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题共7小题,共28分),
9.材料:2008年,沈阳市沈北新区尹家乡曙光村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是一个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成果获奖的项目。几年来,沈阳市政府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度,使曙光村在公共设施改造和改水、改厕、生活垃圾与污水处理等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形成了道路排水系统、路旁绿化系统和道路照明系统。如今的曙光村“树在村里,村在林中”,路灯闪烁,广场明亮,环境宜人,村民安居乐业。(4分)
(1)上述材料表明沈阳市在发展中始终坚持哪一发展战略?它的要求是什么?(3分)
(2)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删U或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是什么?(1分)
10.材料:2007年开展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是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活动。这次评选出的道德楷模,既有矢志不移、默默奉献,在科技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袁隆平,又有舍命救人的殷雪梅;既有乐善好施、扶贫助学的丛飞,又有一诺千金、历经困苦,一笔一笔地偿还270万元债务的武秀君……他们来自不同的岗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的道德风貌。(3分)
(1)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哪一方面?(1分)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2分)
11.材料:2007年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 功,标志着我国月球探测工程迈出重要的一步。下面是“嫦娥一号”研究和发射过程中统计的一些精准数据:(3分)
数字“嫦娥”
0.03%——卫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的允许误差是2%,实际达到0.03%,只需一次修正,就准确进入绕月轨道。
100%——“嫦娥一号”的5万多个元器件,98.8万行飞行控制源代码,100%由我国科研人员自行设计、研发。
14.6亿元——中国只花费了相当于一个普通城市2公里地铁的造价,却实现了38万公里的深空探测。
(1)说明我国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是怎样的?(2分)
(2)这些数字的背后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请写出艰苦奋斗的集中表现。(1分)
12.材料:“关注民生,为民谋利”是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突出亮点。
◆百姓的呼声:别让孩子上不起学,别让房价压弯了腰,人人都能看得起病,农民工不再讨薪难,消费者不再受侵害……
◆政府的举措: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我们的参与:沈阳日报《政协园地》开通了委员联系群众的“民生热线”,多位读者通过电话、信件、电子邮件等方式反映对沈阳城市建设的各种建议及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民生热线电子邮箱syrbzwb@vip.sina.com)(5分)
(1)解决民生问题是落实哪一发展观的需要?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分)
(2)政府的举措”体现了我国长期坚持的哪一重要思想?(1分)
(3)我们的参与”的渠道和途径体现了公民行使哪一项政治权利?(1分)
13.材料一:2008年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讲话中指出,30年来,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材料二: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中国进出口总额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足1%上升到2007年的约8%。中国发展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5分)
(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正在实施哪项基本国策?(1分)
(2)材料二中划线部分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1分)
(3)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在于长期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请写出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3分)
14.材料一:近一个时期,《亮剑》、《士兵突击》等一系列主旋律电视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些影视作品中体现出来的那种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亮剑”精神,那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价值追求,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一种我们的文化中始终没有流失的精神,一种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永远不能缺失的精神。
材料二:“多难兴邦”。中华民族是在不断同各种灾害和困难作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从“抗洪抢险”、“抗击非典”到“抗击冰雪”、“抗震救灾”,全国人民自强不息、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次次地折射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优秀品质,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无坚不摧的气势。越在危难的时刻,越能显示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越是灾难深重,越能挺起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5分)
(1)材料一中划线部分所提到的“一种精神”是指什么精神?(1分)
(2)结合材料二写出这种精神在当代有哪些丰富和发展?(至少写出两种) (2分)
(3)结合材料请你谈谈对这种精神的认识。(2分)
15.材料一:在沈阳,我们每年使用约30亿个塑料袋,重1.5万吨。依据塑料袋的材质厚度,它需要大约20—1000年的时间才能被环境所分解。这些“白色垃圾”不仅影响市容,而且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部分塑料袋中含有苯乙烯等有毒成分,不可降解,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材料二: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并且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材料三:推进“限塑令”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面是有助于“限塑令”实施的一些措施:(3分)
口 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口 依靠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支持
口 加大媒体和公益活动的宣传力度
口 加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能
口 发挥立法手段、经济手段的作用
(1)请在材料三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效的措施,并在这一措施前的“口”内用 “√”标出(1分)
(2)针对上一问中你所选择的措施,请写出具体的建议或行为要求,并说明它对推进 “限塑”工作、减少环境危害所起到的作用。(2分)
2008年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思想品德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 C 2. B 3. C 4. 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
5.ABD 6.ABCD 7.ABC 8.ABCD
三、材料分析题(共28分)
9.(共4分)
(1)可持续发展战略(1分)
(2)(人教版)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1分)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1分)
(广教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分)并自觉地担负起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1分)
(3)共同富裕(1分)
10.(共3分)
(1)思想道德建设(1分)
(2)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1分)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1分)
11.(共3分)
(1)(人教版)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 (1分)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1分)
(广教版)我国的科技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1分)科技实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分)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2)创业精神(1分)
12.(共5分)
(1)科学发展观(1分),以人为本,(1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分)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分)
(3)建议权、监督权(1分)
13.(共5分)
(1)对外开放(1分)
(2)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或中国发展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
或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进出口总额比重明显提高;
或学生能够围绕改革开放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来回答,也可给分。(1分)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分)坚持改革开放, (1分)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4.(共5分)
(1)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1分)
(2)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抗冰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写出任意两个即可得2分)
(3)答案要点:①结合材料说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1分)
②能够联系实际表明态度,将弘扬、培育民族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1分)
15.(共3分)
(1)学生作出选择即可得分。(1分)
(2)答案要点:①学生提出的建议或行为要求科学、合理、具体可行。(1分)
②能够围绕推进“限塑”工作、保护环境说明作用,能够使用学科术语。(1分)