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网讯(匡志毅)记者近日从市教育局获悉,从明年起,对在外地就读初中的株洲籍学生,市教育局将不再接收其参加株洲的中考。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将无法回株洲上高中。
市教育局基教科唐科长表示,出台上述规定有很多原因。中考是各地 (市)自行组织的考试,因此各地的评价标准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有可能对在株洲就读的初中生造成不公平。如株洲本地的高中在招生时,初中学生的 “综合素质评价”是重要依据,而在其他地市并不一定如此,其 “综合素质评价”的 “含金量”难以考证。同时,有些地(市)的生物、地理成绩未列入中考,但株洲的中考则要求有生物、地理成绩。
另据记者了解,近年我市每年有约300名上述类型的学生因各种原因要求回株参加中考。唐科长表示,为了组织这部分学生参加考前培训,市教育局每年还需耗费上万元的经费,这笔支出由本地公用教育经费承担,这对本地学生而言亦不公平。
而一些教育人士则指出,因近年来株洲本地优秀生源外流的情况相当普遍,市教育局此举实为控制优秀生源外流的无奈之举。对此,唐科长坦言,由于家长的非理性攀比,近年来株洲本地生源外流的情况确实一直存在,此次新规 “也考虑了这些因素”。
一位本地中学的校长认为,增加学生外出读初中的“风险”,确实有利于引导家长理性选择初中教育,也有利于留住本地生源。
但一些家长则提出了质疑。市民张女士表示,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乃天性使然,有关部门 “应该依靠提高本地学校的教学质量来 ‘疏’,而不是靠行政手段来 ‘堵’。”
本报法律顾问聂炜律师则认为,学生外出读初中后不能再回本地参加中考,从而丧失就读本地高中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但唐科长对此回应说,高中教育非义务教育,市教育局没有接收这一部分学生回株就读高中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