感的赏析均作出了正确的解读。
【学法启示】立足课本,熟悉晏殊词作的风格特点是做好此题的关键。这首词是初中必背篇
目,在背诵的同时,如果能够对词作的内容、情感和写作技巧了如指掌,那么这道题的鉴赏
就不会出错了。
【教学建议】本题是对整首诗歌的综合考察,虽然选择题降低了考察难度,但是依然涉及诗
歌鉴赏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诗歌形象、语言,还是手法技巧、思想内容、情感态度,都有可
能在选项中一一设置。建议在教学中循序渐进,逐项落实诗歌鉴赏的要点,尤其要重点突破
对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解读,辨析诗歌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五、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5~18 题(4 小题,共 14 分。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
题上作答无效。)
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
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
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②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
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
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③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
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
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
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
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
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
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④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
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
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
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
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⑤……
 ⑥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⑦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
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35
 
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
叹着互答着的说:
 ⑧“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⑨“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⑩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
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
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
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可是这秋的
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节选自
《故都的秋》)
15.关于“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句在文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概括北国之秋的特点 B.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C.提纲挈领,统领全篇 D.烘托浓厚的文化氛围
【正确答案】D
【水平层次】理解
【知识目标】(1)正确理解、判断及阐释词语。(2)理解并阐释重要句子的特定意义。(3)
理解关键句
在结构上的作用。
【能力目标】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3.46% 6.63% 12.85% 76.92% 0.15% 1.54 0.84 0.77 0.33 2
第一层 0.69% 3.05% 4.84% 91.40% 0.02% 1.83 0.56 0.91 0.12 2
第二层 1.92% 5.14% 10.28% 82.59% 0.07% 1.65 0.76 0.83 0.07 2
第三层 3.63% 6.80% 14.61% 74.86% 0.11% 1.50 0.87 0.75 0.06 2
第四层 8.01% 12.06% 22.88% 56.65% 0.41% 1.13 0.99 0.57 0.20 2
【答题分析】本题实测难度与设计难度相差 0.08,这个答对概率基本可以接受。约有 77%的
人选择了正确答案 D,错选 A 和 B 的人较少,而错选 C 的接近 13%。为何集中错在选项 C
呢?C 项“提纲挈领,统领全篇”的作用或许令许多考生莫名其妙。文段节选部分,既有北国
之秋景,也有南国之秋景,南国之秋的描写是为了对比衬托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后文写北国的破屋秋晨、槐树落蕊、秋雨话凉等画面也是为了衬托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
凉的特点。语文基本功薄弱的考生,往往不善于梳理文章思想脉络,因而无法辨别选文部分36
 
实际上就是对北国之秋特点的具体描述,因而不能正确领会“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
得静,来得悲凉”一句对全文有“提纲挈领,统领全篇”的作用。
【学法启示】文章中能瞻前顾后、领挈全文的某一关键词语或句子往往在篇首或篇末,也有
些在篇中或标题之中,在篇首的总领句往往具有揭示文章中心、奠定全文感情基调、引出下
文、做铺垫、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等作用。正确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作用,将使阅读能更加
顺利进行。
【教学建议】教师要致力于向课内的 40 分钟要质量,把课堂教学作为语文能力训练和语文
学习方法掌握的主阵地。对于重点课文要精讲,同时要进行必要的语文训练。随便应付课堂
教学,照本宣科式一讲到底的教学无法有效培训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
而诉诸题海战术,也许可以拿到好看的分数,但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不能真正提高。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 分)
A.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B.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C.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D.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
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正确答案】C
【能力目标】识记与理解
【知识目标】(1)分析文体的特征及其表达效果。(2)掌握常用修辞手法及表达技巧,并
分析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认知水平】理解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A B C D 未选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众数
全体 1.53% 3.62% 80.73% 13.97% 0.14% 1.61 0.79 0.81 0.32 2
第一层 0.24% 1.00% 93.29% 5.45% 0.02% 1.87 0.50 0.93 0.08 2
第二层 0.70% 2.28% 86.61% 10.37% 0.05% 1.73 0.68 0.87 0.06 2
第三层 1.32% 3.52% 78.33% 16.72% 0.11% 1.57 0.82 0.78 0.06 2
第四层 4.06% 8.07% 62.67% 24.81% 0.38% 1.25 0.97 0.63 0.20 2
【答题分析】本题设计难度 0.9,属于容易题目,全体考生实测难度则为 0.81,这个答对概
率基本可以接受,此项教学基本达到预期效果。第一层次考生实测难度超过设计难度,其余
三个层次的考生都没有达到,第四层次考生更是只有 0.63,也就是刚达到及格线。错选集中
出现在 D 选项,应该是误以为只有句子才能构成排比,而句子的成分无法构成排比。另外也
可能是不记得排比必须由具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句子或者句子成分构成。哪怕对于哪些句
子成分可以构成排比理解不透,只要记住“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就足以将正确选项 C 选出来。 37
 
【学法启示】识记与理解是相关的,识记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这样知识才转化为能力。语文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学习的目的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习修辞手法要理解
核心概念,同时结合课文实例,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记忆深刻。
【教学建议】语法教学要加强,语法教学要遵循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不要过分追求知
识的系统性,但是一定要让学生掌握概念内涵,比如关于“排比”若是记得是“意思相同或者相
近的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句子或者句子成分”,那么就不会错误选择只有两个相同结构表达的
选项 B 了。
 
17.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从什么角度写北平秋景的?请简要分析。(4 分)
【正确答案】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景(2 分)。视觉方面,写了“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从
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听觉方面,
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2 分)。
【能力目标】鉴赏与评价
【知识目标】(1)解释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
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认知水平】分析综合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0 分 1-2 分 3 分 4 分 众数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全体 21.24% 41.86% 12.54% 24.37% 4 2.00 1.46 0.50 0.51
第一层 5.51% 28.04% 17.67% 48.77% 4 2.96 1.23 0.74 0.25
第二层 14.28% 44.04% 15.28% 26.41% 2 2.22 1.38 0.56 0.11
第三层 24.15% 50.79% 11.05% 14.01% 2 1.67 1.33 0.42 0.11
第四层 43.52% 46.81% 5.23% 4.44% 0 1.00 1.11 0.25 0.25
【答题分析】本题设计难度为 0.8,实测难度为 0.5,实测难度比设计难度高 0.3,这个差距
是相当明显的。设计上作为容易题在实测中却变成了难题,除了第一层次以外,其他三个层
次的考生得分都在 2.2 分以下,也就是都不及格。全体考生只有 24%获得满分 4 分,第一层
次考生获得满分 4 分不到 50%。这表明考生对于学过课文的鉴赏评价能力还是没有过关。
【学法启示】首先要明确写景的角度有哪些,常用的写景角度有:①视觉、听觉、嗅觉、触
觉等多种角度写景;②从空间(上下远近)的角度写景或移步换景;③从色彩角度(声色结
合)写景;④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的方法写景。熟悉了写景的角度,答这类题目时就可以对
号入座,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教学建议】教师要加强学生鉴赏评价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①展现对课文
进行鉴赏评价的过程,传授鉴赏评价的方法,不能只是将参考资料上对课文的鉴赏评价的结
果告诉学生;②对学生进行鉴赏评价文章的实际训练。
 38
 
18.文章第⑥到第⑩段富有画面美,而且情韵悠长,饱含悲凉之感。请用一个短语概括这几段
的内容,并谈谈这几段是从哪些方面体现这种“悲凉”之情的。(6 分)
【正确答案】“雨后话秋凉”(要求涵盖人和景两方面内容)。以“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
像样”的北方清秋之雨作为悲凉氛围的铺垫;以都市闲人雨后对话的苍凉腔调和悠长韵味来直
接传达一种悲凉感。
【能力目标】分析与综合
【知识目标】(1)归纳内容要点。(2)概括中心意思。
【认知水平】分析综合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0 分 1-2 分 3-4 分 5 分 6 分 众数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全体 6.24% 25.90% 53.78% 12.56% 1.52% 4 3.06 1.40 0.51 0.55
第一层 0.20% 8.10% 60.78% 26.72% 4.20% 4 3.96 1.03 0.66 0.28
第二层 1.60% 21.32% 63.60% 12.44% 1.04% 4 3.31 1.15 0.55 0.13
第三层 5.79% 33.13% 54.30% 6.39% 0.39% 3 2.80 1.27 0.47 0.11
第四层 18.32% 44.08% 34.99% 2.53% 0.09% 2 2.04 1.37 0.34 0.34
【答题分析】本题设计难度为 0.82,实测难度为 0.51,差距明显,说明命题者对教学实际情
况的把握不足,高估了考生的鉴赏水平。全体考生满分 6 分的比例不到 2%,第一层次的考
生也只有 4.2%获得满分 6 分。全体超过 50%的考生取得 3-4 分,说明考生能够回答出若干知
识点,但很少能够回答全面。本题答题的正确率与上一题几乎如出一辙,这相当一致地反映
出考生在“鉴赏评价”方面没有达到预估的水平。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题干的要求有两点:一是用短语概括 6-10 段的
画面内容;二是解析 6-10 段从哪些方面体现“悲凉”之情。第一问其实就是概括段落大意,只
是要求更高些——运用短语来概括画面,这有点类似于拟标题,描写叙事类文段一般可从“什
么人作什么事”的角度概括,如果有特定的时间、地点,加入概括即可。第二问紧承第一问而
来,问体现“悲凉”之情的“哪些方面”,实际上就是分层概括段落的内容,有几层就有几“方面”。
6-10 段所写内容,主要分为两层意思:第 6 段和第 7 段前半段写秋雨之特点“下得奇,
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第 7 段后半段至 10 段写雨后人们在斜桥影里的互相搭话,聊起“一
层秋雨一层凉”的感慨。根据这两层意思,可知作者是从写秋雨的特点和雨后人们闲话秋凉的
景象这两方面来描述北国秋的“悲凉”的,这是第二问的答案;而两层意思总括起来,就是“雨
后人们闲话秋凉”,这是第一问的答案。
【学法启示】概括文章内容要点,应学会理清作品线索,把握作品的写作思路,正确分析作
品的结构层次,例如本题中作者通过描写秋雨之“奇”、“有味”、“更像样”的特点和雨后斜桥
影里人们的悠闲答话,表达出对北国之秋的眷恋和喜爱之情,表现北国秋天的“悲凉”特点,
这里就有层次和思路上的变化,理清了这种变化,归纳总结内容时就比较全面了。另外对于
试卷题干的解读能力也要加强,如本题题干中“文章第⑥到第⑩段富有画面美,而且情韵悠长,39
 
饱含悲凉之感”其实就暗示出“画面”和 “情韵”两个方面,若能抓住这一点,就很容易正确回
答了问题。
【教学建议】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层
次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通过理清文章脉络来准确概括内容、主旨,并进一步体会作品
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从而达到鉴赏文章的目的。其次,应加强培养学生用简洁的语句
(如短语)、用规定的字数把自己的理解和评价表达出来的能力;其三要训练学生读题、解
题的能力。
 
六、(19~22 题,共 16 分。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 分,每空 1 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3)想当年, ,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江间波浪兼天涌,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悟以往之不谏,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正确答案】万类霜天竞自由;君子性非异也;金戈铁马;塞上风云接地阴;知来者之可追。
【能力目标】识记与理解
【知识目标】能默写出常见的名句名篇(以课本的名句名篇为主)
【认知水平】识记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0 分 1-2 分 3-4 分 5 分 众数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全体 11.85% 26.85% 45.73% 15.56% 4 2.82 1.60 0.56 0.63
第一层 0.25% 7.27% 55.72% 36.77% 4 4.03 0.97 0.81 0.31
第二层 2.55% 24.38% 60.12% 12.96% 4 3.19 1.24 0.64 0.17
第三层 9.75% 39.15% 44.37% 6.74% 3 2.48 1.41 0.50 0.14
第四层 36.57% 40.22% 20.40% 2.81% 0 1.40 1.42 0.28 0.30
【答题分析】本题预估/设计难度为 0.85,实测难度为 0.56,相差达 0.29。一道识记水平的容
易题目,竟然成了“难题”。全体考生有百分之十二的人得分为 0,第四层次考生更有多大百
分之三十七的人得 0 分;而获得满分 5 分的全体只有百分之十六,第一层考生也只有百分之
三十七的人获得满分。全部来自课内的古诗文名句竟然也考不及格,可以看出学生的古诗文
积累相当薄弱。
【学法启示】对于古诗文的学习要加强背诵和积累,对于经典名篇可以取其故事、思想作为
作文的材料经常加以使用,名言警句更可以直接作为引文运用到作文中,甚至在日常的口语
交际中也可以将名篇名句活学活用。这样运用多了就会将相关的古诗文名篇名句烂熟于心,
考试需要默写的时候才不至于记不住或者记不全。 40
 
【教学建议】课内古诗文名句默写应该是送分题,学生对于这类识记类的知识居然只有一半
的人能够作答。可见掌握不好。主要原因显然不是学习能力问题,而是学习兴趣、学习态度
的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要加强日常的古诗文背诵默写检测,检
测应有固定的时间,以便学生形成识记的规律。
 
21.将下面一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字数不超过 25 个(含标点)。(4 分)
 今年 2 月至 5 月,全国妇联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我区各级妇联
组织发动广大妇女和家庭,在城乡社区“妇女之家”广泛开展这项活动。经过群众自荐互荐、
层层推选、网上投票以及专家评审,最终,共同创办“安琪之家”、积极为公益事业作贡献的
南宁市王芳家庭,真情实意为当地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建起温馨之家的忻城县北更乡塘太村
下加那屯蓝绍会家庭,以及相濡以沫、14 年如一日资助贫困孤儿的防城港市边防支队黄鸿多
家庭,在 5 月 14 日评选结果揭晓时获得了全国“最美家庭”称号。(摘编自 2015 年 5 月 15 日
《广西日报》)
【正确答案】我区/广西三个家庭 5 月 14 日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能力目标】语言表达
【知识目标】能扩展句子,做到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想象合理,运用恰当的修
辞方法。
【认知水平】表达运用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0 分 1-2 分 3 分 4 分 众数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全体 5.10% 81.39% 12.11% 1.40% 1 1.62 0.81 0.41 0.38
第一层 0.92% 72.03% 23.55% 3.51% 2 2.01 0.83 0.50 0.20
第二层 2.39% 83.86% 12.60% 1.15% 2 1.69 0.76 0.42 0.09
第三层 4.33% 88.10% 7.10% 0.47% 1 1.50 0.71 0.37 0.07
第四层 13.32% 83.11% 3.39% 0.18% 1 1.22 0.72 0.31 0.23
【答题分析】本题设计难度为 0.78,属于中等难度题目,然仍实测难度仅为 0.41,相差达到
0.37,“变成”了一道难题。全体考生获得满分 4 分的只百分之一,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考生成
绩都是在 1—2 分这一档。这道题目丢分无非两个方面原因,一是核心信息成分丢失,二是
字数超出要求。其中第一个原因又是根本的,就是说考生面对包含众多信息的一则新闻,无
法准确提炼出核心信息
【学法启示】表达运用是一种比理解更高一层的能力,在平时的课文学习中,要养成读写结
合的习惯,将阅读到的文本信息表达出来,并且要力求表达的准确、精炼。语段浓缩可以训
练精练表达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新闻写作中尤为重要。语段浓缩最基本的是要保留语段的基
本信息,构成一个句子则必须成分完整。需要将语段浓缩为一句话新闻,其实就是按新闻的
要求以语句来呈现语段的核心信息。为此,必须学习并掌握辨别主要和次要信息的能力。 41
 
【教学建议】压缩语段考核的是考生准确捕捉信息及简练表达思想的能力。学业水平考试反
映出广西考生对于将语段压缩为一句话新闻普遍掌握不好。所以,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有意
识地训练学生按照一句话新闻包含的基本要素去阅读语段并进行概括;在常规的非新闻体的
文本阅读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要求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时用“一句话”表达;要鼓励学生平时
多阅读报刊浏览新闻,并养成随时将新闻概括为“一句话”的习惯。
 
22.依照画线句仿写一个句子。(2 分)
有蓝天的召唤,翱翔的雄鹰就不会在安逸中丧失斗志;。
【参考答案】有灯塔的指引,远航的帆船就不会在黑暗中迷失方向。
【能力目标】语言表达
【知识目标】(1)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2)仿照给定句子写出句式相同
的句子;(3)根据语境,灵活自如地变换句式。
【认知水平】表达应用
【应答数据】
考生层次 0 分 1 分 2 分 众数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全体 4.67% 36.09% 59.23% 2 1.55 0.58 0.77 0.32
第一层 0.79% 25.50% 73.71% 2 1.73 0.46 0.86 0.11
第二层 1.78% 34.63% 63.59% 2 1.62 0.52 0.81 0.05
第三层 3.78% 40.77% 55.45% 2 1.52 0.57 0.76 0.05
第四层 12.88% 45.21% 41.92% 1 1.29 0.68 0.65 0.27
【答题分析】本题设计难度 0.82,实测难度 0.77,相差不算大,全体考生超过百分之六十得
到满分的 2 分,第一层次考生更要高达百分之七十四获得满分的 2 分。这表明考生总体上能
较好掌握仿写的方法。
【学法启示】句子是有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通过模仿表达规范而又有文采的句子,可
以较快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仿句要掌握要领,能够找准模仿、替代的成分,平时的学习中看
到有文采,有哲理,或者是结构很新颖特殊自己喜欢的句子,要摘抄下来并加以模仿,养成
积累和模仿句子的习惯,就会渐渐提高自己构造句子的能力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建议】教学中遇到有文采、有哲理或者结构新颖有特色的句子,加以重点分析,让学
生去模仿造句;老师要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精彩句子所的结构特点,让学生明确模仿的成分;
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这样才能让他们容易构思出“同构”的精彩句子;老师最好经常“下
水”模仿造句,给学生做出示范。
 
七、作文(40 分。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 分)
 古语“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意思是,一百里的路程即使走了九十里,也才算走了一半。这42
 
句古语启示我们,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要有毅力,要善始善终,只有走完“最后十里”,
才能得到圆满的结果。在现实中,从个人的学习、生活到国家大事等等,都应该坚持走完“最
后十里”。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700 字;④不得抄袭。
【正确答案】试评时挑选了评分标杆卷(见后面的【答题分析】)。命题时制定的评分标准和
试评时制定的评分细则如下:
(1)评分标准
作文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一(好)
 
二(较好)
 
 
三(中)
 
四(较差)
 
五(差)
内容
15 分
15~13 12~10 9~7 6~4 3~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比较充实
基本符合题意
有中心
内容单薄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
内容贫乏
 
严重偏离题意
表达
22 分
22~19 18~15 14~11 10~7 6~0
结构严谨
表达形式灵活
语言流畅
结构完整
表达形式得当
语言通顺
结构基本完整
表达形式基本合理
语言基本通顺
结构不够完整
条理不够清楚
语言不够通顺
结构不完整
条理混乱
语言很不通顺
书写
3 分
字体端正,书写正确,卷面整洁,3 分;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酌情减分,
扣完 3 分为止。
说明:不写标题扣 2 分。
(2)评分细则
A.立意角度
本作文开放性强,立意角度很多,如:成功贵在坚持;要坚持到底;坚持就是胜利;不要半
途而废,坚持不懈定能看到更远更美的风景;做事要善始善终;毅力铸就成功等等,考生可
根据自己选择的写作内容而定。
B.作文基准分:32 分
基准分评分要求:符合题意,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数达标。
C.评分等级
①20-23 分:偏离题意,中心不明,内容贫乏,语言不通顺,字迹潦草。500 字以下。
②24-27 分:基本符合题意,有中心,内容单薄,语言基本通顺,字数 600 字以下。
③28-31 分: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但叙多议少,文体不清,字
数 600-700 字。




项 目 43
 
④32-35 分: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数 700 以上。
⑤36-40 分: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数 700 以上,在语
言、构思、主题有突出表现,或语言精美、或构思特别巧妙,或主题特别深刻,在 36 分以
的基础上打到满分为止。
⑥凡 400 字以下的作文最高只能打 20 分。
⑦只有题目的给 2 分。
【能力目标】语言表达
【知识目标】思想内容、结构布局、语言表达
【认知水平】表达应用
【应答数据】
作文 5 分一档表
考生
层次
0 分
1-5

6-1
0 分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36-39

40



平均

标准

难度



全体 0.20%
0.17
%
0.2
2%
0.31% 0.86% 2.59%
17.93
%
65.10
%
12.38
%
0.2
3%
34
32.2
1
4.01 0.81 0.68
第一

0.00%
0.00
%
0.0
0%
0.00% 0.00% 0.01% 2.82%
66.99
%
29.38
%
0.8
0%
34
34.5
3
2.05 0.86 0.40
第二

0.00%
0.00
%
0.0
0%
0.00% 0.00% 0.27%
11.99
%
76.89
%
10.80
%
0.0
5%
34
33.0
3
2.18 0.83 0.13
第三

0.00%
0.00
%
0.0
0%
0.00% 0.07% 1.34%
22.89
%
70.48
%
5.20%
0.0
1%
32
32.0
3
2.47 0.80 0.13
第四

0.83%
0.71
%
0.9
1%
1.27% 3.43% 9.05%
36.61
%
45.51
%
1.68%
0.0
0%
32
28.9
3
5.74 0.72 0.70
 
作文 10 分一档表
考生层次 0 分 1-10 分 11-20 分 21-30 分 31-39 分 40 分 众数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全体 0.20% 0.40% 1.17% 20.52% 77.47% 0.23% 34 32.21 4.01 0.81
第一层 0.00% 0.00% 0.00% 2.83% 96.37% 0.80% 34 34.53 2.05 0.86
第二层 0.00% 0.00% 0.00% 12.26% 87.69% 0.05% 34 33.03 2.18 0.83
第三层 0.00% 0.00% 0.07% 24.24% 75.68% 0.01% 32 32.03 2.47 0.80
第四层 0.83% 1.62% 4.70% 45.67% 47.19% 0.00% 32 28.93 5.74 0.72
 注:分别按 5 分和 10 分来分档,仅是为了更“直观”看出全体及各层次考生得分的分布。
其众数、平均分、标准差和难度是一样的。
【答题分析】本题的设计难度与实测难度都是 0.8,完全一致,第一层考生测试难度为 0.86,
第四层次考生测试难度也达 0.72。全体考生平均分为 32 分,第一层次考生平均分 35 分,第
四层次考生平均分 29 分,相差仅 6 分;全体 0 分与满分 40 分都只有 0.002 左右。按 10 划档,
全体百分之七十七的考生得分在 31—39 分之间,第一层次考生更有高达百分之九十六;按 544
 
分划档,得分在 31—35 分的有 176690 份考卷数量第一,其后是得分在 26—30 分的有 48678
份考卷,得分在 36—40 分的有 34218 份,其余任何分数段的人数都不过万。可以看到,作
文得分非常集中。全体标准差只有 4.01,可以说分数离散程度相当低。
 通过对四篇标杆卷分析,我们可以大体看出考生作文得分和丢分的主要原因。通过比
照评分标准以及更为具体的评分细则,是可以对考生的作文水平做出更为客观评定的。
(1)《不坚持,无成功》基本符合题意,有中心,但内容贫乏,思想单薄;书写不够规范、
整洁,涂改较多;语言粗陋、不规范;评 26-27 分。
(2)《人生需坚持》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完整,但条理欠分明,层次有些凌乱,
语言欠通顺。评 30-31 分
(3)《坚持》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较充实,语言流畅,评 34-35。
(4)《坚持方能成就梦想》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语
言流畅,有文采,有思想张力,书写工整。评 37-38 分。
【学法启示】作文是属于表达运用,是层级水平最高的语文能力。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
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特指鲁迅的文章),学生必须克服对作文的为难情绪。从能
力发展的角度说,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素养最集中的体现;从学业考试成绩来看,作文是
赋分最高的题项。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必须学好作文,写好作文。从学业考试作文答
卷看,对于作文水平的评判是全方位的,学生平时要有意识地比照评分标准查漏补缺扬长避
短进行作文写作训练。有几点要特别注意,其一是审题立意,审题其实就是“读题”,为此要
提高自己的阅读分析能力,立意则有赖于审题的准确和思想认识水平;其二是布局谋篇的思
维水平;其三是作为作文内容的事例的积累;最后就是作为表达形式的遣词造句和书写。
【教学建议】作文是语文科的半壁江山,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作文水平集中反映一个学生的语
文水平,为此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应该把作文教学作为关键(难点)予以突破。从得分分布看,
考生得分拉开的距离很小,作文区分度很低,这会产生一个不良导向:或是认为作文很容易,
40 分的作文随便怎么写都在 32 分上下;或是认为作文很难,再怎么努力也就 32 分左右,与
不投入时间认真训练的人拉不开距离。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作文的价值/
意义,提高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非常关键。另一方面,不管是原来的评分标准还是补充的评
分细则,立意都是作文评分的“第一标准”,因此作文教学要过的首先是立意关。题意符合与
否是作文及格与否的分界线,而在其他条件大体相当的情况下,立意高下则直接决定一篇作
文归档即得分的高低。
 
四、教学总结与建议
广西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主要目的,一是检验学生语文科目学习是否达到课程
标准要求,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语文,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二
是通过对考试数据的分析,总结语文教学经验,寻找、发现教学上的不足,引导普通高中语45
 
文教学方向,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针对教学实际而言,
通过考试,教师可以获得大量有关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和分析,
可以发现并检查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提高程度或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进而
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使教学活动得以改进和提高。
下面根据前文的分析,从教学的角度来总结广西语文教学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2015 年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总体情况良好,较好地反映出我区当前的语文教学水平。
广西普通高中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三个年头,在这三年中,一线教师积极投
身新课程改革,践行新课标教学理念,不断积累经验,已经从最初为适应新课标的忙乱中逐
步调整了自身的教学习惯,教学成果正慢慢显现。从全区语文正态分布图看,各地市的一分
一档直方图都属负偏态正态分布,图形比较美观,峰值比较合理,表明试题的信度、效度比
较好。因为是学业水平考试,不强调其选拔功能,因此,测试结果除了某些题的区分度不够
理想之外,总体上说,这份试题是有效的。全区平均分 72 分,及格率 87.40%,及格以上人
数占比 53.62%,第一层次考生占比 27.10%,第二层次占比 26.52%,第三层次占比 21.81%,
第四层次占比 24.57%,综合考虑全区各地市教学情况的差异和考生总体水平的差异,这次考
试基本达到预期的总体水平,较好地反映出我区当前的语文教学水平。
2.对语文教学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不足,不利于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
发展。关于语文教学三大目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我们还是缺乏过
程与方法的教育与引导,这使得语文教学成果提升的速度比较缓慢。从本次学业水平考试各
小题的难度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所有主观题,除了作文之外,实测难度均高于设计难度,
这是值得一线教师们深刻反思的问题。尤其在文学作品阅读第 17、18 两道主观题中,平均
分仅为满分的一半,难度 0.50、0.51;默写第 19 题均分 2.82,难度 0.56;语言运用第 21 题
均分 1.62 分,难度 0.41。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什么学生在选择题中比较容易
拿分,而主观题失分比较多呢?语文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是否出现了问题?对任何一门学科来
说,学生的学习都表现为一连串具体的感知过程。过程说明该学科探究的始末与方法,结论
则说明探究的结果,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是引导学生
学会学习,提升语文能力和发展健全人格的关键。目前,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还普遍
存在,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被教育者,他们不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所接受的知识
大多是教师自己备课中的心得体会,属于现成的结论。当遇到选择题时,他们凭借头脑中的
知识记忆来判断四个选项的正误,往往可以通过对比辨别来选对正确答案;当遇到主观题时,
他们需要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来组织答案,这时就有可能因为知识点的遗漏、答题方法的欠
缺和思维的松散而导致失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在目前的教学方46
 
式下是很难被发现和纠正的,必须破除忽视过程与方法的旧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
动者,才能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语文水平的全面提升。在日常的教学中,精讲巧
练应该成为语文教学常态,唯有让学生多写、会写,学生才有可能在考场上写出属于自己的
精彩答案。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还没有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
能力有待提升。现行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已经提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
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然而在日常的语文
教学中,教师布置的作业大多是些书面习题,尤其是名目繁多的高考训练习题,很少布置如
社会调查、新闻报道、拓展阅读等实践性作业。从最能表现学生创造性能力的作文数据中我
们看到,超过 65%的分数集中在 31-35 分之间,这里虽然有评卷宽严度把握不合理的因素在,
但也折射出我区学生写作水平有待提升的事实,以及作文教学的落后状态。目前的作文教学
往往把作文的理论指导放在第一位,比如告诉学生如何“开门见山”,末尾如何 “点题”,头尾
要呼应,中间三段要先有分论点再有举例论证,等等,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这些教条框架来写
作。这样的作文教学是本末倒置的,它扼杀了学生本性中对于情感表达的需求,也忽略了学
生中存在的多元化的写作方式,导致千文一面,观点加材料的套作文章充斥着语文考场。我
们如何改变落后的语文学习方式?如何让学生写出与众不同的、有自身独特感受的作文?现
代教学论认为,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学习与发展好坏主要看其参与学
习的过程及学生的实践体验。课程标准中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是针对激发
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提出来的有效学习模式。今后,教师应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或
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提供示范,或指点阅读资料,或引导学生们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说
明他们所获得结论的科学性,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
能力的学习方式。
4.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跨界学习、相互渗透的横向联系不够,学生语文学习的综
合能力有待提升。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出现了学科之间的
相互交叉、综合的趋势。这种趋势不仅表现在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也表现在各门
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上。语文作为学生的母语学科,同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可谓
千丝万缕。本次学考语文试题中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涉及社会科学领域,语言运用中涉及新闻
压缩,成语、病句也与当前时事要闻密切相关,然而这几块内容的考试均有不令人满意之处。
例如实用类作品阅读中第 9 题涉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选项设置出现了内容的整合、逻辑关
系的调整,学生答对率相对前面的第 7、8 题就出现明显的下降情况,说明考生对于这篇社
会科学类文章在内容的解读上存在模糊之处。又如第 21 题压缩新闻,均分 1.62 分,拿到满47
 
分 4 分的比例仅为 1.4%,说明考生对于新闻的了解是不够熟悉的,课外对新闻的阅读是少量
的。今后的语文考试中,还有可能涉及历史、政治、艺术等人文学科,物理、化学、生物、
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领域,这样的发展趋势对当代中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提出了
新的要求。因而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课堂内的学习,而应该是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
内外的学习。今后的语文教育,应该是大语文教育,也就是将语文联通生活、社会的综合学
科知识的教育,课堂的外延将广阔得多。从空间方面说,语文应以社会为课堂,加入当下中
外时政要闻的学习;从时间方面说,从古至今的优秀文章都是学语文与用语文的典范;从内
容方面说,人类的整个社会生活和社会语言实践的素材必将充实语文课堂;从形式方面说,
不但有听、说、读、写、思的训练,而且有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生动直观灵活多样的多媒
体运用。如何建立语文同其他学科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学效率低的问
题,应是我们当前需要认真思考与摸索的一个新课题。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